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分界点诗歌书写的特征和意蕴
——以滇南胜境关为例

2017-03-30 07:17陈友康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滇南云南

陈友康

(云南中华文化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1)

地理分界点诗歌书写的特征和意蕴
——以滇南胜境关为例

陈友康

(云南中华文化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1)

地理分界点是划分不同地理空间及文化空间的节点,跨越分界点,人们的心理往往产生微妙波动,表现于诗中,就使相关文本别具意味。滇南胜境关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刺激诗人敏感神经的关键点,写滇南胜境关的诗层见叠出。胜境关书写内容有三个特点:一是表现其“界划滇黔”的功能,二是抒写滇人的故乡情结,三是表达对滇黔不同地理特征的感知和评价。歌咏之诗的不断增加累积,丰富了胜境关的文化内涵。吟咏滇南胜境关的诗为理解地理分界点诗歌书写的特点和意义提供了样本。

地理分界点;滇南胜境关;诗歌书写;故乡情结;情感倾向

关于地理分界点特别是关隘的诗,个案分析已经不少,但从文学地理学角度进行宏观观照的还未之见。这一论题甚有意义,值得探讨。近来编选滇诗,遍读云南诗歌文献,发现歌咏滇南胜境关之诗甚夥,作为一种文学现象观察,颇有意味。于是借2016年中国文学地理学会年会召开之机,汇集相关文本,略作介绍和评点,撰成此文。当然,这仍是个案分析,其价值主要在于为研究这一问题提供素材和思路,更为周全深透的研究,有待贤者。

一、地理分界点诗歌书写是文学史上之重要现象

观察古典诗歌,可以发现一个现象,一些地理分界点是诗人集体瞩目的对象,凡经过者,常常付诸吟咏,留下很多作品,使其呈现诗化特征。地理分界点在交通线上常以关隘为标识,如玉门关、阳关、剑门关、雁门关、潼关等,诗人经过关隘,往往有诗,因此,书写关隘的作品蔚为大观。如剑门关界划秦蜀,景色壮观。杜甫《剑门》说:“惟天有设险,剑门天下壮”;陆游《剑门关》说:“剑门天设险,北乡控函秦。”因此,过剑门关的人往往有诗,乃至给人到剑门关的人就是诗人的印象。陆游名诗《剑门道中遇微雨》说:“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此身合是诗人未”的自问,说明了剑门关与诗的密切关联。

地理分界点就是划分不同地理空间的节点。过了分界点,意味着地理空间的转换。而地理空间的转换,不仅是自然空间的不同,还有文化的差异。所以,跨越分界点,人们的心理往往产生微妙波动,尤其是从熟悉的空间进入陌生的空间,这种波动更大,在新环境中的不确定性或给人们带来疑虑和不安,或给人们新鲜感及向往之情。付诸笔墨,书写地理分界点的诗就别有意味。骆宾王《畴昔篇》:“阳关积雾万里昏,剑阁连山千种色。蜀路何悠悠,岷峰阻且修。回肠随九折,迸泪连双流”;李白《蜀道难》:“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都表现出过剑门关的疑虑和不安。

在古代诗歌中,地理分界点的诗歌书写人们熟知的是玉门关和阳关。向达先生《两关杂考》说:“汉武帝通西域,于是列四郡据两关。两关者《汉书·传》所谓‘东则接汉,阨以玉门、阳关’是也。汉以来中国与西域之交通无不取道于此。唐人于役西陲者,尤喜以之入于吟咏。是故两关不仅在中外交通历史上有其地位,即在文学上亦弥足以增人伤离惜别之情。”[1](P365)两关是从中原进入西域的交通门户,过了玉门关和阳关,就从熟悉的自然空间和文化空间进入西域,那里有蛮荒艰苦的自然条件,有与内地截然不同的人群和文化。在人类应对恶劣自然条件的能力较差,文化交流及不同族群、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包容还不充分的时代,特别是战乱年代,出关的风险与艰苦是让人望而生畏的。所以,内地诗人有“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之叹。

地理分界点遍布寰中,相关诗作为数甚巨,这类诗具有鲜明的题材、情感特征,构成古诗中的别致内容。分界点独特的地理位置激发诗人的写作热情,而大量作品的歌咏,又使分界点成为文学胜迹,很好地反映出地理环境和文学的互动关系。研究这类诗,揭示其思想内涵和文化积淀,对于强化对地理分界点的认知,丰富文学、地理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二、“界划滇黔”之滇南胜境关

