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黄梅戏海外传播研究

2017-03-29 05:49王巧英王似保
池州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安庆黄梅戏丝路

王巧英,王似保

(1.安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安庆246133;2.安庆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安徽安庆246003)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黄梅戏海外传播研究

王巧英1,王似保2

(1.安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安庆246133;2.安庆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安徽安庆246003)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推进,黄梅戏丝路传播成为中国与丝路国家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必要形式,是地方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举措,但是在培养专业传播人员、翻译文本及相关资料、培养海外受众、建立外语网络平台以及资金支持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黄梅戏丝路传播应采取相应对策,重视高等院校教育平台,培养黄梅戏传播人才;加强战略部署和顶层设计,建立官方文化交流平台;依托安徽省政府相关项目,制定交流合作专项计划;整合利用各种资源,发挥黄梅戏丝路传播的整体效应;从而抓住机遇,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黄梅戏;丝路;传播;“一带一路”战略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逐步推进,中国与丝路沿线各国之间的文化沟通和交流日益增加,联系更加紧密。目前,丝路各国都希望通过“一带一路”战略加强相互之间的文化沟通和交流,传承和弘扬丝路友好合作精神,在保障“一带一路”战略顺利推进的同时,赋予“一带一路”战略深厚的社会文化内涵,加深各国人民之间的感情,使得经济合作向纵深推进。

在文化交流的诸多形式中,戏曲的交流和传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作为中国五大剧种之一的黄梅戏不仅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剧种,而且于2006年5月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既是华夏艺术瑰宝、戏曲中的流行歌,更是“中国的乡村音乐”;既能为世界受众认知中国提供活生生的地方文化的具象,更能为丝路炎黄子孙的身份认同提供基本象征。因此,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安徽应以加强黄梅戏丝路传播为契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既能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又能加深中国和丝路国家的合作交流,在跨文化合作交流中独具魅力,发挥显著作用。

1 黄梅戏丝路传播的历史和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后,黄梅戏开始向海外传播,在这些国家中不乏丝路国家。因此,本课题研究有必要对黄梅戏丝路传播的历史进行梳理,明确“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黄梅戏丝路传播的意义。

1.1 黄梅戏丝路传播的历史

“梅开三度”的黄梅戏在国外的传播经历了三个时期。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黄梅戏“梅开一度”的繁荣时期,黄梅戏影片《天仙配》于1955年上映,向东南亚9个国家如越南、印度等传播输出,导致黄梅戏电影在东南亚经久不衰。1959年和1963年,《女驸马》和《牛郎织女》相继拍成电影并灌制成唱片,在东南亚地区、法国、芬兰等欧洲国家上映发行。在这一时期,黄梅戏的海外传播是以电影为主、唱片输出为辅。20世纪八十年代——黄梅戏“梅开二度”的再度繁荣时期。安徽省黄梅戏剧院频频出访德国、瑞士、新加坡、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演出均获巨大成功。1986年10月安庆市艺术团赴日本茨木市演出了《打猪草》等折子戏和“路遇”等经典唱段。1986年10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观看了黄梅戏电影《天仙配》,称赞黄梅戏为“中国的乡村音乐”。这一时期,黄梅戏及其文化产品的海外传播是以专业团体访问演出的形式为主,以来访外宾观看演出及电影发行的形式为辅。20世纪九十年代末至21世纪初,黄梅戏进入“梅开三度”的辉煌时期。安徽黄梅戏代表团于1999年和2006年赴加拿大和美国巡演《天仙配》和部分传统折子戏。2008年10月,安徽“皖风徽韵澳洲行”访演团应邀在澳大利亚访问演出。2010年10月,安庆黄梅戏访演团出访美国。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韩再芬出席《为明天记录今天》黄梅戏入选保存仪式,成为第一位作品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的中国戏曲表演艺术家。2011年9月,安徽黄梅戏剧院赴新加坡献演《天仙配》。2011年11月,安徽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台湾群和国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合拍黄梅戏电视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重点面向海外华人。这一时期,黄梅戏及其文化产品的海外传播仍然是以专业团体应邀访问演出的形式为主,以电视剧输出为辅。

