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课程自主选择的新尝试

2017-03-24 11:34李静亚
成才之路 2017年7期
关键词:新颖运动兴趣教学改革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江苏 苏州 215228)

摘 要:在体育教学中,由教师“逼着学”变成学生“抢着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措施包括:关注运动兴趣,化解枯燥的教学内容;遵循新颖原则,开拓新型教学素材;着眼未来发展,筛选优化运动项目。

关键词:体育;教学改革;课程选择;运动兴趣;新颖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7-0085-01

教育改革从关注教学模式到强调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优化、组合,或者根据地域特征开发校本课程,可以说正一步步走向深入。不管是教学模式的改革,还是教学内容的改革,目的都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学习。当前体育教学正对教学内容进行个性化改革,把体育课程由教师的“逼着学”变为学生的“抢着学”。本文对此进行相关研究。

一、关注运动兴趣,化解枯燥的教学内容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兴趣会让学生情绪高涨、精神振奋,这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最佳状态。所以,体育教师选择教学内容时,一定要考虑是不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课程标准明确阐述了体育教学的各级水平目标体系,但并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这就为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大胆改革创造了条件。在“水平二”的“身体健康”教学中,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是跑步教学,让学生通过跑步发展体能,形成正确的跑步动作。跑步教学内容较为枯燥,部分学生缺少兴趣,不愿意参与。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采用情境游戏与比赛的教学方法,把跑步有机融合在体育游戏中,营造生动活泼的体育教学环境。活动一:老鹰捉小鸡。这个传统的游戏简单易于组织,能锻炼学生的奔跑能力和躲闪能力,学生们非常乐于参与。活动二:多人迎面接力比赛。即把学生分成两组,每组再分成两队,每队分别站到相隔三十米的场地两端,一端同学持棒跑向另一端同学,另一端同学拿到棒后再跑回这一端,先到达终点的小组获胜。本课的重点在于多人参与比赛,个别体质较弱的学生也不会对本组成绩造成太大的影响,重要的是整个团体的成绩。因此,学生们都尽自己最大努力奔跑,既发扬了团结合作的精神,又在比赛中提高了跑步能力。

二、遵循新颖原则,开拓新型教学素材

好奇是学生的特点,学生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喜欢尝试。现代社会涌现出一大批新兴运动项目,这些项目很多都充满乐趣,具有全民健身的性质,深受学生的喜爱。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与时俱进地把这些项目引入课堂,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给呆板陈旧的体育教学注入活力,让体育教学焕发时代的风采。体育课有利于学生放松身心,但由于学生对体育内容太熟悉,如跳远、篮球、跑步等,没有新鲜感,难以产生兴趣,致使上课拖拖拉拉、懒懒散散。学生在教师的命令下才跑一跑、跳一跳,教学效率低下,起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学生还会因厌恶教师的命令而厌倦体育课堂。为改变这一现状,教师要进行大胆的改革尝试,让新型体育项目进入课堂。比如,可以选择深受学生喜爱的滑旱冰(轮滑),这项运动可以充分锻炼学生下肢的力量,提高学生身体平衡和各部分的协调能力。上课时,教师首先进行演示,讲解滑动过程中的动作技巧,并通过自己跌倒演示怎样“安全跌倒”,把跌倒的损伤降到最小。然后,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在教师的鼓励和保护下,学生们纷纷滑动起来。这节课必需的“器材”是旱冰鞋,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渠道为学生准备,学生自己有的也可以带到学校分享使用。这一活动受到学生的欢迎,锻炼了学生的身心素质。

三、着眼未来发展,筛选优化运动项目

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养成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把目光放长远些,不要为了今天的教学而教学,而是选择那些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又能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奠定基础的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紧密”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物质基础,“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是着眼于学生的未来,二者密切结合是体育改革的出口。开展乒乓球教学时,可由学生熟悉的我国乒乓球球星导入,让学生自由讲述自己喜欢的球星,目的是用球星以及他们的成绩鼓舞士气,激励学生。然后,进行热身激趣。教师可以设计几个教学游戏,例如端着乒乓球跑、把乒乓球打过带圆洞的纸板、对着墙打球。学生可自由选择游戏,目的是熟悉乒乓球,培养对乒乓球的兴趣和感觉。接下来进入学习体验阶段,教师选择球性较好的学生进行对打,在对打过程中讲述一些简单的技巧和知识。需要注意的是,讲解不能过于“专业”和烦琐,技术难度过大会让学生失去兴趣,只要学生能够你来我往接住球就算成功。乒乓球项目是我国的骄傲,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教师可将乒乓球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

四、结束语

体育课程自主选择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身体特点和心理特点,从丰富的体育素材中,选择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为学生的身体发展和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的内容。教师要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筛选、改革、优化和重组,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锻炼、主动思考,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简介:李静亚(1982-),女,江苏苏州人,中小学一级教师,从事体育教学与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敬.小学体育教学中“动爱乐情境教学法”的实施与应用[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5(02).

[2]胡妍.清华大学附属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调查研究[D].首都體育学院,2015.

猜你喜欢
新颖运动兴趣教学改革
关于舞蹈编导创作出新颖独特的舞蹈分析
小学生校园足球运动兴趣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