古代由滇入黔的通道有两条。《新纂云南通志》卷五十六《交通考一》:“滇黔线,自省城(昆明)向东北,经杨林、易隆、马龙、沾益、平彝、亦资孔,达贵州之普安。又自沾益向东北,经炎方、宣威、倘塘、可渡、箐头铺,达贵州省之威宁,此为第二线。以上二道,即本省旧时通京之大道。其第一道,亦即旧时唯一之驿道。”第一道极为古老,战国楚将庄蹻西略巴、黔以西,从此道入滇,建立古滇国。元代以后,成为东出云南的官道,沿途设驿站。驿道有较为完备的交通设施和服务,是官方往来的主要通道。因此,官员出入滇、云南举子进京会试,多走第一道。

滇南胜境关位于第一道上的滇黔交界处,具体位置在今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清代称平彝,或作平夷)老黑山隘口。《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三》说:“滇南胜境,乃分界山也。”贵州一部原属云南,明成祖永乐十一年(1413),云南、贵州分别建省,胜境关就成了滇黔分界的标志。过了胜境关,进入贵州普安(清末普安直隶厅,今盘县),经郎岱(今六盘水)、安顺等地到贵阳,然后再转入湖南,分行内地各省。因此号称“滇黔第一关”“滇黔锁钥”。

行政区划分是人为设定的,但划分边界也有自然地理特征的考量。滇南胜境关有区分滇黔行政边界的功能,而其所在地区老黑山为乌蒙山支脉,南北绵亘200余里,山势险峻,“山界滇域,岭划黔疆”,实际上也是滇黔不同地貌和气候特征的分界。过胜境关,进入贵州山区,山高谷深,多阴雨,道路陂陀。而云南境内则是曲靖坝子,平坦晴朗。气候不同是因为不同气流在滇黔交界处形成锋面,贵州一侧多雨云,云南则为干爽气流控制,故“风雨划云贵”。明正德间,何孟春巡抚云南,过胜境关作《平夷》诗,对两地之不同作了比较:“路转无诘曲,山行少攀跻。回瞻贵阳道,咫尺溪壑迷。”(谢肇淛《滇略》卷八)嘉靖间,杨慎因大礼议长流云南,过胜境关,与何孟春有一样的观感:“中路有棹楔(牌坊)曰‘滇南胜境’。西望山平天豁,还观则箐雾瘴云,此天限二方也。入滇境多海风,蜚大屋,人骑辟易。贵之雨,云之风,天地之偏气也。”[2](P159)清光绪间,杭州人包家吉受湖广总督李翰章指派,入滇参与查办马嘉理事件,过滇南胜境关,也说:“过此路渐夷,车道平拓,无登陟之劳矣。”[3](P275)

滇南胜境关的自然景物,有山岭、平川、雨云、溪流、花木,还有湖泊。杨慎说“入滇境多海风”;徐中行《初入滇关》说“一出夜郎道,才看晓日生。风声连海壮,地势入滇平”,均证明胜境关附近有湖泊。但现在当地已没有湖泊,这些话从何说起?考明末黄向坚《滇还日记》:“(十二月)二十日,始冒雨过滇南胜境坊,此系滇黔接壤。”“二十一日,阴霾塞日,山风蜇衣,过罗罗海子。”[4](P180)云南称湖为“海”或“海子”。顾养谦《滇云纪胜书》:“滇人称水所汇,无论大小皆曰海。”[5](P171)可见杨慎等说的“海”应该是“罗罗海子”。徐霞客从胜境关入滇,见到沾益交水海子和陆良中涎泽。《盘江考》云:“后至交水城东,中平开巨坞,……坞亘南北,不下百里,中皆平畴,三流纵横其间,汇为海子。有船南通越州,州在曲靖东南四十里。舟行至州,水西南入石峡中,悬决不能上下,乃登陆。十五里,复下舟,南达陆良州。”[6](P821)霞客舟行很远的路,可见交水海子、中涎泽之大。可惜这些海子后来逐渐萎缩,至今已近于无。

滇南胜境关的人文景观主要由建筑构成。其建筑随历史发展渐次增广,形成以关隘为中心的建筑群,主要有关楼、牌坊、武庙、石虬亭、鬻琴碑(清风亭)、石狮等。胜境关原是滇黔关卡,是“入滇第一关”,自然有关楼。明代宗景泰年间,云南巡抚洪弼派人当关借势,“助风水之兴,补山川之胜”,于驿道之上修建牌坊,题曰“滇南胜境”。因为武人守关,又建了关羽庙(武庙)。明万历年间建石龙寺,后倾圮。寺前列一亭,供旅人暂歇,名曰“万里亭”。康熙三十四年(1695),当地人从地下掘出石龙(或称石虬。据明人有石龙寺推测,石龙明人应已发现,可能后来被泥土覆盖,康熙间重新挖出),云南巡抚郭瑮建亭保护,于是有石龙亭,后改称石虬亭。康熙间浙江钱塘举人孙士寅官平彝县令,洁己爱民,弦歌雅化。离任时身无长物,卖琴筹资以归,两袖清风。绅民思其德,为立遗爱碑(后改鬻琴碑)以高其风。林则徐嘉庆二十四年(1819)典试云南,作《滇轺纪程》,其中有胜境关的记载:“行三十五里入滇省界。有‘滇南胜境’木坊。右为关圣庙,左为石虬亭,有石蜿蜒,地中虬形。”[7](P258)包家吉《滇游日记》对胜境关建筑的描述最为详细:

