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在阿佤人家做客

2017-03-28 20:41赵云
时代金融 2017年7期
关键词:阿佤佤族古风

赵云

今年“春节”小长假,在云南省临沧地区耿马县的阿佤山四排山期间,朋友特意安排了一次风味独特的佤族晚宴。

晚宴设在阿佤少女豆豆家的院坝心里。

两张木桌一字摆开,随便坐,别客气!客人除我外,还有四排山中、小学的老师们,周围寨子中的阿佤小伙和少女们。

晚宴的菜肴很丰盛,有土鸡、青椒炒肉等等,但主要以周围山上找来的野菜为主。据说,为了找这些野菜,请了好几个阿佤小伙和姑娘,用了近一天的时间才找来。由于这些野菜融入了阿佤人家对远方客人的深情厚意,且耗费了那么多时间,因此在我看来,它们已远非一般野菜可比。

这样想时,就觉得这些野菜格外好吃,味道独特。

从颜色上来说,这些野菜大多碧绿如玉。即便在香油中炒过或做成凉拌,被盐巴、辣椒、酱油、酸醋、蒜泥、花椒等作料浸过,也不失本色,盛在雪白的磁盘或古色古香的木盘里,青翠欲滴,令人垂涎。

从形状上来说,这些野菜,有的如佛手,有的如松果,有的如春尖茶……有的外实中空,有的里三层外三层……千奇百怪,形状各异,引人入胜,极想一尝。

从味道上来说,这些野菜,有的极酸,有的微甜,有的苦涩,有的滑爽,有的清脆,有的柔韧……不管是那一种,什么味,都能给你留下极深的印象。

吃菜岂能无酒?开始时大家一起喝那种生津解渴、清凉微甜、绵长醇厚、度数较低的阿佤水酒。钢化玻璃杯,人手一杯,一声喊,一口干!到后来,待主人家四大葫芦阿佤水酒喝完后,开始上用小铝壶装的45度以上的包谷酒。

一杯包谷酒进肚,我感到天旋地转、岩浆欲喷。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结果被眼明手快的阿佤少男少女们捉住,摁在凳子上。他们的力气好大!

我声明:再喝就坏事了!他们很通情达理,对我实行了特殊的优待政策:酒可以不喝,人不能走,坐着一起说笑唱歌。

好!于是唱歌。先唱流行曲,再唱民歌,最后就是原汁原味的阿佤山歌了。他们告诉我:这些阿佤山歌,自从阿妈肚子里出来那天起,他们就开始跟着大人唱了,所以要多熟悉有多熟悉。这些歌的歌词大多明白如话,心里怎么想,嘴里就怎么唱,没有什么弯弯绕绕,像阿佤人的性格一样:热情如火,粗犷豪爽。

单唱歌还不过瘾,于是把饭桌抬到一边,手拉手围成圆圈,跳起了佤族古风舞。酒兴燃旺舞兴,舞兴借助酒兴。手与手牵在一起,大家彼此就成了兄弟姐妹。这些牵着的手前后甩动着,跳舞的人忽而上前,忽而退后,水波样律动。上前是用歌声向对方发问,退后是倾听对方的回答,一问一答,一前一后,此起彼伏,有來有往。这古老的歌声和舞步,充分显示了阿佤人对美好的爱情、生活的渴望和追求。这种渴望和追求,既是泼辣和率直的,又是宽容和谦逊的。

这种性格和品德,加上黑亮如星的大眼睛、咖啡色的皮肤、健壮的身体,或许就是阿佤人的魅力所在,或许就阿佤人近年来声名远播的真正原因。

怕影响寨里人休息,我们把舞步移到了寨外大榕树下的水泥场坪上。为迎接即将到来的佤族“青苗节”,这里有微弱的灯光和质量不错的音响设备,供寨里人演练歌舞。

那一晚,我们与寨子里身着传统佤族节日服装的大哥大嫂们,唱啊,跳啊,眼睛越唱越亮,星星越跳越明。

那一晚,我真正体验到了云南边地古风舞“把月亮跳下去,把太阳跳出来”的意境和豪气。

那一晚的阿佤宴让我恋恋不舍、终身难忘。

猜你喜欢
阿佤佤族古风
古风二首
古风两首
普洱市脱贫攻坚、党史教育原创音乐剧《阿佤人民再唱新歌》在昆首演
论阿佤山通道的形成及其在我国对外交往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传统民俗现代转型的成效研究:以佤族新米节为例
古风三首
探究佤族文化如何保护和传承
阿佤姑娘的黑头发(外一首)
睡在古风里的那些草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佤族地区基督教的调适及发展之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