1.2 黄梅戏丝路传播的意义

文化的影响力超越时空,跨越国界。文化交流是民心工程、未来工程,潜移默化、润物无声[1]。习近平主席强调开放包容,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五通”的民通,强调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必须加强人民友好往来,增进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为开展区域合作奠定坚实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2]。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过程中,要积极进行文化沟通与交流,加强文化交流交往,努力实现海外各国的全方位交流与合作。黄梅戏元气氤氲,韵味悠远,寓伦理精神于诗、乐、舞之中,是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黄梅戏的丝路传播既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又为丝路国家提高公民素养教育提供了新颖的艺术形式。黄梅戏的丝路传播不仅可以传播中国文化、促进沿线国家交流和戏曲发展,而且能够弘扬和传播传统的黄梅戏艺术,拓展中国影响“一带一路”建设的空间,加深文化精神参与和谐建设的层次,增强相互信任,加深彼此感情,为经济合作提供“软”助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进一步促进中国文化的普世化,使之成为丝路国家多元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黄梅戏丝路传播是丝路国家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必要形式,不可或缺。

2 黄梅戏丝路传播存在的问题

梳理黄梅戏海外传播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传播历史,不难看出黄梅戏的海外传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影响,但在传播主体、手段、内容、受众、资金支持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在丝路国家推广和交流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1 缺乏谙熟丝路国家语言的黄梅戏专业传播人员

长期以来,语言文化的差异是困扰着黄梅戏演员、编创人员、剧团等传播主体问题。丝路国家众多,语言差异大,特别是和汉语言的显著差异,与受众之间无法进行沟通、交流和互动,使得丝路国家受众不能完全理解并欣赏用汉语演唱的黄梅戏,导致黄梅戏海外传播困难。究其原因是缺乏谙熟丝路国家受众语言的黄梅戏专业传播人员。黄梅戏演员大多从小进入艺校学习专业技能,忽视了文化素养的培育,没有掌握对外交流必须的语言和技能,难以从事对外传播活动。大多黄梅戏编创人员由于不了解丝路国家文化,很难创作出适合丝路国家人民喜闻乐见的作品。另外,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能够适应海外文化市场的剧团凤毛麟角,剧团中鲜有了解海外受众审美趣味、价值观念的市场营销人才。

2.2 缺乏黄梅戏外语翻译文本及相关介绍资料

黄梅戏的传播内容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黄梅戏剧本及文学作品,一种是黄梅戏舞台表演。国外戏曲研究者多关注、欣赏黄梅戏剧本及文学作品,通过对作品的研究、评论影响舆论,造成影响。而黄梅戏的舞台表演往往为普通受众所接受、欣赏,效果更为明显,容易造成影响,因此,目前黄梅戏传播的内容局限于舞台表演的节目,且大多是传统折子戏和经典唱段,很多经典的传统大戏和优秀的近、现代戏未能传播到海外。据不完全统计,在海外演出过的剧目有《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罗帕记》《打猪草》《夫妻观灯》《雷雨》,曲目有《天女散花》《夫妻双双把家还》《到底人间欢乐多》《谁料皇榜中状元》,相对于有400多出戏本的黄梅戏来说,在海外传播的内容仅为一鳞半爪。目前,黄梅戏外语翻译文本及相关外语介绍资料较少。迄今为止,仅正式出版了赵一凡先生译著的英文版《天仙配》Marriage to Fairy、朱忠焰等翻译的《英译黄梅戏经典唱段》以及零星由黄梅戏爱好者翻译的发布在网上的英文简短唱段。黄梅戏外语翻译文本及相关外语介绍资料的缺乏直接导致国外戏曲研究者研究资料的缺乏及国外受众关注度的缺失,从而导致传播信息不畅。

2.3 缺乏培养黄梅戏海外受众的意识

由于缺乏培养黄梅戏海外受众的意识,黄梅戏的海外传播受众局限于海外华人华侨以及少数懂汉语的外国人,受众面较窄,从而导致传播范围有限,难以造成很大影响。丝路国家人民社会文化背景各异,价值观念差别较大,对于艺术作品有不同的审美要求。要想使黄梅戏在丝路国家更广泛传播,助推经济的合作发展,就必须具有培养黄梅戏海外受众的意识,抓住海外受众的审美需要、创作符合海外受众的价值理念,便于理解的作品,结合多种传播途径,扩大黄梅戏传播受众范围。只有在丝路国家培养出一批黄梅戏受众,黄梅戏才能更有效地传播。