二里分界山,是即滇黔交界处。有武帝庙,甚宏敞。门上有联云:“黔疆烟雨,滇界风霜,终古兼圻威一镇;魏国山河,吴宫花草,于今裂土笑三分。”廊下赤兔马极有生气。庙前有石虬亭,柏树甚巨,而葱郁如盘。亭前天生石虬两条,蜿蜒似活。亭内有联云:“古柏参天,风声入座;虬龙伏地,云气凌霄。”沪上束装时,严伯雅(桐乡人)观察赠居停诗有云:“驿路先教问石虬。”即指此也。庙之左右石坊两座,左曰“彩彻云衢”,右曰“滇南胜境”。[8](P271)

这是晚清胜境关的建筑概貌。林文忠和包家吉所见胜境坊应为一座,而他称“木坊”,包氏称“石坊”,可能是一个注意了石头基座,一个注意了上部的木结构。关羽庙门上的对联,上联说滇黔本为一家,下联意为后来贵州独立建省,就从胜境关裂土为二。所引严伯雅的诗,说明胜境关在外省人中印象深刻。这些建筑丰富了胜境关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胜境关的建筑及附丽于其上的文字在明季以来五六百年的历史沧桑中会改变。标志性的“滇南胜境”牌坊就屡毁屡建。现存者为1923年重建。明人建石龙寺,清季文献中已罕有提及,今已无存。至于题字,重建时会有新的内容;地方大佬也会按照自己的喜好更改,这种更改往往有时代色彩。监察御史杨怿曾道光十年(1830)入滇,其《使滇记程》云:“至滇南胜境即入云南界……道左有木坊,上书‘德崇业竣’‘忠孚化成’,为鄂西林相国立。”[9](P261)鄂西林即鄂尔泰,雍正云贵总督,改土归流,勋业卓著。鄂尔泰改土归流,遭到川滇黔交界处(历史上著名的水西地区)土司的抵抗,他以铁腕手段征服,维护国家政令统一,胜境关靠近水西地区,所以他题字强调忠诚和德化。

滇南胜境关建筑是触发诗人诗绪的媒介,是歌咏的对象,大量的诗从建筑生发;也是诗的载体,有些诗就写在其上,即题壁诗。清道咸间诗人赵光路过胜境关,作《菊月廿四日初返滇境用宋芷湾先生壁间韵》,说明宋湘在胜境关有题壁诗。题壁是古代诗歌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胜境关既为滇黔锁钥,歌咏之作亦多,则题壁的情形想来也应不少。

三、滇南胜境关之诗歌书写

滇南胜境关特殊的地理位置及“界划滇黔”的功能,使其成为刺激诗人敏感神经的关键点。歌咏胜境关的诗很多,佳作层见叠出。古代滇黔驿路上旅人络绎不绝,往来此地的官员、文士都喜欢题诗,而且大都写得深具意味。滇省名诗人许贺来、段昕、赵士麟、王思训、张汉、李因培、钱灃、师范、袁文揆、段时恒、管灏、傅应台、许湜、戴淳、赵光等都有歌咏。外省入滇诗人亦有书写,如徐中行、任中宜、宋湘、吴自肃、赵桂等。歌咏之诗的不断增加累积,大大丰富了胜境关的文化内涵,提升了它的知名度,使滇南胜境关成为云南知名度最高的关。

胜境关诗歌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书写对象,前述之山岭、平川、雨云、花木、溪流、湖泊,关楼、牌坊、武庙、石虬及石虬亭、鬻琴碑(清风亭)等是滇南胜境关诗中的常见意象。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边关书写的共性,而不同的景观则呈现出个性。诗人通过共同景观表达的情感和议论亦因人而异,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胜境关书写内容上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表现其“界划滇黔”的功能,二是抒写滇人的故乡情结。

胜境关“界划滇黔”的特征,任中宜、傅应台的诗表达得最为明晰。任中宜字宏文,号怀庭,浙江山阴人,康熙间任平彝知县,纂辑《平彝县志》。初到云南,作《入滇南胜境》,后复作《再咏滇南胜景》(康熙《平彝县志》卷十《艺文》):

