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校班主任在创建先进班集体中的作用

2017-04-01 15:18杨英
现代交际 2016年22期
关键词:班集体高校

杨英

[摘要]班集体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创建先进班集体更能发挥这种功能。班主任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班级建设的领头人,班主任应强化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优化工作方法,在先进班集体创建中,践行职责,带领全班学生为共同理想而奋斗。实现先进班集体的功能,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班集体 先进 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2-0148-02

一、高校班主任和先进班集体的关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中发2004 16号文件)》中明确指出:班级是大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要着力加强班集体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等活动,发挥团结学生、组织学生、教育学生的职能。可见,班级建设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文件中也指出,高校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班主任在学生思想、生活和学习等方面具有指导学生的职责。

班级发挥着重要功能,创建先进班级更能够凸显、发挥这种功能,同时,有利于班主任进一步规划好、做好班级工作,更能够体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兵家作战,千军万马,需要一个良将,形成统一指挥而协调的系统,创建先进班集体更是如此,需要班级的领头人班主任统一协调,带领全班同学奔向共同的目标。在创建的过程中,践行了班主任的职责。可见,创建先进班集体是高校班主任的職责。

二、先进班集体的作用

(一)班集体与班级的不同点

班集体与班级不同,班级是按照学校专业设置等情况组成的群体,严格来说,班级是为了完成教学管理而设立,为了教学任务而体现;而班集体是班级的外在表现形式,先进的班集体具有清晰而明确的目标、团结一致的班委、积极向上的氛围、侧重于凝聚力的提升,在班集体管理和建设中,引导学生学着处理同学间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得与失的关系,并且通过班级活动、学风建设等,向创建先进班集体的目标共同奋斗。在创建的过程中,学生每个同学得到提升,专业思想更加稳定,综合素质稳步提升。班级组织本身就具有一种不可代替的教育因素,具有非他莫属的教育价值。可见,班集体具有内在教育生命力。

(二)先进班集体的作用

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人与人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不可能脱离群体而独居生活。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需要的层次理论,人有对爱和社会归属的需要,尤其是当代大学生,他们精力旺盛,追求独特性,追求自由,表面上更喜欢彰显个性,实际上,他们对集体的归属感这种心理需求更为迫切。班集体具有这种功能。从创建先进班集体这一过程中,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共同努力,给每个学生展现的机会,从中学生体会到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与力量,找到归属感。先进班集体本身具有教育功能,通过先进班集体的口碑和形象,达到学生自我教育;先进班集体有着清晰的目标,班级同学分工明确,秩序井然,完成学校下发的学生管理和教学等各项任务,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先进班集体有着强有力的管理团队,上到班主任,下到学生干部,师生共同确保集体各项工作,实现自我服务的功能。

三、结合实际,创建先进班集体,班主任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因材施教,讲究方式

作为班主任,我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学生党建和基层组织建设、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并在做学生工作时坚持学生的主体性,树立“教育、管理、服务”三者有机结合,做到对学生要以“耐心、爱心、知心、细心”。同时作为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良师益友,我充分利用班会时间,深化思想教育,使学生每次都能有所受益。例如开学之初,我班开展了“暑期经验交流会”,鼓励同学们“分享所见、畅谈所感”,既锻炼了同学们表达自我的能力,也扩展了视野,加深了同学之间的友谊,提高了班级的凝聚力。

有经验的班主任提醒过,学生助学金的评比发放很容易出问题,闹矛盾。为了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树立良好的评比氛围,达到国家发放助学金的效果,采取公开、公正、讲善良、有爱心的方式,收到良好效果。大胆交由班委去全面实施,吃透文件精神,动员全班,遵循程序,真实反映各自的家庭情况,将书面材料递交班委会,共同查阅,认真比对,特别是要求同学们在名额有限的情况下,懂得谦让,富于同情心,把真正家庭困难、顽强拼搏、品行端正、努力学习的同学评选出来。结果公示后,全班同学非常认可,无一人有异议,对班委会的工作信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主动出击,恰当切入

新生入学,学生从高中转入大学的思想变化与现代要求的不相适应;家庭舒适生活与大学集体生活的不相适应等矛盾就会显现出来。

曾经自己也是一名大学生,了解大学生集体宿舍生活是否融洽和谐,对于五年的大学生活、学习、成长非常的重要。基于此,从入学的当天,逐一深入学生宿舍,不仅关心他们相关手续办理情况,更是特别提醒同学间相互关心、谦让、帮助、和睦相处。正是提前的预防和随后班委会的扎实工作,我们班每个宿舍的同学们相处愉快,相互关爱,相互促进。每每说起宿舍内同学们的关系时,同学们从心底里感到满意,同时把这种良好氛围和模式传播到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

军训后开始上课前,必须组成班委会。看到同学们之间的陌生,对新环境的无所适从,我认为可借此纠正一些同学的自卑胆怯心,培养同学们的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提前告知同学们班委会的组成内容,专门召开全班大会进行自荐演讲,鼓励同学们都能上台自由表达自己的意愿、想法,突破自我,打破常规,不拘形式,给同学们就营造公平、自由的机会,特别让一些内向、保守、羞涩的同学上台演讲,勇于挑战。实践证明,通过这种形势鼓舞了同学们的精神,培养了同学们的自信心和参与意识。

