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山体滑坡区公路施工的技术措施

2017-03-26 16:38王涛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7年11期
关键词:护壁抗滑桩坡体

王涛

(海南省公路管理局陵水公路分局,海南陵水572400)

探讨山体滑坡区公路施工的技术措施

王涛

(海南省公路管理局陵水公路分局,海南陵水572400)

滑坡是山区公路建设中最常见也是危害最大的地质灾害,因滑坡的产生条件、影响因素、破坏机理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一直是我国研究的主要公路工程问题之一。对山区公路应对滑坡的施工技术措施进行了探讨,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山区公路;滑坡机理;施工技术

1 滑坡概述

斜坡上的部分岩体和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沿某个滑动面发生剪切破坏向下运动的现象称为滑坡。滑动面可以是受剪应力最大的贯通性剪切破坏面或带,也可以是岩体中已有的软弱结构面。规模大的滑坡一般是缓慢的、长期的往下滑动,有些滑坡滑动速度也很快,其过程分为蠕动变形和滑动破坏阶段,但也有一些滑坡表现为急剧的滑动,下滑速度从每秒几米到几十米不等。

滑坡多发生在山地的山坡、丘陵地区的斜坡、岸边、路堤或基坑等地带。滑坡对工程建设的危害很大,轻则影响施工,重则破坏建筑;由于滑坡,常使交通中断,影响公路的正常运输;大规模的滑坡,可以堵塞河道,摧毁公路,掩埋村庄,对山区建设和交通设施危害很大。

滑坡分类的目的在于对发生滑坡作用的地质环境和形态特征以及形成滑坡的各种因素进行概括,以便反映出各类滑坡的工程地质特征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从而有效地预测和预防滑坡的发生,或在滑坡发生之后有效的进行治理。根据不同的原则和指标,各国学者和工程部门对滑坡提出了各种分类方案。对于一个滑坡,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分类,但实践中,我们应该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根据突出因素对滑坡进行分类,分类的原则就是看对我们认识、防治和处理此滑坡是否有帮助[1,2]。

2 滑坡机理分析

(1)在地质构造上,坡体表层为全、强风化岩层,岩性较软弱,岩石破碎,节理裂隙发育;

(2)路堑边坡开挖后,造成坡体岩层层面临空,使坡体上的岩土体失去平衡;

(3)路堑的开挖和削坡,破坏了坡体原有的平衡,同时坡体的卸荷,造成坡体节理裂隙张开,为坡体上水的入渗提供了通道,而灌溉水沟的存在又为坡体滑动提供了水源;

(4)下渗的水软化强风化板岩和其中的泥质,为滑坡的最终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3 滑动面参数取值

根据对该滑坡勘察所取得的地质资料及目前滑坡的滑动状态,采用反演分析方法,选取典型的横断面反算滑面的力学参数,并将此反演值作为滑坡处理设计时的参数值。地下水是诱发滑坡的因素之一,在滑坡稳定性分析中,均考虑了地下水的场应力。

4 某山区公路应对滑坡的施工技术措施

按照“安全、环保、舒适、美观”的原则,在满足安全和规范要求的前提下,考虑施工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同时根据场地地形、工程地质条件及本合同段现场实际情况,对滑坡体进行处理。在某山区公路施工中,由于滑坡推力较大,故在2#滑坡西块滑体的上级滑坡布设一排预应力锚索抗滑桩,以抵抗滑坡的下滑力作用,桩中心距左线线路中线约18 m。由于锚索孔与桥墩存在交叉,部分抗滑桩因锚索与桥墩无法避开而改为普通抗滑桩。共设抗滑桩15根,其中锚索抗滑桩12根,普通抗滑桩3根。

4.1 主要施工流程

先施工抗滑桩,滑坡稳定后施工桥梁墩台。锚索抗滑桩施工顺序为:测放桩位→清理并稳固桩孔附近坡面→施工抗滑桩锁口→开挖→节桩孔→绑扎护壁钢筋→支模→浇注护壁混凝土→开挖下一节桩孔→重复上面四道工序直到设计标高→封底→绑扎桩身钢筋→浇灌桩身混凝土至距桩头2 m处,预留锚索孔位→浇注剩余混凝土。锚索孔钻孔→下钢绞线→注浆→张拉→锁定。锚索与桩身工程可分别进行,先后顺序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应注意相互的配合与衔接。

4.2 截、排水工程

地表水尤其是暴雨对坡体塌滑的触发作用是非常大的,截、排水工程包括坡顶截水天沟、平台集(排)水沟、涵洞、急流槽等的修筑。排出地表水尽量减少地表水入渗到地下,同时采用地下排水措施,在滑坡后部修建截水盲洞,以降低桩后地下水。坡顶的裂缝应用粘土夯填后浇填水泥净浆。

4.3 抗滑桩施工

(1)测量放桩。抗滑桩要按桩排方向及控制桩身的里程、坐标位置准确放线定位。

(2)普通地质情况桩身开挖。抗滑桩施工前应先将桩位附近边坡或表层易滑塌部分清除,并做好桩位附近地表水的拦截工作。抗滑桩跳桩分节开挖,做好锁口盘和每节护壁。每节开挖深度不超过1 m,开挖一节,做好该节护壁,当护壁混凝土具有一定强度后方可开挖下一节,护壁各节纵向钢筋必须焊接,禁止简单绑扎。

浇筑护壁混凝土时,必须保证护壁不侵入桩截面净空以内。桩坑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校准其垂直度和净空尺寸。

