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连续性文本群文阅读的功用及策略

2017-04-07 01:23蒋长兰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非连续性文本功用群文阅读

蒋长兰

摘要 非连续性文本使用频率越来越高、范围越来越广,灵活、高效地阅读、使用非连续性文本已成为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这种素质仅靠“个文本”阅读难以习得,需通过“类文本”进行反复训练实践、“举三反一”才能养成。非连续性文本群文阅读是进行“类文本”阅读训练与实践的重要途径,能够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重视并加强非连续性文本群文阅读方法、策略的指导,对提升学生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非连续性文本 群文阅读 功用 策略

非连续性文本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中,能够甄别、评判文本信息的真伪优劣,独立自主地创建合宜的非连续性文本,正确、合理地传播与发布有价值的信息,已成为判断一个人语用能力强弱、衡量其信息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尺。但这种能力和素养不能自然生长,也不能仅靠单篇阅读而习得,必须通过群文阅读的反复实践才能生成、建构。叶澜教授认为:“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结构群,诸多有差异又能相通的结构群,有助于学生形成结构思维方法,这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可自我增生的重要基础。”非连续性文本群文阅读就是为学生提供一组(三个以上)結构、体式(类别)相同的文本群,让学生在多篇共读中,发现文本共同特点,找到阅读此类文本的规律,掌握阅读的策略、方法,形成“举三反一”可类化、迁移的思维力、表达力、表现力,最终学生带着这样的能力回归生活,自由地运用生活中的非连续性文本,成为一个具有较强语用能力、语用素养的现代公民。

一、非连续性文本群文阅读的功用

1.契合了现实生活中实用性阅读需求

(1)它从阅读情境和信息量上回应了生活所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海量的信息常以碎片化的形式大量存在于图表、广告、图解文字、短信、网络跟帖等非连续性文本中。实际阅读环境中,人们往往需要同时阅读多份这样的材料或文本,并能从这些材料中快速筛选、整合有价值的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人们每天都能从微博、微信及社交平台上读到关于某一话题的图片、视频、文字等。这些材料的共同特点是常以群的形式出现,文本数量多,材料庞杂、多元,信息量充足、丰富,呈现样式多种多样。开展非连续性文本群文阅读就是对这种现实阅读状况的回应与模拟,它能让学生充分体验纷繁多元的语言生活环境,阅读以不同形式呈现的大量碎片化信息,而不为海量信息所迷失。

(2)从阅读功能上彰显出很强的实用特性

非连续性文本群文是一种源自生活的实用类文本群,与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在现代社会被广泛运用。通过相关阅读,学生能够了解世界,认识社会,结交朋友,解决日常生活问题。它的功能有别于文学类文本群文阅读重品读、赏析和审美体验,重点关注学生通过群文阅读养成甄别、取舍、判断、整合信息,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能力。阅读价值直接指向了“生活实用”“未来生存”,强调“为生存而阅读”,具有极强的社会实用价值。所以,非连续性文本群文阅读是功能性阅读,其本质是“生活阅读”,“为了生活而阅读”。

2.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生成与提高

新课标研制组组长巢宗祺教授认为:“学会从非连续性文本中获取我们所需的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是现代公民应具有的阅读能力。”这里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指向新课标的“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主要着眼于“理解文本”,关注文本的原生价值——“是什么”(文本内容),是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应具的初级语用能力。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语言符号意义所指、结构安排相对于连续性文本(主要指文学类文本)而言比较稳定、外显,学生阅读时捕捉文本信息、把握文本内容和形式的难度相对较小。加之,母语环境的熏陶和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通过单篇非连续性文本语言范例的模仿学习,以“举一反三”的形式能够培养学生阅读该类文本的初级语用能力。

