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艺术研究生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意识

2017-03-29 18:18李逸
艺苑 2017年1期
关键词:学习过程

【摘要】 如何有价值地度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与学术生活,是一值得研究的课题。该文反思笔者所经历事件与成长,简明、质朴地论析了艺术研究生如何面对课业与获得的研究方法与意识。

【关键词】 艺术研究生;学习过程;反思学术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并非一进入研究生这个门庭后,你就会自然而然地拥有研究生这个社会身份所应该有的规格和厚重。因此,“怎么才配叫做一个合格的艺术研究生”(1),永远是一个值得不断思考与回答的问题。

一、如何面对课业

(一)艺术创作是立题与解题

艺术创作主要就是两个部分,一是立题,二是解题。这两部分导师都给笔者很多启发。比如立题本身就是创作,在泽园许多时候,是根据导师给出的创作命题方向来具体确立自己的创作主题和意图的,例如:创作“笔者的椅子”“笔者的东西”“画一个不知道的人”等,这些都是一个方向,可以开启我们的思维,而具体的是要在自己的生命经验、思想世界中去选题。艺术创作欲望、创作动机、创作动力、创作意图的产生是复杂的。和刚入学时相比,笔者现在有了更多的创作欲望和创作选题,这和相关的训练脱离不了关系。怎么选,为什么能够发现那些选题?这是一个研究命题。就像为什么很多时候研究生不知道怎么选题,会画画的人却没有思想一样,其实教育真正要去改变的首先应该是创作主体内在的“艺术无知觉”、艺术生命枯竭、思想停滞、心灵麻木、思维不宽阔、学术研究不够的问题。艺术是个人的体验认知的外化结果,是个人的表达,所以个体性、独立性是不能缺失的。有心情、有意识、有随时面对与感知、有思想,就会不断有艺术创作的命题。

再一个是解题,笔者现在创作时会有意识去想“远离视觉经验”这个观念[1],这是一种意识和方法,但也要仔细分析它应该怎么远离,并且不是一味地为了远离而远离,更要守候自己的中心意图,自己的艺术追求。这需要好好体会“什么是艺术”,艺术是怎么矫情的,美术创作是怎么用视觉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就像导师曾让我们做《诗经》的系列艺术创作训练,就特别要求不能把它画成“插画”“插图”式的东西,那样就缺少艺术性。艺术作品有自己的秩序构成世界,这个秩序是一个整体,我们追求的应该是一种整体中所集中性显现的意味。好的美术创作或画作,是应该做到能够让人通过它的视觉语言来直接获得它的内涵的,不应该画是画,而画的精神性内涵就必须要通过其“作品简介”来知晓。就像导师创作的《何路无痛》,看似就是一只鸭子,但是大家都可以通过鸭子的形象、情态、步履,以及整个的那种味道来体会画中的厚重性思想,好的作品总是会吸引人安静地站在它面前凝神许久,并有心灵颤动的感觉。

(二)自己不要做短视的人

导师说过一句话“艺术学科的人要敢于和其他学科的人比肩”,当时笔者听到这句话时就很受激励。的确,周围很多艺术专业的学生对于饱读四书五经的人持敬而远之的态度,也觉得其他学科的东西和自身没有太大的关系。幸运的是,导师对其他学科的那种观照和尊重,以及他寬广的知识素养,对笔者影响很大。“学艺术的不应该只有眼中的那一点”(导师语)的意识很重要,要关心各样的文化和现象。

(三)要将学术当作一种信仰

“学术是一种信仰”[2]10,一是指学术可以支持人类远行,可以帮助人解决问题,可以改善人的精神与生活;二是指学术作为一种信仰,是值得人执着地去追随、甚至奉献自己的生命的,包括舍得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当一个人把学术作为一种信仰时,就会知道它是永远没有尽头的,是要不断超越的,是会有狂热与一点痴迷的,是有真诚坚贞的付出的,是不能因为个人功利得失而有学术欺骗的,是不因为多数人的脚步所向不同而丢弃了自己的方向的,要学习忍得住孤独和寂寞,学会体验、享受并静守学术所带来的一切厚重意义,这些也可说是做学术要有的精神劲儿。到最后,甚至是要将学术与生命融为一体,以它作为自己人生的理想、意义追求和价值定位。这个世界上不论持有什么信仰的人,都是需要勇气和坚韧之心的。

