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濠典藏进驻澳门澳门的拍卖春天来了

2017-03-24 08:33尹利
收藏家 2017年3期
关键词:赵强典藏拍品

□ 尹利

当中濠典藏进驻澳门澳门的拍卖春天来了

□ 尹利

中联办文化教育部处长级助理邵彬、施家伦议员,中濠典藏高层及董事们和业界同仁合影

编者按:仅有32.8平方公里的澳门,位居世界四大赌城之首,也是最受关注的国际自由港之一,1999年回归之后更是创造了经济持续增长的“澳门奇迹”。但从经济结构上来说,政府财政收入近八成来自博彩业,澳门产业结构失衡、经济风险不断提升,尤其是2015年之后受博彩业调整等因素影响,澳门经济同比下滑明显。从长远发展来看,加大非博彩元素的份额,才能保持澳门可持续发展的势能。近日,澳门政府文化产业委员会公布了《古董、艺术品拍卖业在澳门的前景》研究结果,认为拍卖业在澳门具有发展潜力。为此,澳门拍卖同业公会理事长、典藏拍卖执行董事赵强与澳门立法会议员、文化产业委员会委员施家伦就澳门艺术品拍卖市场以及法律政策环境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一致看好澳门古董、艺术品拍卖业的前景。以文化产业带动经济转型,以艺术品拍卖引领文化繁荣,澳门艺术市场的未来发展令人期待。

一直以来,内地和香港成为中国艺术品拍卖的两大重地,尤其是与澳门毗邻的香港市场的成交额稳步增长,份额约占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三成左右。相比之下,澳门似乎成为艺术品拍卖的荒漠,虽然澳门大大小小拍卖公司近百家,但活跃度不高,有些公司拍品档次偏低,缺乏公信力。从成交总额和拍卖场次来看,澳门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中濠典藏选择澳门作为其根据地,是出于香港市场饱和只能退居澳门,还是其对澳门的市场前景有很大的预期?

《收藏家》杂志带着读者走近中濠典藏创始人易苏昊董事长、执行董事赵强,通过他们道出其中的辛秘。

澳门有着宽松的政策优势

赵强执行董事于澳门春茗酒会致辞

澳门收藏家协会主席吴利勋于澳门春茗酒会致辞。

董事们及香港业界同仁合影

澳门文化产业委员会委托的研究团队,曾对本澳艺术品市场的未来预期做了一个推算,提出在澳门政府积极、有效推进古董、艺术品拍卖业发展的前提下,经过更长时间的市场培育,澳门艺术市场交易额有望达到100亿至400亿澳元,同时产生约1.5万至6万个就业岗位,相关行业收益将达到26亿至100亿澳元。事实上,古董、艺术品拍卖业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对澳门文化的提升以及解决就业方面,同时也是一种经济和资本导向。无论是行业所需要的硬件设施还是政策环境,澳门显然是具备这方面的基础和条件的。

中濠典藏执行董事赵强表示,就澳门现有的条件来说,的确适于艺术品拍卖业发展。首先,澳门具有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税种简单,税率低,自由港优势明显。其次,银行体系稳健,有足够的外汇储备。再次,澳门发达的博彩业吸引了来自全球范围的高净资产人群,为古董、艺术品拍卖业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用文化引领经济转型,实现澳门的经济结构多元升级,古董、艺术品拍卖业是一个值得发掘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作为国际都市的澳门为拍卖企业品牌带来的放大镜效应也是不容忽视的。典藏拍卖进驻澳门,看重的正是在东西方文化交融大趋势下澳门的未来前景。

中濠典藏董事长易苏昊也认为,澳门政府近年来非常重视城市的文化建设,“澳门历史城区”有20多处中西式历史建筑,于2005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澳门政府还出资鼓励澳门市民进行文化方面的学习,如参加补习班、讲座等。澳门现有65万人口,不到香港人口的1/10,其中还包括不常在澳门的10万葡萄牙籍和10万其他外籍人口。但从经济和文化发展上来说,反而比现在的香港更有活力,也更有发展的土壤。

澳门有着天然的地域优势

2009年香港艺术品拍卖的成交额大约是50亿港元,2015年增至近340亿港元,香港已成为古董艺术品的最佳中转站。香港市场的地位源于法制、税制、金融业的发达,但随着内地自贸区的发展,这种优势正在逐步缩小。然而,总计15万平方米的会展场地已趋于饱和,香港会展中心一直超负荷运转,而澳门的硬件设施不输香港,同为自由贸易港和内地门户的澳门在部分硬件设施上远远超过香港,娱乐、酒店设施等硬件配套完善,拍卖场地充足,便于拍卖活动的进行。同时奉行简单税制,且税率低,拍卖成本低于香港,这是市场发展的契机。同时,港珠澳大桥落成之后,地域分区的界限更加模糊,将进一步促进澳门、内地、香港三地的交流联系。