彩云深处划滇疆,岭上茅分古夜郎。

北望帝京程万里,南瞻金马路遐荒。

蛮烟瘴雨迷寒暑,火种刀耕足稻粮。

北矣河山烽燧息,来游一任醉羲皇。

“岭上茅分”,民间传说,胜境关山上的茅草都向两边分,云南一边倒向云南,贵州的倒向贵州。此诗当是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后写的,边疆已无战乱,黎民衣食无虞,民风古朴,仿佛羲皇之世,因此,虽然有“北望帝京程万里,南瞻金马(指昆明)路遐荒”的感叹,他还是可以“醉羲皇”。

乾隆昆明诗人傅应台《滇南胜境》(袁文揆纂辑《滇南诗略》卷四一,云南丛书本)既揭示了胜境关“界画滇黔”的特征,也表现了滇人胜境关书写的情感模式:

一坊高峙拱平彝,界画滇黔古额垂。

两地山河雄表里,百蛮风雨会边陲。

西来渐觉乡关邈,东去无忧道路岐。

为语同人须小驻,开樽犹是故园时。

“一坊”即滇南胜境坊。平彝为今曲靖市富源县。富源汉代及三国时期称平夷县,明代设平夷卫,康熙三十四年(1695)改平彝县。“两地山河雄表里”说滇黔山河拱卫胜境关,突出其雄壮。“百蛮风雨会边陲”既指自然界的风雨,也象征西南民族地区的社会风云激荡。后二联抒发对家乡的依恋,“故园情”是滇人胜境关诗的常见内容。此诗典型体现了滇人胜境关诗的情景结构模式和思理特征。

胜境关的诗歌书写,康熙年间还有自觉的组织。赵河《石龙亭》诗序云:“滇南胜境,土人掘地得石龙,郭抚军为亭覆之,征诗滇人(袁嘉谷主编《滇诗丛录》卷一七)。”郭抚军即郭瑮。《新纂云南通志》卷一百八十《名宦传三》载,郭瑮,满洲人,康熙四十四年(1705)任云南巡抚,五十年迁云贵总督。郭瑮任巡抚时,胜境关挖出石龙,他以为是灵瑞之象,建亭覆盖,并向滇人征诗,歌咏其事。这是有文献记载的与胜境关有关的组织化、规模化诗歌书写。以巡抚之尊征诗,写作者当不少。可惜当时征得的作品多失传,只有赵河的保存下来。

赵河字燕邻,云南通海人,康熙壬午(1702)举人,官四川芦山知县。在任未半载,谢病归,居林12年,布衣蔬食,万卷一瓢,陶然自足。著有《待焚草》三卷。其《石龙亭》诗云:

何事泥蟠久?天飞未有门。

风雷惊半夜,鳞甲动云根。

正殿当归海,行宫且寄村。

彩云南国盛,应认此间屯。

万数僧繇画,能教叶令惊。

乾坤劳斧凿,风雨欲飞鸣。

金马坊相望,铜牛寺有名。

滇南饶胜迹,独让此峥嵘。

犀曾安蜀水,鲸早动昆明。

一旦来神物,千秋得主盟。

可能蒸雨泽,相为润苍生。

翘首隆中卧,茅庐万古荣。

赵河诗主要就石龙生发,记述石龙发现的过程,阐述石龙之神奇灵异,希望它化为霖雨,泽被苍生,这体现的是仁者情怀。其中也融进了对“郭抚军”的称美。说石龙亭与昆明金马坊相望,石龙与昆明湖的石鲸(汉武帝为征云南,在长安凿昆明池,演练水军,制作石鲸。《三辅黄图·池沼》:“池中有石鲸。刻石为鲸鱼,长三丈,每至雷雨,常鸣吼,鬣尾皆动。”杜甫《秋兴八首》之七“石鲸鳞甲动秋风”即写此事)呼应,突出其不凡。而“彩云南国盛,应认此间屯”“滇南饶胜迹,独让此峥嵘”,正是滇南胜境关被反复歌咏的原因之一。

四、滇人胜境关书写的故乡情结

胜境关是地理边界、行政边界,也是诗人的心灵边界。诗人经过胜境关,往往产生复杂的心理活动,在诗中表现出不同的感情。具体为何种感情,对滇人而言,与出关还是入关有关,由滇入黔者,往往写离乡的忧愁;由黔入滇者,多写归乡的喜悦。共同之点是,都骄傲云南之美,满怀爱乡之情,形成浓郁的故乡情结。

明清时期滇人离开家乡,踏上漫漫征途,常见的类型是赴考、任官、漫游。出关之作,往往书写对家乡的留恋。这一方面是因为人均有恋乡之情,到了边界,这种感情会被激发出来;另一方面是因为云南地处西南边徼,隔京城万里之遥,其中艰难险阻难以想象,客死他乡、一去不返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走出胜境关,就有前途未卜之忧虑,而留恋家乡之情格外强烈。当然,诗之情调,与诗人的意志、性格、境遇有关。那些意志坚强的成功者,出关固然有对家乡的留恋,但对自身才学的自信和前程的确定性让他们满怀豪情;而性格柔弱、前程不明朗的诗人,便不免多一些感伤。

