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毕业生党员生存与发展状况研究

2017-03-29 09:30郑伟光
中国市场 2017年9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

郑伟光

[摘 要]数据显示,我国高职院校已占高校总规模的50%左右,大量的高职毕业生渐入就业岗位,逐步成为社会和经济建设劳动力的骨干力量,其毕业生党员有的已经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出共产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成为了很多非公企业、小微企业的技术和管理骨干,有的甚至成为了自主创业的成功典范。在从严治党的新常态下,调查研究高职毕业生党员的生存和发展状况,有助于建立完善的教育培养和发展大学生党员以及教育管理与服务毕业生党员的对策机制,意义深远。文章通过组织关系大排查等途径对高职毕业生党员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形成了详尽研究结论。

[关键词]高职院校;毕业生党员;生存和发展状况;研究报告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9.137

2013年1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加强新形势下党员发展管理工作,之后中办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中发〔2014〕33号),对我们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和发展等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为深入贯彻中央有关精神,我们通过网调、组织关系摸排、座谈、个别访谈、事迹报告会等渠道,用ASP技术自主设计《毕业生党员职业发展与组织生活现状调研问卷》(就业版)(自主创业版)(未就业版)局域网问卷,对2007年开始所发展的高职毕业生党员中1500人进行问卷调查,多视角多层次地了解当前高职毕业生党员就业和创业现状、发展和组织生活开展情况以及他们在工作岗位上有无和能否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等作了系列系统的调研,发现主客观存在与可能存在的问题,研究分析其中的原因,推动上级精神落地,为同类院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建工作提供参考。

1 高职院校毕业生党员的生存与发展状况调查

1.1 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状况

调查显示,在就业竞争中大学毕业生党员占有优势,已就业的毕业生党员占95.2%(其中自主创业的6.7%),就业态势良性发展,说明高职毕业生党员还是比较受欢迎的,学生对于创业的渴求和闖劲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尚有4.8%的对象仍处于待业状态或工作调整期。

1.1.1 毕业生党员大多数流向发达与较发达地区小微企业

60.91%的毕业生党员流向了小微企业,10.43%的毕业生党员进入了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10.01%的毕业生党员进入了事业单位或国家行政机关,6.32%的毕业生党员进入了中外合资或外资独资企业,还有12.33%的毕业生党员进入了其他的单位。说明高职毕业生党员的主要就业市场还是在中小型企业,依据省情,毕业生党员大部分流向非公有制的新社会组织或者新经济组织,并逐步成为基层的管理骨干与中坚力量。其中无论是就业还是自主创业,杭州、宁波、绍兴这三个地区是毕业生党员首选的地区。这和大部分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及城市发展进程、地理位置的影响密切相关。另外,专业对口、基本对口和专业不对口的比例平分秋色。

1.1.2 毕业生党员对自主创业充满期待

毕业生党员在毕业初期的月收入差异还是比较大的,落实单位的毕业生党员月收入为1000~2000元的占81.42%,月收入3000~3500元的仅占3.81%;而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党员创业初期的月收入在1000~2000元的占40.28%,月收入3000~3500元的占43.05%。毕业生党员的年均收入差异也是比较大的(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提成、住房公积金及其他各类补贴折算现金)。落实单位的毕业生党员年收入为3万~5万元的占50.05%,年收入7万~8万元的仅占6.12%;而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党员年收入在3万~5万元的占22.22%,年收入7万~8万元的占37.5%。这使毕业生党员对自主创业有着极大的主动性。

调研发现,目前仅有6.7%的毕业生党员在自主创业,参与创业的毕业生主流就是近四年的事情,低于3年的创业者占创业大军的90.28%。其中,有44.44%的创业动机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有12.5%的人认为应该为自己打工,自己说了算;有11.11%的人认为创业具有挑战性;有9.72%的人为了生存的需要;有8.33%的人创业是为了可以按照自己意愿和学科,进行自主创新与创造;有6.94%的人是为了使自己拥有更多个体空间;有4.17%的人仅因为机缘巧合而创业,而有2.78%的人则是因为其他。

选择自主创业的企业类型多种多样,其中利用C2C网站平台创业(如:淘宝网、易趣网)占16.67%;科研与技术行业(如:软件、互联网、电子商务等行业)占15.28%;物流商贸行业(如:零售)占12.50%;社会服务性行业(如:餐饮、书报、家政等生活类行业)占8.33%;现代制造行业(如:模具、数控加工)占5.56%;创意文化行业(如:广告)仅占1.39%,而选择其他企业或者行业类型的占40.28%。

