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分

  • 结构化教学,让“平均分”的种子生根发芽
    年级下册“认识平均分”一课的教学实践为例,探究在结构化视域下帮助学生在高点认识本体知识,全局性地把握知识结构,让“平均分”的种子生根发芽。【关键词】结构化教学 平均分 概念教学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编排存在极大的离散性,因此,在教学中形成结构化模式尤为重要,它要求教师不仅要考虑数学知识的整体结构特征,还要依据学生年龄特征及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思考,从整体上厘清数学知识之间的渊源关系以及知识块之间的生长关系,把不同的内容进行梳理、串联、整合,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

    新教师 2023年2期2023-09-19

  • 如何做好单元课时的划分和衔接
    路径: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感知平均分的不同结果;理解除法的含义,会用乘法口诀求商;培养分析数量关系能力,深化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基于学习路径分析,对“表内除法”的教学进行单元整体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均分和表内除法。[关键词]学习路径;单元整体教学;平均分[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14-0033-03以人教版二年级教材为例,“表内除法(一)”单元作为“表内除法”的起始单元,分为两部分:除法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23年5期2023-07-31

  • 重构教材练习 促进思维发展 ——以《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拓展练习为例
    一类,它们都是平均分。生:我想把②、③、⑤、⑥分一类,它们都没有平均分。总结:①、④平均分,可以直接用分数表示。分母表示总份数,分子表示涂色份数。而没有平均分的不能直接用分数表示。二、层层深入,建立方法师:那像②、③这类没有平均分的图形,你有什么办法用分数表示呢?生1:(示范操作)将图②右边的阴影部分平移到左边,就将图形平均分成了3 份,涂色部分占1份,用表示。生2:图③可以添一条辅助线,就将图形平均分成了4 份,可以用分数表示。师:(动画展示)添辅助线的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23年7期2023-07-26

  • 多元表征,让数学思维之花绽放 ——以《认识平均分》教学为例
    字联想,引出“平均分”师:看到“分”字,你想到了什么?生1:人民币的单位“分”。生2:分开。生3:分一分。生4:分东西。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分东西,你能举一些例子吗?师:其实在这些分的过程中,蕴含了很多的数学知识,今天的学习就从分东西开始。二、动手操作,学习“平均分”1.感知“平均分”师:老师带来了6 个桃,要把这6 个桃子分成两堆。你会分吗?师:大家可以用圆片代替桃,动手分一分。师:谁来把你分的结果与大家分享一下?生1:一堆1 个,一堆5 个。生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23年7期2023-07-26

  • 借助实物直观辅助学生理解“平均分”含义
    第一课时“认识平均分”及相关练习。二、教材定位与思考本节设计包含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例1、例2。这节课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教材在编排上首先利用例1“分一分”的活动情景,使学生获取平均分的直观认识;再通过例2将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的活动操作,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感受平均分方法的多样化。注重让学生在“做中学”,并根据切身体验尝试用数学语言描述平均分。引导学生在一边分一边说的过程中,加深对平均分活动的脑内表象,进而为后续除法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3年4期2023-06-20

  • 经历操作比较 规范均分过程
    娟【摘 要】“平均分”是形成除法含义的基础。在“平均分”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经历“分物比较”“规范操作”“适度回顾”等过程,概括出“平均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平均分”的两种情况,即“等分”与“包含”,并用“相同减数连减”的形式记录,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关键词】操作比较;规范均分;平均分在分物时,每份分得同样多,叫作平均分。二年级的学生课前已经有了丰富的有关平均分的生活经验,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2023年4期2023-05-30

  • 经历操作比较 规范均分过程 ——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平均分”教学实践研究
    得同样多,叫作平均分。二年级的学生课前已经有了丰富的有关平均分的生活经验,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参与平均分的活动,探索平均分的方法,认识平均分的两种不同情况:一是先确定要平均分成的份数再分(等分);二是先确定每一份要分得多少再分(包含)。同时,让学生通过分一分、说一说、圈一圈等方式理解“平均分”,这种方式既重视平均分的过程,也注重对平均分结果的认识和表述。最后在理解“平均分”含义的基础上,用连减的形式记录平均分的过程,让学生逐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23年11期2023-05-03

