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高校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

2017-03-26 03:42刘文武
运动精品 2017年11期
关键词:郴州市高校学生体育锻炼

刘文武 张 琴

(1.湘南学院,湖南 郴州 423000;2.湖南省长沙芙蓉区东风小学,湖南 长沙 410000)

教育部公布的最新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显示,我国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存在许多问题。现今,我国的经济发展快速,人们的生活愈来愈好,但为何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没有提升却一直呈现下降的趋势呢?本文随机选取郴州市四所高校学生近五年体质检测平均结果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近五年学生体质发展趋势,从多视角、多层面对体质健康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建议,为学校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为高校改善、发展体育教学提供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湘南学院、郴州职业技术学院、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郴州广播电视大学四所大学的学生,男女生各一半,通过对郴州市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趋势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学生体质的影响因素。调查对象具体情况见表1。

1.2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通过查阅中国知网和互联网阅读、收集有关体育锻炼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方面的论文资料和书籍,并进行整理和筛选,为本论文提供大量理论方面的依据。设计了《郴州市部分高校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问卷调查,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对湘南学院、郴州职业技术学院、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郴州广播电视大学四所学校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87份,回收率93.5%,有效问卷176份,有效率88%。运用学生体质测试软件处理所测指标数据,得出体质健康得分;并用 Excel软件转存和统计数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郴州市部分高校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趋势

2.1.1 形态指数变化趋势

2.1.1.1 身高

表1 郴州市2011-2015年20-24岁大学生身高均值(cm ) (N=176)

由表1得出:相同时期,男生的身高增长幅度较明显,而女生总体的身高增长幅度不明显。总体来看,从2011年到2015年5年期间,郴州市高校学生的身高总体呈现的是略微上升的趋势。因为男生女生的身体发展状况是不同的,男生在20-24岁之间长高的空间还是有的,这是由于每个人不同的身体情况而定的,而女生一般在20之前身体发育基本完成,所以在数据上而言,身高变化没有男生的身高变化明显,这也是符合人体生理发育规律的。

2.1.1.2 体重

由表2可以得出:2011年至2015年,郴州市高校学生的总体体重呈现出增长趋势。原因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愈来愈快,人们生活水平愈来愈高,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因此在营养摄取上面更加丰富和丰盛,而参与的体育锻炼情况不甚理想,摄入营养和热量高,消耗低,自然出现了体重增加,甚至是肥胖的状况。

表2 郴州市2011-2015年19-23岁大学生体重均值(kg) (N=176)

2.1.2 身体机能指数变化趋势

表3 大学生肺活量/体重指数平均值 (N=176)

从表3可以看出,近5年郴州市部分高校的男生和女生平均肺活量/体重指标均成下降趋势。显示大学生身体机能状况令人堪忧。主要原因是近些年大学生业余时间更多用于上网,无形中缩短了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肺活量/体重指标的下降与这种不良生活习惯以及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和强度减少密切相关,因此学校应该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健康的活动,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学生体质。

2.1.3 身体素质方面变化趋势

表4 大学生速度类(男1000米/女800米跑)成绩平均值(N=176)

表5 大学生速度类(男引体向上/女仰卧起坐)成绩平均值(N=176)

由表4可以看出,近5年郴州部分高校男1000米/女800米跑平均值整体呈现下降趋势。2015年男生1000米跑的平均值为285s,比2011年延长了17s, 2015年女生800米跑平均值为273s,比2011年延长了28s。从表5中可知,男女生的引体向上成绩都不如以前的成绩好,基本每年都会有所下滑,总体下降趋势比较明显。总体来说,整体情况都不理想,随着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现今的高校学生由于学习压力较大,或者其他的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对于体育锻炼愈来愈不重视,身体素质下降,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不太明显,但在参加体育测试就直接体现在结果上。

2.2 郴州市部分高校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研究

2.2.1 个人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学生都会对体育课产生不同的想法。有部分学生认为,自己体质还不错,没有必要去锻炼;也有些人认为自己学业负担重,没有参加体育锻炼的必要;更有些学生认为自己年龄大了,还蹦蹦跳跳的不太像样。这些错误的观念都是影响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脑逐渐进入每家每户家庭,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足不出户,再加上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学生出门都有专车接送,上、下楼也都有电梯,大大减少了学生的活动量,当然,还有一部分的独生子女不愿运动,害怕吃苦。

