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新闻生产方式的变革

2017-03-31 05:31彭洋
新媒体研究 2016年24期
关键词:中央厨房融合路径

彭洋

摘 要 从2008年烟台日报传媒集团“中央厨房式全媒体新闻中心”上线使用,到2015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日报》通过“中央厨房烹制新闻美味”,河南大象融媒“打造24小时‘新闻中央厨房、向受众奉送‘新闻盛宴”,再到现如今传统媒体不断整合媒体资源,内容生产从原创走向聚合,内容生产者不断多元化。可以发现,传统媒体在打造各自中央厨房模式的实践中,平台化思维逐渐增强。

关键词 全媒体新闻中心;中央厨房;内容生产;融合路径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24-0097-02

1 “中央厨房”模式前期的发展着力点

1.1 新闻信息的聚合平台

中央厨房模式的发展初期,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新闻聚合和分发平台,这个本质性特征无疑是正确的定位。以新华社客户端为例,信息化、网络化带来了新的信息传播环境,对于新华社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在于海量信息通过各种渠道出现在网络空间里,便于收集汇聚;而且,新华社这一主要为各类有信息发布平台的媒体提供供稿服务的“辅助性媒体机构”,终于有机会直接面向海量的用户群。

1.2 “一次采集、多屏发布”的新闻内容产品

这是新闻内容产品在媒体融合初始阶段的样貌,即一个终端设备能够兼容、播放多种格式文件的终端层次上的融合。“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全面覆盖和实时传播”是其主要特点。

2 “中央厨房”模式的新特点:开放性增强

随着科技的发展,媒体开始借助saas的技术优势,扩大内容生产者的聚合。从新闻内容产品的上游不断进行整合,完善新闻内容产品的形态。中央电视台的即刻即拍,以及2016年8月新华社全媒平台的上线,不仅从类型上体现了内容产品的互联网思维,也让内容发布平台聚集了更多内容生

产者。

8月30日,新华社全媒平台正式发布上线,成为新媒体领域的第一个国家级开放平台。作为全媒平台首批成员入驻的媒体覆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属在当地有重要影响的主流媒体。然而这种实践已有案例可追溯,早前Facebook就已经推出了Instant Articles,通过它,新闻出版社可以直接将文章在Facebook上发布。于新闻移动端相比,这一功能极大地方便了用户,使用户可以在手机端更快速地阅读新闻。目前,多家新闻机构已先后入驻此功能,如《纽约时报》《卫报》、BuzzFeed等。Facebook希望通过此功能快速地帮助媒体获取更多受众资源,并助推产品进军新闻业。

2.1 新的特点:开放性增强

2.1.1 内容来源由原创到聚合

以新华社为例,此前在新媒体发布的新闻稿件还是主要来自内部,并且要经过媒体用户再加工,才能与终端受众见面,升级后的新华社客户端可以实现一键直达用户后台和受众前端。新媒体专线“升级版”通过RSS信息流供稿技术,直接为媒体用户提供成品供稿服务,新华社新媒体稿件可以带着“露珠”直达页面,受众可以“原汁原味”尝鲜,特别是新媒体用户急需的快讯、弹窗等内容,新媒体专线更能“秒送”到用户的“屏”上。

2.1.2 内容发布者由单一到开放

此次的新华社全媒平台会为入驻会员提供如下几方面的服务:首先,为主流媒体开放全系新媒体终端,实现地方媒体在新华网和新华社客户端等国家级平台的高端传播;其次,为主流媒体开放内容管理系统,这一管理系统是基于移动互联网新闻生产场景的,同时提供成套的新媒体加工工具组件。最后,将为成员单位开通“现场新闻”认证绿色通道,实现手机即拍、即传、即发的新闻在线生产;此外,还将开放数据统计系统,实时地为成员单位提供传播情况、稿件全网采用以及可视化版权追踪服务。

2.2 “中央厨房”模式升级的实质与必要性

一直以来,传统媒体的核心理念是“内容为王”,更多强调的是媒体作为公共信息聚合平台的作用。今天,随着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社会机构和自媒体都能进入到传播领域成为发声者,不再存在信息的前端和后端。传统媒体的话语权逐渐式微,商业价值也随之大打折扣,因而逐渐被边缘化。

2.2.1 重构用户入口,增大平台承载量

过去的网上信息汇聚,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新闻信息的到达率,但是以往各家媒体各自为政的常态化,使各个媒体先后推送的新闻内容大体一致,造成了新闻内容产品的过剩。而用户除了对首发的新闻资讯点击进行一次性阅读外,大多没有时间和精力再进行内容的深层次解读和分析。同时,由于用户的个体闲暇时间等差异,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媒体的点击率,但是这种过于分散和不精准等不稳定因素使得媒体的消极性有增無减。