  • 学会数学表达:掌握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
    教材二年级上册平均分第一个课时的教学,老师讲了“什么是平均分”“怎样进行平均分”。我的思考是:老师教了什么是平均分、怎样进行平均分,是不是就够了?我的理解是还不够。我认为,还应该明确地让孩子思考“为什么要学习平均分”。理解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在学习“什么是平均分”时,就有同学提到过“公平”,而公平与“为什么要平均分”是相关的。但是,学生使用“公平”是为了描述“这样分”的特点,老师使用“公平”是为了引出平均分的概念,他们都没有联想到平均分的价值。最重要的是在

    基础教育论坛 2023年2期2023-03-21

  • 探寻知识内在连接点,加速认识理解
    词]小学数学;平均分;连接点;比较[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2)27-0005-03数学课堂中,引导学生探寻知识之间的连接点,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为此,教学《平均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要全面了解与掌握学生的认知心理,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以及已有平均分的经验,引导学生沟通不同分法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化学生的感悟,助推学生初步建构平均分的数学模型,为他们深入学习除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2年9期2022-11-24

  • 以『三改』促进深度建构概念 ——以《认识平均分》教学为例
    验背景。《认识平均分》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种子课,在本节课教学之前,学生一般都有一些“分东西”的经历,但大多数学生没有注意过分东西活动里面的数学内容,更没有认识平均分。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均分、体验平均分,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教学时,笔者做了一些思考与尝试,通过“三改”有效促进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建构。一、改造学习情境,为概念理解创造外部条件在苏教版教材中,这一教学内容直接通过例1 的分桃,让学生初步认识平均分;在例2 的教学中开展平均分的操作活动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22年10期2022-11-01

  • 《分一分与除法(平均分)》教学
    目标】1.通过平均分的情境,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积累除法的感性认识。2.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3.初步认识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4.能结合具体情境,根据图片和文字信息,解决简单的除法应用问题,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探究新知1.体验任意分。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12个小圆片,如果要分给3 个小朋友,你想怎么分?(学生上台摆,交流怎么分、分的结果)生:第一个小朋友分3 个,第二个小朋友分5 个,剩下的4 个圆片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22年8期2022-09-02

  • 关于“平均分”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烨灵摘 要:“平均分”作为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的内容,是学习除法的基础,学生通过活动情景和实操体会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平均分”,通过让学生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等方式充分参与课堂教学,为后面除法的认识奠基。但是实际教学中会出现一些与设定相差较大的情形,文章通过对这两个课时的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意外”进行分析以及优化课堂教学。关键词:小学数学;“平均分”;教学实践一、创设情境,突破思维禁锢【教学回顾】出示课件:把6颗糖果分成3份,分一分。并让学生用圆片代替糖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22年5期2022-06-21

  • 由“一道习题”反观“一个单元”
    助学生深入理解平均分的内涵,并顺利过渡到对除法的学习,本文将对一道习题的思考延伸到对一个单元的分析,尝试从运算关系的角度对小学数学单元种子课“认识平均分”例1、例2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构,以凸显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关键词:小学数学;单元重构;平均分;运算关系一、一道习题引发的思考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表内除法(一)》的“认识除法”板块后安排有“练习八”供学生对板块内容进行练习巩固,其中教材第51页的第4题(如图1)引发了笔者的思考:(一)在学生眼

    求知导刊 2022年8期2022-06-15

  • 概念教学,让思维卷入其中
    郑娅红平均分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8~10页的内容,是建立在“分”及“同样多”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后续认识除法的重要基础。要突破“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是理解什么是平均分平均分的两种不同分法。为此,将平均分设计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让学生经历分—平均分—探索平均分的方法的学习过程;第二课时,在对比中,确定标准,选择平均分的方法,深化理解平均分。笔者借助第一课时的内容,谈谈在概念教学中如何让思维卷入其中。一、在表征中丰富感知,揭示平均分的本质一个概念的学习,要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22年4期2022-05-17

