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高校院系资料室图书资源管理探究

2017-04-06 02:54王键平蔡爱萍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大数据

王键平+蔡爱萍

摘 要:大数据是把“双刃剑”,其广泛应用给高校院系资料室图书资料的管理带来了便利,但是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在大数据时代,由于高校院系资料室的图书资源管理工作对技术要求更高,也更加复杂多样,因而对图书资源管理的手段、保护以及图书管理员的专业技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有针对性的提出破解之道,对高校院系资料室图书资源的管理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大数据;院系资料室;图书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5-0147-02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1]。由此可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大爆炸时代已经来临,大数据成为处理日常事务的新手段。高校院系资料室是提供给师生科研资料的重要场所,更具专业性。因此,面对海量的图书信息,如何快速捕捉能够加以利用的图书资源,对高校院系资料室图书资源的管理来说十分重要。

1 大数据时代高校院系资料室图书资源管理的特点

“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1]。因此,具备种类多、流量大、容量大和价值高等特性的大数据逐渐涵盖信息、工业应用等领域[2]。其中,借助大数据资源,图书资源管理的方式和方法也不断革新,开始借助计算机技术进行图书分类、传递,使得高校院系资料室在服务质量和服务模式方面都取得重大进步。

1.1 图书资源管理的技术性 大数据时代,图书资源管理主要借助信息化平台完成。因此,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成为现代图书资源管理最重要的技术手段。在高校院系资料室建立起数据库后,大量的图书信息开始借助专业软件进行登记注册,它较之过去以纸质档案为主的存档方式更加便于存储、查阅。即使某些院系资料室还不能运用专业的数据库软件,但是也已经开始利用Excel表格等常规软件把图书、期刊、复印资料等信息分类排序,从而进行电子化的图书资源管理。

1.2 图书资源管理的多样性 就目前来说,图书资源可分为有纸化文档和无纸化信息两大类。前者多是指书刊等文档资料,后者则由视频、音频和图片等电子资料构成。由于院系资料室图书经费有限,不可能做到所有相关专业书籍都要购买、所有相关文献都要订阅,而且这样做也是不必要的[4]。与此同时,电子资料的获取、共享都较之以前更加方便。因此,在大数据时代,文档资料和电子资料的管理都是院系资料室图书资源管理的重要途径。

1.3 图书资源管理的复杂性 由于大数据时代图书资源的种类增多,因而其管理也更为复杂。尽管高校院系资料室的纸质藏书有限,但是电子资料的数量和规模较之以前大为增加。所以说,当前院系资料室的图书管理工作更需要借助如Excel等常规软件甚至是Access、My SQL数据库等专业软件进行图书资料的登记、整理。与传统纸质档案登记的管理方式相比,其复杂性更为凸显。

2 大数据时代高校院系资料室图书资源管理的成效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促进了图书资源管理的更新换代。大数据式的思考方式,解决了信息查询难、资源共享慢等现实问题。因此,大数据下的高校院系资料室在图书资源管理方面也取得了诸多成效。

2.1 大数据时代信息查询更加快捷 在信息化平台和计算机网络还不够发达的时期,高校院系资料室图书资源的利用范围比较狭窄,仅局限于本院系之中。其他院系的师生难以在第一时间获取图书资源的准确信息。但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图书资源的管理方式,大数据通过对现有图书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和整理分析,最后向使用者直接提供需要的信息资源[5]。因此,高校各个院系之间图书资料的信息查询更加快捷,全校师生都可以通过网络平臺直接查询。

2.2 大数据时代资源共享更为高效 大数据是在海量数据中挖掘、分析并整理出有价值的信息,利用者可以直接利用作为解决问题的参考资料[4]。因此,利用数据库进行信息共享更为高效。高校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之间,以及各院系资料室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互相传递图书资源,为读者借助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平台获取图书资源的相关信息,如纸质文档资料的馆藏位置或者电子资料的阅读权限等需求,提供了更大的便利。所以说,大数据时代,各院系资料室之间的图书资源共享也更为高效。

3 大数据时代高校院系资料室图书资源管理的困境

基于大数据的图书资料管理需要借助信息化平台完成,因此,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十分重要。与此同时,信息化平台的构建以及日常维护,需要高水平、专业化的图书资料管理员。但是,就目前高校院系资料室的图书资源管理现状看,不仅图书资源管理的技术手段欠缺,而且网络传递存在风险。此外,非专业图书管理员的业务水平有限。这些问题都已经成为高校院系资料室图书管理的困境。

