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研究

2017-03-28 23:56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新建应用型教学质量

张 蕴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高等教育研究所,重庆 400065)

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研究

张 蕴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高等教育研究所,重庆 400065)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完善教学保障措施的必然要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核心在于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建设。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应以保障措施建设、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内部自我评价的开展以及调控改进机制建设为着力点,通过构建科学高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推动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监控;教学质量评价

自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张。截至2015年,我国新建本科高校(不含独立学院)已达403所,占全国普通本科高校的43%。[1]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如何在固基立本的前提下适应本科合格评估需要,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变,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已成为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强调:“高校应采取多种措施确保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将提高教学质量落到实处。”[2]只有坚持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基本价值取向,才能实现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自身发展,并满足社会对高校的诉求。而高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必然要求通过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有效运作,最大限度实现高校育人目标,保障高等教育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教学质量监控遵循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导向,遵循相应标准对教学的具体过程和教育目标的达成因素进行评价,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则是保障质量监控效用最大化的关键环节。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以下简称《体系》)中强调,普通本科高校应建立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发挥教学质量常态监控的调节反馈功能。[3]本文结合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就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提出建议。

一、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首先,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用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与经济社会需求的契合体现在:一是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二是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具备终身学习理念,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三是培养具备敬业精神、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和诚信品质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型职业人才。高校只有通过科学高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才能有效指导人才培养方案、监控人才培养实施过程、评价实施效果并形成长效纠偏机制,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其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是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和完善教学保障措施的必然要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对教育教学各种影响因素、各个环节以及全过程进行监控,及时准确发现问题,调适影响因素并制定问题解决方案,促进教学质量的可持续提高。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由于缺乏本科教育经验,文化积淀薄弱,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教学管理等各方面都欠缺优势,因此,教学质量监控不仅要监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质量和社会反响,而且还应对专业师资建设、硬件设施条件等进行全方位监控与评价。通过监控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增加教学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教学条件,从而确保教学中心地位,推动学校全面发展。

二、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核心: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建设

教学质量评价以教学过程影响因素和教学效果为评价导向,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最常用且必需的监控手段。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及措施相对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作用的发挥。因此,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应以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建设为核心,落实评价信息的反馈与调控,为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提供保障。

首先,应建立教学质量评价机构和制定科学的评价制度,为教学质量评价提供有力的组织和制度保障。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应成立专业的评价组织机构,专门负责教学评价与督导管理工作;应修订、出台各类教学质量评价文件和评价实施办法,及时解决学校教师教学水平不高、教学管理不够规范、专业与课程建设水平较低等问题,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其次,应完整把握国家对新建本科高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基本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教学质量作为高校综合办学水平的表征,受学校办学条件和具体教学工作等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归属和类型的高校对质量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的选择也应遵循分类评价原则,制定可操作的、切合实际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监控措施的有效性。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提出,要淡化教学评估的功利性,在充分考虑新建本科高校自身基础条件和办学需要的前提下,强调应用型本科高校应替国家把好教学质量关。《方案》针对本科教学质量的核心要素设立特征值,制定相应的评估要求和质量标准,其目的在于通过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有效监测办学条件,对相关要素进行质量分析,帮助高校确定办学定位,厘清办学思路,确保本科教学中心地位;进而改进教学条件,完善教学规范,强化师资建设,促进教学质量的可持续提升。[4]

再次,应充分考虑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自身发展定位及办学特点,开展好高校内部自我评价。政府组织和社会第三方外部评价在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中的作用有限,加强内部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开展好内部自我评价,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体系》将高校内部自我评价作为一项重要指标,明确指出应发挥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的常态监控功能,完善自评制度。[3]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制定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构建完善的内部自评体系,是保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长期工作。在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的制定上,要避免单纯套用国家统一评价标准而造成措施与目标脱节,应结合教育部相关评估标准和基本要求,联系高校实际,将目标、任务和评价标准具体化,形成可操作的教学质量考评量化体系;应明确责任、时间、制度、奖惩等质量评价机制及保障要求,通过教学质量评价长效机制的构建使质量监控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在高校形成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最后,深入探索教学质量评价的跟踪调控和持续改进机制,以持续反馈和调控促进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常态化运行中,通过全过程跟踪调控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建立教学质量改进提高的纠偏机制,探索机制完善途径,通过对教学全程的跟踪调控促进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