1.1.3 毕业生党员不断地提升竞争力

有过两次以上职务晋升的占毕业生党员3.16%,有过两次职务晋升的占6.43%,有过一次职务晋升的占了22.66%,没有过职务晋升的占67.76%。参与学历提升的毕业生党员占就业总人数的56.16%,有过两次以上外出进修机会的毕业生党员占12.22%,有过两次外出进修机会的占8.75%,有过一次外出进修机会的占20.86%,而未就业或者缓就业的参与学历提升的占未就业党员总数的60.78%。无论是已就业的还是未就业的毕业生党员,都十分重视学历提升与技能转型。

1.1.4 毕业生党员职业的不稳定性

有69.75%的毕业生党员单位变换一次,有22.51%的毕业生党员单位变换过两次,有7.75%的毕业生党员单位变换三次甚至更多次,表明就业职业的不稳定性。对于已落实单位的毕业生党员而言,因工资待遇而变动单位的占27.30%,因前景困惑而变动单位的占25.71%,因生活环境而变动单位的占13.44%,因人际关系而变动单位的占3.49%,其他因素占30.05%。

1.1.5 毕业生党员存在各种职业压力

已落实单位的毕业生党员,认为自己压力非常大的仅占6.46%;认为自己压力大(感觉明显)的占24.55%;认为自己压力一般,还能承受的占57.14%;认为承受的压力不大,没明显的感觉的占9.42%;认为完全没有压力的占2.43%。毕业生党员认为在所承受的主要压力中,“知识和能力不够用,难以胜任工作”这个压力是最大的,占总数的24.93%;“就业形势严峻,担心干不好就失业”的这类压力占23.58%;“工资太少,家庭负担重”的这类压力占19.46%;“人际关系复杂,难以处理”的这类压力占17.48%;“工作太忙,总有加不完的班”这类压力占14.55%。这其中知识结构不合理水平技能低是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在工作实践中毕业生党员也认识到了自身职业素养的不足,其中最为不足的在于所学专业技术与技能,这个方面占总数的21.88%;认为自己英语能力不足的占18.73%;认为自己独立工作能力欠佳的占13.73%;认为自己人际交往能力欠佳的占13.52%;认为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不够好的占11.99%;认为自己敬业精神和责任心不够强的占4.59%,认为自己通识文化知识不够的占2.89,其他方面的占7.83%。

1.1.6 毕业生未就业党员择业观与定位影响因素多元化

在未就业毕业生党员中,认为就业的主要目的是为施展能力和实现自身价值占52.94%;为建立家庭奠定基础占15.69%,为生计需要占9.80%,为充分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占7.84%,为享受高水平的物质生活占5.88%,其他占7.84%。

在未就业者的就业考虑中,首先是个人发展占47.06%,其次考虑工作单位所在地占21.57%,薪资待遇及工作单位性质和规模均占19.6%,与专业是否相关方面的考虑只占7.84%,还有其他因素占3.92%。他们对薪资要求普遍不低。月薪定位在1501~2000元的占11.76%,在2001~2500元的占21.57%,在2501~3000元的占35.29%,在3001元以上的占31.37%,没有人在1500元以下。

在未就业(缓就业)毕业生党员心里,认为导致自己就业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自我定位不够准确的占33.33%,认为是没有工作经验的占27.45%,认为是学历不够高或者所学专业不理想的占15.69%,认为是获取就业信息有限的占3.92%,认为是其他原因的占19.61%,没有人认为是自己应聘面试能力水平差而导致无法顺利就业。

1.2 毕业生党员的组织生活基本状况

目前毕业生党员的组织生活主要呈现以下状况:

(1)组织关系主要按在原户籍所在地(占64.33%),在工作单位(占14.94%),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占10.55%)三類落户,其他方式落户(占10.36%)。

(2)组织关系落户的所在支部的活动开展情况不尽相同,能正常开展活动的占61.53%;而只收党费,很少组织活动的占16.15%;从未开展过活动的占6.16%,半年多没收党费的占1.87%,其他还有12.42%。