清人金国宾属于后者。金国宾字南州,号未侪,保山人。雍正乙酉(1729)拔贡,廷试罢归,隐居教授,成就后学甚众。与兄金国彦齐名。国彦字洛川,乾隆已未(1739)进士,选授平凉知县,未到任卒。袁文揆感叹说:“洛川南州昆季,惊才绝艳,竟不中寿,均无子,并著作亦散失,近时才人之阨莫此为甚,可哀也夫!”(《滇南诗略》卷三○)可见金国宾属于境遇偃蹇、多愁善感之人,对出滇格外敏感。其《将度滇南胜境》(《滇南诗略》卷三○)云:

顷刻滇南尽此关,关前按辔独盘桓。

等闲不忍鞭羸马,未到黔关尚故山。

此诗当是国宾赴京会试之作。到了胜境关,顷刻即进入贵州,于是拉紧缰绳让马停下,独自流连徘徊,不忍离去,就想在故乡的土地上多呆一会,留恋之情浓得化不开,情调低沉。写法别致,深情动人。袁文揆在《滇南诗略》卷三〇中评论说:“一语耐人十日思。”

王思训字畴五,号永斋,昆明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曾任江西、江苏学政,最得士心。平生不求荣利,志在述作。告老还乡时,清圣祖爱其好学,赏赐万卷皇家典籍,思训建“赐书堂”收藏。博极群书,长诗古文词。诗沉雄博丽,激昂慷慨。其《滇南胜境》(《滇南诗略》卷二七)云:

一处关山各一方,黄云漠漠北风凉。

行人过此休回首,酒舍西边是故乡。

此诗是出关之作,表达的依然是对家乡的依恋,情感浓郁。

晚清孙清元道光甲辰(1844)举人。逢咸同滇乱,参赞军务,由军功保直隶州知州,未仕而卒,年仅39岁。天才挺出,嗜古好学,精熟历史,尤工诗,名满滇中。其诗清新俊逸。反映咸同滇乱的诗作则沉痛苍凉。《十一月初六发平夷初出滇境怅然成咏》(徐世昌《晚晴簃诗汇》卷一四六)是出胜境关作的:

昆湖回望千岩隔,此去真成异乡客。

一关中断界滇黔,关内晴云关外雪。

长路漫漫雨雪明,销魂不待断鸿声。

驿楼镫火梅花夜,便有天涯万里情。

此诗有咸同滇乱的背景。战乱之中,云南血雨腥风,让诗人十分忧虑。家乡已无安身之地,到异乡更难把握命运,前途莫测,于是就有浓厚的忧郁。对故乡的牵挂挥之不去,刚到胜境关,“便有天涯万里情”。情深意挚,感荡心灵。

乾隆朝名臣李因培写有3首关于滇南胜境关的诗。因培(1717―1767)号鹤峰,晋宁人。乾隆十年(1745)进士,担任过湖南、福建、湖北三省巡抚,为封疆大吏,“一代雄才”“望崇山斗”,当时有“高才天下李因培”之说。为人“刚毅端严,精英四射”。[10](P701)为官清廉,政绩突出,颇得民心,也得到乾隆优渥,集中应制诗甚多。有诗集《鹤峰诗钞》。其诗“金钟大镛,不同凡响”(临桂许霖评语,见《滇南诗略》卷三二)。《石虬亭见士寅孙公“半榻云山金马近,一亭风雨玉龙归”之句,为续其始末》(云南丛书本《鹤峰诗钞》卷二)是出关之作:

南州星彩总霏微,六诏关河此去非。

半榻云山金马近,一亭风雨玉龙归。

红楼青鸟人孤往,笳管芦笙响渐稀。

几度倚栏长和曲,萧萧空翠欲湿衣。

李因培见到孙士寅题在石虬亭上的一联诗,便足成七律。南州指云南,“星彩总霏微”谓彩云南对孙士寅而言总是迷茫。“六诏关河此去非”谓走出胜境关,就不再是云南的土地,孤寂落寞之感十分强烈。这是代言体,从孙士寅的角度写,但实际上也反映了李因培出关的感受。

赵士麟(1629―1699)字伯麟,号玉峰,河阳(今澄江)人。康熙甲辰(1664)进士,历官浙江、江苏巡抚,署理两江总督,政绩卓卓。文华殿大学士桐城张英说:“先生起家滇南,禀昆明点苍之秀,分碧鸡金马之灵,瑰奇弘硕,巍然为一代之才。”[11]著述编为《读书堂全集》四十六卷。他为政风流,诗亦一代名家,博大凝厚,典重精纯,非同凡响。杨正宸说其诗“别具宝光,辉耀天壤。”扬州萧霖推为“南中弁冕”(均见《滇南诗略》卷一五)。其《题滇南胜境》(云南丛书本《读书堂全集》卷二八)云:

