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民办高校校男子篮球队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7-03-30 02:49陈琪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15期
关键词:重点高校篮球队民办

陈琪

(安徽新华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

安徽合肥民办高校校男子篮球队现状及对策研究

陈琪

(安徽新华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

本文采用一系列的研究方法,对安徽省合肥市民办高校校男子篮球队进行研究.作者选取了安徽省合肥市民办高校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经常参加比赛的3支球队作为样本进行研究,对安徽合肥民办高校运动员、教练员、男子篮球队的建设和管理、训练和比赛成绩等一系列男篮的现状与985、211高校以及普通公办高校比较研究,系统性和综合分析与之与相关的因素,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安徽合肥;民办高校;校男子篮球队;现状及对策

本次调查共涉及安徽省合肥市3所民办高校,3所985、211重点高校,3所普通公办高校.他们是安徽新华学院、安徽万博科技职业学院、合肥财经职业学院、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和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运动员共计150人,民办学校、重点高校、普通公办学校各50人;教练员共计15人,民办学校、重点高校、普通公办学校各5人.结果及分析如下:

1 安徽合肥民办高校篮球队运动员现状

1.1 运动员的一般状况(年级、体重、身高、年龄)

安徽合肥市民办高校篮球队的队员身高主要在176-185厘米之间,达到35人,而普通公办院校和重点高校身高则主要集中在181-190厘米之间,由问卷调查的数据看出,,而与重点高校相比身高体重等数据相差甚远.在作为调查样本的3所民办高校中,其中安徽新华学院为本科,民办专科院校有万博科技职业学院、合肥财经职业学院.本科四年制的大四队员面临着就业问题,民办专科院校3年制,最后一年往往要参加实训实习,所以三四年级人数只有7人,往往一个队员从大一进队,培养了两三年,正是开始成熟,出成绩的时候.

1.2 运动员的来源与训练年限

训练的年限,就是指运动员接受专门训练胡念书.大多数运动员都在初中和高中篮球下半年的早期阶段开始学习和训练,使得大多数运动员训练寿命比较短.普通公办高校则集中在4-10年,而重点高校7-10年居多,有18人;十一年以上的有13人.民办高校男篮运动员的选择是非常困难的,学生运动员的不足,选择范围狭窄是民办学校常见的现象.民办高校没有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权力.

1.3 运动员的激励机制

在调查的训练和比赛的影响对球队的民办高校数量的严重程度给予有太大影响,几乎没有影响的有45人.这一点和普通公办院校和重点高校类似,但不同的是普通公办院校和重点高校有补助,而民办高校没有.由上可以看出:安徽省民办院校篮球队没有相应的补助办法,奖惩措施不明确,这些都容易降低运动员的训练热情.

2 安徽省民办院校男子篮球队教练员的现状分析

2.1 教练员的一般情况(年龄、学历、职称)

接受调查的15名高校篮球教练,以年轻人为主从教练员的初始学历结构来看,除了1位重点院校资历比较老的教练是专科毕业外,民办院校中有3人是大学本科的体育专业毕业,有2人是研究生学历.相对比来看,与公办普通高校和重点院校基本没有区别.从他们所获得的职称来看,副教授的有1人,来自重点院校.其中民办高校教练员的职称都为助理教练执教,但没有人有教授头衔,但是从长远发展的篮球训练,教练的组成还是很有前景的.

2.2 教练员的运动经历和执教水平

民办院校中有2人是从体院毕业的,这也表明,这些教练员都受过良好的教育,理论知识掌握的很透彻.但是,他们很少接触到更多的专业培训,缺乏大赛经验的磨练.一旦大学校队有两个省队的教练,他们大多是从很小就开始了专业的篮球训练,他们就有更多的体育竞赛的经验,这有利于提高大学校队的水平.但是他们往往缺少浓郁的学术交流氛围.所以要建设一个好的教练员队伍,就急需要一个省队的教练又更需要理论知识丰富的教练.

2.3 教练员的专职化和专业化程度

培养高层次的教练员,必须走向专业化,并且需要专门的培训,确保专职教练的水平.安徽省民办院校对教练员队伍建设的的重视程度不高,往往会导致训练比赛和一般体育教学相冲突.给教练员在职称的评定上、奖金方面出台相应的政策和关心是可以提高教练员的工作热情的,有助于提高教练员的带队成绩.受访的民办院校都没有训练补助,相应比赛的奖励机制的学校也没有;而普通公办院校和重点高校都有补助及奖励机制,但满意度很低.由此看来,省内民办院校对教练员的训练补助以及激励机制还不能让人满意,水平相对较低.

3 安徽省民办院校篮球队管理现状分析

3.1 学校领导对篮球队的重视程度

安徽民办院校的篮球队中大部分是由于要参加比赛临时组队,坚持长期训练的高校只占到1/5.由此可见,学校领导对篮球队的关注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由此能看出领导在关注该校运动队的时候,很少给予篮球队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帮助,因此,为了提高篮球队的水平,需要学校领导有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3.2 篮球队的组队模式

目前,几乎所有的高校都采用校体结合模式和学校自办模式组建本校的篮球队.通过对安徽省合肥市部分民办院校的调查发现,受访的安徽省民办院校篮球队大部分是校体合办,完全是学校自己出钱、自己管理的传统模式,但偶尔也会得到社会团体的资助和个人的资助,但机会不多.但重点高校大多数都是校企合作,有良好的经费来源可见,基于安徽私立大学篮球队形成的现状.笔者认为教育部和体育主管部门应协优势互补,建立规范、合理的分配制度,同时也要充分利用资源,加快建设步伐,让我们的篮球队快速发展.

