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探析

2017-03-29 19:58袁年英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岗位技能职业

袁年英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 广东广州 510510)

新常态下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探析

袁年英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 广东广州 510510)

培养和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是实现高职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根本。新常态下,面对产业转型、技术升级,弄清高职学生应具有怎样的职业能力及怎样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不仅是高职教育自身的根本任务,也是为经济社会尤其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需要,更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职业能力; 高职学生; 新常态

0 引言

新常态下,产业转型、技术升级已成行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随着产业转型、技术升级,行业、企业岗位工作朝综合化、多变化方向发展。岗位综合化要求劳动者具备跨岗位、跨职业,并能不断适应岗位变化甚至转岗的能力。2012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指出,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这为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提出了清晰的目标定位。

1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内涵

职业能力概念起源于德国,然而,到目前为止,对职业能力却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概念。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推动下,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就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姜大源[1]认为,职业能力来自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训练又超脱职业情境的本体存在,主要由从业能力和关键能力构成;林晓光[2]认为,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具有应用性、专门性、层次性、个体性和可变性的特征。胡伟[3]认为,职业能力纵横两个维度构成职业能力的基本结构。其中,职业能力在纵向的结构层面可分为基本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即关键能力;在横向的内容结构层面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概而言之,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即高职学生毕业后胜任其专业岗位工作而需具备的专业职业能力,是高职学生毕业后胜任其专业岗位工作任务所需素质的综合体现,是高职学生在一定条件下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技能等有效完成其专业岗位工作任务的主观条件。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包括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指高职学生在岗位工作认知活动中所必须具备的各种能力,如记忆力、想象力、观察力等。特殊能力是指高职学生顺利而有效地毕业后胜任其岗位工作任务所表现出来的专门能力。如汽车修理专业的高职学生利用其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技能,有效排除汽车故障并进而减少甚至杜绝故障发生的能力。

2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主要构成要素

2.1 专业知识、技能

专业知识、技能包括理论专业知识、技能和实践专业知识、技能。首先,高职学生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技能。只有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技能,才能从专业的角度更加有效地去完成其实际的岗位工作任务,才能从专业的角度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有效地解决问题。其次,职业性是高职教育的根本属性,职业性决定了高职学生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实践知识、技能,即实际动手操作的技能、技巧。作为从事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岗位应用型高技能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实践知识、技能是高职学生胜任其毕业后所担任的岗位工作任务的关键。否则,“高分低能”“毕业即失业,企业无人可用”的困境将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2.2 自觉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面对浩瀚的知识、技能,单凭教师有限时间的教学是根本没办法把全部的知识、技能教授给学生。况且高职学生在校接受教育的时间与其利用其所学为自己的工作任务服务的时间有差距,即使高职学生在校时接受的是最新的知识、技能,到其毕业后使用时,也有可能因时间差而导致其原先所学的知识、技能过时了。简言之,新常态下,终身学习已成为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在终身学习的社会里,学习不仅仅是在学校教师的带领下进行的学习,更多的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自觉而主动地进行学习,自觉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是自觉而主动地进行有效学习的前提和保障。因此,新常态下,培养高职学生自觉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仅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高职教育顺应经济社会尤其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亦是高职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

2.3 创新和创业的意识和能力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需求日趋复杂多变,新颖性、独特性、个性化成了市场长足发展的关键。所有这些集中到一点就是要不断创新,以满足市场需要,进而推动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高职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才能结合自己岗位工作任务的实际,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否则,思想僵化、墨守成规、生搬硬套,不仅无法适应行业、企业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岗位工作综合化、多样化的需要,新颖性、独特性更是无从谈起。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政策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不仅响应了国家的号召,从而更好地实现高职教育为经济社会尤其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目的,更是为高职学生的自主创业奠定了更加扎实的基础。