各家媒体并入全媒体发布平台,在新闻内容生产的上游合力,更是通过各媒体成员的独特优势资源,来吸引和汇聚更多的用户。打通媒体各自为政的局面,凭借传统媒体的公信力优势,最终实现海量用户的汇聚。

在信息时代,新闻内容生产者如果继续保持一家独大的姿态,产能过剩的问题将更加突出。而众多媒体的加入,不仅能让新闻内容从独家走向聚合,也能让各媒体平台的用户登上这艘“航母”,最终实现海量用户的聚集和用户数据库的搭建。

2.2.2 获取更多用户数据,建立用户数据库

依据媒体融合,媒体内容的范畴也逐渐扩大,而不仅仅是为公众提供媒介信息。我们通常所说的媒体内容以及媒体到达用户的渠道,在整个媒体融合的过程中实际上是一种途径或一种工具,而这一途径正是用来实现与公众连接的。

连接能力是媒体的核心能力,其本质就是广泛的连接,在媒体融合过程中,传统媒体的主要任务是去适应这种连接方式的变化,通过运用新技术、新工具,适应新的业态从而去建立新的连接。

新华社全媒平台作为整合各媒体的“航母”,除了为主流媒体开放内容管理系统,提供全方位的新媒体加工工具组件。还为其开放数据统计系统,进而实时地为成员单位提供传播情况、稿件全网采用以及可视化版权追踪服务。这些大数据的举动都是依靠背后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各媒体发布在平台上的内容,在后端同时获取了用户的行为数据,为数据库的构建增砖添瓦。

3 “中央厨房”模式未来的发展前景

根据我们的研究,未来的主要媒体形态是平台型媒体,这种平台性主要体现在基于互联网连接的数据化生存方式,即“互联网+”的本质。

3.1 互联网连接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社会运行的新基础设施和基础构架,已经成为社会基础连接方式,这似乎远远超出了互联网原本作为通讯工具的功能。中央厨房模式的背后,我们应该看到,传统媒体才是其强大的支撑点。作为网络舆论阵地的把控官,中央厨房模式首先应在技术应用上达到广泛的连接,即互联网连接。这是基础性的操作阶段,除此之外,还要将各种内容聚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综合性的生态级的媒体平台。

3.2 数据化生存

大数据的真实内涵不仅是数据量上的庞大和容量,真正的大数据首先应该是媒体的体量,即能够承载更多内容,覆盖更多用户,吸引更多广告主;其次是数据种类繁多,而不是单一种类;第三是处理速度要快。传统媒体的广告承载能力已经面临下滑趋势,而互联网广告目前已占据市场的半壁江山。据艾瑞咨询机构数据显示,2015年的中国网络营销收入已突破2 000亿元,几乎是广电整体广告规模的2倍。

面对众多背靠互联网巨头的新媒体,传统媒体虽然缺乏技术的天然屏障,但其社会属性的优势就在于有比较强的公信力,不仅是社会整合的粘合剂,还是党和政府的喉舌,这是由我国特殊的社会结构等因素共同决定的。从商业角度来看,的确具有一定的品牌价值,同时也让传统媒体在整合本土服務资源以及向市民推广服务时占据相当大的优势。传统媒体除了搭建网上用户平台,更要完善数据库思维,打造内容数据库与的同时,一并建立用户数据库。通过对用户行为的个性化分析进行精准的服务推送。因此,传统媒体未来的发展态势必定是平台性的逐步加强,通过汇聚海量用户,构建用户数据库来实现媒体自身的资源补偿和价值增殖。

参考文献

[1]蔡雯.媒介融合发展与新闻资源开发[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11X):11-13.

[2]宋建武.媒体融合的本质就是传统媒体的互联网化,最大的困境是缺平台[EB/OL].深圳商报,2014-8-22.

[3]叶蓁蓁,关玉霞,戴玉,等.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数据+”模式推动媒体供给侧改革[J].新闻战线,2016(7):9-13.

[4]舒超逸.从《越狱》浅谈分线叙事中的不完整场景结构方式[J].当代电影,2007(2):103-106.

猜你喜欢
中央厨房融合路径
全媒体时代高校宣传工作“中央厨房”建设探索
声情并茂 视听兼备
传统商贸与互联网时代供应链模式比较及融合路径研究
媒体“中央厨房”的实践与思考
高校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效融合的路径研究
以“互联网思维”推进城市广电媒体融合发展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差异性与相通性
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思考
在破局与建构中迎接融媒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