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I植入治疗恶性肿瘤护理体会

2017-04-02 13:29蒋艳辉郭静萍陈中乾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31期
关键词:气胸植入术放射性

刘 婵,杨 莉,李 霞,蒋艳辉,郭静萍,王 勤,陈中乾,戴 文*

(新疆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125I植入治疗恶性肿瘤护理体会

刘 婵,杨 莉,李 霞,蒋艳辉,郭静萍,王 勤,陈中乾,戴 文*

(新疆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目的 探讨125I粒子植入患者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体会,寻找更优化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2月间接受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的患者67例,总结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术后疼痛护理、术后病情观察、放射防护及并发症的护理。结果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及术后护理,所有67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无特殊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患者,针对疼痛、焦虑、抑郁患者给予术后镇痛、心理疏导等护理所示后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是一种新的肿瘤治疗方法,加强术后护理,对术后患者病情控制、康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住院天数有重要作用。

125I放射性粒子;护理;恶性肿瘤

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属于肿瘤内放射治疗,与传统的外科手术、外放射治疗、全身化疗相比,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具有安全性高、微创、可重复性等优点,较前述治疗方法患者具有更好的舒适度,且对病变周围正常组织损伤小、全身毒副反应轻。我科自引进125I粒子治疗恶性肿瘤以来,已完成125I粒子植入手术100余例,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现将125I粒子植入患者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3月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介入科在CT引导下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患者67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25例,年龄39~86岁,平均年龄64.25岁,67例肿瘤患者中有肝癌(包括肝转移癌)12例,肺癌(包括肺转移癌)26例,胰腺癌9例,肾癌3例,直肠癌3例,前列腺癌1例,膀胱癌3例,骨转移癌2例,乳腺癌1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癌7例,以上患者均针对原发灶或转移灶均行125I粒子(活度:0.8 mci/粒,大小为0.8 mmx4.5 mm,γ射线能量27~35 keV,组织穿透距离1.7 cm)植入术治疗,每位患者植入10~100粒,平均35.78粒。距离体表深度为3.1~10.3 cm,平均深度为6.27 cm。

2 方 法

2.1 术前准备

所有患者术前完善血常规、生化、凝血功能、肿瘤标记物、相关部位平扫+增强CT等检查,采用TPS系统进行术前125I粒子植入计划,计算确定治疗病变内需要粒子的数目、活度、处方剂量以及植入部位。术前宣教,嘱患者术前4小时禁食水,对胰腺、腹部肿瘤术前1天禁食水,膀胱恶性肿瘤术前行导尿。术前采用宗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宗氏抑郁自评量表(SDS)行心理评估。

2.2 手术过程

依据病变部位,选择较为舒适的体位,行CT扫描,根据CT扫描图像确定进针点及进针路线,在皮肤表面画出标记线,穿刺点多点浸润麻醉后CT引导下经皮穿刺,按照标记点植入粒子针,再次行CT扫描确定粒子针位于理想位置后,以治疗计划的粒子分布为参考,利用植入器后退式种植粒子,粒子间距1cm。种植完成后再次行CT扫描,了解粒子分布情况,必要时补种。用表面污染仪检测是否有粒子丢失,术中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若有紧急情况及时对症处理。

2.3 结果

67例患者中,3例患者因术中气胸结束手术,术后给予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气胸均明显缓解,2例患者因大咯血结束手术,7例患者术中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经退针植入粒子、术中应用止血药物等处理后顺利完成手术,其余患者均无特殊不适,手术过程顺利,安返病房。

3 护 理

3.1 术前护理

术前全面评估病人的一般情况,嘱患者术前4小时禁食水,监测生命体征、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患者按时口服相关药物治疗,术前1天穿刺BD针并留置,做好留置针的保护:如妥善固定并加弹力绷带保护,离开病房前往手术室前再次确认留置针是否通畅在位,为术中用药做好准备。有目的地训练病人平静呼吸下屏气及进行手术体位的训练,以便术中能更好地配合手术。指导减少活动量,保暖,避免劳累。要求测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肝功能、心电图、胸片等。手术部位常规备皮。术前采用宗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宗氏抑郁自评量表(SDS)行心理评估,针对轻度抑郁、焦虑患者由医生、护士共同进行术前心理疏导,针对中—重度抑郁焦虑患者请心理咨询科会诊,并给予专业心理疏导。使病人及家属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有效缓解焦虑、抑郁,提高治疗依从性[1]。

