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创业孵化链条建设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2017-04-01 01:33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中国科技产业 2017年2期
关键词:众创加速器苗圃

◎科 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陈 晴 陈 曦

推进创业孵化链条建设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科 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陈 晴 陈 曦

为满足不同领域、不同业态、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服务差异化需求以及孵化器自身发展的需要,从注重科技创业孵化向注重科技创业孵化全链条转变,把孵化服务向前后两端延展,形成良好的创业生态系统和环境,帮助创业企业快速健康成长,2013年科技部火炬中心启动了“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建设示范工作。截至2015年,分三批确定了41家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建设工作示范单位,覆盖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经过三年的建设和发展,各示范单位在载体空间建设、企业孵化培育、服务体系完善、国际化进程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成为全面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有力抓手。

一、总体情况

1.载体空间建设形成规模。空间上以科技企业孵化器为基础和核心,整合场地资源,向前后两端延伸建设创业苗圃和加速器,完成不同发展阶段企业在物理空间上的集聚,形成链条空间两端延展的无缝对接。截至2015年,科技创业孵化链条载体物理空间面积合计1230万平方米,占孵化场地总面积的14%,其中创业苗圃场地面积合计42万平方米,孵化器场地面积合计395万平方米,加速器场地面积合计793万平方米。

2.企业孵化培育成效显著。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完整的创业生态网络,完善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吸引了大批创业人才、团队和企业的集聚。目前链条内入驻的团队及企业数量达16380家,占全国在孵企业总数的16%,其中创业苗圃内创业团队3882家,孵化器在孵企业8923家,加速器内高成长性企业3575家。2436家创业苗圃内的创业团队成功转化为孵化器在孵企业,转化率62.75%;1148家孵化器毕业的高成长性企业进入加速器,占比12.87%,实现了“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三部分的有效衔接。同时注重推动高成长性企业挂牌上市、进入资本市场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通过一系列常态化培育辅导和“一对一”的跟踪服务,链条内287家高成长性企业分别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产权交易市场、股权交易市场等挂牌、上市。

3.注重搭建专业技术平台。孵化链条在不断完善和提升自身服务体系的同时聚集了1361家各类服务机构,为创业团队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和多元化的一站式服务,有效集聚了政、产、学、研、金、介、贸等优势资源。孵化服务趋向生态化,致使专业化功能不断强化。链条建设示范单位普遍采取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联建及自建的方式建立专业技术平台,建设专业领域实验室、数据、软件、装备、设施等共享资源,配备专业技术服务人员,提供具备小试、中试、检验检测以及小规模产品试制等功能的技术服务,弥补了单个企业研发能力的不足,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节约了企业的研发投入。例如汇龙森欧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建成的生物医药公共技术平台包含分析测试、生物技术和制剂研究技术三个功能实验室及5套符合GMP标准的洁净车间,2015年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检验、检测服务1900项次。

4.梯度投资服务体系逐渐形成。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点和其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完善梯度投资服务体系,逐步打造金融产品链。截至2015年,链条内创业团队和企业获得投融资金额达1183473万元,其中创业苗圃投融资金额为41728.59万元,孵化器472751.1万元、加速器668993.36万元。随着链条建设规模的形成和孵化服务功能的提升,链条建设示范单位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示范期间链条总收入为1567439.67万元,其中综合服务性收入62348.62万元;就业人数253252人。

二、突出特点

1.营造良好的创业生态,拓展孵化服务空间。科技创业孵化链条营造了更好的创新创业局部环境和生态,顺应了企业发展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的成长规律,整合了从创业团队到创业企业再到高成长企业的服务资源,有利于科技企业培育成长壮大。孵化链条拓展了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服务空间,更加重视科技创业人才和团队的全面服务,促进了孵化服务功能的提升以及孵化器的专业化发展、市场化转型,有利于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可持续发展。

2.众创空间快速发展,促进链条前端建设。链条建设示范单位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在创业苗圃基础上创建了众创空间。众创空间的出现进一步向前延伸创新创业的服务触角,增强和完善了科技创业孵化链条的前端环节。众创空间与创业苗圃互为补充,进一步降低创业的成本和门槛,提供了更专业、更便捷、更系统的“预孵化”服务。

