基于可达性的城市交通规划研究

2017-03-24 19:04吴灏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交通规划城市

吴灏

摘要:基于可达性的城市交通规划理论的提出能够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的关系,对于交通规划的变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首先对交通可达性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分析了基于可达性的城市交通规划的思路。

关键词:可达性;城市;交通规划

绪论

随着城镇一体化的不断向前推进,机动车数量逐渐增多,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由此而引发的城市交通问题也成为制约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传统的基于机动性的城市交通规划已不能满足居民高频率的出行要求。为了有效解决城市道路交通问题,一种基于可达性的城市交通规划理论和方法逐渐试行,该思想的提出和使用不仅解决了当前存在的城市交通矛盾,还有助于帮助城市交通更好的迎接未来的挑战。

一、交通可达性

在传统的交通规划中主要采用基于机动性的方法,给予出行者绝对的出行自由,他们可任意选择交通工具、交通线路以及出行的时间,从现有的技术手段出发,保证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利用这种规划方式能够体现交通规划与环境的适应性,但是对城市资源的利用率较低,而且人们的出行效率较低,为了衡量人们利用交通系统到达目的地的难以程度,相关研究人员提出了可达性的概念[1]。可达性通常以人们达到目的地所花费的时间或出行距离作为衡量的标准,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对城市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还能体现人们参与交往活动的机会,可达性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土地用地、交通系统、时空因素和个体特性四个方面。

二、实施基于可达性的城市交通规划的必要性

(一)中国城市交通面临的挑战与战略选择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给我国城市,尤其是沿海城市带来了较大的发展机遇,一方面这些城市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人才和劳动力,另一方面城乡一体化推动了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的延伸,所以城市人口数量逐年增多[2]。人口的增多必然需要更多资源的支持,但是由于城市土地面积小,人均资源较少,给道路设施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只有实施以可达性为导向的交通规划模式才能减少人们对机动车的依赖性,更好的适应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的需求。

(二)以机动性为主的规划理论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传统的以机动性为主的规划理论是以人们实际的需求为主,这种方式对于交通压力较小 的情况较为适用,但是由于我国城市资源相对短缺,交通堵塞現象较为严重,所以基于机动性的规划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我国一直主张人文主义,将人作为主体,而基于机动性的规划理论是以机动车为导向,并没有考虑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其次,机动性规划理论过度重视对资源的供需平衡,忽略了对道路服务水平的建设,人们出行的代价较大,不具有人文关怀。

三、基于可达性的城市交通规划思路

(一)协调土地利用布局与交通系统和交通行为

土地利用主要指的是人们进行经济建设活动、基础设施等的空间表现,它决定了城市交通源,通过不同方式的土地利用对城市交通设施等的要求不同,不同的交通设施规划反过来又会影响土地的利用率。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用地强度增大,如果单纯的通过添加交通设施则很难从根本上解决交通问题,只有从人的角度出发,建立基于可达性的交通规划方案才能更好的满足我国道路的需求。首先,在制定土地布局规划之前应分析社会经济的发展形态,了解产业规划布局,从而确保城市交通规划的布局符合实际的需求;其次,分析影响出行的因素,增强土地利用与交通规划的互动,引入可达性的规划思想,合理优化布局,提高土地规划的合理性,实现科学的空间分布。

(二)交通需求和交通行为建模

基于可达性的城市交通规划将出行者作为研究的主体,尽量帮助他们选择最合理的交通路线,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目的地。规划好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布局的关系后,可以初步确定规划方案,然后引入区位可达性、终点可达性等多个概念,分析交通需求,建立交通行为模型。在建模的时候首先应分析需求,同时要有一定的前瞻性,规划的城市布局能够满足未来发展的要求,另外,建立的模型应包含交通方式选择、交通分配等多个影响因素,能够对交通事件及时响应,缓解因突发事件而带来的交通压力,体现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从而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更多的便利。

(三)规划方案的制定与评价

建好交通行为模型以后,需要按照交通需求特征制定完善的规划和实施方案,综合考虑方案的实施对交通出行行为的影响,优化公共出行路线,确定交通规划的初始方案。其中,对于公共交通的规划应分为机会可达性和公交网络可达性两个方面,机会可达性主要针对区域内部站点而言,站点与机会之间通过慢行的交通方式来实现,最好采用步行,而对于外部站点而言,应重点考虑小区区位重要度对交通小区跨区需求预测的影响,重点规划公共交通线路。另外,交通初步规划效果需要按照两个阶段进行评价,在初始阶段,应以交通可达性的评价指标为主要的依据,充分考虑影响可达性的因素,全面分析在初始规划阶段对这些目标的实现程度,同时对规划方案进行科学比较,从而获得均衡的非劣解。而在最后的综合评价阶段则需要建立综合的评价指标,从具体的情况入手,考虑交通功能、经济效益等多方面的因素,注意交通规划与环境的适应性,确保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确定最后的规划方案,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建立完善的监督体制确保方案的准确实行。

结论:可达性交通规划思想的提出和实施符合我国道路的基本需求,能够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同时能够加强土地利用布局、交通出行以及网络规划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进行城市交通规划时应突出可达性的作用,建立合理的交通土地利用布局优化模型,规划实施方案并及时进行评价,从而更好地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参考文献

[1]沈惊宏,陆玉麒,兰小机,等.区域综合交通可达性评价——以安徽省为例[J].地理研究,2012,31(7):1280-1293.

[2]袁君,张纪京.基于可达性分析方法的城市交通规划研究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2(10):272-274.

猜你喜欢
交通规划城市
城市绿化面积规划管理
生态城市规划管理与建设技术研究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交通规划课程考试改革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