天开胜境彩云生,金碧由来独擅名。

唐代车书通诏外,汉家台沼仿昆明。

四时花柳无寒燠,万户桑麻绝战争。

此去渐看萱舍远,登高陟屺不胜情。

此诗是赵士麟北上京城会试,路经胜境关时写的,真切表达了对父母之邦的热爱。颂扬云南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天开胜境,彩云现瑞,四季温和,花开不断,在西南地区享有盛名。追溯云南历史悠久,“汉家台沼仿昆明”用武帝凿昆明池事代指汉朝对云南的经营。汉代在云南设置郡县,进行有效的管理。“唐代车书通诏外”指唐朝云南与内地已经车同轨、书同文。康熙时期天下太平,家家户户尽享耕织之乐。尾联想到远离家乡,惟父母难以释怀,略显惆怅。但诗中没有前程难以把握的忧虑,情调开朗。

家乡是心灵的港湾,安宁、祥和、温情,人们满身疲惫回到家乡,精神舒展,重新获得力量和快乐。家乡对游子始终是一种慰藉,不管何种原因回乡,一踏入故乡的土地,便有满心欢喜。滇人从贵州进入胜境关,多少都有这样的欢喜。

这方面,许贺来的《滇南胜境》表现得较为充分。许贺来(1656―1725)字燕公,号秀山,石屏人。康熙己丑(1685)进士,是同榜进士中“少年风流、蕴藉倾倒一座”的“瑰奇伟岸之士”。[12](P12477)官至翰林院侍讲。来为人忠厚长者,无宦情而好著述,自请回家侍奉老母,卒于家。有《赐砚堂诗稿》,“文采风流,照耀今昔。”(袁嘉谷《赐砚堂诗稿跋》)他回乡过胜境关,作《滇南胜境》(云南丛书本《赐砚堂诗稿》卷四)云:

多谢黔州雨,饯余上碧鸡。

天开惊野阔,岭小爱松低。

涧水流琴韵,林花衬马蹄。

家园欣渐近,梦落彩云西。

情景交融,情调欢快,语言流美,很好地表现了还乡的喜悦。进入云南,天地开阔了;一路鲜花盛开,陪伴着他;溪水潺潺,弹琴欢迎他,马蹄格外轻快。从内容到形式,都是极美的,臻于诗境上乘。

贺来次子许湜号澹园,康熙戊子(1708)举人,官广东新兴知县,著有《澹园集》。其人天怀恬退,其诗雅度冲和,格调鲜新,自成佳句。《滇南胜境》(《滇南诗略》卷二八)云:

振顿心神碎,林峦忽霁颜。

天开松岭小,家近马蹄闲。

落日低平楚,飞鸦度远山。

昨宵风雨客,黯淡宿黔关。

“振顿心神碎”是指在贵州山路上颠簸,心神俱疲,而一过胜境关,进入滇境,土地平展,山岭低矮,天空晴朗,山峰树林都展现笑颜,于是精神轻松:“家近马蹄闲”。此时回顾昨天在贵州境内风雨交加、心情黯淡的情形,更增一层喜悦。此诗情调接近乃父。

张汉(1680―1759)字月槎,石屏人。康熙五十二年(1713)进士,授翰林院检讨,历官河南(今洛阳)知府、山东道监察御史,“盛名在海内”。为文风发泉涌,千言立就。喜吟咏,出笔天然,典赡风华,属对工巧,如迎风杨柳,浥露芙蓉。著述极富,有《留砚堂诗集》八十卷等,作诗七千余首,“文采风流,照耀人世”。[13](P700)其《滇南胜境关王畴五先辈“行人到此休回首,酒舍西边是故乡”之句》(云南丛书本《留砚堂诗选》卷六)云:

重过酒舍西旁路,乍启天南第一关。

便转清溪邻白水,只疑滇土似黔山。

秋征拟逐宾鸿至,春社后先旅燕还。

万里人归骑岁久,一心驰赴彩云间。

颈联上句自注:“昨秋杪出京。”说明他上年秋末从北京启程,回到胜境关时已是次年初春。张汉过胜境关,见到王思训咏胜境关诗句,有感而发作此诗,主要表现回乡的喜悦和浓郁的故园情。颔联“清溪”自注:“洞名。”指的是富源县清溪洞。贵州有牟珠洞。这两个洞都是喀斯特溶洞,均在滇黔道上,胜境关附近,过往的人都喜欢游赏,吟咏的诗很多。因此,下联所说“只疑滇土似黔山”,指的是滇黔的两个溶洞相似,不是云南的整个地理环境跟贵州一样。清陈鼎《滇黔纪游》记其游平彝县清溪洞说:“清溪洞深十余里。大抵洞者,皆洪水趋泄之门户也。其中景胜,凡洞俱有,皆大同小异,俱碧乳融成,石罅水气所结。”[14](P69)这可以帮助我们准确理解张汉诗。