3.1 图书资源管理的技术手段欠缺 大数据时代,图书资源管理开始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但是,很多高校院系资料室的技术手段欠缺已然成为图书资源管理的最大制约。文档资料和电子资料的登记、管理多是通过Excel等常规软件完成的,并没有借助专业的数据库软件。由此,各院系资料室之间大规模的信息查询、资源共享仍需要借助高校图书馆的图书资源管理平台完成。

3.2 网络传递存在风险 数字图书馆在当前大数据时代之中,通过对用户行为的深入挖掘而产生的流通日志数据、检索目录数据等,都是较为重要的内容[5]。因而在大数据时代,图书资料通过网络得以大范围的传递,在方便使用者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风险。尽管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确实能够找出很多隐藏在数据背后的潜在规律,进而能够挖掘出大量的未直接公开的相关信息,但是使用者在图书馆的各种活动都将被采集和记录下[2]。除此之外,登记的图书信息、存储的电子资料等也易受到网络干扰而被损毁,尤其是各院系资料室所珍藏的图书资源。这也造成了高校院系资料室图书资源的极大损失。

3.3 图书管理员的业务水平有限 数据库管理的确比传统纸质档案登记更加节约成本,不过对图书管理员的专业素质要求更高。但是,由于当前某些高校院系资料室的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欠缺,业务水平有限,所以他们的工作仅停留在对图书资源的登记、整理等表层工作上,对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还不娴熟,对专业文献资源的服务也不足。

4 大数据时代高校院系资料室图书资源管理的建议

大数据是把“双刃剑”。我们既要抓住其所带来的机遇,合理、高效的利用它来完善图书资源的管理,又要直面它所存在的局限,及时、有效解决其存在的问题。因此,大数据时代高校院系资料室图书资源管理应从当前存在的困境入手,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之道,不断优化高校院系资料室的图书资源管理工作。

4.1 提升图书资源管理的技术手段 大数据时代图书资源的管理具有技术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因此提升圖书资源管理的技术手段势在必行。高校院系资料室也应紧跟时代大势,多借助专业的数据库软件做好对现有纸质文档和电子资料的登记、整理工作,提高图书资源管理的技术化和现代化。各院系资料室应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把图书资源的登记、管理等工作纳入到信息化平台,从而满足全校师生的信息查询和资源共享。

4.2 做好图书资源的安全保护工作 大数据时代图书资源的安全和保护工作极为重要。因此,高校院系资料室也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由于信息化平台的建立在加速数据查询和资源共享的同时也面临着网络风险的侵袭,所以,从技术上看,可以通过防火墙或者IP地址认证等防止外来使用者窃取内部数据;在管理方面,则要做好各类图书资源的数据备份工作,可以进行传统纸质档案登记和数据库或者Excel表格登记双保险。

4.3 加强对图书管理员的专业培训 大数据时代,院系图书管理员的专业程度和业务熟练程度对图书资源管理工作的意义重大。因此,要加强对图书管理员的专业培训。通过业务培训,使其在完成基础的图书资源登记、管理的同时,做好对本院师生专业文献索取的服务工作,进而为全校师生提供更多的专业性帮助。

5 结语

总之,大数据概念自提出以来,便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和政府实践部门的高度重视。它不仅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而且在高校院系资料室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中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通过对院系资料室图书资源管理的现状研究发现:尽管大数据对高校院系资料室图书资源管理有着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着诸多现实的困境。因此,我们只有努力发挥其积极作用,减少其消极影响,才能使图书资源的管理工作更加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真正提高图书资源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报告》[R].

[2]刘静春.图书馆大数据应用模式与实现技术探讨,《大众科技》,2016,2.

[3]方芳,陈金阳,潘继斌,等.云数据时代下的高校院系资料室的功能转变[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

[4]徐方雪,郗滢.大数据时代下档案利用工作策略[J].辽宁经济,2016,4.

[5]张琦.新媒体时代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改革分析[J].办公室业务,2016,7. (责编:徐焕斗)

猜你喜欢
大数据
浅谈大数据在出版业的应用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