  • 以平均数的教学为例谈“变教为学”
    内在规律、联系平均分等方式。[关键词]变教为学;平均数;活动;平均分[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2)35-0091-03平均数属于统计与概率这一大分支,如果教学时教师拘泥于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只追求顺利计算出平均数,忽视对平均数本源和用途的考究,那么学生在计算平均数时就会犯下各种低级的错误,即使他们明明对平均数的计算公式烂熟于心,但是由于弄不清算理,还是会错误频出,有时错了还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能熟练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22年12期2022-03-03

  • 活用教材,促进有效学习 ——以《平均分》一课的教学为例
    版二年级下册《平均分》一课,从整体上看,它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法和简单的分类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它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用除法解决问题以及将来学习分数等知识的基础。此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即能从分的结果(每份分得同样多)判断是否平均分。教学难点是掌握平均分的方法:可以一个一个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分。从动态解读教材的角度看,教材呈现的是学生分物以后的结果,而教学中更需要关注的是学生经历动态的分物的过程。二、对接认知起点,追寻有效互动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起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21年26期2021-09-30

  • “问本数学”理念浅析
    下册除法单元“平均分的认识”为例,谈谈“问本数学”的实施路径。一、叩问概念本质,展现真实操作低年级学生抽象概括能力不强,理解抽象概念需要借助直观事物。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抽象概念时,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直观操作。执教《分物游戏》时,笔者创设情境:孙悟空在天宫待久了,决定回花果山看望他的徒子徒孙。他从王母娘娘的蟠桃园中摘了4个仙桃,送给前来迎接它的小猴乐乐和欢欢。这4个仙桃可以怎样分呢?学生动手操作自主分桃,出现了五种不同的分法:(4,0)(3,1)(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1年5期2021-08-02

  • “设而不解”有奇效
    排列,前5名的平均分比前4名的平均分少1分,后4名的平均分比后5名的平均分少2分。那么,前4名的平均分比后4名的平均分多几分?观察开始这个题目的已知条件很少,很难用常规方法解。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用设数法。常规思路我们试着用设数法来解一下。假设前5名的平均分是20分,那么前4名的平均分就是21分,由20×5-21×4=16(分)可知,第5名一定是16分。由此可得:21分,21分,21分,21分,16分,(   ),(   ),(   ),(   )。再设后4名

    数学大王·中高年级 2021年4期2021-04-27

  • 平均分的含义
    丽要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可以经历以下学习活动。1.激活经验,迁移旧知。借助点子图,学生回忆6 可以分成几和几。2.动手操作,生成分法。把6 颗糖果分成3 份,分一分。学生先用小棒代替糖果动手操作,独立完成后再与同伴交流想法。3.加强比较,突显特征。(1)说一说,交流不同的分法,说一说是怎么分的?(2)记一记,每份各有几块,在直观图下写出相应的数字。(3)想一想,哪种分法更“公平”?(4)议一议方法三,这种“公平”的分法有什么特点?学生感知平均分的含义是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21年3期2021-03-30

  • “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
    你知道,你说(平均分)。对,就叫平均分。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平均分的问题。师:谁能举个生活中平均分的例子?生1:我有6个苹果,把它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3个。师:你能再说一遍吗?他说得真好,你能像他一样举个例子吗?生2:妈妈有8块糖,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2块。生3:有10个桃子,每人分5个,平均分给2个人。师:这样也是?(平均分)师:我也来举个例子吧。有2只小猫,6条小鱼,想要平均分给它们俩,谁来分?你是怎样分的?生:依次分,给第一只小猫1条,再给

    新课程·上旬 2020年34期2020-12-23

  • 平均分”是关键
    是要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只有把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才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就是只有“平均分”,才能用分数表示。图一 图二图三图四当然,有些图形的阴影部分表面上看是没有平均分,实际上却是平均分的。像图五,初看时发现阴影部分有8块,有的大,有的小,以为不是把整个圆平均分,不能用分数来表示阴影部分。实际上,只要把这个圆“转动”一下,就可以发现,是把整个圆平均分成了2份,阴影部分占其中的一份,所以可以用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图五从前面的分析可以

    小学生学习指导(中年级) 2020年11期2020-11-27

  • 这样做合理吗
    1)这组数据的平均分是多少?(2)如果按照“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再计算平均分”的评分方法来计算,平均分是多少?你认为这样做是否有道理?为什么?分析与解:(1)平均分=总分数÷份数。列式计算为:(9.8+9.7+9.7+9.6+9.6+9.6+9.6+9.5+9.5+9.4+9.3)÷11=105.3÷11≈9.6(分)(2)如果按照“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再计算平均分”的评分方法来计算,平均分是:(9.7+9.7+9.6+9.6+9.