赵光(1797―1865)字蓉舫,谥文恪,昆明人。嘉庆二十五年(1820)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工诗文,著作编为《赵文恪公遗集》。其《菊月廿四日初返滇境用宋芷湾先生壁间韵》(云南丛书本《赵文恪公遗集》卷一):

踏破千山与万山,归来身在碧云边。

壮游已返犹看剑,尘劫难销拟问禅。

控鹤人谁飞月宇?扪天手欲触星躔。

石虬会作龙飞去,跋浪沧溟起暮烟。

这是一首次韵诗,次韵对象是宋湘之作。宋湘(1757―1826),广东嘉应人,清代中叶著名诗人、书法家和教育家。曾任曲靖知府,颇著政声。经过千山万水的辛苦跋涉,赵光终于到达胜境关,踏上故土,看到宋湘的题壁诗,用其韵作了这首七律。写了胜境关高大雄伟,表达了回到故乡的喜悦,同时表示他不是归老田园,只是暂时省亲,假期满后还要继续为国家效力。“壮游已返犹看剑”“石虬会作龙飞去”都透露出他的志向。“尘劫难销拟问禅”则有近代历史的投影。

值得注意的是,张汉《滇南胜境关王畴五先辈“行人到此休回首,酒舍西边是故乡”之句》、李因培《石虬亭见士寅孙公“半榻云山金马近,一亭风雨玉龙归”之句,为续其始末》、赵光《菊月廿四日初返滇境用宋芷湾先生壁间韵》都是受前人作品触发而写的。他们的作品与前人作品构成互文关系,前人诗句或诗意在他们的文本中或嵌入、或强化,形成共振,表明胜境关极易触动滇人心弦。诗人之间的互相激发,也是胜境关诗歌书写较为活跃的原因之一。

五、滇南胜境关诗的情感倾向

写滇南胜境关的诗,有一个鲜明的情感倾向:对云南都是赞美之词,而对贵州隐然流露出负面评价。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对滇籍诗人而言,自然容易解释。“美不美,家乡水。”滇籍诗人对两地的感受,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云南是父母之邦,滇人生于斯、长于斯,受人所共有的自我中心主义影响,天然有亲近成分,表现于诗中,云南的一切就显得美好动人。许贺来在与《滇南胜境》同时写的《交水》中说“毕竟风光乡国好”,就说明对“乡国风光”带有明显的情感倾向。对回乡的人而言,更是怀抱美好期望,所以把家乡想象得十分美好。

以段昕《喜入滇境》为例。段昕字浴川,号皆山,安宁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进士,官福建连城县令。段昕是清代云南杰出的诗词家,著有《皆山堂诗集》二十卷、《皆山堂诗余》四卷。他的诗受到极高评价。扬州萧霖说:“皆山诗俊逸清新,各体备臻。公当并驱中原,岂止为滇南诗人之冠?”(《滇南诗略》卷二四)其《喜入滇境》(《滇南诗略》卷二四)云:

半窗灯火促鸡鸣,检点轻装逐伴行。

残月光中游子梦,乱云堆里马蹄声。

天离黔路堂堂大,山近家园渐渐平。

万里归鞭堪小住,回头直北是神京。

这是段昕从北京返乡省亲,从贵州进入云南时写的,表现回乡的喜悦,进而抒发对家乡的热爱、思念之情和对国家的忠诚。游子梦就是还乡之梦。他们半夜就收拾行装,结伴上路。残月还挂在空中,骑马在云雾中穿行。离开贵州,进入云南,路越来越宽阔,地势越来越平坦。“天离黔路堂堂大,山近家园渐渐平”既是写实,贵州“地无三里平”,而云南相对平坦;更是抒情,写出踏入乡土的极度欣喜。两句情景浑然一体,情调高亢,有盛唐意味。尾联说他回家只是小住,假期满还要回北京。最后一句可以理解为现在回头北望是北京,也可理解为事情了结要直接回北京,均蕴含对国家的耿耿忠心。全诗通体透亮,是绝妙好诗。

另外还有客观原因,就是云南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确实比贵州好,在滇黔不同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比较中,外省人多流露对云南的好感。贵州山多雨多,道路难行,行走其间心情不免郁闷。而滇南胜境关一带的云南一边,较为平坦,天高气爽,花木扶疏。所以,从胜境关出滇,进入乱山丛中,难免压抑;而从胜境关进入云南,豁然开朗,烦闷为之一扫。清初徐炯《使滇日记》:“(康熙二十六年八月)二十四日,行滇黔分界处,有坊题曰‘滇南胜境’。忽觉山平天阔,大道坦夷,山川明媚,树林青葱,心目廓然。从者皆有喜色。”[15](P196)这是外省人的感受。山东吴自肃康熙二十七年(1688)以云南督学佥事入滇,作《滇境》:“才入滇南境,双眸分外明。诸峦环秀色,芳树带文情。”可见这是外省人到滇的普遍感受,是客观的。

