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体育测试风险研究

2017-03-26 05:02
运动精品 2017年11期
关键词:中考因素测试

原 婧 张 翔

(云南民族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

中考体育测试下发的文件对体育事业有着显著性的作用,是为了促进体育改革及提高学生体质的健康发展、加强体育工作的有效手段,是实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并作为初升高的重要条件之一。从社会变迁的视角对我国中考体育测试的发展进行回顾发现,随着中考体育测试在全国实施,安全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过度片面追求成绩,学生体质下降,意外风险频频发生,准备活动的不充分,错误的技术动作,对考试的不重视敷衍了事,不穿运动衣等一系列的不规范情况,不仅影响学生的成绩,还使学生的心灵受到创伤。因此,本文从体育测试的概念、历史演变、损伤因素中探究、梳理、分析中考体测风险存在的根源,找出解决问题的良策,为今后的中考体测试改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1969年10月12日—2017年5月20日的相关期刊。输入关键词“中考体测”并含“风险”进行检索共有287篇相关文献,有187篇可以采用。经过仔细认真的翻阅文献资料,查阅有关信息,整理中考体测的演变过程,归纳汇总,提炼出与本研究有关的内容。

1.2 逻辑分析法

运用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逻辑思维方法,对中考体测风险研究进行述评。

2 中考体测相关概念的界定

2.1 中考体育测试

中考体育测试也称中考体育,是通过集体进行测试的方式对初升高的学生进行一些体育项目的考核,以数字化的评分标准来测试的一种模式,以测试来达到健康体质的最终目的。

2.2 风险

某一环境下,无预防情况,可能发生的一些意外因素,称为是风险。或者说是在某一环境下,所想的目标与现实中的结果有一定的差异,(思想与现实在一定程度上有不同的差异,影响思维判断)也称风险。一种风险是不确定性,另一种风险是已损失的不确定性,它是在无确定的情况下及有可能发生的因素进行的预测。

3 中考体测的历史演变

我国中考体育政策的不断改革,至今为止大致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

3.1 中考体测的局部实验

1979年4 月,全国范围内首先在上海市崇明中学试行体育加试[2]。1990年由国务院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九条明确规定: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1992年,原国家教委体卫司印发《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正式确定京、津、辽、苏、鲁、浙、湘、粤、陕等九省市为全国试点省市,同时允许其他省市可根据情况确定有条件的地区进行试点,1997年11月,原国家教委印发《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指出:凡以试行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两年以上的地区,从1998年开始,全面实施体育考试,至今未实行的地区,从1998年开始,进行为期两年的试行[7]。自中考体育政策实施以来,国家共出台了政策法规文件总计五部,政策不断的改革对一些地区的中考体育的项目分类、分值以及在中考中所占比重等方面提出了不同的规定及要求,中考体育政策的实施在各个地区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引作用。

3.2 中考体测的全国试点

进入20世纪, 中考体育测试的试验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根据不完全统计,到1991年止, 北京、辽宁、江苏、河南、湖南、四川、陕西、黑龙江、内蒙古等省市的部分地区,实施了中考体育测试升学考试,而广东、山东、浙江、哈尔滨等省市,则已全面铺开,江苏、河南两省已制定了方案,于1992—1993年全面实施,从2000年开始全面实施体育考试,由此,体育考试作为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的必考科目被正式确定[7]。2001年3月,教育部体育卫生局与艺术教育局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全国体育考试工作会议,正式确定北京、辽宁、浙江、河南等12个省市对中考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至此,一场中考体育改革在全国范围内陆续开展[7]。经过这些年的不断改革探索, 中考体育制度有了明显改变,且一直沿用。

3.3 中考体测的全面实施

体育中考自颁布以来,经历了试点、部分取消、再恢复的发展历程。根据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将在全国全面实施体育中考制度,并逐渐加大体育成绩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中考成绩中分量,各地区的考试情况日益呈现良好态势,体育逐渐被重视起来,考试模式、内容、评价等逐渐丰富、细化,中考体育测试组织与管理也进一步实现了规范化和科学化,有利于在全国范围内加强体育工作,促进青少年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也为青少年学生营造了健康和谐的体育环境[1,3,6]。多年以来,全国各地的政府对中考体育政策的实施都有不同的规定,在考试项目中的自选项目与多选项目上都做了不同程度的要求,均是为了使我国中考体育测试顺利进行。

