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卡片服务大民生

2017-04-02 06:26雷露
四川劳动保障 2017年12期
关键词:巴中市社保卡异地

文/雷露

文/雷露

社会保障卡是人社部门为群众“记录一生、保障一生、服务一生”的重要载体,拥有强大的信息服务功能。2017年11月,人社部确定了38个地区为第二批社会保障卡综合应用示范基地,全川仅三地入围,巴中就名列其中。

为切实做好全市社会保障卡综合应用试点示范工作,自2016年3月人社部启动第二批社会保障卡综合应用试点示范工作以来,巴中市采取多种措施,通过一年的示范建设,在社会保障卡制发、应用项目开通、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机制形成等方面取得了良好实效。

异地就医,打通参保群众报销“最后一公里”

“这要是在以前,生病住院的话,我需要自己先在重庆这边的医院支付全部的医疗费用,等出院以后,再回到老家巴中市办理报销,一来一往很不方便。现在好了,我只需要在入院时持卡办理相关手续,然后就自动报销了,不用再来回跑路,很方便也很快捷。”王丕福今年51岁,是巴中市平昌县望京乡的一名普通居民,来重庆打工。2017年10月10日,他因脑梗死住进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一周后出院时,他使用社保卡异地联网结算,在就诊医院报销了6500余元的医疗费。

王丕福享受到的服务,得益于2015年7月开始实施的川渝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新政,这是四川省为有效解决异地就医人员医保报销周期长、垫资负担重、往返奔波劳累等难题,出台的一项新举措。通过省级异地就医结算系统与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直接对接,打通了参保群众报销的“最后一公里”,让参保群众跨省住院治疗告别了“跑腿报销”。

新政实施后,巴中市积极响应。按照部省对跨省结算工作的相关要求,于同年10月,完成读写终端及动态数据库改造,率先实现了省内跨市州发行的社会保障卡可在四川省联网就医跨市州结算。同时,积极建立跨省异地卡服务机制,部署社会保障卡出省检查工作,切实做好进入省级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平台前的联网测试、接口改写、目录对码工作,确保参保人员在联网即时结算医院住院医疗费用的顺利结算。截至目前,巴中市已有15家医院接入了省级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平台,有4家医院接入了国家级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平台,极大地方便了参保人员异地就医和医疗费用即时结算。

数据显示,到2017年11月底,巴中市参保人员在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4939人次,发生医疗费用9200万元,医保基金支付5891万元,省内参保人员在巴中市定点医疗机构异地就医即时结算304人次,发生医疗费用304.7万元,医保基金支付229.1万元;全市参保人员通过省级平台跨省异地就医即时结算8人,发生医疗费用37243.7元,医保基金支付17373.23元。省外参保人员在巴中市定点医疗机构跨省异地就医即时结算5人,发生医疗费用4.5万元,医保基金支付2.8万元。

基层网点,架起便民利民“连心桥”

▲深入群众宣传社会保障卡

何炳英家住通江县新场乡一个偏远的山村,她于2014年2月1日在新场乡邮政储蓄银行领取了社会保障卡并成功激活,但后来不慎遗失。“当时以为一时半会儿用不上社保卡,再加上补办社保卡得到县里去,我就没补办。”正是由于这个“侥幸”,导致后来何炳英生病住院时,不得不自费自己承担所有费用。为此,何炳英还多有抱怨,“不是不想补卡,而是跑县城太费事。”

老百姓的难点就是工作服务的重点。巴中市针对人口分布广、农村边远地区人口比重大、人员流动频繁和社保卡制发工作面宽量大,而公共就业和社保经办机构人员普遍紧缺的现状,在深入调查、精心研究、周密论证的基础上,确立了人社部门统筹、合作银行承办、统一制卡标准、分片分区发行的发卡工作思路。通过与工商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六家银行合作,将全市各银行网点打造成了社会保障卡基层服务网点,持卡对象可以在各服务网点就地就近办理社会保障卡激活、挂失、待遇领取等业务,同时也可凭卡参保缴费、转接社保关系、挂号、诊疗、住院登记、购药、住院费用即时结算,申领创业奖励、创业补贴、培训补贴、技能鉴定补贴,查询个人社保信息。