3.注重链条后端建设,初步实现产业集聚。根据高成长性企业的特点和需求不断完善加速器的服务内容和方式,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科技企业加速器服务体系,与前端服务体系融为一体构建出“接力式”创新创业服务链。助推高成长性企业快速发展壮大,促进链条内企业之间的互动合作,促使关联企业区域内有效聚集构成上下游产业链,产生同行业企业虹吸效应形成区域内产业集聚。西安高新区通过科技企业加速器建设,截至2015年,加速器企业总量达到85家,企业聚焦生物与医药产业、先进制造及高端装备产业并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收入、利润、税收年均增长均超过30%,平均产值和投资强度均大于1万元/平方米,产业定位基本实现,产业集聚效应彰显。

4.顺应互联网+趋势,构建线上线下服务。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创新创业服务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运用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技术,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和孵化服务能力的同时为创业企业提供更高效、专业、精准的增值服务,形成组织体系网络化、参与主体多元化、服务内容专业化、服务形式个性化的“互联网+创新创业服务”生态系统。

5.“引进来”“走出去”并举,对接全球创新资源。聚焦国际知名大企业创新中心、高校研究院、高层次人才、国际资本、国际市场等全球要素资源,“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融入全球创新创业网络,提升双创全球格局。2015年2月成都新谷、上海杨浦、北京瀚海联合出海成立中美企业创新中心(波士顿),3月中美企业创新中心(波士顿)与美中合作发展委员会合作成立中美跨境创新并购平台—麦道国际集团,同期中美企业创新中心(波士顿)暨中美企业共同发展平台在美国麻州落成,4月中美企业创新中心(西部中心)正式落定天府新谷,这一系列组合动作落定了中国孵化器国际化关键一子。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1.加大众创空间融入孵化链条深度。抓住众创空间与创业苗圃的共同特点,建立协同、共享、开放的发展机制,提升众创空间发展品质,加快众创空间融入链条建设的进度,促进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的有机结合,实现从个人、项目、团队孵化,到初创企业孵化,再到成长企业孵化的全链条一体化服务。

2.持续提升科技企业孵化器功能水平。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孵化链条的核心,也是链条建设的主体,对链条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作为科技创业孵化链建设的重要前提,“十三五”期间要进一步不断提升科技企业孵化器功能水平,夯实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建设的基础。

3.探索发展机制提高加速器服务能力。围绕高成长企业发展需求,秉承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的理念,研究加速器的评价条件标准、服务工作指引,探讨开展加速器备案工作的可行性。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运营机制,鼓励多元化主体参与加速器建设,发展专业企业集聚、配套企业集聚、产业上下游企业集聚等多类型加速器。建立健全入驻企业筛选机制以及上市并购、股权转让等企业退出机制,不断提升技术开发、资本运作、人力资源、市场开拓、国际合作、知识产权等服务。

4.突显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将进一步研究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标准,为制定科技型中小企业政策措施打下基础。孵化出高成长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也是双创工作必然要求。今后,孵化链条建设工作需要进一步聚焦培育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促进新模式、新技术转化为新品牌、新动能,把科技创业孵化链条打造成培育科技小巨人、大品牌的最有效载体和工作抓手。

5.积极吸引大企业参与孵化链条建设。大企业技术创新已从内部走向外部,需要借助外部创业力量、运用创业孵化体系的优势打造新的核心竞争力。要推动大企业与创业孵化体系的有机结合,孵化、投资、并购并举。主动对接大企业,推动大企业进入科技创业孵化链条,让科技创业孵化链条成为大企业选苗育苗的基地,让科技创业企业进入大企业平台加速成长。

6.建立健全孵化链条的评价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服务企业成长不同阶段的孵化链条综合评价体系,结合每个阶段的特色有针对性地建立指标体系,进行科学评价。

猜你喜欢
众创加速器苗圃
莫比斯加速器众创办公空间
知识快餐店 科学加速器
全民小康路上的“加速器”
种植苗圃抢先机 解决好这些问题
彩霞苗圃优惠提供新优果树苗木
试论加快国有林场苗圃经济发展的对策
联合办公:众创时代的共享与协同
众创空间向“专业化”升级
西安市级众创空间可资助30万元
青岛市国有苗圃的现状与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