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017-03-25 03:31徐兴才
教育 2017年8期
关键词:梯形变式创造性

徐兴才

数学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它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综合,又是数学中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辩证统一。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而创造性思维又是数学思维的品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在小学阶段,数学课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阵地。若经常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培养学生建模能力和模仿能力

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目的是让学生从生活中去了解数学学科中的数学关系、基本概念、结构和规律等。通过建模,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进行迁移,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从而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在总结平面图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操作,不断把梯形上底和高进行伸缩,发现这些平面图形都可以通过梯形演变而成,都可以看作是特殊的梯形,从而可以把这些图形的面积公式都归结为梯形的面积公式: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这样就可以把许多问题归为同一个问题,达到了归一,促进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有人说:模仿也是一种创新。通过模仿,可以让经验凸显,久而久之,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維。在教学《乘法分配率》时,教师出示例题:学校购买春装校服,每件上衣30元,每条裤子25元,买这样的4套校服,一共要多少元?(用综合算式)。发现:(30+25)×4和30×4+25×4的结果是一样的,然后提出问题:都买10套呢?15套?通过模仿发现:(30+25)×10=30×10+25×10、(30+25)×15=30×15+25×15……如果衣服和裤子的价钱变了呢?买的套数也变了呢?你还能写吗?如果把衣服和裤子用图形代替,你还能写吗?你还可以用别的代替吗?通过一系列的模仿,学生也能自然地推出乘法分配率:(a+b)×c=a×c+b×c。有了这样的过程,学生一旦遇到相似的情景,就会主动联系问题的特征,自觉运用这一经验解决问题,从而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学生多向和反向思维能力

采用“变式”的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变式”是进行多向思维训练常用的方法之一。所谓变式,就是在教学时,通过变更条件或问题,转换问题的形式或内容,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在“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如在教学:“根据条件,正确列式。育才小学有男生120人。 ,女生有多少人?”①男生是女生的60%;②女生是男生的60%;③男生比女生多60%;④男生比女生少60%;⑤男生是总数的60%;⑥女生是总数的60%。在万变的情景中让学生辨别出单位“1”,然后重点解决单位“1”是多少的问题。从而让学生养成从多向思维中全面、细致地研究问题、掌握知识的能力。变式教学就是通常所说的“一题多解”,这种方法能引导学生进行多向思考,适时调整思维方向、扩展思维的空间。作为教师要对解答方法进行评优,不然,只有思维的发散过程,而缺少收敛的过程,达不到真正的目的。

列举反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从正面讲清概念后,可适当举出一些错误的反例,供学生辨析。如在教学倒数之后,可以让学生判断:真分数的倒数都大于1,对不对?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1,对不对?让学生列举,发现假分数的倒数有可能等于1,也有可能小于1。

反向思维是一种从相反方向来考虑问题的思维方法,即从结果出发,追究它成立的原因,再对这些原因进行探究,看它们的成立又各需具备什么条件。

在平时教学中,我们通常是按因果顺序或认识问题的逻辑顺序来思考问题。这种方法确实能降低思维的难度,但对有些题目却不适合。比如在教学周长时,已知长方形周长是16厘米,长是5厘米,求宽。可以让学生先写公式:(5+宽)×2=16,然后利用倒退法,先求出5+宽,再求出宽。利用倒推法去找,就可以很容易找到答案,这样,就能逐步培养学生反向思维的能力。

培养学生直觉思维和质疑能力

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直觉思维是未经有意识的思维过程而直接获得某种知识的思维能力。它是通过某种潜意识直接把握对象的思维过程,是一种高效的思维,有自动性、直接性、快速性等特点。小学数学教学应在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条理化、逻辑化的同时,注意发展和培养他们的直觉思维,引导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假设、尝试,培养创新精神。但直觉思维并非无源之水,它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学生的知识越广博,经验越丰富,直觉思维的效果也就越佳。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也要有意识地设计这方面的练习。

创造性思维更偏重于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从多角度、多方位探索问题寻找答案的非常规、反常规的思考方式,往往有想像和幻想成分的参与。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异想天开、标新立异,当学生天真地向老师发问或用自己的想像来解释某些客观事物时,教师不能一笑置之或随意地加以嘲笑,而应正面鼓励并积极引导学生大胆幻想,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还应设法促使学生动手参与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去寻求答案,以发展其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能使学生主动地掌握思维的技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一旦成为学生普遍的活动方式和内容,就会像注入了高效的催化剂,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得到提升、能力得到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华士实验小学曙光校区)

猜你喜欢
梯形变式创造性
玩转梯形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一道拓广探索题的变式
梯形达人
聚焦正、余弦定理的变式在高考中的应用
一类变延迟中立型微分方程梯形方法的渐近估计
课后习题的变式练习与拓展应用
梯形
问题引路,变式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