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白家庄小学:融合创新迎接颠覆性革命

2017-03-25 17:38
中国信息化周报 2016年46期
关键词:声部微课老师

为了能够满足数字化浪潮下人们对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的新需求,朝阳区白家庄小学校长祖雪媛一直极其重视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实践与应用。她认为,以数字化制造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扑面而来,以个性化、定制化、差异化教学、分散合作的新教育模式的出现,将是对批量化、标准化、固定化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的“颠覆性”的革命。

“小”微课的“大”作用

从平板电脑到电子书包,移动终端的普及和微信的广泛使用,为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提供了便利,使微课这一形式在助力教学方式发生转变的过程中发挥了前所未有的积极作用。一直以来,体育课与信息技术融合都是难解的课题,仿佛体育课天生就与信息技术无缘携手。但在白家庄小学,微课如同神奇的粘合剂,让课程内容与信息技术结合得相得益彰,使原本很难与信息技术融合的体育课都能借力,深受白家庄小学教师和学生的喜爱。白家庄小学校校长助理李瑞霞老師在接受《中国信息化周报》记者采访时提到:“体育课教师经常在课前把动作标准示范制作成微课,比如仰卧起坐这一课的教学,教师可以用微信将微课发给家长和学生,课上达不到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在微课的帮助下,通过课下练习就能和其他同学完成一样的动作。 学校前几年就已经推广平板电脑进课堂、移动终端进课堂,鼓励老师把最优势的部分、切实能提高课堂实效的方式或手段用到课堂教学中,后来逐渐变成一种常态化。在课上,微课也可以成为教学的有益补充,发挥重要的作用。”

据李瑞霞老师介绍,学校的录课教室十分火爆,要预约上课的教师络绎不绝。录课在白家庄小学已成为教师们提高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式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们课后通过观看自己录课的光盘,能找出问题与不足,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

白家庄小学二分校数学老师冯秀联一学年录了200多节微课,包括课上给所有学生使用的知识点复现、重难点突破,给学困生辅导使用的基础巩固,给成绩突出的学生使用的拓展练习。她的做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引起强烈反响,帮助学困生在学习中取得巨大的进步,从而建立了自信。微课虽然时间短,但在分层教学、个性化教学中却发挥了不可估量的大作用。数学课上用得很多,尤其是统计图的分析。

为了使品德与社会课上呈现的资料更加丰富,激发学生对北京的热爱之情,李瑞霞老师制作了电子教材《京城的山和水》。这套电子教材包括文字材料和视频资料,课前李老师要求学生在移动终端上预习和批注,而上课时则把学生分成小组做展示和分享,在学生做完发言和总结后,利用平板电脑进行当堂的检测,学生像做游戏一样,在闯关中完成了检验。比如有的题目要求,利用平板电脑把山水图片拖拽到北京地图正确的位置上,这在传统的课堂上是不容易实现的,而移动终端进课堂使这一切都成为可能。“这样的课堂不仅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主动分享学习感受的过程就是知识的内化过程,在学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举多得。”李瑞霞老师如是说。

变革之路

祖雪媛认识到,必须尽全力借助技术开展学习方式的变革与研究。2013年,白家庄小学成为“首都基础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学生学习方式系统变革实验研究”的项目学校,开展 “基于手持移动终端的云学习方式的研究”。期望能够建构 “技术——终端——资源——平台——网络” 五位一体的全新数字化环境,借助技术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信息素养;借助技术为学生提供有趣且强有力的个性化学习体验;借助技术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控制学习成本,提高学习效益。

据不完全统计,实验期间参与教师78人,做课216节;参与年级1-6年级;参与班数72个,占88%。据祖雪媛校长介绍,学校重点展开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微观研究。

第一,实现即时评价,提高反馈实效。

移动终端有较强的交互学习与统计功能,可以实现师生与生生之间的即时互动学习,并提高反馈的准确性和实效性,使教师更及时、更有针对性地指导,达到“随学随清”的教学效果。这也是老师在各科教学中普遍使用,得到学生认可的。

