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论前沿: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

2017-04-01 00:43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放管服简政放权思路

● 理论前沿: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

特约主持人:卢晓中(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主持人话语:2017年4月,《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旨在进一步向地方和高校放权,给高校松绑减负、简除烦苛,让学校拥有更大办学自主权。

“放管服”改革,是这届政府力主的简政放权改革思路中的重要一环。而“放管服”改革,对于力求扩大大学自主权的高等教育领域而言,则更显迫切,高等教育现代化治理也因而成为近年来学界热议的话题。但是,必须认识到的是,对于此话题的探讨,不应只是不顾现实国情地将西方治理理论的一些概念和话语简单搬运过来,而是立足我国办学实践进行针对性和本土化研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和更具解释力。“放管服”三管齐下改革思路也经历了这样一个随着政府改革实践的深入而逐步提出并完善的过程:2014年全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进一步简政放权,这是政府的自我革命”;2015年全国政府工作报告扩展为“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改革力度”;2016年全国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向纵深发展”。

从纯粹的“放”,到“放管结合”,再到“放管服”三管齐下,体现了政府治理实践的不断探索和思路的渐趋成熟。而在高等教育治理中,“放管服”三者之间如何自洽并互补,从而构成更具科学性的治理体系,是在当前背景下需要着重关注的议题。因此,本专题的三篇文章,各有侧重。《政府权力边界与杰出人才培养》一文侧重于如何合理地“放”:我国人才培养机制改革,迫切需要政府权力松绑;但政府权力并非一放了之,而更重要的是厘清政府的权力边界,让政府的归政府,学术的归学术,大学方有自身之场域逻辑。《发展型政府:高等教育治理的变革与转型——一个新的理论视角与实践进路》则侧重如何科学地“管”。在改革开放后近四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实践中,强大的政府支持和管制恐怕正是我们成为高等教育大国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这种高等教育治理模式能否成为全能主义国家计划体制和西方自由主义市场竞争模式之间的“第三条道路”,是我们能否走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关键所在,研究者试图从“发展型政府”的理论视角作出回答。《高校资源配置的府学关系及其“放管服”改革》看似面面俱到地谈论高校资源配置如何实现“放管服”,从而建构合理的府学关系;但其亮点之处在于所提出“服”之主张——在政府与大学的“放管”博弈之间,需要有作为“调节器”或“缓冲器”功能的“服”,比如作为第三方的高校拨款委员会,以及建立以质量和贡献为核心的开放多元的服务体系平台等。

进入“十三五”,我国高等教育即将步入普及化阶段。然而,伴随着高等教育体系的更趋庞大,高等教育领域的现代化治理必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尤其是如何真正地推进“放管服”改革,关系到未来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长远目标,也期待能引起学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猜你喜欢
放管服简政放权思路
不同思路解答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换个思路巧填数
简政放权≠“减”政放权
Palabras claves en la China de hoy
取消“两定” 简政放权的好开端
国家发改委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国家发展改革委:多措并举强力推进“放管服”
推进“放管服”改革释放更多制度红利
简政放权环保公告真的取消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