2.2.2 学校因素

传统的教育观念导致体育活动得不到重视,学校过度重视升学率,并以升学率来检验教学质量,学校通常以此来对老师进行考核为此,学校教师为了完成学校的升学指标,不断地加大学生的学业量,学生的课余时间全部花费在功课上,没有多余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再加上周末参加各种辅导班,学生只能在学校上体育课或参与活动课规定的体育锻炼,严重缺乏体育运动。这不仅会影响学生的体质提高,还会影响学生健康的发展和体育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使体育教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学校升学率的影响下和教学观念相对较落后的情况下,一些学生在任课老师眼里成绩不理想,就开始利用他们的体育活动时间补习文化课,繁重的文化课学习占用了学生的锻炼时间和睡眠时间,这不仅不利于学校体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在学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只是片面重视教师的主体地位,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对学生运动技术的教学,而忽视了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还忽略教育教学最基本的功能,忽视了学生的体能训练。很多学校的运动场地与学生人数的比例严重失调,遇到这样的情况,体育教师会担心学生太多而出现一些不必要的碰撞,出现一些不必要的安全事故问题,他们只能组织开展那些占地面积较小的体育项目,久而久之,学生的运动量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影响了学生体质的发展。

2.2.3 家长因素

很多家长体质健康意识淡薄。部分家长存在一种错误观念,觉得学而优则仕,在他们心目中,只有学习文化课才是正道、王道,未来才会有出人头地的机会,而体育运动是属于那些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学生才做的事情,对将来的升学和就业起不到任何积极有效的作用。另外,很多独生子女受到家长的畸形呵护,家长担心孩子在学校上体育课受伤、受累,不愿意让他们过多地参加体育锻炼、体育活动,认为要保证孩子体质健康只需要适当增加营养就好,参加体育锻炼用处较小;孩子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考上大学才能有辉煌的前程,体育和体质问题是可有可无的。由此可见,家长对孩子及自身体质健康的认识还是远远不够,重智轻体的观念在家长心中占的比重非常大。

2.2.4 社会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时代在不断变化,人们的生活、工作也发生改变,思想观念变得愈来愈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发展使出门步行减少,现代化家用电器的出现,大大节约了人们的时间。信息化的时代,想要获得信息渠道非常多,降低了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满足人体营养所需成为最基础的需要,但人们的体能消耗少了,往往会造成营养过剩,体质健康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另一方面是现在社会的大学生基本上是在校住宿,日常活动基本是教室、食堂、图书馆、宿舍这几个地方,需要消耗的体能非常少,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体质健康。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形态方面,郴州市高校男生的身高增长幅度比较明显,而女生总体的身高增长幅度不明显;体重总体上呈现出增长趋势。身体机能方面,由于不良生活习惯以及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和强度减少,近5年郴州市部分高校大学生的平均肺活量/体重指标均成下降趋势。身体素质方面,由于学习压力较大,或者其他的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整体情况都不理想,各方面指标都有所下降。影响郴州市部分高校体质健康的因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个人因素、学校因素、家长因素和社会因素。

3.2 建议

在校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在校大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跟民族的兴衰有着紧密的联系,国家政府对在校大学生体质问题应提上日程,想方设法改善他们的体质健康状况。并且,社会对于在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监测应不断加强,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的过程要多加关注。

目前,影响学校体育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因素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建议相关部门要制定《学校体育活动安全条例》,对事故责任认定以及事故的处理办法作出明确规定,对伤害赔偿和保险机制也要制定出明确的依据。

学校作为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主阵地,对于学生体质健康的问题要高度重视,不仅要确保体育课、课间操以及早操等日常的体育活动能有效实行,还应经常举办有趣的体育类活动,让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增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家庭是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第一课堂,是学校体育的基础和补充。因此,家长对孩子的健康问题要重视,鼓励孩子进行体育锻炼,家长自身也要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让孩子养成锻炼的习惯,为以后的健康发展打好基础。

[1]安民.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9.

[2]宋小凤.普通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发展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0.

[3]王超,王淼.论我国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与学校体育教育改革[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4.

[4]胡振禹.陕西省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的分析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

[5]赖小玉,刘海金,刘尚礼.我国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的原因分析及抑制措施[J].体育学刊,2007,14(5):125-128.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加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S].中发[2007]7号.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的通知[S].国发[2011]5号.

[9]刘志刚,张波.四川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教学与管理,2010.

[10]曹型厚等.重庆市中大学生体质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2.

[11]祁国鹰,张敬军,郭中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建标依据与内容[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

[12]张建新.影响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因素分析与对策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9).

[13]陈善平,李咸生,容建中.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J].中国体育科技,2008(4).

[14]孙兰,孙教五,曹俊.大学生身体素质与体育锻炼习惯的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8(6).

[15]崔世君.宁波市高职院校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调查[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3).

猜你喜欢
郴州市高校学生体育锻炼
运动APP助推高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成效研究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提高东北高校学生冬季运动兴趣的路径研究
“健康中国”背景下郴州市城区全民健身运动现状研究
湖南郴州市北湖区龙女寺全国征联揭晓榜
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龙女寺全国征联公告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