4 中考体育测试存在的风险因素

全国各地区在中考体育测试项目上并不完全一致,所以对项目要求也有所不同,但是,在自选项目和必选项目中都是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及运动中技战术能力进行整体性的考察,风险无处不在,只要有运动,它就会存在一定的风险,相比而言,若对体育的认识不充分,忽略对它的重视,在平日里又缺乏练习锻炼,无人指导,在加上一些技术动作的不规范,考前准备活动的不充分,盲目加量练习,则易出现身体各部位肌肉拉伤,除此外,还有一些自身的客观因素及运动区域各地的设施、器材的摆放、环境因素的影响等一系列问题的存在。

表1 考试项目存在的风险

4.1 主观风险因素

主观风险是指学生自身携带的风险因素。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初中生缺乏全面的判断,还存在一些独立和依赖,而想象与现实存在一定的矛盾,导致他们对体育锻炼的意识模糊甚至变差,积极性减弱,使风险有机可乘。

4.1.1 个人行为

考生面对体育器械生疏不了解,反而擅自使用,急于求成,没有纪律意识,调节和控制能力较差,没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及行为,在考前不注意睡眠和饮食的合理分配,且身体素质差。

4.1.2 安全意识

在考前不注重安全知识的学习,没有准备活动,对服装的不重视(没有检查鞋带是否系好)且没有正确的锻炼方式,技术动作不规范、运动量不达标,注意力不集中,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练习高难度动作,自我炫耀,同学们之间的比拼,运动量超过了自身所能承受的强度,在运动过程中不懂合理饮水和自我保护,没有放松恢复的习惯,从而导致风险。

4.1.3 生理、心理状态不良

由于体测不同于其他运动,学生们均会有不同程度的怯场心理,考前的过度疲劳(个别中学赴考赶路),紧张的心理加上陌生的环境和对周围人群的不熟悉,严厉的考官及考场气氛过度的紧张,导致压力很大,恐惧、焦虑、过度激动或过度的自信、侥幸的心理等会造成动作的变形、僵硬、大脑空白、冷场等情况,容易发生风险伤害。

4.1.4 身体状况

由于重智轻体的观念严重,过度的重视文化课,对体育锻炼的不重视,认为体育所占比值不高,锻炼起来又费时又费力,而且对自身的健康状况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了肥胖或是故意隐瞒自己的特殊情况,加上临近考前盲目的大强度锻炼,突击恶补体育,抱着“临时抱佛脚”的理念参加体测,容易造成伤害的发生。

4.2 客观风险因素

客观风险是指学生除自身以外的风险因素,各类风险因素的相互融合,慢慢影响学生的生活、学习,从而在体育锻炼中会对他们造成一定的影响。考试内容的不尽相同,不论是必测项目还是自选项目,整体上分别考察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每一项运动项目都有自身所具有的风险,都会引起风险的发生。

4.2.1 环境因素

在气温过低时考生若在准备活动前热身不充分,肌肉会因此拉伤,气压过低时会造成考生在考试过程中的呼吸不畅。光线不足、下雨天或雨后场地不好、空气污染程度,会影响考生的呼吸道及情绪,使考生在考试时发挥失常,导致风险的发生。

4.2.2 场地设施

场地情况条件差、卫生情况不达标、场地畸形、布局不合理、场地较小、学生拥挤,这些的不合理因素是导致考生发生风险的直接原因,没有好的场地,就没有好的成绩。

4.2.3 体育器械

在一些考试场地,器械的位置分布不科学,加上天气因素的问题使器械的损坏加深,导致器械不牢固,无人修理,还在继续使用,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是导致风险发生的直接原因。

4.2.4 考务因素

监考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责任心是整场考试的重中之重,考风会影响整体考试的全面进行及考生安全问题。

