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末春初科学防治猪腹泻

2017-04-04 10:43平天峰荥阳市崔庙镇农业服务中心
兽医导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白痢胃肠炎寄生虫

平天峰/荥阳市崔庙镇农业服务中心

冬末春初科学防治猪腹泻

平天峰/荥阳市崔庙镇农业服务中心

在养猪过程中,养猪场户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每当冬末春初,在很短的时间内,会有很多猪只发生腹泻,粪便稀薄如水。虽然拉稀不是大病,但会影响猪只生长发育。那么该如何防治呢?首先应该了解猪只为何腹泻,腹泻的原因有哪些,然后再探究如何预防及治疗。

一、猪腹泻原因

引起腹泻的因素非常复杂,临床常见的有微生物性因素、中毒性因素、寄生虫性因素、内科疾病性因素、营养性因素、应激性因素、神经性因素、功能性因素等多种。微生物性因素是由细菌、病毒和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其中冠状病毒、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魏氏梭菌感染引起的腹泻最为多见;中毒性因素包括兽药中毒、农药中毒、食盐中毒、饲料中毒;寄生虫性因素多为线虫、蛔虫、球虫、弓形体在体内寄生引起;内科疾病性因素有胃肠炎、肝炎等;其他因素有蛋白质过高、过度惊吓、胃酸分泌不足、气温过低、饮用冷水以及转群不当引起应激等。一般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由于吃了被污染的饲料或水引起的腹泻

当这些病毒进入猪机体后,在肠道迅速生长繁殖,产生大量毒素,在毒素的作用下常常在很短的时间内(24 h之内)猪就会发病。当一头猪发病,大量的毒素会随着病猪的粪便排出而向外传播,造成大群猪只迅速发病,这就是猪传染性胃肠炎。本病多数发生在冬末春初,大多数猪经过8~10 d左右,便会逐渐恢复健康;死亡率虽然不高,但由于发病期间猪食欲下降,剧烈下泄,因而猪只迅速消瘦,严重影响猪只生长发育。所以,必须加强护理,才能促使猪只早日恢复健康,减少损失。

(二)猪消化或神经调节机能不健全造成的腹泻。

根据猪的生理特点,如果胃酸或者消化酶类分泌不足,就会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这时就会造成拉稀;同时可能由于其神经调节机能不健全,对外界环境条件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也会造成腹泻。这两种情况都会降低猪的免疫力,从而引发腹泻。

(三)营养过敏引发的腹泻。

猪饲料多为玉米和豆粕型日粮,而猪对大豆球蛋白、大豆半球蛋白过敏。首次使用,过敏症状不会太明显,在猪的承受范围内,如果猪使用次数增多,过敏反应就会立马呈现,造成消化道不适,从而造成腹泻。

二、猪腹泻分类

(一)细菌性腹泻

大肠杆菌、魏氏梭菌性肠炎、猪痢疾杆菌、内劳森氏菌。

(二)病毒性腹泻

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猪伪狂犬病毒。

(三)寄生虫性腹泻

蛔虫、球虫、鞭虫、结肠小袋纤毛虫。

(四)非感染因素

温度、低血糖(饥饿性腹泻)、日粮抗原过敏性腹泻(大豆过敏)、非病原性白痢(缺铁性腹泻,酶和胃酸不足性白痢)。

三、猪腹泻鉴别方法

(一)根据年龄来判断

1.1~2日龄的腹泻大多为大肠杆菌、低血糖和梭菌引起的。

2.7日龄后的腹泻大多为传染性胃肠炎、痢疾、沙门氏菌、轮状病毒引起的。

3.10日龄以上各种年龄,急性、严重的水样腹泻大多为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伪狂犬病引起的。