(3)落户所在支部的活动开展频率也是不同的,一季度开展一次活动的占49.31%,而半年组织一次活动的占26.24%,一年组织一次活动的占9.34%,从未组织过活动的占14.84%。

(4)对组织生活的观点看法中,觉得应该参加组织生活,增强党性与组织观念的占80.58%,想参加组织生活,但单位的党组织没有召集党员活动的占16.71%,觉得自己只是打工的,只要赚钱,过不过组织生活无所谓的占2.33%。

(5)愿意在群众中亮身份,觉得这让我感到光荣的占48.93%;认为这可以促进我的工作(业务)开展的占33.05%;表示不愿意在群众中亮身份,认为这会让群众对我的要求更高的占1.21%;表示不愿意在群众中亮身份,认为这会影响我的工作(生活)的占1.48%;其他的观点占15.22%。

(6)对自己在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评价中,认为自己一直在较好发挥的占52.94%,认为自己只是有时发挥的占39.96%,认为自己与其他人没有差别的占6.91%。

(7)认为新时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体现形式中,应该是做好本职工作,争创一流业绩的占83.66%;认为应该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的占58.08%;认为应该多参加公益活动的占72.64%,其他的占21.29%。

2 毕业生党员生存和发展问题分析

依据参与调研的毕业生党员的基本情况、职业方向、收入情况、职业发展、职业稳定性、遭遇的职业压力、创业能力及未就业情况的数据分析,大部分毕业生党员就业情况较好,特别是在自主创业方面更是起到了“标杆”作用,部分问题分析如下:

(1)落实单位与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党员在毕业初期的收入大部分处于较低状态,解决生活保障是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落实单位的毕业生党员月收入3000~3500元的仅占3.81%,而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党员月收入3000~3500元的占43.05%。

(2)就业竞争力和先进性意识欠强。数据显示,这些毕业生党员中,没有职务晋升的占67.76%,岗位上追求无功无过的占32.33%,没有过外出进修机会的占58.17%,觉得自己压力大“知识和能力不够用,难以胜任工作”但又没有作出应有努力的占总数的24.93%,

(3)未就业人员自我定位不准,择业心理依然是困扰大学生成功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数据显示,许多大学毕业生在找不到工作的时候,高不成低不就且总是抱怨,特别是作为曾经在校表现优秀的毕业生党员,总认为自己是很优秀的,怎能大才小用,都很希望到经济发达地区、进大公司来锤炼自己,彰显自身的价值。其实,反映的正是眼高手低的择业心理和社会现象问题。

(4)新兴的社会组织、经济组织的党组织机构不齐备(或没有党组织)以及老的基层组织不健全,或者组织体内部的争权夺利,是影响毕业生党员及基层党组织党员组织生活开展不可回避的重要原因。近几年有60.91%的毕业生党员流向了绍兴、宁波和杭州等地区的小微企业,他们在校期间千锤百炼才进了党组织的门,到了工作单位却发现组织关系不能顺利落户或者组织关系落户地与实际工作场地不一致,或者组织生活开展得少等而逐渐对党失去应有的追随和向往。这是在今年全党上下党员组织关系大排查中发现之前有6.22%的党员处于失联状态,其中女毕业生党员占4.63%;还有0.165%的毕业生党员处于口袋党员状态的重要原因。

(5)对组织生活的政治与精神需求和组织关系所在地的组织生活松垮间的思想反差很大且矛盾不断,预备党员转正被拖延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对党员队伍与基层党组织建设及其作用的发挥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6)少数党组织在学生党员培养发展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部分党组织在对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的战略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漠视青年人发展可塑性强的特性,在发展工作中,眼光往往过分地把专业学习成绩和评优评先情况作为首要因素来考虑,而对政治标准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未能给予高度重视,对政治理论学习、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综合水平的考察缺乏有效途径和方法,活动内容缺乏创新,一味图形式,走过场,都直接影响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发挥。同时,也造成其所发展的党员缺乏主动参加组织生活的习惯、责任意识与政治担当精神。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国共产党党员发展工作细则[Z].2014-6-11.

[2]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Z].2013-11-26.

[3]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浙江省教育工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Z].2015-1-19.

[4]中组部党员教育中心.从严开展党员教育问题调研报告[J].党建研究,2016(2):51-53.

[5]浙江省教育工委课题组.全面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R].浙江省教育工委 浙江省教育厅 政策法规处,2015:1-11.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