3.3 篮球队的经费来源

资金是篮球队开展各方面工作的物质基础.据报告显示,我国目前的大学篮球队的各类资金来源,主要有四种:(1)专项拨款;(2)社会和企业的赞助;(3)教育部的拨款;(4)混合型经费.大部分学校资金来源都是专项拨款,民办高校则更为困难,他们甚至连拨款都没有,而是运动员和教练员自筹经费,如果竞赛组委会有拨款,那么他们的压力就相对小点.可以看出,这些资金完全不能满足训练和比赛的需要.

4 安徽省民办院校院校篮球队训练的现状分析

4.1 教练员制定训练计划的情况

民办高校调查样本五个人可以开都有书面的培训计划;在发展规划中,大多数教练会制订计划,大多为月计划,长期计划和月度计划制定的教练比较少,通过专家采访了解到,因为训练的不稳定性所以他们无法制定长期规划.因为并非是专业队,所以注定他们的最主要目标不是去比赛,在校学生每一阶段的目标都一样,可能到了学期末这些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然后通过考试,拿到学分.这一阶段球队的训练可能会终止,势必造成他们技术水平下降.

4.2 篮球队训练时间和训练量

民办高校篮球队基本上都是每周训练3-4次,没有学校培训7-8次,有两支民办高校篮球队每次训练1-1.5小时,每次训练2-2.5小时的有一个,每次训练3-3.5小时没有.相比较,普通公办院校训练时间在2-2.5小时,重点高校训练时间在3-3.5小时.对运动员学业上的负担和压力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再加上学校很少有保障篮球队的训练.因此,导致在很短的训练时间内,不能达到正常的训练强度.

4.3 篮球队的训练内容

教练员在训练中强调的内容可以看出,技战术训练是显著大于体能训练和心理训练.多数民办高校的篮球教练更强调技战术和体能训练,而忽略了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相反,在当前篮球比赛中,表现出的心理压力和运动员的竞争呈正相关的情况,即分数焦虑和紧张对时,重点高校运动员更能很好的调整自己的状态.

5 安徽省民办院校院校篮球竞赛体系的现状分析

5.1 赛事情况

安徽省目前有160所私立院校,大多数院校都成立了篮球队,但因为有很多这样那样的原因,安徽大学的篮球比赛是:省运会大学部篮球赛,大学生篮球联赛以及各个地级市、区、县一级的小规模高校篮球比赛.但仅仅四年一次的我省省运会高校部大学生篮球赛是固定的.其他比赛的随机性比较大,导致我省尤其是民办高校参加比赛的机会非常少.

5.2 比赛场次

由于特定的任务和大学学术要求,比赛组织者将考虑缩短时间表尽可能减少筛选的安排,但是也应该注意的是,这种设置被带到所有的篮球队参赛的时间太短,比赛场次少导致他们比赛积极性不高.我想我们可以去学习大超联赛方式:实行联赛主客场制度,增加比赛场次.同时,也提高运动员之间的文化交流.

5.3 对策与建议

针对安徽省民办高校面临的问题,我觉得需要一个长期的规划,不是单纯的某一方面的问题,而是多方面的.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的一个部分,就需要让民办教育持续发展.

5.3.1 民办高校招生改革办法,以体育特长生,并扩大招生私人机构的自主性

完善的民办高校的信用体系,适当降低这些特长生的教育门槛,提高学校对运动员的奖励制度.积极参加篮球专项培训,并为取得了良好成绩的运动员推荐工作,以减少他们的就业压力.

5.3.2 打破民办高校的篮球教练终身任用制,建立用工制度

适当减少教练的教学任务;加强民办培训和培训机构的篮球队教练,尽量为教练员提供先进的研究环境,促进教练员的选择方式的转变;完善教练员激励体系;

5.3.3 私立大学应当建立高校篮球运动队的领导责任制

加强学校领导的对篮球运动的参与,让他们关注篮球队的发展并给予支持鼓励.出台一系列的奖励措施,并确保有足够的资金.多从其他类别高校的成功经验中得出启发,适当加强与社会各界人士的联系与合作,吸引社会资金投向本校篮球队的建设和发展.

〔1〕《篮球》编写组.篮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79.

〔2〕刘军平.高职高专篮球运动员的学业现状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成功(教育版),2007(3).

〔3〕倪震,等.对制约广西高校高水平篮球队发展因素的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6(2).

〔4〕郁庆定,等.中美普通高校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比较[J].中国学校体育,1998(3).

〔5〕张华操.无锡市高职院校篮球队现状及发展对策[J].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2011(4).

G842

A

1673-260X(2017)08-0166-02

2017-05-19

安徽省教育厅质量工程教研项目(2013jxm268)

猜你喜欢
重点高校篮球队民办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第20届CUBA男篮四强攻防能力分析*
重点高校农村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研究
论民办独立院校的“企业化经营”
中国篮球队访平壤
基于学科竞赛的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俄罗斯政府向21所重点高校拨款99亿卢布
大学通用英语课程存续的必要性——一项基于西部某重点高校的实证研究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
湖南省重点高校研究生教育结构研究———基于结构偏离指数模型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