4.各种年龄的猪只、无明显时间、一般不太严重的腹泻大多为大肠杆菌、轮状病毒引起的。

5.一窝中少数猪腹泻,并且是个体最大和最健壮的猪只腹泻大多为梭菌性肠炎引起的。

6.一窝中少数猪只腹泻,并且是个体最小和最弱的猪只腹泻大多为低血糖引起的。

(二)根据腹泻程度来判断

如果是暴发性的、迅速传播的腹泻,则为病毒性腹泻;如果是隐性发生、缓慢散播、随时间而加重,则为细菌性或寄生虫性腹泻。

(三)根据粪便的酸碱度和性状来判断

病毒性腹泻的粪便多为酸性,其他腹泻的粪便多为碱性;水样呈喷射状腹泻大多是由病毒引起的;粘状或糊状,带有泡沫状的粪便大多由细菌引起的;糊状、黄灰色、恶臭的粪便大多为球虫性腹泻;粪便气味不同,腹泻大多为传染性胃肠炎;腹泻伴随口流泡沫、呕吐、神经症状,大多为伪狂犬病毒引起的。

(四)根据粪便中是否带血液来判断

拉黑色柏油样的粪便多为胃溃疡,可能与粉料太细有关;拉鲜红色的粪便多为血痢、鞭虫 (一端大一端小、大约2 cm,用芬苯达唑驱虫)。

五、猪腹泻防控方法

(一)预防措施

实施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按照“一扫二冲三消四空栏”的消毒原则,坚持做好消毒和免疫工作,在母猪产前45 d和15 d作好大肠杆菌的免疫,产前30 d作好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的免疫。做好保温工作和加强饲养管理。天气变化较快是仔猪黄白痢的主要诱因。因此,要做好防寒保温及环境卫生消毒。防治仔猪白痢,需加强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饲养管理,做好仔猪饲养管理,改进猪舍环境卫生,搞好预防性给药。防治仔猪副伤寒,需注意圈舍清洁干燥保暖,食槽干净,及时清粪。对初生仔猪应尽早吃到初乳;仔猪断奶分群时,不要换舍;仔猪发病后,及时隔离治疗,圈舍彻底消毒。同时强化以下六个方面。

1.加强饲养管理。饲喂营养比较丰富的饲料,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2.注意猪舍环境卫生。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新鲜。

3.喂服中草药。在加强饲养管理的同时,采用杀菌、消炎、健胃、解毒的中草药,例如:穿心莲、海金沙、半边莲、番石榴叶、银花藤、牛耳枫、白矾等,煮水喂服。

4.加强消毒。如果条件允许,可采用消毒设备进行预防,效果更佳。猪舍内外用漂白水或者20%的生石灰水,进行喷洒消毒。

5.西药治疗。可以在饲料中添加益生素——活菌中药发酵制剂。

6.尽量减少应激。

(二)治疗措施原则

查明原因、清理胃肠(半饥饿疗法)、增强抵抗力、抗微生物(抗菌抗病毒和抗寄生虫)。

1.不剧烈的腹泻。半停食不停水,口服大黄苏打片(0.5~1片/头)或矽炭银(0.5~1片/头),在饲料中添加1%的抗腹泻急救包,使用3~7d即可治愈。

2.病毒性腹泻(剧烈腹泻)。腹腔注射5%葡萄糖生理盐 水50~100 ml+5%碳 酸 氢钠10~20 ml+肌苷2 ml+干扰素,或5%葡萄糖生理盐水500 ml+5%碳酸氢钠10~20 ml+地米10~20 mg+抗病毒类药,每头猪50 ml腹腔注射。

3.饮水。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口服补液盐配方 (病毒性腹泻特别需要):食盐2.5 g、碳酸氢钠3.5 g、氯化钾1.5 g、葡萄糖20 g,加水至1 000 ml。

4.彻底消毒。将常规消毒药涂于母猪的腹部、乳房、后躯或添加到饮水中。一旦发现腹泻的粪便立即清除,用消毒拖把拖洗消毒。

猜你喜欢
白痢胃肠炎寄生虫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海洋中“最难缠”的寄生虫:藤壶
浅谈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控
白话寄生虫
仔猪白痢的诊断与防治策略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稿约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
鸡白痢的防控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