    小学生学习指导(高年级) 2020年6期2020-07-07

  • 《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
    体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2.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掌握按每几个一份的要求平均分物体的方法,在操作交流中进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本质特征。3.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分一分”,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意义加以运用教具:课件学具:圆片8个、小棒12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课件: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吃过桃子吧?小猴们最喜欢吃桃子,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9期2020-05-25

  • 小学数学“平均分”教学略谈
    ”,于是产生“平均分”。小学数学所研究的数量关系,细细推敲,会发现很多都和平均分有关。本文谈一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平均分”教学。1 学习平均分 掌握基本知识技能1.1 经历体验 认识平均分本质小学低年级安排学习数的分成,比如5的分成与6的分成。经历6的分成时,学生感受到:其中的有些情况,分成的两个数相同,有些情况,分成的两个数不相同;经历了几次不同数的分成,学生通过先后比较,又感受到:有些数能够分成相同的数,有些数不能够分成相同的数。这样的体验,

    成长 2020年2期2020-05-22

  • 平均分的策略与除法竖式的关联性思考
    数学非常重视“平均分”概念的教学。另外,大家也非常明白,除法竖式是计算除法的一种重要的方法,而方法的学习、理解离不开概念与原理。由此可知,除法竖式与平均分概念之间必然存在关联,那么这种关联在实际中得到体现了吗?体现了多少呢?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一、平均分概念地位突出,对平均分的策略(操作过程)学习同样重视国内现行的几套教材,基本上都独立安排了“分一分与除法”这样一个课时,目的就是先学习掌握平均分概念,为学习除法打下基础;另外,教材中也特别重视平均分

    新课程·中旬 2019年6期2019-08-17

  • 平均分只重结果吗?
    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要突破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是理解“平均分”。在教学的开始,教师创设了活动情境,在第一个环节给猴子分桃子:让学生上前板演到讲台上,在两只猴下面贴“桃子”纸片,看一看有几种分法。教師首先问学生们的想法,认为哪种分法最合适。大多数学生都认为第一种最合适,原因是因为分得一样多。然后教师再引导出这样的分法叫作“平均分”。第二个环节给小兔分萝卜,一共有12根胡萝卜,来了3只小兔,要求每只小兔分的萝卜一样多,请问怎么。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9年3期2019-04-26

  • 整体感悟中初建心向 积极探究中组建结构——以“平均分”一课教学为例
    如小学二年级“平均分”的教学,就可以通过操作实践、问题引领,帮助学生整体感悟平均分的两种分法,获得“平均分”的直接感受和体会,在此基础上引入除法,从而沟通分物品与除法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初步构建除法单元内容探究的整体框架结构。一、激发需求,初涉概念1.谈话:生活中经常需要把东西分一分,二(1)班的同学要去秋游了,他们正在开心地分着食品。瞧,第一小组的4位同学是这样分的:2.提问:每种各是怎样分的?哪些分法比较合理?不合理的怎样调整就变得合理了?(学生尝试调整

    数学大世界 2018年25期2018-10-09

  • 追求概念的意义建构 ———《平均分》教学与反思
    析对比,理解“平均分”的含义1.出示图片。2.学生尝试:分一分,画一画。3.分类对比,揭示“平均分”。师:你能看出这些图片是怎么分的吗?生:一共有12个萝卜,分了6份,每份都有2个。生:把12个萝卜分成2份,一份只有2个,另一份有10个。师:如果要把这些分法分成两类,你会怎么分?生:分得一样多的为一类;分得不一样多的为另一类。师:每份分得同样多,我们叫做平均分。(板书课题,并出示定义)今天我们重点来研究平均分。【设计意图:从分萝卜的童话情境引入,引起学生的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18年7期2018-07-12