了解到这个消息后,何炳英第一时间来到乡镇的邮政储蓄银行网点,挂失补办了社会保障卡。“以前补办社保卡都要坐车到通江县城的县人社局补办,要是材料没有备齐还得来回跑,一来一往就得耽误一整天,很不方便。现在,我直接就在新场乡的邮政储蓄银行网点补办,加上排队等候,总共只花了一个小时就把卡补办好了。”拿着补办的新社会保障卡,何炳英直言办事效率高,非常满意。

目前,巴中在全市298个乡镇、社区全部建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并且所有乡镇都设有银行网点办理领卡激活、挂失补办、存取款等金融业务,乡镇社区覆盖率达到100%。同时,金融机构还在行政村建设有小额便民取款点1479个,在社保服务下延乡镇投放自助查询机。一系列举措,大大缩短了办理业务的流程和时间,受到办事群众一致认同。

服务大局,社会保障卡助力精准扶贫

在服务群众的同时,社会保障卡的应用还应服务大局。巴中市是集山区、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于一体的经济欠发达区域,被国务院确定为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三大中心城市之一。要打赢脱贫攻坚战,拥抱全面小康,需全市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均衡发展,其中社会保险扶贫至关重要,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73岁的杨继华是平昌县的一名精准扶贫对象,2017年3月7日因脑出血引起肺部感染,到平昌县人民医院就诊。治疗近40天后出院,期间共产生医疗费用78165.14元。“这么多钱,我上哪去找啊?”杨继华忧心忡忡。他家里条件不好,高额的费用让一家人陷入了困境。后来他从扶贫干部处了解到,巴中市针对贫困人员就医看病,有政策帮扶。

最终,杨继华通过基本医疗保险报销了53806.78元,大病商保报销了2567.02元,民政救助、政府扶助等扶助基金报销15579.62元,平昌县人民医院扶助了2303.46元,他自己最终仅支付了3908.26元。“多亏了社保的好政策啊,几万元的费用我只需要支付很少的一部分,给家里减轻了大负担!”说起自己的经历,杨继华的话语之中充满了感激之情。

自2016年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实施后,巴中市共有34万人被纳入精准扶贫范围。他们中绝大部分都像杨继华一样,存在“病不起、医不起”的情况。为了让这些精准扶贫对象在就医结算中得到实惠,减轻其经济压力,巴中市将民族救助资金、财政补助资金等各专项资金统一纳入市医保局账户,精准扶贫对象住院费用在医院使用社会保障卡一站式结算,并确保其医疗费用个人自付控制在总费用的10%以内。既保障了资金安全管理,又确保了资金合理使用,有力地促进了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在精准扶贫中作用的发挥。统计显示,2017年度巴中市精准扶贫对象共76663人次,发生住院医疗费用177764次,发生总医疗费用63738.9万元,刷卡一站式结算58911.2万元。

巴中市自2012年开始筹备发行加载金融功能的社会保障卡,2014年开始正式发行,到现在已累计发放301万余张,社会保障卡应用到社保信息查询、医疗费用结算、待遇领取等多个方面。近年来,巴中市在稳步做好社会保障卡制作发行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各项功能应用,同时还不断加大社会保障卡的覆盖面、服务面,逐步实现了社保卡“一卡多用、一卡通用”的建设目标。

猜你喜欢
巴中市社保卡异地
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组织馆员、特约馆员赴巴中市开展文化调研和采风写生
社保卡遇到问题这么办
不换第三代社保卡影响待遇发放吗
巴中市恩阳区:“四个聚焦”稳住就业基本盘
巴中市:奋力推动社保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全国超140个城市接入电子社保卡
推进医保异地结算 稳字当先
巴中隆重纪念“一二·九”运动
如何开拓异地市场?
破除异地结算的地方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