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中入手,体验中养成

2017-03-29 20:31廖素兰
新课程·小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一年级学生生命教育

廖素兰

摘 要:一种好的习惯可以受益终身,一年级则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从实际出发,具体阐述了一年级习惯教育的具体实施途径。

关键词:一年级学生;生命教育;习惯教育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一句话:“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小学阶段是人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而一年级则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我们深知关键期的重要,紧紧围绕学校的生命教育,以习惯教育为主,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遵规守纪,文明有礼”的养成教育。

一、早下规矩,提前规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深知规范的重要。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学习,对小学生活充满好奇,但对于学校的规章制度很陌生,于是我们抓住一年级学生入学教育契机,通过歌谣的形式,手把手地教学生做好课前准备:把课本放在课桌左上角,铅笔盒放在课桌的正上方,书包放在椅子的中间,水壶不能放在桌子上;学生趴在桌子上,脸朝右静心等老师来上课;上课前向老师问好,下课和老师说再见。反复强调坐的姿势、写的姿势:头要端正,腰要挺直,两脚平放。上课认真倾听,积极动脑,统一举右手回答问题。下课前提醒学生上节课的用品,一定要放进书包里;准备下一节课的课本、文具;检查自己课桌周围卫生,把垃圾扔进垃圾桶里;擦黑板、上厕所、文明活动。课间活动,不要在走廊过道奔跑、打闹、串班,不疯跑不喊叫,安全时刻记心中;第一次响铃停下并安静下来,铃声停慢步回教室,不要跑。上下楼梯靠右行,上厕所叮嘱学生互相监督;到走廊集队,要求快静齐……经过一个月的训练,绝大部分学生记住了学校的规矩,慢慢适应了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学会了上课前准备,学会了排队做操,学会了上课不乱讲话,学会了文明有礼,学会了团结合作。

二、反复教育,不断强化

“习惯成自然”,而习惯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让学生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养成某个良好习惯需要坚持不懈地进行训练。我们注意保持养成习惯的连续性,通过班会、每天的小结反反复复、清清楚楚讲明每个良好习惯的具体标准。开学初,各班以“我是小学一年级学生了”开展主题活动,通过PPT展示学校的文明礼仪教育要求,让学生明确自己是小学生,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接着举行以“文明礼仪伴我成长”为主题的系列班会,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按照学校要求注意仪容仪表,告诉学生在校园里见到老师要问好。

三、开展活动,深入体验

1.环保时尚,秀出美雅。为了加强大家的环保意识,唤起更多的人加入到环保行列中,十月份,我们结合学校科技节开展的环保时装秀活动,以“环保时尚,秀出美雅”为主题,让学生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创造,将废旧物品做成服装,经过学生和家长的巧手,废旧物品重现色彩,绚丽登场。学生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积极参加活动,为班集体增光,增强了环保意识,收获了自信。

2.亲子运动,拥抱阳光。为了让阳光体育理念和行动渗透到每个家庭,体育节入场式,各班的家长和学生穿着整齐鲜艳的亲子服,学生骑着自行车,踩着轮滑,推着滑板,举着风车、气球,由家长们牵手走向主席台,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家长们积极踊跃参加运动会,给孩子们做了一个好榜样,家长也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3.庆元旦迎新年。为了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充分展示学生的才艺,增进了师生间的交流与理解,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和荣誉感。元旦前夕,各班举行了迎新年活动。各班用气球、彩带布置教室,烘托庆祝元旦的气氛。学生唱歌、跳舞、拉小提琴、画画、游戏,家长们买来新年礼物送给孩子,有的班级举行迎新年美食会,自己动手包饺子,大家以自己的方式,欢快的笑脸和崭新的精神面貌迎接着新一年的到来!

四、绿色评价,促进提升

1.评选自理小能手。十一月开始,我们以“我是自理小能手”活动为主线,深入开展习惯教育。为了让家长了解活动的意义和评比方法,我们给家长发了一封活动倡议书,告知家长:为了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升育人质量,深圳率先提出培养中小学生的“八大素养”,即品德、身心、学习、创新、国际、审美、信息、生活。其中生活素养,包括让学生懂得理解、尊重、珍惜生命,学会灾害自救的技能,学会做饭等自我生活的技能。为此,我们制定“自理小能手”活动,希望家长高度重视,积极参与。通过家庭和班级两个方面进行考核评比,家长和老师共同配合完成,每周评选一次。通过开展活动,从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开始,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两个月来,家长积极申报,班级考核,近200名学生评上自理小能手,学生自理能力有所提高。

2.评选星级学生。星级学生是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性的一种有效途径。开展争创星级学生活动本身对学生会起到一种推动作用,努力培养学生成为健康、文明、上进、博爱的好学生,评价的内容围绕这四个方面,每个方面又有具体达标标准和分值,采用自评、家长推荐、他评和老师评相结合的方法,评出健康之星、文明之星、博爱之星、上进之星。“星级学生”评定影响着学生自我教育主体性发挥,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综合素质得提高。

五、家校联合,增强合力

1.对新生家长进行培训。环境的影响力很大,培养孩子好习惯一定要注意形成一个良好的环境。为此,我们非常重视与家长的沟通。为了让一年级新生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为了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形成教育的合力,共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开学伊始,我们就对家长进行培训。我们针对“家长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这个话题,从为孩子上小学做好心理准备、培养好孩子的生活规律和作息时间、培养好孩子独立生活自理能力与习惯、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孩子一起学习学校的规定等六个方面和家长一起探讨,希望家长尊重、信任老师,家长与老师站在同一战线,结为盟友,将家庭,学校,社会融为一体,更好地帮助孩子迈好小学第一步。

2.请专家培训。针对一年级学生逐渐过渡到厌倦期的问题,我们邀请深圳市青少年心理咨询专家陈芳对家长进行题为“好习惯比学习成绩更重要的”的培训。陈老师结合自己丰富的经验,列举具体的案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家庭教育中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的方法,家长与孩子沟通的一些技巧。同时还为家长解析了目前家庭教育上存在的误区,提出孩子最需要的六种教育以及父母问得最多的问题,为家长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开拓了思路、指明了方向。

习惯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老师和家长不断地督促引导。今后,我们一年级的习惯教育要围绕学校提出的“健康、文明、上进、博爱”的培养目标,结合学生学习和生活,从细小处入手,让学生多参与、多体验,持之以恒,使习惯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自发形成,从而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梓.小学生中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行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

[2]沈建萍.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现状分析及转化策略[D].上海师范大学,2010.

[3]贺奕.开展家校合作,促进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2(9).

猜你喜欢
一年级学生生命教育
一年级学生有序思维启蒙方略
一年级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培养一年级孩子爱上阅读的方法与策略
如何在影视欣赏课程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有效教学探索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防治结合 消灭错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