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教学策略

2017-04-06 18:16朱小宁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27期
关键词:音乐情感教师

音乐作为一种具有强大情感力量并能进行情感表达的艺术形式有着巨大的美感能量。学习音乐鉴赏中的这些内容,对于高中生来说尤为重要,通过对这些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音乐的感受和体验,能让学生学会透过音乐艺术去看待世界、看待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鉴于以上对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学情分析,笔者针对高中学生的具体现状,对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进行了认真的探索和全新思考,总结出了以下四方面的教学策略:

一、重视信息积累,强化体验

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学习目标中,明确提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首要性。情感态度不仅仅表现为学习兴趣、爱好和学习态度,更多的体现为情感本身的体验与内心世界的丰富;对生活的乐观、进取的态度。价值观则反映在作品价值方面,对音乐作品有更深层次的体验,获得更深层次的认识。

上海市音乐名师培养基地导师、特级教师——张展英,在题为《音乐课程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的讲座中指出:音乐教师平时要注重各种信息量的掌握和积累,在教学中要综合各类艺术来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笔者认为,这些信息量可以体现在:

1.文学作品中。艾青的代表作《我爱这土地》中“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形象地表达了为什么斯美塔那《沃尔塔瓦河》会同样的催人泪下;欧阳修作品《醉翁亭记》中说到“曲径通幽”、“有亭翼然”,这种弯和曲线与民族舞蹈动作中的“三道弯”、民族民歌中起伏的旋律形象地融合在一起,体现了民族元素中和谐、中庸、统一的民族精神。这些都是对形象的审美表达。

2.影视作品中。影视作品中往往体现着教材中的内容。影片《我是谁》中的非洲歌舞片段,形象地表现了音乐节奏快速、复杂多变的特点以及非洲鼓在非洲歌舞中的重要地位和非洲舞蹈的动作要领;影片《出水芙蓉》中女学生与史密斯老师共同演绎的拉美风情的音乐也充分展现了独具魅力的拉丁美洲音乐。

3.美术作品中。在印象主义奠基之作《大海》中,美术界所追求的自然界光与影在瞬间的变化在德彪西的笔下又通过模糊调式调性、短小动机缀合旋律等手法写意出来。音乐与美术形成了真正深层次的默契。

诸如此类有效的信息,教师平时要善于从各种门类中寻找和积累,来强化学生的审美体验。

二、注重审美体验,轻松认知

笔者认为教师要通过合理的教学,把音乐中知识性、思想性的内容,让学生通过轻松地聆听、参与,轻松地掌握。这需要教师把握住三点:

1.突出重点,抓住焦点深入

课改专家崔允漷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的。要想在短短的45分钟时间里,把所涉及的所有信息都传递给学生是不行的,这样会导致学生顾此失彼,抓不住重点。笔者认为,教学过程应突出重点,抓住学生关注的焦点,层层深入。如:在欣赏《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让学生理解的重难点是了解浪漫主义风格在歌曲中的表现,理解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本课的焦点就是音乐要素变化。教师抓住音乐要素变化这一焦点,让学生反复聆听,关注歌曲的旋律、和声色彩、伴奏及音乐情绪等,让学生较深入地感受艺术歌曲的突出特征。

2.有效引导,体现轻松认知

关于这一点,笔者认为高中音乐教学中应尽量避免过多的知识点,或者过多机械性地提音乐要素。高中学生在其它学科的学习中,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与技能去满足、应付考试与升学的需要。如果在音乐教学中,过分强调注视点,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纯知识理论为目的的学习会让学生忽略了体验音乐中的美感。《高中新课程理念》中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这是音乐学科自身特点决定的。高中音乐教育的基本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应尽量让学生轻松地聆听、轻松的参与,在体验中实施有效的引导,让学生在音乐体验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知识点。

例如:《爵士乐》一课中,就可以把整个过程设计得很轻松。《Dont know why》是一首经典的爵士乐作品,诺拉·琼斯充满磁性的嗓音,让学生深深着迷。教师只要在欣赏前提醒学生“请关注这首歌的情绪!”一曲听罢,学生几乎都能正确捕捉到歌曲的情绪——淡淡的忧伤、愁怨等。接着设问:音乐通过什么手法让你感受到这种情绪?此时可以设计第二遍聆听,并且跟着音乐学唱,通过轻松地聆听来探索“布鲁斯”音乐的特点。乔普林的钢琴音乐《娱乐者》由于经常在游戏或动画中出现,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形成这样风格的原因是特殊的节奏性导致轻重格的交错。学生积极的探索心态也让用“ ”、“ ”、“ ”、“ ”等节奏来创编《两只老虎》的过程也显得轻松而有效。伴随着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的《What a wonderful world》,教师讲述着这位爵士王者的故事,感受着他的痛并快乐着。学生自然而然地就能理解爵士乐的精髓,即兴演唱着布鲁斯,演奏者拉格泰姆,宣泄、排遣自己的情绪。音乐要素都渗透在欣赏及思考的过程中,这比教师机械性地问及这个音乐的速度怎么样或力度怎么样效果要好得多。45分钟轻松地度过,而且有效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也感受到了爵士乐的巨大魅力。

