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不起高古瓷,不如收藏当代艺术陶瓷

2017-03-29 03:26彭文斌
收藏·拍卖 2017年3期
关键词:高古马先生景德镇

文:彭文斌

玩不起高古瓷,不如收藏当代艺术陶瓷

文:彭文斌

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艺术总监、广外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海峡文交所艺术顾问。

近十年时间,我一直身居艺术市场最前线,为大众艺术消费市场的逐步兴起而兴奋不已,也为一些艺术家、艺术机构的“固步自封”而倍感惋惜。

这几年我们明显地看到,艺术正在从收藏、投资为主的小众市场走向“私人定制”、艺术消费为主的大众市场转变。相对于价格稍显昂贵的书画作品,具有审美性与实用性双重价值的艺术陶瓷更加亲民,并成为大众艺术消费的“心头好”。

当今,艺术陶瓷与高古瓷收藏呈并驾齐驱的态势。虽然高古瓷的收藏价值显而易见,但毕竟流通有限,加之市场赝品太多,没有相当专业的水平,甄别一件古瓷的烧制年代?是否出自名家之手?都是难以把握的收藏障碍。景德镇的陶瓷传承人给我述说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某年一位国内马姓的知名陶瓷大藏家前往景德镇,在镇上高谈阔论他的陶瓷收藏经,其间一位当地藏友拿出两个青花瓷请他鉴别,马先生端详片刻认定出其中一件为“真品”,没想到戏剧化的一幕发生了,那位藏友从马先生手上接过“真品”直接往地上摔了个粉碎,马先生从此在镇上不敢多语。所以大部分藏家虽然对古瓷收藏的热度不减,我还是建议不妨把收藏的眼光转移到当代艺术陶瓷的收藏上来。

回顾当代艺术陶瓷的兴起之路,我们可以发现,自2000年开始当代艺术陶瓷的交易额逐年攀升。我在景德镇与老字号艾荣生传承人彭友诚先生进行了未来陶瓷艺术发展的深入交流,就陶瓷传统手艺的传承和当代艺术表现的突破上探讨出很多的共识点。彭先生说:当代艺术陶瓷是在传承了传统烧制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陶瓷艺术家们将当代艺术思想注入到陶瓷的创作当中,无论是在艺术表现上,还是在烧制技术上都有很大的创新和提升。他相信,在若干年后,当代艺术陶瓷与古陶瓷艺术一样,同样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二月仲春,我在景德镇参观了九段烧、真如堂、艾荣生、丰瑶以及陶溪川、名坊园陶瓷艺术产业园的重点陶瓷艺术机构。我发现,这些机构在传统的家用制瓷基础上,已经在陶瓷艺术理念、产品设计、空间布置方面都在改变,紧跟生活,打造出美学空间。然而,在景德镇,更多的陶瓷机构仍是“蜗居”本土,并没有真正走出来面向大众。对于消费领域来说,在收藏及实用两大板块,需要更具个性化、高性价比的艺术陶瓷作品,对于创作领域来说,艺术家需要更多的交流平台。

在如今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艺术陶瓷的“出镜率”其实很高。比如,在如今的城市家庭中,粗大厚重、千篇一律的碗盘茶壶已不多见,取而代之的是细巧薄轻、形态各异的餐具、茶具、咖啡具等。买上一只精致的瓷花瓶作新婚贺礼,献上一尊彩绘瓷雕的南极仙翁庆祝老人华诞早已是司空见惯。艺术陶瓷已经从原来的小众收藏转向大众普及,精英式的“收藏”转变为平民“生活”。陶瓷艺术家们通过器物,以艺术的方式进入一个空间,表达自我情感和生活态度,从而介入生活方式、改善生活品质、展现主人生活品位。

在更高的收藏层面,收藏当代艺术陶瓷当然颇有讲究。在严谨的制作工艺基础上,首选创作风格,每一位当代陶瓷艺术家的作品,都有其鲜明的风格,看作品的独特性与人文精神。次考作者人品,品德高尚有修为的艺术家作品才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时间越长升值空间越大。三求技法个性,陶瓷艺术家师古出新的艺术表现手法是对作品艺术价值的基本评估,技艺精到方可随类赋彩。

当然,不论是生活还是收藏,终归是消费。与其倡导收藏,不如“瓷指”大众,直接深入大众市场,才是长久的发展之路。

(编辑/董萍)

猜你喜欢
高古马先生景德镇
景德镇陶瓷夏令营
马叙伦与“三白汤”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遗址保护区
乐高古古治的冒险之旅
高古玉,市场王者始归来
我在景德镇遥望耀州瓷——两个“瓷都”相距千里
找路边“专业防水”上门服务,说好的3000元却变8000元?!
高古清雅 气韵雄健——评何健新的书法与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