(3)特殊地质情况桩身开挖。2#滑坡西块滑体6#~15#地质为褐黄、褐灰、褐黑色亚黏土,顶部松散。滑坡地段地表水、地下水丰富,桩身开挖过程中渗水量大,土质流动性大,呈流塑状,桩身护壁四周坍塌严重,成孔困难。护壁后侧的部位空洞严重,已完成的护壁承受土压力极大,导致护壁变形、开裂,给工程施工安全带来极大隐患。特殊地质抗滑桩护壁施工处治方案:a.已完成的护壁,由于变形、开裂严重,用108×6钢管做横撑做临时支撑,控制护壁变形。b.在已完成的护壁上开孔,由孔口处向护壁后空洞部分填充C25混凝土,直至护壁后空洞完全密实为止。护壁开孔由上往下,尺寸为30 cm×30 cm方孔,按2 m间距梅花型布设,并在开孔处适当加设25Ⅱ级钢筋,使护壁、填充混凝土、桩周土体形成一体。c.护壁混凝土厚度由原设计的20 cm调整至40 cm,护壁钢筋由原单层钢筋网调整为双层钢筋网。抗滑桩每节护壁长度控制60 cm。d.为保证抗滑桩顺利施工,在滑动面地段布置超前小导管,超前小导采用L=2 m42×4花管,间距为50 cm×50 cm梅花型布置,外插角30°,小导管超前有效长度为1.73 m,可以分二个至三个循环进行开挖。小导管采用双液注浆机注双液浆,双液浆配合比为C∶S=1∶0.5水灰比为0.7∶0.9,注浆压力为2.5 MPa。小导管不仅固结已开挖段护壁四周背后松散体,还起到超前支护的作用。e.护壁开挖严重无法进行,下步开挖时,回填透水性材料碎石土至开裂处进行二次开挖。

(4)抗滑桩锚索施工。锚索孔位测放应准确,偏差不得超过3 cm,倾角允许误差小于锚索长度的3%;考虑沉碴的影响为确保锚索深度,实际钻孔深度再大于设计深度1.0 m。锚索钻孔时禁止开水钻进,以确保锚索深度施工不致于恶化滑坡工程地质条件。2#滑坡锚索施工时,锚索孔眼时常发生塌孔,不能正常施工。处治方法为注双液浆固结松散体,钻机二次钻孔。锚索张拉分五级进行,每级荷载分别设计拉力的0.25、0.5、0.75、1.0、1.1倍,最后一级需要稳定10~20min外,其余每级需要稳定5min,分别记录每一级钢绞线的伸长量。在每一级稳定时间内必须测读锚头位移三次。锚索张拉除考虑预张拉外还要交替分级张拉,交替张拉可保证各孔锚索受力均匀,张拉后若有明显的预应力损失,及时进行补张拉。张拉到最后一级荷载且变形稳定后,卸荷至锁定锚索。锚索锁定后,按要求切除多余钢绞线,锚头及锚孔在桩身的锚孔部位补浆完成后,用C25混凝土及时封闭锚头。

4.4 植草护坡

坡面植草为防止坡面冲刷,阻止地表水入渗,对整个坡面失缺植被的地方进行植草防护,对框架梁构内坡面采取夯填20 cm厚的粘土后,再在其表面采用客土植草。其余坡面视坡度及地质条件分别采用变截面护面墙、孔窗式护面墙、拱型骨架植草、三维网植草等措施进行防护。

4.5 动态跟踪设计

由于坡体地质条件潜在变化较大,故在边坡修整开挖后应加强施工地质工作,并相应地动态调整其防护加固设计方案,主要有:

(1)因地层差异风化严重,故第一阶挡墙为暂定防护,待开挖至第二阶时,采用探槽法分段开挖(每20 m开挖一5 m长的槽),超前查明地质,如为囊状强风化岩时,考虑动态调整为(竖井)抗滑桩加固。

(2)当施工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如原设计为弱风化岩而开挖后有强风化岩脉),应针对现场地质适宜调整锚固防护工程,必要时变更防护方案。

(3)仰斜平孔排水管,一般设计位置和数量均为原则性布设,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施工揭示地层及含水状态等实际情况动态调整孔位、孔数和孔深,以排水孔正常出水率达50%以上为宜,确保平孔排水工程效果,同时要做好坡脚墙后反滤层的设置。

5 结论

以上对滑坡的形态特征、影响边坡稳定性因素及滑坡形成条件、滑坡的防治措施做了简单的介绍。天然的或人工开挖形成的边坡到处可见,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边坡失稳,引起各种规模的滑坡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了巨大的灾难。因此,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研究和治理滑坡,从而减少滑坡的发生和降低因滑坡造成的损失。相信通过我们研究的不断深入,滑坡现象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我们的公路建设也会更加安全。

[1] 蒋金云.浅谈应对山体滑坡的山区公路施工措施[J].今日科苑,2009(20):63-64.

[2] 肖庆丰,孙连军,王火明.浅谈滑坡成因及防治措施[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6(9):20-21.

U415

B

1009-7716(2017)11-0112-03

2017-04-20

王涛(1965-),男,海南琼海人,工程师,从事路桥施工养护工作。

10.16799/j.cnki.csdqyf h.2017.11.033

猜你喜欢
护壁抗滑桩坡体
方截面抗滑桩旋挖钻成孔工艺探析
降雨对库区边坡入渗规律的影响研究
采动-裂隙水耦合下含深大裂隙岩溶山体失稳破坏机理
试论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要点分析与质量控制
乌弄龙水电站库区拉金神谷坡体变形成因机制分析
不同开采位置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旋挖钻机“环接法”护壁工艺探析
公路滑坡治理工程抗滑桩设计
双排抗滑桩承台的优化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