5 中考体育测试风险应对措施

多年以来,伴随着教育课程的不断改革,体育方面也随之发生变化,而体测时风险不断的发生,导致学生身体各部位肌肉、韧带拉伤,关节、骨头的损伤,跑步中的休克、死亡时有出现。尤其体现在中长跑项目上(800米、1000米)、还有一些力量型的项目(引体向上、仰卧起坐),这些意外风险的发生给政府、学校、家长、学生、社会等都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阻碍了中考体育的正常发展。目前的现实情况及项目内容束缚了学生学习兴趣,还阻碍了他们的健康发展有限的,使原本活泼的体育变成了机械化的训练,违背了体育教学的规律,导致我国中考体测现阶段目标不明确。讨论分析提出可行性建议,避免体测时发生力量、速度、耐力、肺活量水平偏低及意外事故等现象,根据风险的特点体现,在分析风险因素中结合理论与实践,进行全面的细化,不断的探索、不断的进步、不断的总结,在现有的基础上分析研究所能预防风险因素的一些措施,

5.1 体育手段

在运动过程中,为了预防风险发生,可将所采用的一些体育方式及专业手段有意识的告知给他人,从而避免风险发生所造成的损伤因素。主要是以保险方式、管理方法等有效措施为生。

5.1.1 保险方式

在中考体测前学校应给学生集体购买保险(医疗保险或人身意外伤害险)并召集学生进行安全体育知识的普及,且让学校与学生明确各自所要承担的一些风险责任。

5.1.2 管理方法

在考前对每一位学生实施身体健康监控,询问是否有既往病史,建立档案,在尽可能的条件下做赛前身体检查。

5.2 合理方式

在思考风险存在的基础上,避免一些风险事件的发生或是在一些不确定风险发生之前,通过合理方式有效的降低风险所带来的损失,可以将风险的发生概率降到最低。

5.2.1 防范意识

对于雾霾天气和场地因素对考生有可能造成损害的情况及一些学生有特殊的病情或特殊情况,一定要采取措施,以有效的降低中考体测的风险发生。

5.2.2 规范的组织活动

在考试上场之前,体育教师应带领自己的学生在场外进行一系列的热身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身体各部位充分得到舒展,还可以缓解学生的心理紧张、恐惧、焦虑等,有利于学生在考场上超常发挥,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应检查学生的心率及血压。

5.3 有效组织

学生在体测时,由于各种原因会导致一系列的风险存在,通过有效合理的组织手段,可将风险的发生最小化,避免在运动过程中的摔伤、肌肉的损伤等。主要有定期检查维修器械、及时维护场地、张贴风险告知、警示标识、通过学生自己警惕来避免等有效措施。

5.3.1 定期检查维修器械、及时维护场地

在临近考试前考试组应该及时的对考试的场地进行维护和修理,在考前一两天对考试场地进行关闭并贴封条。

5.3.2 张贴风险告知、警示标识

考试时在各个考试地点张贴有关风险的常识理论及一些热身准备活动的相关性小窍门,让考生进一步的对考试内容进行了解。

5.3.3 通过学生自己警惕来避免

在考试过程中除了其他因素的阻碍风险,还有学生自己本身,学生可以用自己必要的方式来对自己进行保护,避免风险的发生。

6 结论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中考体育也成为了教育阶段的组成部分,但风险的频频发生却给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中考体育测试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为自身携带的风险、健康状况、安全意识、生理及心理状态不良、个人行为、动作技术不正确,准备不充分,环境因素、场地、器械设施、考务因素等。凡事都有好有坏,风险因素的发生,使中考体育在各方面都受到负面影响,使得现在学校、家长、学生高度不重视。若针对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采取体育手段、合理方法、有效组织等防范措施,可降低中考体测的风险,使中考体测更加安全化,有利于中学生积极的参与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促进学生体质全面健康发展。

[1]刘成,胡慧文.当前我国中招体育考试若干问题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1):118—121.

[2]黄龑.中考体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宝鸡文理学院体育系,2010(8):87—90.

[3]盛小明,周兴伟.中国、英国中学体育课程设置和课程目标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5):654—656.

[4]石岩,候婵莉.体育活动风险认知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J].体育科学,2008(10):66—73.

[5]王辉.中考体育改革的反思.中国学校体育,2004(2):6—7.

[6]白新蕾,陈培友.华东六省一市体育中考比较研究,2016(2):79—84.

猜你喜欢
中考因素测试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2020年中考作文备考点津
心理测试
中考“三数”大扫描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中考英语完形填空练习
心理小测试
《流星花园》的流行性因素
测试
小测试:你对电子邮件上瘾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