二、反思性回顾自己获得的研究方法与意识

研究方法在“泽园”是经常被讨论的话题,导师随时都在给予我们方法,培养我们的专业学术研究意识,这里笔者谈几点个人的体会。

首先,要理解研究中的建构性。

在仅有的东西之上去建造一个楼阁,是需要花费相当力气的。关键是建构的如何,这是分水平层次的。就像房屋有最简单不过的结构,四面平行的墙面就可以搭起一个空间,而为什么有的建筑(尤其是一些著名的建筑艺术)却能给人以出其不意的视觉冲击?即便是不理解它的结构和设计,可是置身其中又会在这个建筑中享受到它空间布局的合理与便捷,以及它的美妙与特别。学术研究或学术论文的建构也是如此,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以一个主题为中心,平铺直叙的罗列出它的下属内容,所构成的思想和观念也无亮点,看不到惊奇的思维过程,就如同我们平时住的房子一样,四平八稳,没有出其不意,完全在预料之中,那它带给你的感受和启示也会趋于平常甚至无感。其实这其中的关键还在于智慧、思想与创新不够。另外,那些伟大的建筑不仅是外观优美,还在于设计者对结构点和结构的承载作用关系的把握。如何从一个基点去构建一个整体,如何由一块石头变为一个复杂的空间?什么位置、什么角度该放什么、该怎么做都应是必须的、不可替代的。对应到研究中的学术观点及其体系建构也是如此,要追求研究中每个结构内容的不可替代性。怎么去具体建构学位论文的理论,尤其是核心理论?出其不意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但是好的建构一定是包含着很多的丰富性、延伸性、生殖性,并且又具有深刻性、准确性和合理性的。

其次,要注重研究的预见性,研究一定要专门性深入进去。

要善于分析自己研究的预见性成果,学会站在更宽一点的范围里看研究的可行性和价值大小,从而更能够学会选题和判断选题的好坏。比如,提供方法论或原理性思想是具有启发意义的研究,要避免陷入小事如捡田螺的罗列和简单总结中。包括要避免导师说的“说得没错但无意义”[3],要找到研究的那些关键点、价值点、生殖点和切中点。

研究不要局限于眼里只有一点儿东西,而要看到自己研究的外环、再外环,就像导师说的“要看到七环以外”,就知道自己的坐标在哪里。同样,要看到自己做的这个研究的历史积淀、新颖性以及它所处的领域与其他领域之间的关系。当各大院校都开始纷纷成立实验艺术专业或将当代艺术引入教育之中时,当央美的毕业展中传统雕塑专业也开始寻求新的当下艺术表现语言时,笔者如何面对自己所研究的东西?这些时时在刺激着笔者去思考。

如果你研究的结果并没有多少的专业性和深入性,那就和那些没有啥营养的论文一样,或者是说别人都说过的,或者考虑问题不全面、漏洞百出。所以做研究一定要彻底钻进去,钻得够深,置身其中,自己走一遍,想一遍,会切实发现好多问题,探究到事物的根本处,把能想到的都要尽量考虑到。就好像专家和非专家的区别,非专家只能看到海面或者海里,而专家能看到多数人没有探到的海底。

同时,又切忌钻得过于深,以至于 忘了自己在什么位置、为什么出发、要达到什么目的,以及自己完成的可能性、有可能站在什么高度上。这让笔者想起导师说的“闭上眼睛想,你想做的、想说的到底是什么?”笔者深有体会,“深”是必须的过程,自己切实深入海底后别忘了自己要走的航道和目的是什么,在深入的过程要不断回来问自己,自己的新空间、自己的新建构、自己研究的价值和创新性到底在哪里?所以,有些非常认真努力做研究的人,花了很多的功夫,用了很多精力,虽然具有专业的知识体系,但是却缺少建构和跨越,容易把研究做“死”。

