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说”入手,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2017-03-29 11:15胡锋
新课程·小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口语交际培养课堂教学

胡锋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口语交际课要“使学生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现代教育的主题也被认为是“学会生存、学会交际、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其中“学会说话”是学会交际的一个重要方面。长期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忽略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尤其农村小学,学生口语交际的基本素养尚未形成,口语交际基础普遍较差,给学生口语交际训练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从“说”入手,尝试以下几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口语交际;课堂教学;能力;培养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说”的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只有激发了说的“兴趣”,才能培养学生“说”的欲望。在教学中,我常常结合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讲故事启发学生、激励学生;同时,及时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做出正确的评价,对说得好的学生进行表扬或奖励,进一步激发其兴趣,对说得不够好的学生既提出不足,又加以鼓励,提高自信。此外,我还结合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明白口语交际的重要性,借助生活中的一些教训告诉学生:一个人如果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不仅能给人美的享受,还能提高人的素养,甚至改变人的命运,从而促进学生主动交流。

二、開展活动,搭建学生“说”的平台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单凭每个单元或每组课文的综合学习中的口语交际训练题材,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大训练力度,长期坚持,逐步提高。语文课堂中,我坚持“每天一练”,即每天课前用3~5分钟的时间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学生轮流上台展示。有趣的演示和表演最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我常常利用各种表演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在教学《我喜爱的影视片》活动时,我引导学生举出平时喜爱的影视片,找几个善于表演的学生演一演大家最熟悉的情节,然后让学生把过程讲述完整,学生都能做到句子连贯、条理清晰。除此之外,利用学校的推普月活动、各种会演、班级故事会等多种形式为学生学搭建“说”的平台,让学生有机会进行口语训练。

三、创设情境,拓宽学生“说”的内容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很多学生之所以口语交际训练时“金口难开”,是因为无话可说。在教学中,我或是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再现生活中的画面,让学生置身于模拟的情境中观察;或是引导学生进入特定情境,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再造想象;或是利用多媒体播放画面,让学生根据画面进行描述。在教学《文明公民》这一课时的时候,我首先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着手,结合学校文明礼仪教育、养成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去认识在校园中我们要怎样做文明学生。接着引导学生说说具体要怎么做,在这样的气氛下,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正确流利地表达出来。

四、联系生活,培养学生“说”的习惯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是学生交际的舞台,就是学生交际的源泉。联系生活,培养学生“说”的习惯也是我进行口语交际常用的一种方法。

农村学生的生活经验比城市学生要相对丰富,我常常帮助学生把这些平淡的生活片段集中在一起,从而形成学生交流的素材。在一节口语交际课上,我是这样指导学生的:我首先问学生在路上看到了些什么?学生回答后我接着问:“你看到的人正在干什么呢?”看到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我继续引导学生由人说到物、由物说到景,学生一边说,我一边鼓励他们,学生的情绪高涨,每个人都争着说自己在路上的所见所闻。通过这样的训练,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五、渗透训练,提高学生“说”的能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非一日之功,需要持之以恒,长期训练,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语文教学各个环节渗透口语交际训练,让口语交际贯穿整个语文教学。在识字教学中训练口语交际,可以练习组词、造句,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说说如何记住这个字或说说某类字的构字规律,引导学生思考好的记忆方法。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结合某些片段让学生进行“仿说训练”或者“补说训练”。进行作文教学时可以先说后写。教学《金奖章》一文时,我要求学生先读懂课文,随后利用图片让学生按要求练习说连贯的几句话,最后,让学生展开联想,合理安排情节,说一段话。

总之,口语交际训练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我们要通过“细水长流”的口语交际训练,使学生具备能言善辩的口语交际能力,学会与人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

参考文献:

[1]陶行知.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有什么区别[J].生活教育,2006(6).

[2]李昊昊.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3]周蓉蓉.小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现状调查及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口语交际培养课堂教学
浅议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