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里的回族人

2017-04-06 06:27黑白
回族文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固原城门回族

黑白

二十世纪上半叶,照相机在中国老百姓眼中还是一件十分稀罕的舶来品,照相更是一种难得的奢望。只有很少一部分中国人,才有机会进入照相机的镜头。如此看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留存至今的陕甘宁回族人的一批老照片,就显得格外珍贵。翻看这些老照片,就像揭开了历史的帷幕,使我们一窥近百年前回族人的生活百态。

1936年,美国传教士毕敬士深入回族聚居的陕甘宁地区,沿途拍摄了大量以回族为主要对象的珍贵照片,从中可以看出那个年代甘肃和宁夏回族人的服饰容貌、民俗风情、建筑风格等面貌。时光荏苒,八十年过去了,这些老照片里的人物早已谢世。那些街道、店铺、城门和清真寺的时代旧貌也早已不复存在,人世变迁,新旧交替的感受真是欲说还休。这也许就是老照片令人感怀的价值所在吧!

甘肃张家川县历史上就是一个回族聚居、商贸发达的地方。图①是县城的一道繁盛街景,沿街铺面开门迎客。商贩和各色行人,有的戴着无檐的白帽或黑帽,有的戴着款式各异的草帽。仔细看,其中还有戴着军帽的军人,令人不无惊奇的是,有的人依然还留着清代男人的长辫子。这样的街景今天只有在电影中才会看到。

牛羊皮毛贸易历来就是张家川商贸业的龙头行业,有着悠久经商传统的普通回族百姓奔走于各地收购皮毛,也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皮毛商贩前来坐庄收购,使得张家川成为西北有名的皮毛集散地之一。皮毛贸易的兴盛刺激了当地手工业、餐饮业、牛羊业等相关产业迅速发展,在张家川形成了一个集收购、制造、转运、消费为一体的商业经济圈。张家川的贸易集市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呈现出了一时的鼎盛。图②为一家皮革商铺门口,各种待售的皮绳挂在门口两侧。门口的一张木桌上,放着一把中号茶壶,回族店主人正在拿着一把大号茶壶往一把小号茶壶里倒茶水。左右两个站着和蹲着的年轻人,头上戴着一样的白色崭新帽子,应该是当地比较流行的遮阳帽。

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張家川一带山区的主要交通工具还是毛驴。图③是一张令人浮想联翩、别有情趣的老照片,完全可以视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回娘家”的一个真实留影。这是在张家川一带的山路上,背景是种着庄稼的山坡地,一对回族夫妻,女人头戴一种黑色帽子,穿着大襟宽袖衣服,骑着毛驴,毛驴的背上还驮着一堆行李,身着白褂黑裤的男人在后面赶着毛驴,两口子就这样走在山间小道上。从他们的面部表情和衣服可以看出,当时应该刮着风。

图④是从陇州到平凉的路上,在一家土木结构的清真饭馆门口。门上挂着一个写有清真标识的招牌,这是那个时代特有的一种清真标牌。门口那位穿着长襟棉衣,戴着白色帽子的回族妇女正领着一个两三岁大的孩子,左右各有一个小孩,他们都好奇地看着镜头。在西北这个偏僻的角落,这或许是他们平生第一次面对镜头,从而留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

图⑤同样是陇州去往平凉的路上,回族皮匠正用传统的芒硝在一块板子上加工皮革。躲在后面的回族妇女,是皮匠的帮手,她面对镜头显然很紧张,也很羞涩。

在从平凉到固原的路上,有一个叫蒿店的地方居住着大量回族人。图⑥是一位裹着小脚,戴着黑色盖头的回族妇女,穿着长襟衣服,在自家门口抱着一个小女孩,用好奇的目光望着镜头。可以看出,她和那时许多百姓一样,面对镜头时还没有自觉形成“照相”的意识。

图⑦这一张照片是蒿店城东关的大门,引人注目的是用白色石灰清楚书写着“不分回汉”四个大字,照片的拍摄者还特别记述道,这个城关是当时内地人到新疆的一个必经之处。从历史的眼光看,民族团结显然不是当下才提出的口号,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已经回响起这种声音,这张老照片就是一个真实的佐证。

