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市近十年降水量特征分析

2017-04-01 08:19韩锋
山东水利 2017年2期
关键词:年数莱芜市变差

韩锋

(莱芜市莱城区寨里镇水利站,山东 莱芜 271100)

莱芜市近十年降水量特征分析

韩锋

(莱芜市莱城区寨里镇水利站,山东 莱芜 271100)

通过对莱芜市1958—2015年58年降水量资料的分析研究,提出了莱芜市年、季、月降水量分布趋势和变化规律,以期为莱芜市的经济规划、社会发展和资源利用等方面提供依据。

水资源;降水量;莱芜市

根据莱芜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及莱芜市水文局共享水文站点采集的1958—2015年近58年的降水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归纳了莱芜市多年降水量变化特点,以期对开展旱涝分析研究乃至莱芜市经济社会发展有所裨益。

1 莱芜市年降水量分析

1.1 历年降水量分析

莱芜市历年平均降水量为702.5mm,标准差为198.4,变差系数为28.2%。汛期历年平均降水量为524.4mm,标准差为177.4,变差系数为33.8%,汛期降水占全年的74.6%,所以汛期降水趋势决定着全年降水趋势。

根据国际通用标准定义,距平百分率≥50%为涝,50%~25%为偏涝,-25%~25%为正常,-25%~-50%为偏旱,≤-50为旱(见表1)。由表1可见,莱芜市旱涝异常年21年。其中,涝2年,偏涝8年,偏旱11年其余37年为正常年份。

表1 莱芜市降水量旱涝划分表

降水量异常年占全统计年数的36.2%,而旱年和偏旱年占全统计年数的比率与涝年和偏涝年占全统计年数的比率分别占19.0%和17.2%;偏旱年占异常年的52.4%,偏涝年占异常年的38.1%,涝年占异常年的9.5%,无旱年。说明莱芜市异常年偏旱的机率较大,并且出现涝年和旱年机率较小,降水量较稳定。

1.2 历年降水量频数分布分析

莱芜市年降水量最少年份为1989年的280.7mm,最多年份为1964年的1404.9mm。有21年年降水量在600~730mm之间,占全统计年数的36.2%;有10年年降水量在450~600mm之间,占全统计年份的17.2%;有13年年降水量在750~900mm之间,占全统计年份的22.4%。

汛期降水主要集中在500~650mm之间,这一区间降水年份占到44.8%,350~500mm,这一区间降水年份占25.8%;降水最多年份为1964年的1052.7mm,降水最少年份为1989年的172.0mm。

2 莱芜市月和季降水量分析

2.1 历年月降水量分析

莱芜市历年月降水量枯汛期变化明显,7月份达到最高(参见图1)216.4mm,标准差为107.3mm,变差系数为49.6%,1月份最低6.5mm,标准差为8.2mm,变差系数为125.9%。

由表2可见莱芜市降水变化大体遵循历年月降水量大,变化则小,月降水量小,变化则大的特点,即丰水期变化系数小,枯水期变化系数大。月降水量除4~8月,最小值都曾达到过0,而冬季最小值出现零的年份频率较高,如12、1、2月分别出现了10年、5年、4年。

图1 莱芜市历年月平均降雨

表2 莱芜市历年月降水量变化特征

表3 莱芜市历季降水量变化表

2.2 历年季降水量分析

季节采用气象季节划分方法,即上年12月至当年2月为冬季,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

由图1和表3可见,莱芜市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历年平均值为454.4mm,秋季和冬季降水变化比较大,变差系数分别达到61.0%,60.7%。这是因为莱芜市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而汛期的几场暴雨主要受台风、气旋、切变线等影响。

通过一元回归方法,确定莱芜市四季降水趋势,莱芜市春季、夏季、秋季降水有减少的趋势,且秋季下降趋势明显,依次是夏季、春季。冬季有降低的趋势不明显。

3 结语

莱芜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02.5mm,比山东省年平均降水量676.5mm多26.0mm。多年平均降水量呈正态分布,最可能降水量分布在600~700mm。莱芜市降水量有逐年减少的趋势,但这种趋势不明显,降水量存在明显的季节分布不均,汛期降水占全年降水的74.6%。莱芜市年降水量历年变化显著,年降水量异常年占统计年数的36.2%,旱年和偏旱年占异常年的19.0%。降水量的变化系数大体遵循汛期变化系数小、枯期变化系数大的规律。

(责任编辑迟明春)

TV213.4

B

1009-6159(2017)-02-0055-02

2016-03-30

韩锋(1972—),男,工程师

猜你喜欢
年数莱芜市变差
献血后身体会变差?别信!
我国人口在校模式高质量发展研究
具非定常数初值的全变差方程解的渐近性
带变量核奇异积分算子的ρ-变差
稻秸还田年数和氮肥运筹对小麦出苗和幼苗形态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任 帅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危险废物非法倾倒案
莱芜市福泉橡胶有限公司
双倍余额递减法与年数总和法的比较
关于均值有界变差函数的重要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