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追量”的商业价值/用时间去打磨“质”

2017-04-07 19:27
中外管理 2017年3期
关键词:分店营业额哲理

哲理的故事:

1960年代,“VAN-JACKET”是引领日本时尚风潮的一个知名服装品牌,那一年公司的营业额预算是100亿,结果却达到了惊人的300亿,整整超出两倍。在公司的狂欢庆祝时,一位年轻人却忧心忡忡,他就是VANJACKET公司的库存主管。

他多次在公司会议上提醒董事会:“预算100亿,营业额达到300亿,看起来是好事,可生产部擅自生产这种情况如果不加制止,日后一定会出现大问题。”

没过几年,日本经济下滑,VAN-JACKET因为库存太多、资金链断裂等原因导致破产。

多年之后,那个当初库存主管贞末良雄搭建起了新的商业帝国,他创建的“镰仓”衬衫品牌深受欢迎。当时在日本男人的衣柜里至少有5件衬衫,其中至少有3件是镰仓衬衫。2015年,镰仓衬衫把分店开到了世界最高級购物中心——美国布鲁克菲尔德广场。如今在日本已拥有26家分店,每分钟销售数百件,年销量10亿件……而其不败的准则是“永不追量”。

镰仓衬衫的全部生产环节均在日本进行,由那里的日本匠人纯手工制造,从不外包。手工制造没法实现量产,所以镰仓品牌常出现某款衬衫一个尺码的花纹只有一件的情况,卖完就没了。不过,恰恰是这种高回转库存的方式,让他们马上可以卖掉刚做出来的衬衫。在销售时,贞末良雄也主张慢慢去“磨”——不论是普通衬衫还是定制款,销售人员都必须给客人量体,然后推荐适合的衬衫。

有人曾问贞末良雄:“为什么你要把‘永不追量奉为镰仓衬衫的生存准则?”他回答说:“许多服装业都是按照销售方的需求制作生产,可消费者是不是真的需要和喜欢这些产品?量变永远赶不上经济的变化,赶不上人们眼光的变化。但无论在什么年代,人们对好品质的追求永远不会消失。(张珠容)

故事的哲理:

只有“永不追量”,才能有时间、有精力去抓“质”。而有了“质”,才能持续抓住顾客的心!这一点,对于很容易被“量”所陶醉的中国企业和中国社会,尤其有意义。

猜你喜欢
分店营业额哲理
沈阳分店
宁波分店
贵阳分店
沈阳分店
彼欧在中国继续保持强劲增长预计2021 年营业额将翻倍至13 亿欧元
哲理漫画
漫画哲理
漫画哲理
哲理漫画
中国餐饮年营业额突破6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