图⑧是在固原的清水河谷,一个搭盖头的回族妇女抱着孩子,骑在马背上,戴着白帽的男人提着东西紧跟在旁边。从这些骑着毛驴或马出远门的妇女可以看出,由于当时陕甘宁一带的回族妇女都实行裹脚,所以出门在外,不宜长途行走,只能骑马或者骑驴。

宁夏固原自古就是一处重镇,图⑨是那时固原城的南门,拍摄者有意识选择了一个很好的取景角度,使我们可以从门洞里清晰看到城门外很深的街景。崎岖不平的街道两旁商铺林立,街道上商贩和百姓人来人往,生意红火,而且就在几百米开外,还耸立着另一座高大的城门。这样的城门早已成为今天的固原人遥远的记忆。

民国时期,宁夏南部山区孩子的读书条件还非常落后,学生没有书本,也没有用来写字的纸张,孩子们只能用骆驼或牛的肩胛骨充当写字板,用来学习。图12显示,一群回族学龄儿童手里就是拿着这种叫作“书牌”的肩胛骨。

当时,固原县城的回族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六十,所以大街小巷都有回族百姓。5月份对于干旱少雨的固原百姓来说,应该算是一年中比较清闲的时节。图⑩是百姓在街头喝茶聊天的情景。从图片上可以看到,绝大多数人都是戴着小白帽的回族百姓,这或许是当时兴盛的一种街头茶摊吧。

图11是固原城里一个回族商贩在街道上一边卖着锅盔,一边用毛线钩帽子的情景。虽然从这张照片里看不到后面那个商贩所卖的商品为何,但他的手里也是拿着一个正在钩的毛线帽子。这一细节生动说明,当时固原一带的男人在闲暇之余还有着用毛线钩织衣物的习惯。

在固原的时候,毕敬士在一位留着长胡须的八十多岁的老阿訇的带领下,陆续参观了陕西寺、南方寺和东坊寺。历史上,从银川到平凉的交通干线上,设置了很多沿用至今、特色鲜明的地名。比如头营、三营、七营……图14就是运输货物的骆驼队正经过三营城门。这些骆驼队将盐运到南边,再将粮食运往北边。而当年这一路的骆驼客,大约都是回族人。

图15为海原黄羊坪的一间回民黄泥小屋。照片拍摄者说,这一户贫穷的回族人家倒水泡茶,非常热情地接待了他们。1920年震惊世界的海原大地震后,百分之七十的人被地震夺走了性命。黄羊坪就是震区之一。

图16为半个城(同心城)旧貌。历史上这里曾发生多次洪灾,十九世纪的一场洪水冲走了老城的一半,剩下一半,所以叫半个城。当时的半个城街道很窄,两边带廊道的商铺林立,每三天一次集市,羊的时价十五美元一只。路边高高的建筑为同心清真大寺的邦克楼,这座古寺历史悠久,具有典型的中国古典风格。

图13定格的是固原城里一个老旧铺面的大门口,收入镜头的人和物有机形成了一幅完整构图,慢慢品味就像一幅很讲究明暗光影效果和浓淡笔法,充满那个时代民间生活气息的油画作品。只见门口卧着一个早已不多见的老式炉灶,灶边立着一个木制风箱,炉子上的水壶欢快地噗噗冒着热气,一个刚卸完货物的老旧的独轮车,无声地停歇在门口的路边,两个戴帽子的人正在将一个刚卸下的大长口袋往店铺里搬运。

通过灵武城门向里望去(图21),虽然街道上人不多,但是那个骑着自行车的人给灵武带来了一些现代印记,远处好像是一座清真寺。那时,每座县城古老的城门都还保留并正常使用着。

值得一提的是,1936年毕敬士途经陕甘宁一带时,中国工农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也来到这里建立了根据地。本文所录的照片里的那些人物、那些街道、那些城门,一定也有红军当年留下的印迹。

猜你喜欢
固原城门回族
黑夜过桥
“晨钟暮鼓”怎么敲
缺水的城市该怎么发展?
固原史姓粟特家族多元信仰探讨
“失踪”的南纪门重现
听须弥松涛、看文化古迹、观六盘云海、闻山花飘香
宁夏“六盘山旅游杯”全国诗文大赛获奖名单
《回族文学》2015年总目录
《回族文学》2011年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