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5型腺病毒胸腔内注射治疗晚期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效果分析

2017-04-06 03:22汤效王桂华王伟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5期
关键词:腺病毒胸腔积液

汤效 王桂华 王伟明

重组人5型腺病毒胸腔内注射治疗晚期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效果分析

汤效 王桂华 王伟明

目的 探讨重组人5型腺病毒胸腔内注射治疗晚期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效果。方法 104例晚期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52例。研究组患者给予胸腔内注射重组人5型腺病毒治疗, 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顺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08%, 高于对照组的51.9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64,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3, P>0.05)。结论 重组人5型腺病毒胸腔内注射治疗在晚期肺癌恶性胸腔积液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不良反应较少, 适于临床应用。

重组人5型腺病毒;胸腔内注射;晚期肺癌;恶性胸腔积液

恶性胸腔积液属于肺癌晚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具有生长快速、积液多等特点, 给患者呼吸功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甚至危及生命安全。恶性胸腔积液是提示肺癌晚期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 而有效的治疗措施对降低患者的痛苦,延长其生存周期具有积极的作用。目前, 肺癌患者的胸腔积液治疗方案尚未有统一的标准, 而如何通过药物控制积液定量已成为肿瘤内科学者研究的重点课题[1-4]。2013年2月~ 2015年2月期间本院对52例肺癌晚期患者应用了重组人5型腺病毒胸腔内注射治疗, 临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晚期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初治胸腔积液;疾病经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确诊, 且至少存在一处远处脏器转移;治疗前患者心电图、肝肾功能、血常规指标均为正常;未采取过全身放、化疗治疗;KPS评分<70分;预计生存期>3个月;患者及其家属同意配合研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心、肝、肾等严重脏器疾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52例。研究组:男30例, 女22例;年龄45~75岁, 平均年龄(65.6±6.9)岁;肿瘤类型:鳞癌17例, 腺癌30例, 小细胞癌5例。对照组:男31例, 女21例;年龄45~76岁, 平均年龄(65.5±6.9)岁;肿瘤类型:鳞癌18例, 腺癌29例, 小细胞癌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均通过胸腔中心静脉置管进行持续闭式胸腔引流, 持续时间24 h~无胸腔积液(超声检查证实)。研究组:当排净胸腔积液后, 向胸腔内注射20 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2 ml重组人5型腺病毒(商品名:安柯瑞, 上海三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S20060027, 规格:0.5 ml/支)。对照组:向胸腔内注射20 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50 mg顺铂, 并给予0.9%氧化钠注射液1500 ml利尿及补注水化。指导患者治疗后分别取仰-俯-侧卧-头低足高体位, 间隔15 min变换体位1次, 持续2 h, 以便于药物充分接触到胸腔。完成治疗后, 密切观察患者心率、血压、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的变化。两组患者均在闭管24 h后给予开放引流, 直至超声证实无胸腔积液存在后方可拔管。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①根据《WHO 癌性渗液疗效评价标准》[1]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完全缓解:症状消失, 超声及X线胸片提示胸腔积液基本消失或胸膜增厚在4周以上;基本缓解:症状明显好转, 超声或X线胸片提示胸腔积液减少>1/2, 且至少维持4周;症状好转:症状有所好转, 超声或X线胸片提示胸腔积液减少≤1/2及, 但无增加;无效:症状及积液无变化, 甚至加重[5]。总有效率= (完全缓解+基本缓解)/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时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包括发热(>38.0℃)、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08%, 高于对照组的51.9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发热5例,恶心呕吐12例, 白细胞下降17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38%;对照组发热6例, 恶心呕吐13例, 白细胞下降1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3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3, P>0.05)。两组均无肝肾功能异常。

3 讨论

肺癌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严重杀手, 而恶性胸腔积液是其晚期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往往提示预后较差。恶性胸腔积液多因肿瘤细胞累及胸膜所致, 临床治疗时以降低胸腔积液为目的, 继而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 改善生活质量[6,7]。多项研究发现, 全身化疗对胸腔积液无明显的消除作用, 而单纯的穿刺抽液只能够暂时改善症状, 积液可于短期内再次出现。胸腔内注药治疗不仅可以将药效直接发挥到胸膜, 同时还能够通过胸膜吸收入血而作用于肿瘤组织, 起到双重的治疗功效[8-10]。顺铂是临床常见的广谱特异性抗肿瘤药物,具有良好的水溶性, 局部用药浓度较佳, 继而可以直接杀灭不同周期的局部恶性肿瘤细胞。然而, 有研究发现, 顺铂对肿瘤结节的穿透性十分有限, 仅能穿透50层细胞, 虽然对于肺癌晚期恶性胸腔积液的有一定的疗效, 但整体疗效不够持久, 所以应用效果仍有所欠缺[11,12]。