2.4 缺乏黄梅戏外语网站及外语网络交流平台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黄梅戏的海外传播手段仍局限于电影、电视、唱片输出、专业团体应邀访问演出和国外华人报刊报道介绍等传统形式,尚未与新媒体、新技术结合起来。目前,虽然在互联网上已有多家关于黄梅戏的音频、视频、文字、图片的网站、论坛、贴吧、平台等,点击量和下载量很多,网友的交流互动频繁,但缺乏黄梅戏外语网站及外语网络交流平台,而黄梅戏的海外传播受限于剧团应邀出访演出的形式,传播手段传统单一,传播空间大大受限,不利于形成持久影响。

2.5 缺乏政府强力扶持及社会、民间资金支持

由于黄梅戏的海外传播时间受限于剧团应邀出访演出的时间,传播时间短暂不利于形成持久影响。毫无疑问,延长黄梅戏剧团出访演出的时间,增加黄梅戏海外演出的场次,有利于扩大黄梅戏海外传播的效果和影响,那么政府的强力扶持及资金支持尤为重要。近年来,安徽省委省政府及安庆市政府对于黄梅戏海外传播非常重视,安徽省政府颁布了《中共安徽省委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推动优秀文艺作品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安徽故事,对外宣传安徽良好形象[3],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力度还应更大些,要广泛吸引社会及民间资金支持,让黄梅戏丝路传播作为一项长期服务于安徽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助推器,传播更加持久,影响更加深远。

3 黄梅戏丝路传播的对策

自从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思想以来,与丝路各国的文化交流合作一直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更好地配合对外交流,文化交流活动丰富多彩、广泛开展。安徽作为中部大省,要响应“一带一路”战略,积极融进“一带一路”建设,把握机遇,多种途径加强黄梅戏丝路传播,推动中国与丝路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加速安徽振兴,实现中部崛起。

为进一步推动“中国的乡村音乐”、“安徽名片”——黄梅戏这一地方艺术的普世化、全球化,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打好徽字牌,唱响黄梅戏”建设文化强省的文化发展战略[4]。安庆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文化强市的战略目标,重点推进黄梅戏的传承与发展,深入推动黄梅戏“一唱两走”,办好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安庆“十一”黄梅戏展演周,使这一文旅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以“艺术搭台,经贸唱戏”的模式,深入开展与丝路国家的交流合作,助推“一带一路”建设向纵深发展。

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推动黄梅戏丝路传播,让安庆乃至安徽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丝路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为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还要采取以下措施。

3.1 重视高等院校教育平台,培养黄梅戏传播人才

重视安庆师范大学黄梅剧学院、安庆黄梅戏艺术职业技术学院等教育平台,提高教学质量,打造专业化培养基地,着眼于培养大批有影响的领军人物和青年拔尖人才,造就一批人民喜爱的黄梅戏代表人物,进一步加大黄梅戏名家资助扶持力度,支持再芬黄梅戏剧团做大做强,打造品牌。加强剧本创作评论队伍建设,为黄梅戏传播培养各类人才。

3.2 加强战略部署和顶层设计,建立官方文化交流平台

尽可能建立与丝路国家的文化联委会机制,制定政府文化交流的中长期战略规划,落实好与丝路国家的政府间黄梅戏传播计划,为中国与沿线国家开展黄梅戏传播提供法律保障。与此同时,可结合重点项目和重大活动,支持各级文艺演出宣传单位结合特色作品、重要作品,开展与丝路国家的黄梅戏交流活动,不断增强黄梅戏的感召力和吸引力。鼓励民间团体、专业组织,甚至民间资本参与黄梅戏丝路传播,共同营造繁荣的传播局面。

3.3 依托安徽省政府相关项目,制定交流合作专项计划

安徽省政府在《中共安徽省委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搞好丝绸之路文化项目、丝绸之路影视桥、丝路书香等项目,支持黄梅戏走出国门,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服务经济合作。因此,可遴选经典的黄梅戏传统剧目及现代新戏,进行多语种文本翻译、字幕翻译、音像出版、网络播映、文字介绍及展示,加大丝路传播力度。也可充分利用多种活动平台和外交渠道,推动黄梅戏丝路传播。借鉴安庆黄梅戏艺术节的经验,开展“丝路黄梅之旅”活动,与丝路国家联合举办“丝路黄梅戏艺术节”,开展多种多样的演出活动,“艺术搭台、经贸唱戏”,推动与丝路国家经济合作。