3.“简化”概念,帮助形象理解

這里的“简化”概念是指用简单的方式让学生在体验中更形象地理解概念。

一般来说,学生对于西欧音乐发展史上各个时期的经典作品欣赏,总会表现出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作品多数为交响乐,不仅长而且很难理解。而一些类似“变奏曲”、“无调性音乐”等概念显得很生硬,难以理解。在欣赏时,就应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在体验的过程中,形象化地理解概念。

例如:在一堂名为《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优质课上,授课教师把变奏曲的概念作为一个知识目标,深入挖掘了两个主题旋律的音乐要素,先让学生视唱主题旋律,并用不同的声音模唱旋律,再增加难度,通过变化音乐要素在一定的情境下再次模唱旋律。这样再让学生回答什么叫“变奏”。熟悉了旋律,进一步聆听音乐重复了几遍,有什么变化。让学生轻松地找到了答案,还有效地说明了什么叫“双重变奏”,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

三、关注审美情趣,拓宽视野

1.关注学生兴趣、关怀学生心灵。

《高中音乐课标准解读》中指出:“关注和重视学生的音乐兴趣,发展学生的兴趣与爱好,既是音乐学习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动力,同时也是学生在音乐上持续发展、终身热爱音乐的根本保证。而对涉猎广泛、紧跟流行脚步、对相关知识有强烈求知欲的高中学生来说,应该把流行音乐引入高中课堂。笔者认为,完全可以结合实际,结合学生的兴趣点,选取优秀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较深入地学习、欣赏。

例如,在《爵士乐》一课的导入中,教师播放了几段不同风格的流行音乐,因为是流行音乐,此举立即燃起学生们的兴奋点。歌曲结束,教师提问:“这些歌曲都属于那种风格?”“爵士”、“摇滚”“ R&B”、“ Hip-Hop”、

“Rap”,学生们开口便说出了这些词。笔者紧接着又问:“大家把这些词说得都很熟,那它们究竟都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学生就含含糊糊、似懂非懂了。当教师将这些种类一一解释过后,学生似乎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

在《走进京剧》一课中,教师设计了一个拓展环节,请学生列举哪些流行歌曲当中包含了京剧的元素,并设问这些京剧的元素造就了什么样的音乐风格。学生都争先恐后地回答:周杰伦的《霍元甲》、陶喆的《苏三说》、信乐团的《One night in Beijing 》……这些作品虽然都借鉴了流行歌曲的创作风格,但是加入京剧元素以后,使音乐具有了明显的“中国风”,更适合中国人的欣赏品味。

这些课的设计不仅使学生欣赏到喜闻乐见的作品,传授了相关的音乐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进行了有益的鉴赏,培养他们健康、积极的审美情趣,面对纷繁的流行音乐世界,做出自己客观、理性的评价。

2.挖掘作品价值、拓宽学生视野

高中音乐鉴赏教材内容涵盖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各大洲的民族民间音乐、西方专业音乐的创作。这种构成方式,充分体现了体验多元文化的价值观。民间音乐淳朴、情韵浓郁;古典音乐理性而严谨、现代音乐丰富而又各具特色……要让学生感受每一种音乐的精髓,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

音乐能打动人心,足见其魅力非凡。而音乐课是否精彩,就在与能否充分发掘、体现音乐艺术这份魅力,能否让学生对原本不感兴趣的内容,发自内心地积极参与体验。而音乐也最擅长表达人的情绪和情感。音樂速度的快慢、音乐力度的强弱、音乐的音色变化等,都与人的情绪和情感变化有相同之处,非常接近于人的心理变化。在音乐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的情绪、情感与音乐要素变化所要表达的情绪情感相一致,就能体会到音乐的审美价值。

四、树立“服务的心态”,伴随成长

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认为:尊重青春,伴随成长、完成生命成长的铸造是一个教师的基本指责。她提出教学要“宽则得众”,教师的使命就是用态度去改变学生,用宽厚之心去影响学生;“敏则有功”就是说锐利敏捷就会提高工作效率,要因材施教;“惠则足以使人”,作为教师就是要在精神价值上不断给学生以鼓励,在物质上与学生分享。崔允漷主编的《有效教学》一书中提到了教师的期望效应在教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要在教学中倾注情感与爱心,促进学生最大程度的发展。笔者认为教师应该树立一种“服务的心态”,以真挚的情怀伴随学生的成长。小到小到家庭,大到单位社会,如果都能树立服务的心态,必定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总之,笔者认为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教学策略关键要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具体现状和内心需求。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一线的高中音乐教师要不断探索教学策略,引领他们体验更多乐趣、享受更加多彩的人生。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育部《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 崔允漷主编《有效教学》上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 音乐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解读》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4] 印涝斐著《五步相融打造精彩—谈高中音乐鉴赏教学》

《音乐天地》2008.9

[5] 吴仁培著《提高高中音乐鉴赏课有效性的教学探析》《歌海》2011.2

[6] 黄聿芬著《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时效性》

《新课程研究》2009.9

[7]董巍著《大教育背景下的音乐鉴赏———谈高中音乐欣赏的“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综合”》《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5.11

[8]吴松芳著《音乐欣赏中情感体验的重要性》

《中小学音乐教育》 2007.1

朱小宁浙江省柯桥中学联系电话:13857587996

猜你喜欢
音乐情感教师
情感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台上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音乐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