但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不能仅停留在培养学生初级语用能力上,其核心内容和终极目标应该落实在“学以致用”上。依据王荣生教授“选文分类”理论,非连续性文本应该属于“例文”或“样本”类文本,其阅读的关注重点不应在它的原生价值——“是什么”(文本内容)上,而应在教学价值——“怎么样”(如何传播信息)上,其目标更多指向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规律、策略的习得和读用能力培养。它涵盖了识读、认知、理解、整合、推断、建构等认知全过程及全部心理功能,是学生通过阅读养成面对海量信息能够准确认知、深刻理解、独立取舍、为我所用的一种全面而高级的语用能力。这种能力不能无师自通,也不能靠“孤立的阅读”,消极、被动地模仿而习得。因为语言规律的习得、语言能力的形成必须建立在大量语言现象、语言材料累积的基础之上,而且这些现象和材料需经过不断复现、刺激、同化、顺应,才能在人的认知结构中形成相应的“心理图式”或“相似块”,才能在相应的语言实践中被唤醒、激活,最终转化为实践所需的能力。

因此,阅读非连续性文本所需的高级语用能力,仅靠“个文本”阅读,不容易在学生的“心理图式”中留下非连续性文本的语言形式,也较难迁移到实际生活运用中。所以,只有采取“类文本”阅读的方式,才能让学生在“举三反一”中掌握语言规律,形成语用能力。这种方式,既能有效增加学生阅读的数量,保证“例文”的丰富性,为学生语用能力的形成提供前提条件,又能让学生依凭多个非连续性文本或混合文本,展开横向的比较阅读,从而发现文本的结构特点,探究解读此类文本的密码,学习其传播信息的方式、方法,并在群文阅读中学会判断、推论、连结、统整、建构等实用且切合时代需求的阅读策略。学生在阅读中的思考、发现会一次次在群文阅读中得到验证和强化,最终类化、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形成该文本阅读的“心理图式”,并能在现实生活的语言活动中被激活、运用,形成较强的非连续性文本读用能力和较强的信息素养,提高思维水准。

二、非连续性文本群文建构的类型

建构一组合适的非连续性文本群文是群文阅读及教学的前提和保障。首先要有量的保证,既然是群文,可供阅读的非连续性文本至少得在三篇以上甚至更多。当然也不是一味追求数量,可根据学生的阅读时间选择适量的文本进行阅读。其次,多个文本之间不能杂乱无序,彼此孤立,更不能简单叠加,应有明确的选编规则。什么是群文选编的规则呢?“议题”是群文选编的灵魂和阅读教学的抓手。所谓“议题”就是“一组选文中所蕴含的可以供师生展开议论的话题”,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群文来说,“议题”可以是非连续性文本的“文体形式”“表达方式”,也可以是“文本内容”等。所以,依据不同的“议题”,可以编选不同的非连续性文本群。基于此,非连续性文本群文可用以下几种类型建构。

1.纯非连续性文本群文

(1)以“文本体式”为议题的非连续性文本群文

所谓“文本体式”主要是指文本的类别,相同类别的文本具有共同的表现形态,拥有该“家族成员”共有的特性。非连续性文本的体式很多,如说明书、广告、表、目录、索引、清单、网络跟帖、短信等等,不同体式的非连续性文本可以组成不同的文本群。以“药品说明书”群文为例,《青霉素说明书》《阿斯匹林说明书》《美林说明书》《泰诺说明书》《止咳糖浆说明书》等,这些说明书可以组成非连续性文本群,这些群文重在让学生关注、把握药品说明书的结构和主要信息,掌握阅读药品说明书的基本方法,进而能关注并阅读更多其他类型的说明书(产品说明书、食物说明书等),甚至能根据工作需要创建合适的说明书。

(2)以“表达形式”为议题的非连续性文本群文

“表达形式”是指表述一定内容所使用的语言或其他符号的方法、手段,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表情达意的方式逐渐多元化,在非连续性文本中,经常使用的表达方式有“數据”“图片”“表”等,不同的表达形式可以组成不同的非连续性文本群,如:图表类群文、流程图类群文、漫画类群文等。其中“图表类群文”是以表格、图示(包括条形图、饼状图、折线图、柱状图、散点图等)形式展示对象属性,反映对象发展变化或作者观点的非连续性文本群文。它能将文、表、图有机结合在一起,直观、简约、形象、具体地表达和传播信息。