总之,在研究中就是一个不断深入潜水,又不断回问自己、确认自己、明白自己的过程。在研究中不能丢了自己。只有潜水到深处看看海底的鱼和水草,自己看了,体验了,知道有哪些东西后才行,只在外面听进入过的人说是远远不够的。

第三,要有意识地做思维延伸,研究思路要清晰。

导师说“凡事都要拿来琢磨一下”,何为琢磨?笔者觉得就是一种思维的延伸。也可以说是一种凝神的状态。当读到一个思想的句子时,如果它自身足以引起了你的特别注意、让你觉得有特别的味道,你自然会停留下来往这个点之外做一些迁移。如果没有,你以一种格外重视的态度,在凝思中也会有所收获和发生兴趣。笔者觉得这是面对学问、读书和认识事物很重要的方法,在这方面感觉自己现在比起以前是有进步的。

要想把开题报告写清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自己的认识和人生规划保持清晰更是不容易的事情。思维的清晰不是懒人能做到的。这就好像收拾杂乱的房间,懒人往往都觉得“就这样吧,在杂乱中也能生存”,糊涂总归是轻松容易的,但是我们却要为糊涂所带来的后果付出代价。

笔者深深体会原来把一个简单的东西说清楚都是那么困难,就像一个学科的名称究竟叫什么,要说清楚都是不容易的。一些时候我们在斟酌字眼,在辨别意图,究竟是什么,一字之差就完全错了意,让人误解,被人看到自己的漏洞和愚昧。而在大量的论文中也存在这样的表述问题。很多人不觉得有必要把意思辨别清楚,不必要字字斟酌、讲求准确,大家都在一种模糊中却觉得“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学术研究的模糊至少会带来以下问题:误解、麻烦、越轨、错乱、遗漏、悔恨和遗憾,甚至影响别的东西成长,最终影响自己学术研究的质量与水准。

集中性训练对学术能力提升大有好处。集中性的训练和思考是非常锻炼人的,也是比较快速长进的办法。研究不能总处于散漫的、经常中断的过程中,思考需要连续,需要量的积攒和持续的酝酿,要攒足一口气来阶段性地补充能量,不断思考,从而达到一种真正潜入研究世界中的状态,这样安静而充实,并且容易使研究成形。

第四,模仿是重要的学习方法。

学习中很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就是模仿,但是要正确认识这里的模仿,也就是要怎么模仿和“模仿的是什么”的问题,这个问题弄清楚了以后,才能让模仿成为支持自我的一种好的方式。就比如,读导师的文本,看他的某一段话的表述,理解他的逻辑是怎么展开的、如何做到严谨,这样,这种逻辑思维方式就可以转换到你的某一个研究的思考中去。再比如导师善于并主张对各种事象提取出原理性的认识,并自主的进行命名。这种意识和方法也是我们不断在模仿式学习的,包括导师建立一个学科的眼光、建构一个学问的眼界和思维都是需要学习的。

要注意的是,模仿不是模仿表面,不是和导师观点相同,也不是和导师有一样的价值观,不要什么都随从导师,在目前的阶段是要学会跟着导师学习,进入下一个阶段后,要多想想如何自己独立的思考,不要深陷导师的思想中失去自我。导师也明确强调“在研究生阶段,要求不要把自己的全部梦想或希望寄托在导师身上。虽然,一般情况下,研究生是跟随一个导师学习,并且是应该有‘学派学习和创立的思想,但这不等于就是要求自己只学导师一人之学、一人之知。导师,也是在不断成长的。再者,自己与导师的人生理想、个性、生存语境、学术兴趣、学术梦想、学术背景、学术悟性等都是不等同的。因此,研究生是要诉求望在高妙、广取博收、和而不同、吐故纳新而圆融地学与思。尤其是美术等含有大量技术与经验内涵的学科,其研究生更是要随时警醒自己的學习诉求目标,避免自己进入只学习一人之法而无自己学术个性与风格的误区。那种在集中展示自己的毕业创作作品时,让人一眼就看出是自己导师东西翻版的结果,是悲剧性的、是应该杜绝的。”[4]121-122同样,艺术创作也是需要一个模仿的过程。学习某个艺术家,其实就是在模仿一个艺术家,关键是模仿什么。比如,模仿马蒂斯(1869-1954),不能只是去模仿他艳丽、冲击力强的色彩或狂野浪漫的造型,而是要在模仿中体会他创作形式的来源和演变的过程,他对艺术语言的理解、对造型的处理方法和认识,“他为什么这么做”,“他是在追求什么”才是我们需要学习和模仿认识的东西,这样才有可能抓住他表面下存在的那个“律”。而如果你只是模仿他艺术的外表,那就只是在“装模作样”。