  • 不能达到的平均分
    下次考试,三次平均分一定要达到95分,否则,小心我竹笋炒内!”“下次我一定会很细心,不骄傲。”我赶紧点头答应着。“要达到95的平均分,那下次我要考多少分呢?”正好学了平均数,我拿出笔和纸,赶紧算起来。要达到平均分95分,那三次要考的总分是95 ×3=295(分),这两次考试的总分是97+87=184(分),那下次我应该考295 -184=101(分)。“天哪,101分!”我皱着眉头,“一张试卷一共才1OO分,我怎么考得到101分呢?这可真是达不到的平均分

    数学小灵通·3-4年级 2018年7期2018-07-12

  • 最初感悟的宝贵
    的基础,而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是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前提,因此,要在学生充分感知平均分的基础上,展开后续学习,它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法和平均分之后将数型结合的课,这堂课的主要任务一方面是认识除法,另一方面是将平均分转化为除法,让学生知道什么时候用除法。我在听了某小学的老师上的这一内容的研讨课后深受启发,于是,在我上《除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我按照我的想法去讲解了,但是讲完后感觉新教材的这一块知识有点乱,主要体现在平均分,老教材将除法这部分内容分为平均分和包含除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2期2018-05-14

  • 平均分”的奥秘
    邱廷建要想学会平均分,我们首先应该知道什么叫平均分。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下面这道题:聪聪用8个橘子招待他的4个小伙伴,那么这些橘子怎样分才好呢?有的小朋友可能会说,每个人都分到一些就可以了,比如:把8个橘子分成1个、2个、2个和3个四份,然后给每个小伙伴分一份。还有的小朋友可能会说,可以给每个小伙伴分2个橘子,这样不仅能把橘子全部分完,而且每个小伙伴分到的都一样多。比较这两种分法,你会选择哪一种呢?是不是觉得第二种分法比较好呢?像第二种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

    数学小灵通(1-2年级) 2018年3期2018-04-10

  • 动手操作 自主探究 实现从未知到已知
    作,了解什么是平均分及怎样分才是平均分。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并由此粗浅地感知除法。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及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意识。能用学到的平均分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通过学生具体操作平均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并掌握平均分的两种方法。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熟练地进行平均分。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直观感知“平均分”1.情境引入,感悟平均分的特点。师:同学们,二年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18年2期2018-04-08

  • 最初感悟的宝贵 ——《除法的初步认识》学习案例
    的基础,而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是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前提,因此,要在学生充分感知平均分的基础上,展开后续学习,它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法和平均分之后将数型结合的课,这堂课的主要任务一方面是认识除法,另一方面是将平均分转化为除法,让学生知道什么时候用除法。我在听了某小学的老师上的这一内容的研讨课后深受启发,于是,在我上《除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我按照我的想法去讲解了,但是讲完后感觉新教材的这一块知识有点乱,主要体现在平均分,老教材将除法这部分内容分为平均分和包含除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16期2018-03-06

  • 能“偷懒”的平均数
    赛呢,反正是取平均分,后面好好发挥!对呀!我跟你差不多,我很有信心!那我剩下的3场平均每场要打多少分,平均分才能有180分呢?已经比了4场,平均每场180分就可以进入决赛,那四场一共需要得180×4=720(分),现在虫苹果一共得了:177+168+172+183=700(分)。还差720-700=20(分),所以剩下的3场平均每场要多得20÷3≈7(分),也就是说每场180+7=187(分)平均分才能达到180分。又该我了,我这次一定要得187分!加油!

    小天使·六年级语数英综合 2017年11期2017-11-29

  • 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力去,大家一起平均分了吃。”带几颗好呢?我想了想,就带十二颗。如果来二个,12÷2=6,可以平均分;如果来三个人,12÷3=4,可以平均分……照这样计算,来1、2、3、4、6、12个小朋友都能平均分。于是,我拿起十二颗巧克力出门滑冰去了。果然,来了三个人,我给每人分了四颗巧克力,正好分完。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数学知识,粗心的小朋友可得不它。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第四小学四(4)班指导老师:李家成

