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语文研究性学习,丰富学生的写作资源

2017-03-29 07:36蒋华玉
新课程·小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素材研究性学习作文

蒋华玉

摘 要:语文的研究性学习,指的是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表达交流等活动,探究语文学习的规律,获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语文实践体验活动,促进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让浓郁的家乡风情走进学生,让科学、社会丰富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感受习作的言为心声、童年的美好乐趣。

关键词:语文;研究性学习;作文;素材

从学生平常的写话表达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生活总是缺乏必要的敏感性,觉得无聊,简单的流水账中写得最多的就是与电视的陪伴,写得稍微精彩些的就是与父母一起出游的事情了。现在家庭教育的束缚使孩子“跑不得”“出不得”,这就更大限度地限制了孩子的生活体验及其意志品质的提升。学生严重缺乏对生活的体验和社会的实践,写作时脑海中缺乏东西,多是模仿和搬运,也没有表达真切的情感体验过程。家庭和学校都忽视了教育学生对周边事物的关注和觉察。

一、研究性学习的体验是唤起孩子写作的一抹灵动

“研究性学习”活动可以引导学生在实践研究中产生富有个性的体验和情感,从而产生强大的表达需求,不吐不快。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着眼于本土化的资源教学,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从而掌握语文的运用规律,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如,我们学校位于黄埔江畔,诸之北端,毗邻萧绍之地,虽无万顷之田,百座高山,但却坐拥白塔湖国家湿地和杭坞山两大山水资源,周边还有三江口、侠父村等贤人志士辈出、文化底蕴深厚的村落,漫步街巷市井,店口独有的本土风情都被晕染于这个小城镇的一磚一瓦中。于是,在习作的前两周,我们要求学生自行确立研究项目:村名的由来。项目研究的基本程序是:小组讨论决定写哪个村,然后通过家长的带领走访村中的老人或者村干部,同时小组成员也可以翻阅大量家乡的书籍资料,或者是借助互联网采集信息,不断丰富自己对家乡的了解,从而真正走进家乡。在学生稚嫩的笔下,我们看到了一些稚嫩的统计数据,虽然不是很齐全,但是很多时候,当你看到原来每个村落的那些古朴的“原名”、特色的“古建筑”、独特的“关于村子的一些传说”等,在学生笔下呈现的时刻,似乎明白了——体验可以还原写作最真实的感受。

二、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是丰富作文素材的一眼清泉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常常是学生饭后茶余的一个话题。课间,你总能听到学生聊到:“哎,我的怎么还没长啊?”“我们家的翘翘最近好像跟我熟悉多了。”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要求写《观察日记X则》。这时,我们便邀请科学老师一起带着学生开展了一项“种豆芽”“种大蒜”的研究性学习。同时,指导学生把每天观察到的进行记录,1~2句话都可以。一个月后的习作指导课上,学生畅所欲言地聊自己种植时的一些新发现,或者是有趣的对话等。由于本次习作是以学生的“研究性活动”为载体,学生事先都有了丰富的素材积累,作文时也就不再发愁怎么把它写具体,他们会去关注植物的颜色、姿态、特点,甚至有好些同学都写到会拿根尺子去量大蒜的长短,各种情趣活动使得习作富有童趣、自然鲜活。

三、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培养孩子品质的一条捷径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我们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到最后一起分享研究过程中的喜怒哀乐,它是一个严谨的过程。很多时候,选题往往会涉及许多自然和社会等领域,这就让学生很是头疼:不敢采访校领导,害怕;家长不配合,焦虑;不知道如何下手,没头绪;第一次数据错误,懊恼……从家长、不熟悉的老师、不熟悉的村干部等各类人员的接触,让学生不断进行自我挑战。

同时,在开设“班级情景剧”的活动中,我们将情景剧活动的基本模式确定为暖身—试演—分享讨论—再演四个阶段。演出后,我们也经常可以从孩子的日记中看到他们会将自己在活动中的情绪、认识和观点在习作中进行阐述。很多同学之间的小矛盾也在情景剧的排练中慢慢消除。总之,从确定问题到搜集资料、分析资料、体验活动、取得结论等一系列过程,学生的外界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合作探究能力都在一点一点地进步、增强。

综上所述,作为语文老师,有效地利用研究性学习资源,科学合理地设计一些研究主题,引导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观察生活、实践体验、主动练习表达,可以不断丰富学生的写作资源,不断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从而成为他们童年生活中的一段有意义的回忆体验。

参考文献:

[1]施向军.关于研究性学习的两个优化[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21).

[2]邹兆文.语文研究性学习要突出学科特质[J].语文知识,2002(8).

猜你喜欢
素材研究性学习作文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