(三)面对错误,深刻反思

大学生思想活跃,但有一部分同学缺乏勤奋刻苦精神。平素放松自己,考前突击,考时作弊。其不以为耻,反以为然。对大学生行为规范手册中的规定和考试违纪行为处理不能引起重视,甚至毫不在乎。在第一学期考试中我们班就有一个同学考试作弊被抓。针对这一情况,不包庇,不轻视,紧抓不放,深刻反思,教育大家。立即找这位同学谈话,坦诚说明他所犯的严重错误,深刻认清该错误的处理结果及其对今后的影响。一定让该同学承认错误,并要让他决心改正,绝不再犯。同时,及时召开全班大会,讲究方式,但不回避问题,以此为诫深刻教育大家,并且重新学习相关文件,加深印象,彻底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考试作弊的耻辱和严重影响。随后又多次与这位同学谈心,鼓励其积极参加院系组织的各项有益活动,扎实认真学习每门课程,以优异的成绩、良好的表现,弥补之前的过失。教育了本人,促进了学习,有利于大家的成长。

良好的班风、学风是取得班级各项工作优异成绩的重要前提条件,也是创建先进班集体的必要内容。因此,班主任一定要抓好学风、班风建设。尤其作为大四班级的班主任,我深知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学生走向临床的坚实基础。因此,我们秉持实验班“通国学,修医德,读经典,跟名师,勤临床,多感悟,善总结,成大器”的二十四字方针,成功举办了实验班首届国学讲座。此次讲座不仅提高了同學们分工协作的能力,培养了同学之间的工作默契,同时也让更多同学感受到国学了的魅力,发扬国学精神。与此同时,我班还开展晨诵经典《伤寒论》《黄帝内经》,目的在于“读经典,明事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除此之外,我班还首创学生学习小组“共进社”,目的在于稳定优等生成绩,提高中等生成绩,帮助差生进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掌握了专业理论知识,取得显著效果。

(四)团结创新,健康成长

作为一名班主任,创建一套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办法尤为重要。在实验班级成立之初,我们创新班委选取机制,采用学生会层第结构,以力求班级同学人人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锻炼自己的能力,我们秉持“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使人人“所长有所用,所短有所补”。同时,为了促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融合,我班又开展了“感恩母校,提早临床”的冬季艾灸暖心田活动。此次活动不仅培养学生感恩之心,同时为同学提早接触临床创造条件,使同学们真正学以致用,发挥所长。

班委会是全体同学学习和生活的核心,培养班委会的成长,有利于整个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也是抓好班级各项活动的关键点。根据班委会自荐演讲的情况,我特别扩大了班委会人员的数量,有意培养学生干部,创造成长锻炼机会,鼓励他们团结创新,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大胆工作,不怕出错,民主协商,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这一思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班委会经常自发地组织全班同学学习观看非常有意义的视频短片,反省、督促、规划自我,明确奋斗目标。

(五)终身学习、为人师表

作为高校班主任,应秉持“终身学习、为人师表”的理念,通过学习学生工作的相关精神,加强自身能力素质,多学习,多实践,一要多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内容,掌握管理学生的一般规律。二要研究相关论文,将平时的理论指导实践,并将在学生工作实践中零散的、感性的经验心得,不断研究、探索,上升为理论,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结论与实践相促进。三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尝试和熟练运用网络技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当前,处于信息时代下,学生时刻与网络相联系,与信息打交道,微信、QQ成为重要的交流方式之一。因此,作为学生的班主任,更要熟悉这些交流的途径,注意在这些交流方式下,体现的学生心理,掌握学生思想、心理动态。并通过不断的实践,逐步占领网络思想政治的领地,不断拓展学生管理途径,运用网络媒介积极开展学生工作。

担任班主任在当今大学里有莫大的责任。社会和家庭寄予大学教育很高的希望。通过我们勤于思考,善于观察,多以沟通,用心对待,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履行好班主任的职责,在班级建设中,以创建先进班集体为目标、为契机,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通过创建,促进建设和管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意识。

【参考文献】

[1]曲慧敏,王鸿祥.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班集体建设探究[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

[2]陈名孝.浅谈高校班主任在创建先进班集体活动中的作用[J].华南热带作物学院学报,1995(02).

[3]宋波.先进班集体评选机制的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07(02).

[4]赵德磊.一位心理学家的教育思想:罗杰斯人本教育观释析[M].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04).

[5]马瑞贤.人本主义心理学指导下的双柱教学模式[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2).

责任编辑:张丽

猜你喜欢
班集体高校
大班集体建构活动中支持幼儿探究能力发展的几点建议
重审优秀班集体建设的教育意义
人心齐,泰山移
中等职业学校班集体建设的策略研究
温暖的班集体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