第五,要超越已有和平面,学习发现的方法。

就如“何为一节精彩的美术课”(2)中说的一样,精彩的美术课是要在“常态”基础上有“非常态”的教学效果。最常见的是什么,大多数人都能做到的是什么,这是要清楚的,否则努力半天,自己只是做到了常态的水平却还在沾沾自喜。什么行业的人都要追求超越,而超越更是一种面对问题的意识。有了这个意识,就有可能在做各种事情的时候把它做得精彩。其实有些时候只需要稍稍跳出一下平面就可以引起不同的反响。不管是做研究还是教学都是一样的,都要尽力做到给人惊喜、给人收获、有让人可以传播的内容,并有美丽的光斑散落在各处,让观者和接受者觉得舒服、充实、有启发。所有这些都可以用来衡量自己。总之,要有“不与常人同”的意识。要在知道中开辟“无知”的东西,首先还是要知道已经有哪些了,文献综述的确很重要,不然会在做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有多少东西别人都说过了,或自己思考不到某些点也是因为书读得少,启发自己的东西少。但又要有拓展的勇气,努力去做体系性的、建构性的思考。

在“研一”提交选题时,笔者几乎每周都是在一个思维上思考。现在笔者对选题的寻找不再是当时的思维路径了,不再只在一个平面上了。因为当很多东西都已经有人研究时,选题的切入就变得困难了,如果你一直还在这个平面上(也就是只是为了发现某个领域和主题)的基础上去找选题是比较困难了。在没有办法时要想象其他出路,例如,带入观点和视角去寻找、发现一些方法性问题、认识性问题、关联性问题、规律性问题,或用一些学理去支持一些研究,用一些特殊的方法去支持研究,或发现学科和现实中的漏洞和不足等。笔者觉得自己以后应该深入思考一下诸如“美术学研究生如何选题”这样的内容。

另外,要能对知识或学问有打通的能力,包括对知识的位移能力,使自己更敏感,寻求触感,触感一旦打开,好像就会吸附到一个事物上,立马敏感的寻觅到自己在意的东西和有意味的东西。这种搜寻能力是需要训练的。

第六,要有反思意识、顶点思维意识和原理性提炼的意识。

读书不应只是采取一种接受和相信的态度。当然,对于经典是有敬畏的。但是,不管是对一些期刊文章,还是对名家写的东西,笔者都没有那种“他就是权威”的感觉了,有些领域真的是因为自己知道得太少,即便是对自己完全不了解的领域也不会“纯粹的相信”了。笔者现在听人说话,经常会留意他的思维是否严谨、表述是否准确,以及他的观点和视点是否单一,他是不是抓住了事物的根本。虽然笔者的表述准确性能力也有待提高,但是这种“反思别人”的意识对笔者来说太重要了。自己拥有了独立的思想才能独立的行走,才会避免一些惧怕。不要轻易被别人否认的眼光吓到,不要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要能够有正确的判断。

