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文能力提升的要领

2017-03-25 09:32李福连黄胜
教育 2017年8期
关键词:佳作交际习作

李福连+黄胜

笔者从事小学语文教学20多年,在作文教学的求索之路上绕了一些弯路后,最终认定一个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没有捷径,靠的是学生坚持不懈的读写实践,这是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必须坚守的,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必由之路。

多练笔与多修改

众所周知,作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学作文就像幼儿学走路,就像常人学骑车、学游泳,理论听得再多也无济于事,只有反复历练了才能渐渐学成。作文要领和技能只有在练习中习得了、领会了,才能化为学生的作文能力,否则只能是教条、标签,是学生不能将之溶入习作实践中的一层“油滴儿”。因此,要学好作文,务必多练笔。优秀的语文老师都会注重让学生坚持练笔,比如布置学生写日记、周记,还有随堂练笔、写读书体会、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写文稿等等。

好的表达往往是不断修正出来的。要把作文写好,使语言适应题旨和情境。要力求“意能称物”“文能逮意”“语言能适应题旨和情境”,写作者就必须不断地修改,正如作家巴金所说:“用辛勤的修改来弥补自己作品的漏洞。”

著名作家阿林汉说:“每一段我都写了四次:一次是写我想说的话,一次是添入我所遗漏的,一次是删去不必要的,再一次是把全文精练成犹如我刚想到的内容一般。”可见,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一定要引导学生养成修改文稿的习惯。学生若不注意去修改作文,表达水平是难有提高的。更何况,修改习作的能力本身就是习作的一种重要能力。其实,修改不只是完稿之后的事,而应存在于行文之中,行文之前和行文之后。对小学生而言,总要努力把自己的作品改得意思清楚、文从字顺,才叫具备了初步的作文能力。

多阅读与多交流

多阅读对提高作文水平是很有帮助的。虽不能完全赞同曾国藩那样夸大阅读对习作的意义——“读多了自然会写”,但不可否认,阅读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无数例子证明,多阅读能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能让孩子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能让孩子积累规范的丰富多彩的语言,甚至经典作品独特的语言形式和風格也会让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这些,正是对孩子的习作有百益而无一害的。崔峦先生也说过:“阅读是作文的根。”潘新和教授甚至认为:“作文的源头活水不是一个人的生活,而是一个人所阅读过的书籍。”任教久了的语文教师都知道,阅读量大的孩子语感一定不错。可见,要提高习作水平,大力倡导学生多阅读好书是何等重要!

这里所说的交流包括口头交流和书面交流。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习作的定义是:“作文就是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自我表达”也好,“与人交流”也好,每一个人写下自己的思想后,都渴望别人知道自己所表达的这一思想内容,从根本上说,写下的东西是用来交流或备交流的,潜意识里是想让别人了解和评价的。正如管建刚老师所说:“作文本质上是一种公众的言说。”鉴于此,我们是否可以认为,作文是交流的需要,是交际的媒介。既然交际(交流)是作文的目的之一和形式之一,那作文又哪能离得开交际呢?因此,要练好作文,就应该让学生在平时多和人进行交际、和身边的事物进行“对话”。在交际中练好“说话”,丰富思想,受到启迪;在交流中积累情感体验,敏锐心灵;在交际交流中发展思维,提升言语能力。虽然会说的人不一定会写,但会说了,对书面表达一定有帮助,一定会有语感,会有活跃的思维。传统作文教学中的“先说后写”“以说促写”训练正基于此。在笔者印象中,作文水平低的学生,往往是那些平时不爱交流又不爱看书的学生;而那些平时爱交流又坚持完成习作的学生,几年下来,作文水平一定不会差,他们在频繁的“说”和“写”的训练中,会渐渐发现并总结出“说”和“写”的一些相通的规律和法则,并应用在了后来的习作中。

多模仿

有人主张,学生作文应从模仿入手,是有一定道理的。模仿是创新的第一步。可以说,没有模仿就没有创新。母语的学习和应用就更是如此。看,哪个幼儿说话不是靠模仿学会的?“天下文章一般抄。”讲的就是同类文章往往有相似之处,特别是在表达形式上,常常就用“老方法”讲“新材料”,都存在模仿的痕迹。据说,鲁迅的力作《狂人日记》都是模仿外国某位作家某部作品的章法写的。写作方面的成功人士尚且这样走,我们的学生又何尝不可以走“模仿——创新”这条道呢?我们的老师让学生模仿佳作是没错的,只是不能急功近利,让学生学一篇佳作就要求人家马上照样子写一篇,而且要求各方面都仿得像模像样,这样的做法就太难为学生了。一篇文质兼美的佳作可以学的方面多了去了,学生哪能写出多方面都接近它的习作?哪有内容上、形式上都有相似的文章?那不成“套公式”了?而且,我们知道,不同的内容应该有适合它的不同的表达形式,即“形式应服务于内容”。好文章的内容和形式是“浑然天成”的有机统一体,是不能被“仿制”的。所以,我们让学生模仿佳作,一是要让学生多读佳作,把各种佳作的章法和精彩语言“储存起来”,等用得着时“调”出来用;二是仿学佳作的某一个方面,可以是一个片段的某种描写,如场面描写、心理描写等;也可以是文本语言的特点或表达的方式,如朴实的素描、细致的刻画等。模仿多了,模仿熟了,就形成学生自己的语言系统了。

(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县城关小学)

猜你喜欢
佳作交际习作
情景交际
佳作欣赏
佳作展示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