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尽黄沙始到金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二)

2017-04-01 17:29张聪聪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涂色平均分分母

张聪聪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90、91页。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师:我们都知道,学数学一定离不开“数”。我们已经学过了 0、1、2、3……这样的自然数,这样的自然数继续往下说,说得完吗?

生:说不完。

师:是啊,自然数无穷多,但是这么多的自然数是不是够用了?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数的知识。你们准备好了吗?

二、情境引入,初步认识几分之一

1.初步认识几分之一。

师:聪聪和明明为野餐准备了一些食物。四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个人分到多少?

生:我认为是2个。因为4÷2=2。

师:真棒!他们还准备了两瓶水,平均分,每个人能分到多少?

生:每个人分到1瓶水,2÷2=1。

师:那么一个大蛋糕,要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个人又能分到多少呢?

生:每个人能分到0.5个。

师:这样是平均分吗?(课件演示:一个蛋糕被切成大小不同的两份)

生:不是!

师:怎样分才是平均分?

生:这一个蛋糕要平均分,两边要一样多。

师:现在是平均分吗?(课件演示:一个蛋糕被切成大小相同的两份)

生:(全体异口同声)是!

师:瞧!像这样子,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右边这一份就是这块蛋糕的,那左边这一份呢?(教师边说,课件边演示平均分过程)

师:说得真不错。把一个长方形这样平均分,你看到了几分之一?

2.学习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读、写。

生:三个。

师:你们知道每个部分的名称是什么吗?让我们通过阅读“学习纸”去找答案吧。(学生阅读“学习纸”)

生:我知道了:中间这条线叫分数线,下面这个数叫分母,上面的数叫分子。

师:分母表示什么意思?

生: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写几。

师:也就是说分母表示的是平均分成的份数。那分子1呢?

生:就是其中的一份。

师:分数你们都会读吗?大声地读一读。

生(齐读):二分之一、三分之一、五分之一。

师:分数该怎么写呢?应该先写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再写分母,看看平均分成了几份,最后写分子。其实分数的写法一开始并不是这样子的,你们知道它是怎么演变过来的吗?让我们通过一个小视频去了解一下吧。(播放微视频:分数走过的历史)

三、动手操作,进一步探究分数的含义

1.任务说明。

师:同学们,只会读写不代表对分数真正理解,要想真正理解分数,我们还要继续探究。课前,老师给大家发了几张正方形纸片,你们能找到一个正方形的吗?

要求:①想一想,怎样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四份。

③比一比,谁的方法多。

2.学生活动。

3.反馈交流。

师:好,找到一种方法的请举手。(学生纷纷举手)

师:非常好!找到一种方法已经达到了100分,方法越多,说明你越会思考。谁愿意到前面展示你的作品?

生:(展示作品)我把这张正方形纸片先竖着对折,再横着对折,展开后有四份了,其中一份就是。

……

(学生一一展示,此时黑板上张贴了学生不同的作品)

师:同学们,黑板上有六个正方形,涂色部分的形状、大小都一样吗?

生:形状不同,涂色部分有的是正方形、有的是三角形,有一个是长方形。大小也不一样。

生:因为都是平均分成了四份。只要是平均分成四份,不管大小形状,每一份都是。

师:说得太好了!只要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四份,那么每份一定是它的。(课件动态演示)那这样呢?

师:你说得没错,如果这样分呢?

生:好像不是平均分的。

师:那我们来验证一下。(课件动态演示每一份是一样大的)

师:这样分呢?

生:一定也是,因为每一份是一样大的。

师:其实这样的分法还有很多!但不管怎么分,只要把它平均分成了四份,每一份都可以用来表示。

4.练习巩固。

师:下面涂色部分分别是每个图形的几分之一?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生:第三幅图不是平均分的,我觉得不能用分数表示。

生:你们看,只要把小的那块移动一下,两块拼起来就完整了。就是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了八份,其中的一份就是。

师:对,那最后一幅图呢?

生:这个长方形如果继续平均分,每个小长方形分成四份,可以分成 16(4×4)份。

师:有时候我们还可以通过旋转合并、继续分割等方式来找到分数。

四、直观演示,比较分数的大小

师:现在老师再请出一个细细长长的长方形,把它平均分,涂色部分表示的是多少?

师:现在涂色部分?

师:继续看。

师:还能继续平均分吗?

生:能!

师:当然能,这样的分数还有很多,我们用省略号来表示。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吗?

……

生:我发现分母越来越大,但是一份越来越小。

师:你的意思是说分母越大,就是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小。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课件动态演示)

师:对于同一个物体而言,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小。

生:分母越大,每一份就越小。

五、拓展提高,体会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师:老师这里请来了几个大小都不同的正方形。分一分,再比一比,①是②的几分之一?②是③的几分之一?③是④的几分之一?

师:①是④的几分之一?有什么办法能知道?

生:可以把④继续平均分。先分成四份,里面再分成四份,4×4是16,再分成四份,就是六十四份了。应该是。(课件动态演示)

生:我还有一种方法,量了一下,①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④正方形的边长是8厘米,8×8相当于有64个小正方形。也可以说明是。

六、课堂总结,评价激励

1.谈收获。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生:我认识了一些分数。

生:我知道了把物体平均分以后,可以找到分数。

生:我还知道了分母越大,每一份就越小。

2.评表现。

师:今天老师也有很大收获,我发现每位同学听讲都很认真;有的同学很会思考,有的同学积极发言。这里出现了两个数,也是分数吗?它们又表示什么含义呢?这个问题留着我们以后再来探究。

猜你喜欢
涂色平均分分母
“去括号与去分母”能力起航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这样做合理吗
教你学会平均分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涂色
涂色
涂色
涂色
平均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