顶点思维意识也是笔者目前正在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在生活中有些人看似很努力,其目标很高却并不是真的有追求。这是因为他们的顶点的方向、要用劲的方向没找准。例如,导师最常说的“作品概念”。有很多学生拼命画画,不能说他们不努力,不能说他们不想变好,他们也是在向上奋进。但那并不代表他们有顶点思维。顶点思维是有规格、有品位、有追求、有指标的。而如果此刻有了“作品概念”,那么他的一切努力和结果就会完全不同。这就是追求的目标的内涵层次不同所带来的结果不同。就像上一堂课,或者制定课标或做课程安排,都需要心中揣着目标和依据,要切实进入一个课程、学科中去,并要其针对性地想“要为学生带来什么”,在你想到的之外有什么?一层一层地往外眺望,不是寻求量的多少,而是寻求新的、不同的、宽阔的、非单一的、启示性的内容。比如,写一篇论文,要在自己现阶段能思考到的东西的基础上问自己还有没有别的,如果做得大一些能大到什么程度?如果往小里说,往细节和实例中去运用,又有哪些田螺可捡?这些想清楚后对自己的论文的题目和内容就会有一个合适的定位,并且要向自己能力可能达不到的地方试探,敢于尝试新难度。基本上,抱着这样的思维和意识,我们就可以知道该如何让自己的学术独立行走了。

在对一个存在进行原理性提炼的过程中就是在锻炼和形成自己的能力,要避免平面庸常的说话。原理性的东西就是可以让人有更多的生发性,有引领性和启示价值。

最后,还有一种认知结论性感知。

笔者经常感慨导师非常精准并独到的学术眼光,在大多数人都习以为常的接受现有的东西时,导师总是做出质疑。例如提出“审艺学”[1]“艺术技术学”[5]“美术教育哲学”[6]、“艺术教育学会学”[7]、“艺理学”[8]、“族群社会艺术学”[9]、这样的学问主张或名词,真的非常有胆识和智慧。笔者认为之所以导师会创立这些新学问,除了有研究方法之外,还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这是基于对问题的洞察力。洞察有些时候是因为有方法、有经验,但还有时候是一种天赋和悟性。其次,需要学术智慧。做学术不是只有聪明就行,也不是只有学术研究能力就行,更重要的是要有学术智慧。尤其是那些关键性的重大学术思想和成果是学术智慧带来的。再有,这也离不开导师的人格上的一种自信与独立,这种品质是一个很重要的根基。

的确,新学问的成立以及发展是艰难的、需要时间的,因为这个世界上也有很多眼界狭窄但却自以为是的人,也有很多人只随大众的人,并且对于新兴的学问还需要更多人的力量去完善、贡献力量。

结 语

从“研一”到现在“研二”,笔者一直是有进步的,自己也能感觉到这种进步,而很多时候,一些教育却是不能让学生感觉到进步的,所以这也是“泽园润泽教育”(3)的一个特点,也是导师的教育智慧与辛劳的结果。

注释:

(1)导师梁玖讲义之一命题。

(2)此为导师梁玖开设的学位课程《美术教育策略与实践》的第四讲课题。

(3)“泽园润泽教育”为导师梁玖提出。梁玖,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美术与设计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审艺学”创立者,“美术教育哲学”“艺术教育社会学”等学科研究的开启者,“艺理学”提出者,开创了独具教育理想的“泽园教育模式”,倡导成立了“中国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联盟”。

参考文献:

[1]梁玖.审艺学[M].南昌:江西美術出版社,2008.

[2]梁玖.美术鉴赏与批评[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3]梁玖.“艺术教育”专业博士生的学术责任[J].民族艺术研究,2016(3).

[4]梁玖.论寄托[M]//何路无痛.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

[5]梁玖.建设“艺术技术学”正当其时[J].艺术百家,2010(4).

[6]梁玖.确立“美术教育哲学”的必要性[J].艺苑,2013(1).

[7]梁玖.“艺术教育社会学”成为学的思考[J].艺苑,2014(1).

[8]梁玖.“艺理学”作为艺术学中的一个学科名称[J].艺术百家,2015(1).

[9]梁玖.一种观念:族群社会艺术学[J].民族艺术研究,2016(1).

作者简介:李逸,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美术与设计系“美术教育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学习过程
引领学生经历数学学习过程的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微信在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应用探究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课程教学的探讨与实践
高职日语课程形成性评价方式探讨
基于学习过程的高中区域地理教学调查与分析
数学探究中提升学生智慧的路径研究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关注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