处于港澳深珠一小时生活圈的澳门,可能会成为艺术品拍卖企业的另一选择。这也是中濠典藏进驻澳门的考虑因素之一。

去澳门做拍卖是一种使命感

“我一直认为拍卖不只是拍卖,拍卖人要做的也不应止于拍卖。”易苏昊在谈到澳门作为其首要选择地时如是说。内地拍卖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从最初依靠文物公司存货上拍,到存货拍差不多后去藏家手中征集,再到现在可以流通的拍品越来越少,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潜下心来逐一对手中的拍品进行背景研究。有的公司对自己的重点拍品,仅仅研究报告就是厚厚一摞,最后通过媒体呈现在公众面前就是这件拍品背后整个时代的人文。公众也通过拍卖公司的研究,了解到他可能从未涉猎的领域,这就是拍卖在文化传承和传播中的重要作用。“澳门政府已经将产业转型提上日程,希望用文化改变城市形象,而拍卖正是文化的集中体现,这与我们拍卖人的理念一致,每一件古代艺术品都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传承。内地已经具有较为成熟的拍卖模式,能够挖掘拍品背后的文化和历史价值,我们将引导澳门藏家了解中国古代艺术。”易苏昊谈到,“之前,澳门有过一些拍卖公司,不过大多数公司拍得不太好,其原因是假货太多。中濠典藏澳门挂牌时,澳门前任特首何厚铧提出希望我们不要卖假货。澳门立法会的陈明金、施家伦两位议员在充分了解我们有哪些需求的同时,也提出了期望,希望中濠典藏规范化,坚持拍真品,为澳门的艺术品市场增添活力。所以,我们去澳门是做文化建设,做艺术品市场。”

业界同仁聚首一堂

董事长易苏昊与香港收藏家亲切对话

嘉宾,赵强董事与许化迟董事互相交流

1. 执行董事赵强和施家伦议员在会上亲切交谈

2. 业界同仁聚首一堂

3. 台湾春茗现场演奏

4. 嘉宾与董事们互相交流

中濠典藏选择澳门这块艺术品拍卖相对薄弱的地区,主要还是自身的实力。中濠典藏有十多位董事,荟萃了在文博、拍卖、收藏及金融等领域的行业翘楚,如台湾清玩雅集成员徐政夫,书画、佛像鉴定专家赵强,画家、鉴藏家许化迟;书画鉴赏家徐伟达,瓷器鉴定专家钱伟鹏以及艺术品市场精英周清鲁、赖庆勇、樊则春,收藏家李牧恒、郝子捷、王华军,还有金融专家王东升、知名媒体人谢冰等。他们在中国内地艺术品市场中浸淫了20余年,不仅具有敏锐的市场判断力,而且拥有完备的知识体系。更为难得的是,中濠典藏董事长及各位董事都亲自参与到业务工作中去,带领团队去开拓澳门市场,为促进本澳多元化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典藏拍卖除了将内地发展成熟的“文化注入拍卖”经营方略植入澳门市场,透过文化软实力,改变拍卖“纯商业”的生态形象外,还将致力于当地人才的培养,通过强大的“典藏之友”智囊团,将典藏群体之力倾注于澳门的产业转型。此外,典藏拍卖还将通过艺术品资产管理的方式,帮助藏家建立藏品档案,打造自己的美术馆和博物馆。同时,通过举办“典藏艺术周”“艺术人才培训计划”等通道,让更多喜欢艺术品的澳门民众能近距离接触中国最精髓的传统文化,用文化的气息熏染澳门民众的艺术认知。

5. 董事们及台湾业界同仁合照

6. 董事及台湾业界合照

7. 董事长易苏昊与台湾收藏家互相交流

8. 台湾喜来登酒店春茗现场

9. 嘉宾们互相交流

(责任编辑:木子)

猜你喜欢
赵强典藏拍品
2018年前50件中国文物艺术拍品(按成交价格排名)
赢棋有奖
赵强
典藏
往来·典藏
打电话
典藏
春日寻宝指南
典藏阁
2011年十家拍卖公司秋拍成交拍品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