2.4 团队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

优秀的团队是行业、企业产品、服务质量和信誉的保证,是行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感是优秀团队的灵魂。有效沟通和协调是优秀团队工作效果和效率的保障。首先,作为所在行业、企业团队中的一员,只有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感,才能时刻为团队信誉着想,才能时刻谨记自己的职责,才能为团队所接受;其次,面对激烈的竞争,分工、合作已成了提高工作效果和效率的必然。高职学生面对工作任务,只有成为团队的一员,才能在团队的支持和配合下快速而有效地工作,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再次,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所需要的不仅仅是熟练的技术工,更应是懂得沟通协调的一线管理人员,是能够发现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懂得与相关部门及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协调,进而解决问题的管理人员。因此,沟通协调能力也是高职学生毕业后胜任其岗位工作任务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3 加强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对策

加强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应以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人才的需求为基础,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观念,从提高高职教师的能力着手,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改革与完善相关制度,以充分调动各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提高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果和效率。

3.1 更新教育理念,提升高职教师的能力

高职教师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直接承担者,其能力往往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和效率,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职学生的能力。教育理念是高职教师教育教学行动的向导,是教师职教能力的灵魂。新常态下,应不断提升高职教师的能力。各高职院校要在校内设立专门负责本校教师培训培养的机构——教师发展中心,教师发展中心以帮助教师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从本校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教师个人的具体实际,为每个教师提供量身定做的培训培养服务,以确实提高高职教师的能力,从而为提高高职学生能力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3.2 转变人才培养观,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与工业社会的社会化大生产的市场需求相适应,高职教育以培养熟练技工为已任。新常态下,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是高职教育的使命所在。首先,各高职院校应根据自己所处地区及自己所服务行业、企业的实际需要,广泛调研、科学论证,不断对专业进行调整、整合,以保证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其次,各高职院校应组织教师不断深入行业、企业进行调研,并适时邀请行业、企业、同行及社会有关各界开展研讨论证,以提高人才培养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再次,各高职院校应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着手,从本校及学生的实际出发,科学而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灵活而有效地组织教学,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3.3 营造良好环境,提高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果和效率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尤其是高职学生自觉学习能力、团队合作与沟通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都离不开一定的环境。良好的环境不仅可以提高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形成和发展的效果,还可以提高其效率。首先,各高职院校应通过板报、广播等加强相关政策、典范的宣传,使加强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意识深入人心;其次,通过讲座、沙龙、科技咨询等活动,培养和提高广大师生参与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实践的能力;再次,鼓励和支持教师标新立异,不断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倡导和支持学生参加创新比赛、科技调查研究等活动,为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提供更加有效的实践锻炼。

3.4 完善制度,提高各方参与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主观能动性

作为一个专职教育机构,高职院校本身并不具备实践教学的优越条件。行业、企业参与高职人才的培养成为不争的事实。政府应从提高各方参与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着手,加强引导,不断改革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便为高职人才培养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新常态下,与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相适应,各高职院校应不断加强相关制度建设,适时修改和完善相关制度,从而确保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如专任教师下企业顶岗锻炼制度、学生顶岗实习制度等。

4 结束语

加强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既是高职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经济社会尤其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新常态下,加强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需在高职院校的主导下,行业、企业积极配合,教师、学生积极参与;从高职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环境、制度等多方着手;在加强专业知识、技能培养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学生的自觉学习、分工合作与沟通协调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1] 姜大源.基于全面发展的能力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2):1-4.

[2] 林晓光.高职院校学生的基本职业能力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7(3):12-13.

[3] 胡伟.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定位及其意义[J]. 中国教育学刊,2015(11):218-219.

[责任编辑:李娟]

Analysis on the Cultivation of Vocational Ability of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New Normal

YUAN Nianying

(Business Department, Guangdong Polytechinic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Guangzhou 510510, China)

To cultivate and improve the vocational ability of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is fundamental to realize the servic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new normal, facing the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technological upgrading, to understand what kinds of vocational ability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should have and how to cultivate students' vocational ability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not only the task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ut also the need for the loc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also the need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vocational ability;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new normal

2016-09-14

2016年度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院级教改科研项目(2016-J-11)

袁年英(1973-),女,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G 718.5

A

1672-2434(2017)01-0082-03

猜你喜欢
岗位技能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职业写作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我爱的职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画唇技能轻松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