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保育猪巴氏杆菌病的诊治报告

2017-04-04 13:04沈南雄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农业局364100
福建畜牧兽医 2017年1期
关键词:革兰氏氏杆菌脾脏

沈南雄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农业局364100

一例保育猪巴氏杆菌病的诊治报告

沈南雄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农业局364100

2016年7月永定区西溪乡罗某猪场保育猪出现高热、呼吸困难、咽喉部红肿的疾病,经检查诊断为猪巴氏杆菌病,通过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猪群恢复健康。

保育猪巴氏杆菌病诊治

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可导致人、多种畜禽以及野生动物发病的一种传染病。猪巴氏杆菌病主要表现为败血症和炎性出血,根据病程长短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3种[1]。该病在我区中小规模猪场时有发生。现将一例保育猪巴氏杆菌病的诊疗情况报道如下。

1 发病情况

永定区西溪乡养猪户罗某猪场经产母猪35头,实行自繁自养,存栏肉猪400余头。2016年7月26日早上,饲养的35头20~30 kg保育猪中有7头突然死亡。死亡猪只全身皮肤发紫,鼻孔有粉红色泡沫流出,颈下咽喉部肿大。此外8头保育猪出现精神萎靡、食欲废绝,呼吸困难,呈犬坐式呼吸,体温41.5~42℃,鼻孔也有粉红色泡沫流出。其他猪群未见异常。

2 临床症状

患猪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并呈犬坐式张口呼吸,烦躁不安,有时发出喘鸣声,口鼻流出粉红色泡沫,咳嗽,体温升高至41.5~42℃,咽喉部发热、红肿、坚硬,精神沉郁,触摸喉头部有疼痛反应,触击胸部有躲闪反应。患猪可视黏膜发绀,鼻、耳尖、四肢、腹部皮肤发绀,食欲废绝。

3 病理变化

剖检3头病死猪,皮下组织、黏膜、浆膜、实质器官、全身淋巴结有大量出血点,尤其是咽喉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呈出血性浆液浸润,出血最为明显。切开颈部皮肤可见大量胶冻样淡黄色液体渗出。肺水肿,表面有大量出血点,切开肺脏有大量血色泡沫状黏液流出。心包膜和心外膜有针尖状出血点,心肌疲软,心包液增多,胸腔积液增多,胸膜与肺脏粘连,表面有大量纤维素性附着物。

4 实验室检查

4.1 涂片、镜检取脾脏、下颌淋巴结、肩前淋巴结、心血和肝脏直接触片,经革兰氏染色、油镜观察,可见两极着色的革兰氏阴性卵圆形短杆菌。

4.2 细菌分离培养无菌取病料(脾脏、下颌淋巴结、肩前淋巴结等)接种血琼脂平板,37℃培养24 h,划线上生长出表面光滑、边缘整齐、水滴样小菌落,无溶血现象。挑取菌落抹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卵圆形短杆菌。

4.3 动物接种取病死猪脾脏、淋巴结等组织研磨制成1∶10生理盐水混悬液,离心后取上清液,腹腔注射于4只300 g左右的离乳兔,每只1 mL。另设对照组2只,分别接种生理盐水1 mL。接种病料上清液的离乳兔均于接种后10~12 h内死亡。剖检可见腹腔膨胀积液,肺脏、肝脏出血,取试验兔淋巴结、肝脏、脾脏涂片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卵圆形短杆菌。对照组饲养48 h后仍健活。

4.4 病毒检测猪瘟病毒和伪狂犬病病毒PCR检测均呈阴性。

5 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和实验室检查,诊断该病为猪巴氏杆菌病。

6 防治措施

6.1 隔离消毒,防止疫病扩散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将发病猪与假定健康猪分开饲养。对病死猪及粪尿采取无害化处理。对发病猪栏舍和过道、用具等采用2%氢氧化钠溶液喷洒消毒,每天1次,连续3 d。同时采用0.2%过氧乙酸对保育猪群和栏舍喷雾消毒,每天1次,连续5 d。

6.2 改善饲养环境,减少应激加强栏舍通风,降湿降温,降低猪群密度,减少应激。

6.3 药物治疗按每吨饲料添加10%氨苄西林钠可溶性粉2 kg、10%强力霉素可溶性粉2 kg,连用7 d。

6.4 患猪治疗对发病猪只肌注头孢噻呋钠(按每千克体重5 mg),每天2次,连续3 d。

7 d后回访,除病重的2头猪死亡外,其余保育猪恢复健康,疫情得到控制.。

7 分析与讨论

1)分析此次发病原因之一是猪场长期不规范使用抗生素引起。发病的保育猪群长期在饲料中添加支原净和金霉素,用药时间长达30 d之久,破坏了肠道微生态内环境,导致肠道菌群紊乱,巴氏杆菌进入体内造成该病的暴发。原因之二,猪舍环境差,猪舍低矮,温度高,湿度大,猪群拥挤,猪只长期处于应激状态,抵抗力下降,有利于巴氏杆菌的大量繁殖,为巴氏杆菌进入体内血液循环创造了条件。

2)猪场要加强饲养管理,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合理控制猪群密度,饲喂全价饲料,增强猪群的抗病力。定期对栏舍消毒,剪牙、断尾时要注意消毒,阉割时间提前至7~15日龄。建议在饲料中添加发酵饲料或益生菌,抑制致病菌的繁殖,提高猪群抵抗力。

3)多杀性巴氏杆菌广泛存在于健康动物的呼吸道黏膜,一般情况下健康动物不发病,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会突破黏膜屏障进入机体并大量繁殖而导致发病[1-2]。故在该病的诊断上要注意观察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调查,并取病料(包括脾脏和淋巴结)进行细菌分离,结合动物试验进行诊断,减少误诊。

4)治疗时可采用抗生素(四环素类、青霉素、链霉素等)和磺胺类药物联合应用,可增强疗效[1]。该病发病急,传播快,可引起“闪电式”死亡,对常发生该病的猪场可选用巴氏杆菌灭活疫苗定期接种来预防该病。

5)巴氏杆菌对各种理化因素和消毒药物的抵抗力不强,阳光直射、高温、干燥、常用消毒药均可使其无法生长、繁殖。做好环境卫生,定期消毒,让病原菌无处生存[3]。

6)注意该病与副猪嗜血杆菌病、猪喘气病的鉴别诊断。副猪嗜血杆菌病表现为多发性浆膜炎,包括关节炎、腹膜炎、胸膜炎、脑膜炎、心肌炎等;喘气病的病程长、体温一般正常,肺部出现对称性病变,呈肉样或胰样病变,咳嗽发出哮鸣声似拉风箱。

[1]蔡宝祥.家畜传染病学[M].4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67-74.

[2]任士飞,张林吉.一例猪巴氏杆菌病的实验室诊断及治疗[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3(6):94-95.

[3]邬良贤,俞友河,吴东祥,等.放牧牛群急性巴氏杆菌病的诊治[J].福建畜牧兽医,2012,34(6):41-42.

B

1003-4331(2017)01-0042-02

猜你喜欢
革兰氏氏杆菌脾脏
女性下生殖道分泌物检测中革兰氏染色法的应用分析
五代头孢有何区别
一例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
麋鹿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草莓微生物污染分析及革兰氏阴性细菌和霉菌鉴定
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在胰体尾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
对诊断脾脏妊娠方法的研究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奶牛布氏杆菌病的综合防治
一例与附红细胞体相关的犬脾脏肿大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