(3)以“内容”为议题的非连续性文本群文

非连续性文本可以反映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不同的内容为议题可以建构不同的非连续性文本群,如“全民阅读现状”群文、“抗生素使用情况”群文、“×月份CPI变化情况”群文、“美国大选”群文等等。以“南海非法仲裁”群文为例,由“中国领土划界图(着重展示南海)”、“中国历代发现、经营、辖制南海诸岛的历史简表”、“中国不承认南海仲裁图片”、“你敢说南海是你的”漫画、“外交部长王毅就南海非法仲裁的讲话视频”等非连续性文本组成群文。这些非连续性文本虽然在形式和结构上没有关联点,但都是围绕“南海仲裁”一事展开的,其内容的共融性明确,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不同形式的文本中有关“南海”问题的态度、观点、立场等。

2.以“非连续性文本”为主的混合式文本群文

现代生活中人们每天都能阅读到由图片、数据、表格、视频、超链接等形式呈现的非连续性文本与由文字所构成的连续性文本组成的混合式文本,为培养学生阅读此类文本的能力,阅读教学中同样可以进行群文阅读训练。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以“连续性文本”为主的混合式文本群文,因“非连续性文本”在群文阅读中只起辅助、服务的作用,把它放置在“非连续性文本群文”阅读中不太合宜,所以这里不作介绍。

以“非连续性文本”为主的混合文本群,从群文数量上看,非连续性文本篇目要多于连续性文本;在阅读功能上,连续性文本是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服务的。如关于“汉字演变”的文本群,非连续性文本有《汉字演变表》《汉字演变的图片》《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的书法作品插图》《汉字演变动画》《关于汉字的字谜》;连续性文本有《汉字演变的故事》《论中国汉字之美》《汉字的文化内涵》等。这一组选文以非连续性文本为主,着重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连续性文本是从辅助阅读的角度设置的,能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汉字的了解和认识。

三、非连续性文本群文的阅读策略

非连续性文本群文阅读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王荣生教授认为“阅读能力一阅读取向+阅读方法”。“阅读取向”由读者的阅读目的和文本体式等决定。不同的取向,会有不同的阅读样式。非连续性文本群文阅读取向侧重于实用方面,即关注学生阅读过程中对信息的掌控情况,阅读方法、策略的习得及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阅读方法”是关乎“怎么读”的问题,即在具体的文本中“读什么”的问题,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阅读取向和文本体式。

非连续性文本的体式种类繁多,以它为议题的非连续性文本群文同样类别繁杂。如果抽掉阅读对象而谈阅读方法、策略,就会使方法、策略抽象化、空泛化,失去其可操作和应用的特性。另外,阅读策略可分操作层面的策略和技术层面的策略两种,技术层面的策略侧重于从宏观角度提供非连续性文本群文阅读所需的基本策略、共同法则,不呈现具体类别的非连续性文本群文阅读的方法、技巧。操作层面的策略则关注具体文本体式群文阅读的策略、方法,是有利于师生实际操作的策略,可以转化为师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群文的具体行动,能够形成“举三反一”、类化迁移的方法和能力。因此,研究非连续性文本群文阅读策略,就是要学生掌握具体的非连续性文本群文该“怎么读”“读什么”,也就是操作层面的阅读策略。然而,非连续性文本群文类别很多,其操作层面的阅读策略会因类别不同而迥异。基于此,本文仅以“图表类群文”为例,以“多篇带单篇”(举三反一)的形式研究该类非连续性文本群文阅读的策略,为非连续性文本群文阅读提供可借鉴的阅读范式。

1.定向浏览。厘清关系。提取碎片化信息

图表类文本常在二维空间内呈现信息,且信息常以碎片化形式存在于标题、图形、数据、类别、文字等图表构成要素中。阅读这样的文本群,目的性、方向感要明确。首先,要引导学生了解图表群文组合的类别,因为不同类别的群文,阅读的关注点不同,整合信息的策略也不一样。其次,要让学生快速浏览群文,观察、把握各图表的构成要素。表一般由表头、行标题、列标题、数字等要素构成,图一般包括标题、图例、类别、图形、刻度、文字与数据等要素。其中标题、图例、数据、图形等要素要作定向阅读,因为它们是关乎阅读的方向、对象属性等的核心要素。最后,要厘清图表类群文的空间关系,这是提取碎片化信息的前提和基础。一般来说,图表是从横向、纵向两个维度上呈现信息。表有行、列,图有横轴、纵轴,阅读时既要从横向上提取信息,也要从纵向上提取信息。在弄清图表的构成要素、厘清其空间关系后,就可以根据需要从图表群文中将分散的、碎片化的信息加以提取,并有机地进行拼接和组合。