3.2 术中护理

嘱患者严格按照定位前体位制动。术中常规给予心电监护,对肺功能差的患者给予吸氧,准备急救药品、物品等。不定期询问患者有无不适主诉,严密监测患者面色、意识、生命体征变化,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医生准备术中急救。

3.3 术后护理

所有患者术后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及皮下血肿,嘱患者卧床休息4~6 h,若有术后反应及并发症遵医嘱给予对症处理,术后护理具体如下:

3.3.1 辐射防护

本组所有患者术后于穿刺部位覆盖铅衣防护(铅衣厚度≥0.25铅当量),并检测患者周围散射线剂量,对于肺恶性肿瘤、膀胱恶性肿瘤、前列腺恶性肿瘤、直肠恶性肿瘤125I粒子术后采用表面污染仪检测患者痰液、尿液及粪便有无粒子排除,若有则过滤收集,集中处理,本组患者有1例发现粒子随痰液排出,未发现经尿液、粪便排出体外的粒子。

3.3.2 出血

包括穿刺点渗血、内出血及皮下血肿,详细记录出血量、颜色及皮下血肿大小,监测患者血压,并嘱患者卧床休息,出血部位加压包扎,如有穿刺部位持续渗血、皮下血肿扩大或血压持续下降,及时汇报医生,对术后新鲜出血患者给予蛇毒血凝酶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氨甲环酸静脉输液止血。向患者宣教出血的原因及注意事项,避免患者紧张,影响术后康复,本组患者有2例术后咯血,为痰中带血,经止血对症处理后咯血停止;1例患者出现皮下血肿肿,嘱患者卧床休息,血肿部位按压,2天后血肿吸收,无皮下淤斑,无呕血及黑便等出血症状。

3.3.3 气胸护理

对术中气胸或术后迟发性气胸患者给予心电监护、吸氧,应严密监测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和节律。注意有无呼吸困难、咳血及缺氧等征兆,并保持呼吸道通畅。术后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呼吸频率、节律变化,呼吸困难、紫绀、大量咳血。皮肤、睑结膜及口唇发白或心率、血压变化等情况时,应立即通知医生。指导患者避免大哭、大笑、用力咳嗽、用力解大便等增加腹压及胸腔压力的动作,同时给予低流量吸氧、心电监护、取半坐卧位,症状缓解后局麻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2],本组患者中有2例反复气胸,1例患者因胸闷、气短症状重,肺组织压缩超过60%,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1例患者肺组织压缩<60%,经吸氧、卧床休息等处理后好转,复查胸片气胸吸收良好,胸闷、气短、发绀症状明显缓解。

3.3.4 发热

术后患者发热原因通常为:术后局部出血吸收热、感染、肿瘤组织坏死吸收热等,监测患者体温,若患者体温低于38.0℃,可给予冰袋物理降温、补液等处理,若患者体温持续>38.0℃,在对症降温基础上完善血常规、降钙素元等检查,评估有无感染,若有感染及时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对于胃肠道、膀胱恶性肿瘤125I粒子植入术后患者,常规给予预防性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3.3.5 病人术后穿刺部位可有疼痛,一般术后24 h后可缓解。向病人告知疼痛原因及持续时间,采用VRS疼痛评分标准对患者疼痛进行评估,依据VRS疼痛评分给予对症处理。对VRS疼痛评分3分以下患者,一般不做特殊处理,指导其采用放松疗法,转移注意力,以缓解疼痛。对VRS疼痛评分4~10分患者依据疼痛程度行分阶梯镇痛治疗,并及时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及缓解状况。本组患者术后明显疼痛2例,疼痛评分分别为4分、7分,分别给予氨酚羟考酮、盐酸羟考酮口服治疗后可完全缓解,其余患者无明显术后疼痛不适。

3.3.6 术后心理评估

术后1天、3天采用宗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宗氏抑郁自评量表(SDS)行心理评估,本组患者术后心理评估结果显示:有2例患者焦虑、抑郁评分较术前升高,评分升高患者均有术后出血、疼痛等不适,给予止血、镇痛、心理疏导等措施后再次行心理评估,患者均为出现严重心理障碍。