例如:学生在平板电脑上直接做题并提交答案,立刻知道是否答对了。教师借助云平台统计系统,即时看到每一个学生提交的答案及正确率,还能显示出哪一个孩子出现了哪类错误和全班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可以及时调整教学。此外,老师们普遍运用拍照功能,将学生的作业、作品等学习成果即时推送到大屏幕,保证准确迅速,分享及时,省时高效。

第二,实现自主选择探究,提高学习效益。

每个学生的基础不一样,学习进度和速度也不一样,整齐划一的学习经常使学生好的吃不饱,弱的吃不了。在传统教学中,老师针对这种差异和问题已经进行了很多探索,但是还是无法针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差异教学。使用iPad以后能轻而易举地解决上述问题,满足“下保底、上不封顶”的个性学习要求。

案例1 在《小青蛙找家》这节一年级音乐课中,在为歌曲伴奏环节,以前老师采用口风琴弹奏,由于口风琴不具备低音区,无法满足学生双手弹奏的学习需求。引入iPad教学后,老师运用“键盘模拟软件”提供两个层次的歌谱(A五音内,B3音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自主练习,模拟弹奏。不仅可以多次联系键盘弹奏的各种指法与演奏方法,还可以实现双手弹奏,甚至学习过乐器的同学还能指导没有演奏基础的同学,进行小组互动学习,一举两得。

案例2 在英语课上,教学中都会安排“英语课文跟读”环节,一般采用听课文录音,教师播放一句,学生跟读一句。学困生听一遍学不会,优秀学生听一遍都是多余的。新技术介入后,iPad就像是为学生配备了一位随时发声的老师,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句子或段落进行学习。潜能生针对不会的可以反复听,熟练或优秀水平的学生也可以跳过已经掌握的内容,直接学习更深层次的内容。实验对比表明:在没使用iPad的这个教学环节中往往只有25%—50%的学生即可能够熟读全文,使用iPad后,100%的学生能即刻熟读全文,而本来就优秀的学生能达到应用自如的水平。

第三,突破教学难点,将思维引向深入。

案例1 分声部合唱始终都是音乐课堂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传统教材中的合唱歌谱都是各声部一起呈现的,在最初学唱的时候会产生一些视觉干扰。教材的范唱音响没有分声部,都是合唱效果的。教师上课都是采用教完高声部,再教低声部。等合唱时基本上已经忘了最初的音调,iPad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首先,老师制成两个声部的电子歌谱,并配上各自声部的旋律音频。学生戴上耳机,通过左、右耳分别感受输出的两个声部旋律。其次,学生独立练习时,可以专注地演唱好自己的声部,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将另一个声部的声音通过耳机移位的方式逐渐接近自己,最终达到抗干扰完美演唱的效果。

案例2 在学生学习英语时,特别是遇到语序和中文不一样的长句型时,学生掌握起来难度较大,教师利用iPad中的ibook软件制作了图片、视频和点击句子相联系的语句排序游戏,进行自主学习,达到眼、耳、手、嘴并用,课上仅用10分钟,85%的学生都达到了脱离文本,自主用这个句型表达句子。

案例3 在《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学生认知难点是:是否可以通过挤压平行四边形成长方形来求原平行四边形面积。学生个人进行挤压体验,充分感悟挤压过程中,底不变,面积会随高的变化而变化。 由于直观形象,还有数据的支撑,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四,实现多维互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信。

将papa、美篇软件应用到英语、语文学科中,学生依据每节课的学习主题,通过拍照、语音、文字等形式开展视听写作的练习并进行网络上传,就像平时使用的微信一样,在班级、家校之间可以实现师生、生生、家长的共同分享、评价。

当然,在研究中白家庄小学也遇到一些问题和困惑。祖雪媛校长指出,主要有如下几方面:实验设备有限,不能在常态课堂上持续使用,影响研究的进程;移动设备的充电、维护及资源更新还不够便捷;目前的网络带宽速度还有待提高,这影响了教学进程;教师的教学观念、对新技术的应用和设计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猜你喜欢
声部微课老师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中低段合唱中声部配合的有效教学
合唱的音响效果之我见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多声部视唱训练研究——以《铃儿响叮当的变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