2.比较阅读.统整信息。洞察内在关系及规律

数据是图表类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能非常直观地呈现调查对象的属性,反映相关问题。一般情况下,表的横向上呈现数据信息,纵向上展示调查项目,图的横向上则显示调查项目,纵向上呈现数据信息。图表类群文阅读的核心是进行数据的审读和比较分析,在比较中观察变化,发现差异和问题。数据比较有两种情况,一是图表内的数据比较,二是图表与图表之间的数据比较,这在图表类群文阅读中更加重要。多个图表组合在一起,它们可能在内容上存在某种特定的关系,有的相互补充,有的相互比较,有的可能完全相悖。对学生而言,学会综合比较不同图表中的数据,找到各材料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现其内在的关联性,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图表类群文阅读的共性规则、方法至关重要。

上述两种数据比较缺一不可,其中图表内的数据比较,是图表与图表间数据比较的基础,只有读懂了图表内数据所传达的信息,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图表间的关联与规律。数据比较是图表类群文阅读的重中之重,它能将零散的、碎片化的信息通过比较、分析、统整、拼接,将看似无序的信息提升为有关联度的、系统化的知识,为后续的阅读推断、总结做足准备,奠定基础。

3.深度阅读,推断反思,发展思维品质

图表阅读的本质是由数据得到信息,但数据呈现的多为事物的显性信息,反映的是事物的现象。如果阅读只停留在获取数据所传达的显性信息上,不去追问、思考、探究数据背后所包孕的本质和潜藏的问题,就会造成数据与信息相关的背景、现实表象和深度意义之间的断裂,进而影响阅读目标的实现。开展图表类群文阅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图表内容所蕴藏的问题,深入思考现象与本质之间的联系,运用反思、评判、推断、联想等思维方式,找到问题的症结与成因,得出正确的结论。

图表类群文阅读就是要让学生在质疑—探究一發现的阅读过程中,洞察事物内在联系与规律,能够正确推理、科学判断,获得非连续性文本群文的深层意义。在阅读中培养学生深度阅读的习惯,提高其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在更高的阅读层面上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

“图表类群文”阅读的目的是将群文阅读中获得的方法、策略迁移到生活实践中,学以致用。不过,生活中仅能熟练地阅读“图表”还不够,有时“制作图表”比“读图表”更重要。所以,阅读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制作图表的能力。不过,图表制作需要使用一些专业软件和工具,如“Excel”“DIYChart”“ChartGo”“JSCharts”等,这些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来学习,也可将阅读教学与其整合,让学生掌握制作图表的方法、要领,提高图表表达的能力和水平。

当然,图表类群文只是非连续性文本群文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它不能也无法代替其他类别的非连续性文本群文,但它具备其他群文所共有的一些特性、功用,阅读方法、策略上也存在一些可以借鉴、学习的地方,以它为例研究其阅读策略,除受制于文章篇幅的限制外,更希望能为后续其他非连续性文本群文阅读研究提供一定的范式,促进其研究不断深入开展。总之,非连续性文本群文阅读实质是关乎“策略的阅读”,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阅读”。学生能够在群文中反复运用相关的阅读环节、方法,不断印证自己的发现,使零散知识、方法系统化、结构化,进而深刻把握相应的“非连续性文本”传播言语信息的智慧和方法,揭示其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形成有价值的自我建构,习得能在未来人生中再生的一种语言能力。

[责任编辑 关燕云]

猜你喜欢
非连续性文本功用群文阅读
虎鹤门身法八势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花朵的作用
钢笔和墨水的争吵
功用遮阳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