重组人5型腺病毒是一种新型的基因治疗药物, 它通过抑制重要的肿瘤基因, 调节大量靶基因表达, 继而抑制细胞周期阻滞、分化、凋亡、静息、DNA损伤、转移及耐药性基因的表达[13-15]。重组人5型腺病毒不仅可以通过在靶细胞内导入野生人体抑癌基因片段并复制缺陷腺病毒来发挥功效, 同时还能够以旁观者效应、提高化疗敏感性、阻碍肿瘤血管生成来杀灭肿瘤细胞。同时, 由于正常细胞与肿瘤细胞对重组人5型腺病毒的敏感度有所差异, 所以不会增加化疗的毒副作用, 且不受内源性人体抑癌基因的影响。目前, 国内多项研究发现, 重组人5型腺病毒可以有效改善肺癌伴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症状, 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16-18]。本文研究结果与上述结果基本一致,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08%,高于对照组的51.9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64,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3, P>0.05)。结果可见, 重组人5型腺病毒可以有效改善肺癌晚期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症状, 减少积液定量,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 重组人5型腺病毒胸腔内注射治疗在晚期肺癌恶性胸腔积液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近期疗效, 且不良反应较少, 适于临床应用。

[1] 王晓红,杨俊泉,李国欢,等.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观察.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4, 2(3):188-191.

[2] 徐继平,周蕾,杨卫兵.恩度联合顺铂胸腔内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研究进展.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15, 1(14):89-92.

[3] 唐博,谭群友,王如文,等.胸腔内注射重组人p53腺病毒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5, 2(2):192-194.

[4] 李玉,李文刚,张素静.重组人5型腺病毒注射液介入途径给药治疗恶性肿瘤的安全性研究.上海医药, 2013, 1(5):24-26.

[5] 董磊.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与顺铂序贯胸腔灌注联合热疗治疗肺癌胸腔积液临床观察.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3, 8(5):855-857.

[6] 曹宇,赵光强,黄云超.洛铂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胸腔内注射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临床研究.大理学院学报, 2012, 12(10):41-43.

[7] 詹志翔.重组人5型腺病毒胸腔内注射治疗晚期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效果分析.医药前沿, 2015, 5(36):97-98.

[8] 杨帆, 卢斌, 胡春燕,等.胸腔内注射重组人5型腺病毒治疗晚期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实用医学杂志, 2013, 29(17):2885-2886.

[9] 刘先军, 彭吉霞, 卢进昌,等.重组人5型腺病毒胸腔灌注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临床肺科杂志, 2010, 15(11):1539-1540.

[10] 赵凤芹, 张佳, 季红.重组人p53腺病毒治疗肺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 36(23):5921-5923.

[11] 龚磊, 宫地康加, 于振洋,等.重组人5型腺病毒大剂量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4(1):215-216.

[12] 伍森林, 王顺朝.白介素-2联合重组人五型腺病毒治疗肺癌并发恶性胸腔积液9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11(7): 1740.

[13] 朱言亮, 孟云.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顺铂治疗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实用癌症杂志, 2011, 26(1):87-88.

[14] 罗倩茹.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中国医疗前沿(月刊), 2010, 5(17):82-83.

[15] 殷南昌, 王晓东, 刘维.重组人p53腺病毒联合顺铂治疗NSCLC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中国药房, 2010(12):1120-1122.

[16] 程星, 王林娟, 谢启超.重组人5型腺病毒腔内灌注联合高频热疗治疗恶性胸水的疗效观察.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2012, 21(14):284-285.

[17] 孙庆春.肝癌介入治疗应用重组人5型腺病毒注射液的临床研究.中国社区医师, 2016, 32(26):23-24.

[18] 谢军平, 高亭, 李环羽,等.重组人5型腺病毒对Lewis肺癌小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山东医药, 2012, 52(33):31-32.

Analysis of effect by human recombinant type 5 adenovirus through intrapleural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lung cancer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TANG Xiao, WANG Gui-hua, WANG Weiming.Department of Oncology, Changsha City Central Hospital, Changsha 410000,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effect by human recombinant type 5 adenovirus through intrapleural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lung cancer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Methods A total of 104 patients of advanced lung cancer complicated with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were divided by random number table into control group and research group, with 52 cases in each group.The research group received human recombinant type 5 adenovirus through intrapleural injection for treatment,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injection of cisplatin for treatment.Comparison was made on curative effects and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research group had higher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73.08% than 51.92%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χ2=4.964, P<0.05).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χ2=0.043, P>0.05).Conclusion Human recombinant type 5 adenovirus through intrapleural injection contains excellent application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lung cancer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along with few adverse reactions.This method is suitable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Human recombinant type 5 adenovirus; Intrapleural injection; Advanced lung cancer;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5.044

2017-02-13]

410000 长沙市中心医院肿瘤科

猜你喜欢
腺病毒胸腔积液
胸腔巨大孤立性纤维瘤伴多发转移1例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人腺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研究现状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血清4型Ⅰ群禽腺病毒 Hexon、FierⅠ、FiberⅡ基因的原核表达
1例后备蛋鸡禽Ⅰ群腺病毒病治疗
一种新型眼科手术积液盒
胸腔积液中CRKL的诊断价值
可溶性B7-H3与腺病毒肺炎患儿的相关性研究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