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黑山羊白肌病的诊治

2017-04-03 22:22文鹏重庆市大足区三驱镇畜牧兽医站
兽医导刊 2017年21期
关键词:肌病亚硝酸钠黑山羊

文鹏/重庆市大足区三驱镇畜牧兽医站

大足黑山羊白肌病的诊治

文鹏/重庆市大足区三驱镇畜牧兽医站

白肌病又称肌营养不良,是缺硒引起的一种疾病,常与VE缺乏症并发,简称硒-VE缺乏症。单一饲喂缺硒土壤上生长的饲料作物可造成羊只发病。饲料中硒和VE缺乏或饲料内钴、锌、银等微量元素含量过高,影响山羊对硒的吸收都可引发白肌病。病羊以心肌与骨骼肌发生变性,发病严重的骨骼肌呈灰白色,病羊步态僵硬,又称僵羔。本病常发在春夏之际,呈地方流行性,砂土或沼泽地区发生较多,1~5周龄的羔羊及仔山羊最易患病,死亡率有时可达到40%~60%。大足黑山羊通过最近十来年的发展,在2016年成功申报重庆市唯一黑山羊良种繁育场建设项目以及获准列入农业行业标准制定计划,大足区黑山羊产业呈现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但是由于大足绝大多数地区土壤为贫硒土(硒土壤平均含量为<0.2×10-6),特别是大足以西土壤贫硒比较严重,并且绝大多数养殖户主要以放牧饲养方式,黑山羊因缺硒而出现的白肌病时有发生,给大足黑山羊养殖带来了不少的经济损失,笔者就诊治的病例和体会供大家探讨,望对广大养殖者有一定的作用。

(一)发病情况

笔者先后通过近两年的时间去到大足以西的8个镇街黑山羊养殖户,临床诊断过21户47只不足3周龄大足黑山羊羔羊白肌病病例,通过梳理发现有基本相似的发病情况。发病初期,羔羊无任何可见症状,然后表现为精神沉郁,被毛粗乱,食欲减退,进而发展为发出惨痛的呻吟声,四肢无力或前肢跪地不能行走。在这个阶段养殖户往往以为是羔羊缺乏钙质,盲目注射VD或投喂含钙质的药物或添加剂,但治疗效果很不理想,造成养殖户羔羊存活率底等情况。

(二)临床症状

患病羔羊发病初期精神不振,站立时肌肉颤抖,特别是肩臀部和股部肌肉表现严重,对周围刺激反应迟钝,卧地不起,可视黏膜苍白,眼睑内侧无血丝;发病后期呼吸急促及次数增加,结膜潮红,边缘稍黄,体温正常,听诊时,心跳加快,节律不齐,尿液呈红褐色,腹下水肿。

(三)病理变化

骨骼肌肌纤维变性,突出在前后肢肌肉和背最长肌变性比较明显,多数呈现对称性的、弥漫性的浅黄色或灰白色变化,有时呈现淡白色,肌肉切面粗糙不平,夹杂有出血点。心脏极度扩张,心肌厚薄不均,颜色淡,心壁变薄,心肌柔软,心内外膜有乳白色条纹及点状出血,部分死亡羔羊肠系膜淋巴结肿胀、柔软,切面多汁,可压出大量乳白色液体流出。

(四)诊断

1.病羔羊死后的剖检所见,可作为诊断的主要依据。最明显者肌肉中有灰白色条纹存在,尤以后肢最为多见。显微镜下最清楚,在尸僵发生之前亦可在镜下观察其变化。

2.尿中含有大量肌酸,也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根据之一。

3.将确定没有感染其他疾病的羔羊抱起离地面30~40cm高后轻轻掷下,如能及时跑开可以避开白肌病的可能性,如停顿片刻后才能向前跑开的可以作为该病的前期诊断依据。

(四)预防与治疗

1.预防。对白肌病发病率较高的养殖场出生羔羊可以通过颈部皮下0.2%亚硝酸钠VE注射液进行预防。首先在15~20日龄可皮下注射0.2%亚硝酸钠VE注射液2 ml,间隔20 d,再皮下注射1.5 ml,间隔15 d再注射1 ml。

2.治疗。可选用0.2%亚硝酸钠VE注射液肌肉注射1.5~2 ml,间隔3 d注射一次,连用3~4次,可以达到痊愈。

(五)体会

大足黑山羊养殖区域主要是以铁山、高升、季家、三驱、中敖、高坪等镇街为主,黑山羊存栏量占大足黑山羊总量的70%以上,而这些镇街处于大足以西,土壤贫硒严重,90%以上养殖户以放牧为主的饲养方式,羔羊白肌病的发病率较高,如果得不到及时合理的防治措施,很难对该病进行控制,从而造成羔羊存活率低。相反的是在大足以东的拾万、古龙、玉龙等大足黑山羊养殖场很少出现有白肌病的发生。要从根本解决因土壤缺硒引起的山羊白肌病,可以采取改善土壤硒含量、种植含硒含量高的草植物,如苜蓿、桑树等,同时可投喂部分豆类及含硒的精料或羊用舔砖。

(略)

猜你喜欢
肌病亚硝酸钠黑山羊
亚硝酸钠中红外光谱及热变性分析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春季仔猪白肌病如何防治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猪白肌病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及防控
探究羊急性白肌病的诊断与治疗
亚硝酸钠价格上涨
暮晚的黑山羊
碳纳米管/石墨烯负载四氨基钴酞菁电极用于亚硝酸钠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