三、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实施路径

(一)强化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

一是设立教学评价机构,强化组织保障。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应成立教学质量评价工作领导机构,对教学质量实施监督、评价和指导,以“学校、教学院系、教研室”三级组织机构为框架建构自评体系。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质量评价处、教务处、教学督导组属一级教学评价组织,二级院系属二级评价组织。职能划分上,教育质量评价处、教务处作为执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核心机构,负责具体安排督导常规听课与专项教学评价,收集及反馈评价结果;教学院系作为教学管理及教学组织的直接实施机构,应成立以教学分管领导为首的教学质量评价委员会,负责组织教学评价的具体实施;教研室作为教学运行的基层单位,负责组织对本教研室课程及教师的评价。

二是建立健全教学评价机制,完善制度保障。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完善各类教学评价制度以构建全方位评价机制,为质量评价提供良性互动环境。制定完善课程质量考核、教师课堂教学考核、学生评教、学生学习质量评价等各类考核实施办法,完善本科合格课程建设、专业建设管理等各类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以制度为依据保障评价工作科学有序开展。

(二)制定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一是构建并完善各类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应依据教育部和地方文件规定,制定契合学校办学基础条件和文化积淀,适应其专业结构、学科特征和教学基础环节质量要求的评价标准,并形成规范和可操作的各环节质量评价文件。评价指标体系应涵盖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课程评价、专业建设评价、二级单位教学工作评价,以及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评价的各个方面。

二是设计科学的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在“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基础上实现评“教”与评“学”有机统一,将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作为教学评价的一项核心内容。学校还要围绕人才能力培养目标,正视人才培养规格和学科专业特点的差异,根据学生主体的学习动机、目标、态度、行为、知识、能力、方法、素质等各方面综合设计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指标,实现学生学习质量评价的规范化。

(三)开展内部自我评价

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围绕“评教、评学、评管”三项评价核心工作,进行自我评价。

一是专业建设质量评价。专业建设质量评价是强化专业内涵,打造专业特色,提高办学水平,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鉴于本科专业学士学位授予标准系专业建设质量评价的参照标准,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结合实际制定专业建设管理办法,构建专业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从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规划、特色打造、教学设施设备、师资配备、实践实训、教学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社会声誉等方面评价检验专业建设成效。专业质量评价应严格过程、明确标准,采取二级教学单位自评与学校专家组考察相结合的方式,以质量评价结果作为判定专业建设成效及发展方向的重要手段。

二是课程建设质量评价。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和核心环节。课程评价可采取教研室主任负责制,分批次评价并对各类课程进行达标验收。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在专业课程中按合格课程与精品课程分类开展建设、评价与验收;为扩大受益学生面,应做好精品开放课程的建设、管理、验收与推广,充分发挥优质教学资源的辐射作用。

三是二级教学单位本科教学工作评价。该项评价作为学校层面对承担教学实施,及教学管理基础工作的院系(部)教学质量的重点评价内容,旨在考察院系教学目标实现质量、教学管理质量、人才培养质量,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覆盖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学管理以及教学硬件资源等各方面,制定二级教学单位本科教学工作检查考评制度等各类指导性文件,以制度规范督促教学单位定期开展自评,加大教学建设及改革力度,促进规范化教学及管理。

四是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作为一种综合评价办法,评价范围应在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基础上,将教学工作量和教研成果相结合,实现质和量二者的有机统一。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应以教育部和地方教育部门指导性意见为基础,完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考核办法,以学年为单位持续深入开展课堂教学质量考核,强化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还应以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为核心,结合课程性质,按照分类评价原则设置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及指标体系,组织开展专业理论课、技术技能实践课和一般通识类课程教学评价;评价应兼顾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学环节等多个方面,从而充分发挥评价激励作用,引导教师投入课堂教学,重视教学研究。

五是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从高等教育实践角度出发,教学目标达成的两个主导因素是教与学,任何一方的削弱都会极大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优质教学结果的达成,需要在提升教师教学质量的同时,引导学生提升学习质量。教学质量评价也应由评“教”转向评“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决定了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评价教学质量的同时,应全面设计学生学习质量评价内容,以学习质量评价作为检测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还应确立以教学管理人员、指导教师、实习实训单位等为评价主体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目标及效果达成,以及学生实习实践、技术技能训练、综合素质培养等环节进行评价,促进教与学双方的沟通,全面了解学生学习质量,促进学风建设,推动教学改革。