    青少年日记·小学生版 2017年3期2017-06-23

  • 分数医院
    看图形有没有被平均分。如果是平均分,通常可以用分数表示;如果不是平均分,要注意隐藏条件,看能不能进一步把图形进行平均分,如果不能平均分,就不能用分数表示,如果能平均分,就可以用分数表示。从题目的图中可以看出,小长方形与三角形的大小不等,不是平均分,所以吾是错的。但是,如果先按右图的方法把图形作进一步的划分,原图形就被平均分成了8份,涂色部分是3份,这样就能用分数表示了。[处方]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3/8。[病例2]走同样长的一段路,甲需要1/5小时,乙需要

    数学小灵通·3-4年级 2017年2期2017-05-30

  • 动手“做”出新分数
    为三角形没有被平均分。 我想,有的图形虽然没有被平均分,但是经过分割之后就可以转化成平均分。例如,右面的正方形虽然没有被平均分,但经过分割后,就变成了平均分,图中阴影可以用来表示。那么,上面三角形中的涂色部分能不能用分数表示呢?经过反复观察和测量,我发现原三角形可以用相同的小三角形拼出来,这样,这个三角形就可以重新分割,如右下图所示: 这个发现让我惊喜不已,三角形被平均分成了9份,涂色部分隐含的分数终于原形毕露。你看,涂色部分中的3份,不是可以用表示吗?我

    读写算·高年级 2017年3期2017-03-21

  • 平均分》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平均分》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P8-P9的内容,本节课将围绕例1、例2展开教学。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认识除法含义的基础,对后续学习除法十分重要。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有分东西的经验,但缺少平均分的实践经验,所以老师要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并形成表象,关注分的结果、分的过程,更要关注分的方法。在活动中充分经历、感知平均分的概念、明确平均分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的方法对于学生的认知来讲是十分重要的。3.教法分析针对学情,教师要为学生提供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5期2017-03-09

  • 《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教学设计
    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教材简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了分东西的生活经验和数的分成及相同加数相加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除法是数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则是认识除法的重要前提。教材通过森林里的故事——丰盛的宴会,引导学生在给小动物们分食物的活动中来充分感知平均分,使学生在有趣有意义的情境中主动地展开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并为后续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打下基础。【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分物体的探索活动中,初步感知“平均分”的过程,理解“平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2期2017-03-08

  • 分数小诊所
    要看图形有没有平均分。如果是平均分,通常可以用分数表示;如果不是平均分,就不能用分数表示。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图中的小长方形与三角形大小不等,即不是平均分成份,所以不能用来表示涂色部分。第小题出错的原因是没有掌握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如下图,把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分别平均分成份和份,那么涂色部分分别占。很明显,小。从中可以得出,比较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方法是:看分母,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都是几的分数,然后再减。同分母分数相减的算法与加法类似,把分子相减的差做分子

    读写算(中) 2016年12期2016-12-15

  • 数学课堂模式探究
    教学内容分析《平均分》是建立在一年级学习简单分类和学生熟练掌握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认识除法的基础。为今后学习各种除法、除法应用题及分数的含义打下基础。该教学内容分四部分:首先创设孩子们春游准备活动食品这一情境,由分水果引出“平均分”, 然后结合例1的多媒体演示让学生认识“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接着通过例2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的活动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探索平均分的方法。最后安排一系列的平均分活动,让学生应用平均分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6年7期2016-07-11

  • 数学课堂模式探究
    教学内容分析《平均分》是建立在一年级学习简单分类和学生熟练掌握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认识除法的基础。为今后学习各种除法、除法应用题及分数的含义打下基础。该教学内容分四部分:首先创设孩子们春游准备活动食品这一情境,由分水果引出“平均分”, 然后结合例1的多媒体演示让学生认识“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接着通过例2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的活动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探索平均分的方法。最后安排一系列的平均分活动,让学生应用平均分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6年7期2016-07-11

  • 巧算平均分
     陶云娥巧算平均分◎浙江陶云娥数学课上,陈老师对同学们说:“昨天,我们举行了‘生活与数学’知识竞赛,第一小组七位同学的成绩分别是:88分、82分、90分、80分、84分、86分、78分。请大家算一算,他们的平均分是多少?看谁的算法巧?”我把这七位同学中的最高分90分作为基数,那么另外六位同学的得分与这个基数相比分别少了和,一共少了,平均每人要减少(分),所以他们的平均分是。我把最低分78分定为基数,那么其他六位同学的得分与这个基数相比分别多了10分、4分