3.3.7 放射性皮炎,本组患者术后发生放射性皮炎有4例,均于术后2~4个月出现,放射性皮炎与病变部位浅表、粒子植入部位过浅(距皮肤<1 cm)有关,针对颈部及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瘤、皮下转移瘤患者术前告知患者需补充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无刺激性的温凉食物,术后如出现瘤痒、脱屑、脱皮,严禁抓挠、撕扯,可用温热毛巾轻轻拍打止痒。选用用三乙醇胺乳膏涂抹放射野皮肤,每天2次,每天观察局部皮肤反应[3]。若有脱皮,要重点观察,尽量暴露,保持干燥,避免摩擦,如皮肤出现发红破损先兆,立即采用金因肽外喷患处后再用三乙醇胺膏涂抹,以促进表皮生长,减轻皮肤损伤程度[4-5]。也可选用皮质激素药药物治疗。

4 体 会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从前列腺癌到各种实体肿瘤的治疗,期治疗范围越来越广,且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在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方面患者有所获益,且无严重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良好[6]。完善的术前准备、心理评估及宣教,术中密切的观察、及时处理各种术中不适,以及术后精心护理使125I粒子植入治疗患者能在更短上的时间内康复,最大限度的减少住院时间。

本研究所有67例患者中,3例患者因术中气胸结束手术,2例大咯血提前结束手术,术后经吸氧、胸腔闭式引流、止血等治疗后恢复满意,均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出血1例,表现为皮下血肿,经局部加压包扎、止血后2天血肿完全吸收,局部疼痛加重者2例,给予镇痛治疗后好转。本组研究通过总结67例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体会,认为术前完善各项检查,给予患者和家属心理护理,术中重视医护人员之间的密切配合,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预积极防感染,及时对症处理各项并发症,通过精心细致的护理工作,保证各项护理措施的质量,有利于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

[1] 许 艳,詹艳艳.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3,9:2558-2559.

[2] 严朝娴,刘晓红,邵红岩,等.肺肿瘤125I粒子植入术致气胸的观察与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1):59-60.

[3] 万永慧,罗 静,褚玉新,等.放射性皮炎的临床分级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6,4:737-739.

[4] 陈三妹,唐四元,焦迎春.急性放射性皮炎防治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0:3456-3458.

[5] Salvo N,Barnes E,Van Draanen J,et a1.Prophylaxis and management of acute radiation-induced skin reactions: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Cur Oncol,2010,17(4):94-112.

[6] 吴 霞.放射性125I 粒子植入术治疗原发性中晚期肝癌的观察与护理[J].西南军医.2014,16(1):98-100.

[7] 刘 洋,镇万新.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的临床应用[J].中国骨肿瘤骨病.2011(1):74-77.

[8] 陈美丽,温桂芬,冯湘萍,等.CT引导下植入125I粒子治疗直肠癌盆腔复发患者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1):2554-2555.

本文编辑:刘帅帅

125I implantation nursing experience in treating malignant tumor

LIU Chan,YANG li,LI Xia,JIANG yan-hui,GUO jing-ping,WANG qin,CHEN zhong-qian,DAI Wen*
(Karamay Xinjiang central hospital,Xinjiang Karamay 834000,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125I particles implantation in patients with preoperative, 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nursing experience, and look for ways to better care. Methods select our hospital in February 2015—December 2016 125I particles implantation treated 67 cases, summarized preoperative, 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nursing, including psychological nursing, postoperative pain nursing, postoperative observation, radiation protection and the nursing of complications.Results after a suff i cient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nursing, all 67 patients operation smoothly, no special adverse reaction and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no perioperative death patients, patients with pain, anxiety, depression,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shown in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other nursing after satisfactory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Conclusion 125I radioactive particles implantation to treat malignant tumor is a new method of tumor treatment, strengthening postoperative care, control, the patients of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urvival, reduce hospitalization day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125I particles;Nursing;Malignant tumor

R473

B

ISSN.2096-2479.2017.31.135.03

戴文,主任护师,Tel:13995923011,E-mail:154769357@qq.com

猜你喜欢
气胸植入术放射性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新生儿气胸临床分析
肺泡微石症并发气胸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
放射性家族个性有不同 十面埋“辐”你知多少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伴随疾病心理疏导
不同超乳切口联合IOL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比较
来自放射性的电力
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植入术治疗青光眼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