六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评价。教学质量评价应体现开放性和高校服务社会发展的功能,通过接受社会、用人单位及学生家长监督,促使学校不断寻求人才培养活动的改进途径。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建立健全第三方参与的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构建涵盖学生、教师、教学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等不同评价主体的多元评价机制。高校招生就业处等相关部门与院系牵头建立毕业生追踪联系制度,通过定期深入企事业单位走访调研、组织毕业生问卷调查、开展校友座谈等多种途径,准确掌握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评价,以及社会人才需求和专业建设需求,帮助高校根据需求及时调整办学思路,推动专业建设及教学改革。

七是教学状态数据库监控与年度教学质量自评。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应完善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通过采集、分析教学状态数据,发挥常态化、信息化的教学质量监控的信息分析、自我诊断和决策参考作用;在常态监控的基础上,开展年度教学自评,形成年度教学质量自评报告,为总结及完善年度教学工作提供依据。

(四)调控改进机制建设

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常态化运行过程中,通过完善全程跟踪调控与改进长效机制,及时解决并持续跟踪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促进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

一是深入挖掘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强化教学质量分析。在质量评价、调控和反馈过程中,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分别对各类教学质量信息定期研究、科学分析,注重调查样本的“质”和“量”两方面的要求。研究重点包括专业及课程建设质量、理论及实验、实习实训教学质量、学生学习和考试质量、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毕业生就业情况和社会满意度等,以作为对教学质量各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研究的依据,使整改措施的制定有据可依。

二是充分发挥本科教学的各利益相关方的作用,完善教学自我评价机制。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外部联系因素的多样性决定了教学质量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因此,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首先应建立教师、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媒体、校友等多元评价主体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形成对教学质量的多层次、全方位监控与评价。其次,应推动校内教学自我评价机制建设,如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等,促进教学自评的规范化、制度化。再次,将提高学生及社会用人单位满意度作为改进教学的第一要务。完善用人单位参与评价专业建设、课程及教学内容改革等教学核心要素的评价制度;并成立由用人单位指导教师、院系教师等多主体参与评学的质量监控小组,深入用人单位了解人才需求、学生能力培养、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等意见,促进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是完善教学反馈整改环节,实现评价结果的有效运用。科学的评价反馈与调控机制对于保障教学质量监控的实效性至关重要。针对信息反馈所暴露的教学运行中的大量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分析查找原因、制定解决措施并验证效果,则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因此,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要高度重视教学质量监控信息的分析与反馈环节,构建由各级教学工作联系会、教务处、教育质量评价处、教学督导、学生信息员等构成的信息反馈网络,梳理教学质量问题并准确查摆原因,及时反馈至相关职能部门或二级教学单位,重大教学问题及时反馈至校教学委员会;各职能部门或二级教学单位应针对性地制定整改及预防措施;教学管理部门应严格审核职能部门及二级单位的质量信息整改处理报告,做好跟踪调查和验收工作,并及时汇总整改信息,通过校教学管理委员会、质量监控信息平台发布等途径接受广大师生监督。对于整改欠佳的问题应督促指导、持续跟踪直至达标,形成以持续反馈推动教学质量持续提升的闭环效应。

四是加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建设及改革研究,以研究成果助推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教学管理与质量评价部门在广泛搜集反馈信息、健全调控机制、科学监控教学运行过程并及时处理质量问题的基础上,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立足于教学实践过程,深入人才培养中心环节,积极开展教育教学质量建设及改革研究,准确查找并科学分析教学质量的各项影响因素,以优秀研究成果为依据,通过持续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不断优化。

[1]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百所新建院校合格评估绩效报告(摘要)[N].中国教育报,2016-04-08(7).

[2]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2007-04-05)[2017-02-20].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464/200704/21825.html.

[3]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通知[EB/OL].(2014-03-05)[2017-02-20].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168/201403/165457.html.

[4]陈东冬,李志宏.新建本科学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方案的新特点[J].中国高等教育,2012(z2):35-37.

[责任编辑 石 悦]

2017-03-10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科研项目“高等教育分类管理视角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质量评价研究”(KY201531C);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质量评估研究”(2014YBJY067);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高校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及运行机制研究”(KJ1501403)。

张蕴(1981— ),女,重庆市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教育质量评价。

G642

A

1008-6390(2017)03-0098-04

猜你喜欢
新建应用型教学质量
Spin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ferromagnet/superconductor junctions on topological insulator
重庆三年新建农村公路6.26×10~4 km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