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篮球运动员体能状况与课前力量训练关系的实验研究

2017-03-26 03:42肖俐强
运动精品 2017年11期
关键词:实验组身体素质篮球

肖俐强

(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篮球运动从出现至今已然成为一项十分热门的运动方式,但该运动对于运动员的体能方面有较高要求。目前一些体育院校为提高篮球运动员的体能已经在不断探索新方法,体能状况已成为评价篮球运动员水平的重要指标。而现阶段被广泛应用于我国高校篮球运动方面的力量训练方法多数集中在专项训练课程的中后期阶段,容易导致篮球运动员出现运动损伤,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以及体能状况改善并无显著性优势。本次研究则是将课前力量训练应用到篮球运动专项训练中,验证该全新训练方法的价值与作用[1]。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上海体育学院16名篮球运动员(二级国家运动员),平均年龄为19.5岁。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法

通过网络查阅了有关于本次研究的相关资料,获得有关文献5篇。并且在校园图书馆以及社会图书馆查阅训练学、体能理论等多方面的专业书籍,为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2]。

1.2.2 访谈法

针对调查内容设置访谈提纲,对上海体育学院的篮球教练员与运动员进行调查,获得有关于体能训练方面的内容,进一步了解当前篮球运动员力量训练方法与体能状况。

1.2.3 实验法

将上海体育学院随机抽选的16名运动员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一个小组8人。实验周期综合考虑定为10周,每一周进行3次专项训练。对照组依旧是采用传统的课后力量训练方法,放在篮球专项训练之后的30分钟,而实验组则采用课前力量训练,训练方案放在专项训练前的30分钟内。为避免实验的不准确性,要严格按照训练科目进行,保证两组训练负荷完全一致,以减少干扰项的存在[3]。

1.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 SPSS统计学软件将调查的数据进行科学化的整理,并得出处理结果进行差异对比,最终进行结果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实验前两组身体素质比较

实验前分别对两组运动员进行了身体素质的测试,分别从耐力素质、上肢力量素质、爆发力、弹跳素质以及速度素质等多方面进行测试,得出结果表现为两组运动员无显著性差异,对比可行性较高,满足本次实验要求。实验得出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身体素质比较(N=16)

2.2 实验后两组身体素质比较

经过为期10周的力量训练,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的数据结果均有了明显的提升,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与实验之前的成绩对比有了明显的提升,特别是在耐力、上肢力量以及弹跳能力方面表现良好,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这几项上存在显著差异关系,充分说明课前力量训练优于课后力量训练,运动员体能情况明显改善。具体来说,其中在3200米跑的成绩上,实验组与对照组成绩差异呈显著性(P<0.05)分析认为力量训练在训练课当中的不同安排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方面有所影响。在坐姿双手胸前传球测试结果来看,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经过课前力量训练之后实验组运动员的上肢力量明显优于对照组[4]。弹跳作为篮球运动的一项重要素质,经过课前力量训练之后,原地双脚纵跳摸高实验组的成绩与对照组成绩对比呈现出显著差异(P<0.05),说明课前力量训练对篮球运动员的弹跳力提升作用显著[5]。具体情况以及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身体素质比较(N=16)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综上所述,实验组与对照组经过为期8周的训练,实验组各项体能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耐力、上肢力量以及弹跳能力方面更是与对照组成绩之间有明显差异,充分说明课前力量训练在改善高校篮球运动员体能方面的作用。且在实验之后对高校篮球运动员进行调查发现,实验组篮球运动员积极性较高,情绪高涨,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而同等力量训练强度的对照组状态并不乐观,篮球运动员已经明显呈现出疲惫状态,身体负荷已经达到极限,还存在个别篮球运动员出现头晕、乏力的现象。由此可见,课前力量训练对篮球运动员体能状况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值得全面推广、应用。

3.2 建议

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本次研究还需要进行深度的拓展。一方面,本次研究的样本仅有16人,调查范围也局限于上海体育学院一所高校,虽然研究的针对性较强,但并不具备普遍意义,从而一定程度上对数据的应用会产生影响。基于此,在未来的研究当中需要扩大研究的范围以及调查对象,以期获得更加准确的结果,为篮球运动员的体能状况改善以及力量训练方案提供借鉴;另一方面,结合实验数据已经可以看出课前力量训练与运动员体能状况的关系,两者具有正相关关系,即课前力量训练的应用对体能状况改善有直接影响。但在后续的课前力量训练应用中需要制定科学的训练方案,不断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与具体效用,保证训练的时效性,从而形成一整套科学的训练体系,逐步探索力量训练与战术技巧方面的融合趋势,将课前力量训练在篮球运动专项训练中灵活应用,体现该训练方案的价值。

[1]史衍.课前力量训练对高校篮球运动员体能影响的实验研究[J].运动,2010(5):47—48+51.

[2]刘青松.核心力量训练对高校男子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及基本技术影响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6,36(2):81—84.

[3]张圣龙.核心力量训练在高校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6(16):172—173.

[4]胡金萍,张祖强.BOSU训练对高校篮球运动员核心力量影响的实验研究[J].运动,2016(9):22—23.

[5]王永志.普通高校篮球运动员力量训练的特点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18):154—155.

猜你喜欢
实验组身体素质篮球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街头篮球文化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论下肢力量训练对拉丁舞的重要性
锻炼
快乐篮球进山乡
新发现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