3.4 整合利用各种资源,发挥黄梅戏丝路传播的整体效应

注重利用网络平台和新媒体手段,针对海外受众的特点和喜好,传播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黄梅戏及文化延伸产品,如:整本大戏、折子戏、经典唱段、黄梅歌及相关电影、电视剧、影像、书籍、玩具、服饰、道具、衣帽、头饰、乐器、文化衫等。根据丝路各国文化选择合适的黄梅戏经典唱段及剧本进行翻译;采取官方、民间、个人等多层次相结合的形式向丝路国家传播黄梅戏;培养黄梅戏表演专业本科生用英语甚至用哈萨克语、吉尔吉斯语、塔吉克语、乌兹别克语等多个丝路语种演唱黄梅戏。注意发挥海外中国文化中心、驻外使领馆文化处和丝路国家孔子学院的作用,多途径、多层面、多方位传播黄梅戏。

4 结论

在建设“一带一路”的进程中,安徽应该激流勇进,坚持“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打好徽字牌,唱响黄梅戏”,实现文化强省,进一步深化与丝路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积极发挥黄梅戏在促进区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一带一路”大战略中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融合作用,让“中国的乡村音乐”黄梅戏成为丝路国家人民“民相亲”的粘合剂,促进丝路国家通力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在“一带一路”这一重大战略背景下共织丝路国家共同的“丝路之梦”。

[1]蔡武.坚持文化先行建设“一带一路”[EB/OL].[2014-05-04]. http://www.mcprc.gov.cn/whzx/whyw/201405/t20140504_432704.html.

[2]习主席的“丝路新语”:开放包容加强“五通”[EB/OL].[2014-07-02].http://www.chinanews.com/gn/2014/07-02/6341658.shtml.

[3]中共安徽省委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OL]. [2016-05-06].http://www.ahjjxxzx.cn/wenhua/2016/0506/19926.html.

[4]黄健龙.安徽省人大副主任苏平凡率调查组在安庆开展黄梅戏调研——安庆市委书记陈履祥、市人大副主任殷幼华、金垭、副市长张金锐陪同调研[J].黄梅戏艺术,1999(4):3-5.

[责任编辑:余义兵]

Abstrraacctt::With gradual promotion of“the Belt and Road”strategy,the spread of Huangmei Opera along the Silk Road is becoming a necessary form of cultural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But in the spread many problems exist in the aspects as 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spread⁃ing staff of Huangmei Opera,the translation of plays and related materials,cultivation of overseas audience,estab⁃lishment of foreign language online platform and fund support.Hence,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seize the opportunities and actively involve in“the Belt and Road”strategy by attaching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education platform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to cultivate talents of the spread of Huangmei Opera;strength⁃ening the strategic deployment and top design to establish official cultural exchange platform;basing on related project of Anhui Provincial government to set special plans of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integrating and using various resources to play the overall effect of the spread of Huangmei Opera along the silk road.

Key Worrddss::Huangmei Opera;Silk Road;Communication;“The Belt and Road”Stategy

Overseas Communications of Huangmei Opera in the Strategic Background of the Road and Beelltt

Wang Qiaofang1,Wang Sibao2
(1.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Anqing Normal University,Anqing Anhui,246133;2.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Trade,Anq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Anqing Anhui,246003)

H059

A

1674-1102(2017)01-0015-04

10.13420/j.cnki.jczu.2017.01.004

2016-11-17

安徽高校省级科学研究项目重点专项(2011sk295zd)。

王巧英(1970-),女,安徽岳西人,安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戏曲翻译与传播;王似保(1968-),男,安徽岳西人,安庆职业技术学院贸易经济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

猜你喜欢
安庆黄梅戏丝路
安庆师范大学优秀校友
鱼殇
安庆师范大学优秀校友
黄梅戏《中国梦》
黄梅戏《祝福》
丝路梦
丝路
大型黄梅戏《寸草心》
梦丝路
丝路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