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因的牡丹人生

2017-03-24 08:33孙黎生
收藏家 2017年3期
关键词:画技牡丹绘画

□ 孙黎生

李因的牡丹人生

□ 孙黎生

明代深闺绘画是我国古代女性绘画最具代表的作品之一,也涌现一大批才德兼备、艺手精绝的女性画家。她们在书写绘画时,往往能倾注自己的感情,利用女性特有的情愫,创作出清新脱俗,秀雅清丽的作品,在我国书画史上留下惊鸿一瞥。而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当属明末清初的李因。

李因(1611~1685年),字今生,号是菴、龛山逸史、海昌女史,钱塘(今杭州)人。工诗善画,有诗集《竹笑轩吟草》、《续竹笑轩吟草》各一卷,收录诗歌260多首,她在绘画方面也有极高的成就。李因少时家境贫困,却“生而韶秀”,嗜书爱画,并得到父母的支持。虽生活艰难,缺纸少笔,但她经常在青苔之上或者用落下的柿树叶写字作画。在这样的艰难家庭环境里,李因通过刻苦学习,诗画“便臻其妙,年及笄,已知名于时”。后因家贫而堕入风尘,成为江浙名妓。明末名妓嫁名士蔚为风潮,李因由于才华出众,15岁时得到江南名士葛征奇的垂青。葛征奇,字无奇,号介龛。浙江海宁人,明末进士,官至光禄寺少卿。葛征奇擅长作诗,有《芜园诗集》行世。葛征奇偶然得见李因的《早梅》诗,读到其中一句“一枝留待晚春开”,心有所会,“遂异而纳之”,聘她为侧室,两人都因彼此的才华而欣赏对方,伉俪情深,过着幸福的生活。至此以后,李因的诗画艺术又达到一个新的艺术高峰,“当是时,虞山有柳如是,云间有王修微,皆以唱随风雅闻于天下,是菴为之鼎足”,李因与当时的柳如是、王修微二才女子因才情风闻于时下,为人们所称道。

李因工水墨画,绘画题材多以石榴、菊花、牡丹、绣球、荷花、梅花、山茶、海棠、芍药、蔷薇等花卉及芦雁、燕子、翠鸟、麻雀等常见的禽类为主。她早期的画作模仿宋代米氏父子,作品多以淡墨点染,师承了米氏父子“以烟云掩映树石”的艺术风格,朴拙淡雅,苍古静谧,并不显得有闺阁之气。又师法画家陈淳、叶大年,常从现实生活中汲取创作的灵感,所绘花鸟生动高淡,花姿的夭斜,鸟的飞跃,常于笔下阙然活现。对自己画技甚为自负的丈夫葛征奇也对所爱赞赏不已,尝言:“山水姬不如我,花鸟我不如姬。”李因对传授自己画技的先生也是怀有很强的感激之心。据说她曾用沉香刻陈淳之像,奉之号而拜之,以表达自己的崇尚之情。

清顺治二年(1645年)葛征奇去世,李因年35岁,在此后的40年岁月中,李因以“未亡人”自称。中晚年的李因生活“茕然一身,酸心折骨”,四壁萧然,时不能举火,靠纺织为生,兼以作画自给。此时李因画技更加高超,“求是菴之画者愈众,遂为海昌土宜馈遗中所不可缺之物”,甚至还出现了很多假借她名的赝品“而假其画者,同邑遂有四十余人,是菴闻之,第此四十余人之高下不在高第者,毋使败我门庭,其残膏剩馥,尚能沾溉如此”。李因后期的画作风格,同其生活处境一般,虽画技更高一筹,但往往内含凄淡,而创作则更为潇洒隽逸,彻底摆脱了早年刻意构图的修饰和笔致纤弱的弊病,风貌大进,“苍秀入格,点染生动,大幅益佳,此闺阁而得士气者”,备受时人称赞不已。

款识:辛卯秋日写于竹笑轩 李因钤印:白文印“是菴” 朱文印“李因之印”

这幅《牡丹图》系清顺治八年(1651年)的作品,李因时年41岁。传统的牡丹画作多是色彩艳丽,色泽明快,画家们用笔极细,刻画的牡丹极致逼真,意在凸显牡丹的雍容华贵。而李因的这幅作品绫本,却墨笔,一则符合李因喜在金笺、绢、绫上挥笔作画的风格,二则和传统的牡丹作品风格上却大相径庭。且看这牡丹作品,枝桠夭然错落,没有了天然牡丹枝蒂的生色,似乎是作者故意安排出的这种错乱感。花叶淡墨皴染,细笔勾勒脉络,虽不精细,但却是信手拈来,随便意象勾画,看得出作者的信心和潇洒的细笔运用。相比较花叶而言,牡丹花瓣用更为浅淡的墨色皴染,花瓣大小相间,笔点成蕊,生机盎然,笔法运用的酣畅淋漓,笔墨轻重、浓淡、干湿、疏密变化多样,勾、染、皴、点,收放起至,自然而富有韵律感。李因笔下的牡丹,看不到雍容华贵、色彩艳丽,而是水墨牡丹。或有说这样的牡丹脱离了真实的牡丹,毫无写实,与实不符。但这就是中国的水墨牡丹,普通人看到是妖娆多彩的牡丹花,而李因的妖娆多彩却如同其一生的际遇与才情一般,她才美而不外现,遭逢家国变故而在艺术追求上孜孜不已,这就是李因的牡丹和她独有烂漫,无须凡夫色彩来渲染,她坚持的那种雍容华贵在其心中,如同这设墨牡丹,表面无色,却开得繁盛无比,抛开富贵荣华,追求的是历尽风霜、甘于平淡超俗的品格。犹如明代文学家、画家李日华称赞她的《牡丹图》所言:“珠箔银钩独坐春,抛将绣谱领花神,胭轻粉薄重重晕,恰似崔徽自写真”,李因的牡丹意不在写实写真,而是“自写真”,也就是写的她自己,写的是她中晚年的孤寂,写的是她孤芳幽淡的胸怀。

(责任编辑:田红玉)

李因 牡丹清顺治八年(1651年)137.5×57.6厘米

猜你喜欢
画技牡丹绘画
“三不够”牡丹节
小编一起画“金猪”
小编一起画“金猪”
油画行思录之三:狭缝之间天地宽
牡丹的整形修剪
绿牡丹
“牡丹”情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