明“后七子”之一徐中行隆庆四年(1570)任云南布政司左参议到滇。过胜境关,作《初入滇关二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天目先生集》卷五):

苍然平楚望,云是古滇疆。

白日开南徼,青天豁大荒。

河山犹内地,花木自殊方。

吹尽浮云色,雄风万里长。

一出夜郎道,才看晓日生。

风声连海壮,地势入滇平。

气色开金马,烟花满石城。

寄言张博望,此去可横行。

走过千山万水,尤其是刚经过“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的“夜郎”,进入滇境,豁然开朗,看到的是阔大的原野,晴朗的天空,奇异的花木,景色壮丽的山峰,宽广碧蓝的湖泊,还有舒爽的清风吹拂,自然十分喜悦,便生出在云南可以纵横驰骋的豪情。作者的欢欣,云南的美好,洋溢于字里行间。风格峻爽,气势遒上,读来齿颊生香。贵州人陈田《明诗纪事》说:“非至滇境者不知其妙”。

随着社会的发展,滇黔交通改道,滇南胜境关实用功能丧失,逐渐边缘化,其地位不再像过去那么显赫。但曾有的历史地位和文化积淀,依然让它保有魅力。吟咏胜境关的诗既多且好,是胜境关历史记忆和文化积淀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诗也为理解地理分界点诗歌书写的特点和意义提供了样本。

[1]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

[2](明)杨慎.滇程记[M](收入于希贤等选注《云南古代游记选》).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

[3](清)包家吉.滇游日记[M](收入于希贤等选注《云南古代游记选》).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

[4](清)黄向坚.滇还日记[M](收入于希贤等选注《云南古代游记选》).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

[5](明)顾养谦.滇云纪胜书[M](收入于希贤等选注《云南古代游记选》).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

[6]朱惠荣.徐霞客游记校注:下册[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7](清)林则徐.滇轺纪程[M](收入于希贤等选注《云南古代游记选》).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

[8](清)包家吉.滇游日记[M](收入于希贤等选注《云南古代游记选》).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

[9](清)杨怿曾.使滇记程[M](收入于希贤等选注《云南古代游记选》).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

[10](清)李浩.先大父鹤峰公小传[M](收入方树梅纂辑,李春龙等点校《滇南碑传集》).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

[11](清)张英.读书堂全集序[A].(清)赵士麟.读书堂全集(云南丛书)[C].北京:中华书局,2011.

[12](清)陈元龙.许秀山先生家传[M](收入云南省文史研究馆整理.《云南丛书》(第23册).北京:中华书局,2011.

[13](清)孙灏.石屏张月槎公墓志铭[M](收入方树梅纂辑,李春龙等点校《滇南碑传集》).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年。

[14]李春龙主编.正续云南备征志精选点校[Z].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

[15](清)徐炯.使滇日记[M](收入于希贤等选注《云南古代游记选》).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

(责任编辑 王碧瑶)

Characteristics and Connotation of Poems about Geographical Points- A Case Study of the Shengjing Pass in South Yunnan

CHEN Youkang

(YunnanChinaCultureCollege,Kunming, 650031,YunnanProvince)

Geographical points refer to those demarcating different geographical areas, the crossing of which may be sentimentally subtle. When this happens in poems, great emotions stir up. This is especially true for the Shengjing Pass, located in south Yunnan and dividing Yunnan and Guizhou provinces, and poems about it are numerous that can be characterized in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1) geographical functions of “dividing Yunnan from Guizhou”; 2) nostalgia of Yunnan people; and 3) description of geographical differences of the two provinces and related comments. Poems about this topic are still increasing, showing the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is pass, and their existence is a good sample for us to better understand, characteristics and significance alike, poems about geographical points.

geographical point; the Shengjing Pass; poetic narrative; nostalgia; sentiment tendency

2017 - 05 - 07

陈友康(1963―),男,云南中华文化学院(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云南民族大学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古代文学、现代诗词。

I207.25

A

1671 - 7406(2017)04 - 0043 - 09

猜你喜欢
滇南云南
清代道光年间土司制度与滇南边疆治理研究——以《滇事杂档》史料为中心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A New Species of Trimeresurus Lacépède,1804 (Squamata:Viperidae) from Southwestern China,Vietnam,Thailand and Myanmar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滇南彝族传统禁忌基本内涵与社会功能
云南潦浒柴烧陶煴
云南行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