    读写算(中) 2016年6期2016-06-21

  • 二、三本合并情况下的一种高校投档线预测方法
    分析,并使用“平均分差”进行定量计算相结合,从而预测针对高校本年高考最低投档分数线、录取最高分和录取平均分的一种方法。高校每年的最低投档线都不一样,但是根据数据分析可以得出超过批次控制分数线的分数却表现出某种特征。一般都是在某一批次的投档线与当年省控线之间的差距(即分差)表现出“逐年增加,或逐年降低,或一年高一年低(即大小年)”的现象。而这个分差也可以通过几年的数据计算得出,这也是双分差法在预测高校录取分数线时的依据。在介绍双分差前,我们需要了解最低投档分

    农村百事通 2016年11期2016-05-30

  • 巧算平均分
    算一算,他们的平均分是多少?看谁的算法巧?”七位同学的成绩从高到低依次排列是90、88、86、84、82、80、78。可以发现:每相邻两个数的差都是2,数的个数7是单数。这样一列数中的正中间一个数,就是这列数的平均数,所以他们的平均分就是正中间的84分。陈老师听了,高兴地说:“同学们,你们真聪明!不但算出了平均分,而且还想出了多种巧妙算法。这也是一次有趣的数学竞赛。”聪明的小读者,你认为哪种算法最巧呢?

    读写算·小学中年级版 2016年6期2016-05-14

  • 平均分》教学实录
    教学重点】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学会平均分的方法。【教学准备】一、在对比中突出平均分1.呈现:师:丽丽一家买回一些蛋糕,看一看有几块?生:有9块。师:把这9块蛋糕分给全家人吃,你觉得可以怎样分?生:每人分3块。师:有不同意见吗?生:没有。师:看一看丽丽的分法。师:你觉得丽丽的分法有道理吗?生:有道理。因为她最小,吃不了太多,所以可以分得最少。师:看来丽丽的分法和大家想的不一样,却也有道理。妈妈夸奖丽丽是一个懂事孝顺的孩子,妈妈把这九块蛋糕重新分了一次。师:妈妈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16年2期2016-05-08

  • 平均分”教学纪实与评析
    体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在分东西的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平均分”的含义。2.引导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掌握平均分物品的方法。3.培养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认真观察、分析、概括、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经历平均分的操作过程,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的方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糖果、记录单、橘子卡片、纸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同学们,二年(1)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16年3期2016-03-03

  • 巧算平均分
    算一算,他们的平均分是多少?看谁算法巧。”根据“平均分=总分÷人数”得出,他们的平均分是(88+82+90+80+84+86+78)÷7=588÷7=84(分)。假设这7名同学都得了最高分90分(作为基数),那么另外6名同学的得分与这个基数相比分别少了90-88=2(分)、90-82=8(分)、90-80=1 O(分)、90-84=6(分)、90-86=4(分)和90-78=1 2(分),一共少了2+8+1 O+6+4+12=42(分),平均每人要减少42

    数学小灵通·3-4年级 2015年7期2015-05-30

  •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以二年级上册“认识平均分”的教学为例
    年级上册“认识平均分”的教学为例□阴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 徐兰当今,小学数学课堂改革的潮流是“以学定教,先学后教”,这没有错。但在重视学生的“学”的同时,是否忽略了学生的“问”呢?须知,学生的学习是由疑问引发的,没有疑问就没有深入的思考;没有深入的思考,又哪来深刻的学习呢?正如《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所指出的:“(要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

    新教育 2015年22期2015-02-28

  • 平均分”教学设计
    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基础上的。要突破学习除法的难点,关键是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因此,教材首先通过让学生动手分物品的活动为认识“平均分”做准备,接着通过“例1”的教学活动引出平均分的概念,再通过“例2”的动手操作活动初步学会平均分的方法,最后通过多样的练习活动理解并掌握平均分的概念和平均分的方法。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多种多样操作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并掌握平均分的方法。教学目标:1.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09年2期2009-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