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受害者反被责怪?

2017-03-29 13:31魏寅
大科技·百科新说 2017年2期
关键词:防御机制责备坏事

魏寅

责怪受害者心理

不知你是否遇到过这种情况,自己钱包被偷,朋友来安慰,但同时也被“问及”为什么不放贴身口袋里?

这种“问及”貌似关心,其实就是责怪受害者心理的一种表现形式。与此类似,当人们事后谴责犯罪,意图关心受害者时,经常有意无意地询问当事人是怎么受害的。这种做法本身就欠妥,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正在责怪受害者。

这种心理的外在表现大都是无意识的,最明显的就是性侵案件。当受害者报案时,亲戚朋友经常询问当时事情的经过,这很残忍,岂不等于强迫受害人回忆痛苦的过去?相当于使受害人在“思想”上再受一次性侵,这本身就不妥。不仅如此,而且还会以关心的口吻说“不要再去那个地方了”,或者“不要再晚上出门了”等等。這些都是在无意识地责备受害者,可是亲戚朋友并不都能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

天然的责备心态

明明是关怀、询问,却反让受害者感到了“再次”伤害。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奇怪的现象呢?原因在于人们心理上的一种防御机制。在潜意识里,面对自然灾害时,人们往往认为自己无可避免;但在作恶的罪犯面前,许多人觉得有可能避免受害,可以采取一定预防措施来保护自己。那么反过来,人们就认为受害者应该对自己的受害负责。

当人们“责备”受害者,隐含的意思就是发生这种坏事是由于受害者的失误,而自己永不会临到这种倒霉的事,从而加强自己固有的安全感。假如自己家隔壁有一个孩子被家长打屁股,一般不认为自己也会被父母教训,因为那孩子被打肯定是有原因的,说不定他考试不及格,或者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

在某种程度上,这种防御机制也是对坏事的一种自然心理反应,而且不是每个受到责备的受害者都能意识到自己被再次“伤害”。

改变讲述的角度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以避免受害者无端受到责备呢?我们可以从语言上改变对坏事的表达方式。在一次心理学实验里,专家发现,不同的表达方式影响着参与者对受害人的评价。比如“小明被小强打了一顿”和“小强打了小明一顿”,这两种表达方式描述的都是同一个情景,但表达效果却大不一样。前者让听者更多关注小明,并向小明建议如何避害;而后者让参与者更多关注小强,谴责小强的打人行为,不再关注受害人了。

就是说,如果把受害人当作主语进行表述,就会引起人们更多关注,并给予一些自以为是的建议,而这其实就相当于无意识的责备。因此,当我们描述一件坏事时,把加害人当作主体,使之成为表述的主语,这就会使听者更多谴责加害者,就能有效避免对受害人的无端责备。

如果某个犯罪事件见诸新闻媒体也是这样。假如集中报道受害人的惨痛经历、弱势背景,虽然本意是同情受害人,但仍可能增加人们对受害者的责备倾向。反之,如果集中报道犯罪嫌疑人,则不大可能引起这种倾向。

猜你喜欢
防御机制责备坏事
防御机制在医学生抑郁的性别差异中的中介作用*
有时候,放弃其实 并不一定是一件坏事!
鸟责备空气
责备
一不小心成了“舆情”?未必是坏事
多动症不一定是坏事
成功的途径
藏族和汉族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防御机制对照研究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治疗前后防御机制的对照观察
大学生心理防御机制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