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017-04-07 11:32练卫东曾永威刘武军邓学斌林伟广唐照方盛丰年
海南医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频度夫妻关系性生活

练卫东,曾永威,刘武军,邓学斌,林伟广,唐照方,盛丰年

(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1、健康体检中心2,广东 佛山 528100)

成年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练卫东1,曾永威1,刘武军2,邓学斌1,林伟广1,唐照方1,盛丰年1

(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1、健康体检中心2,广东 佛山 528100)

目的分析成年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D)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就诊的2 344例成年男性中46例诊断为ED者为ED组,自另外2 298例非ED男性中随机选取200例作为非ED组,对比两组成年男性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教育水平、工作性质、婚姻状况、夫妻关系、家居环境、生活习惯、基础疾病、精神类药物使用史、性生活频度的差异,并对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独立危险因素。结果ED患者平均年龄为(54.6±9.2)岁,明显高于非ED患者的(35.4±8.8)岁,脑力劳动者占60.9%,明显高于非ED患者的42.5%,家庭和睦率为32.6%,明显低于非ED患者的78.0%,以上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D患者合并糖尿病率为32.6%,明显高于非ED患者的10.5%,精神类药物使用率为19.6%,明显高于非ED患者的4.0%,性生活频度为(2.2±1.4)次/月,明显低于非ED患者的(5.8±1.6)次/月,以上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夫妻关系、糖尿病、精神类药物使用史以及性生活频度均为E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夫妻关系、糖尿病、精神类药物使用史以及性生活频度均为ED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引起足够重视。

成年男性;勃起功能障碍;危险因素

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是指成年男性阴茎持续不能达到或维持足够勃起以获得满意性生活的一种现象,是中老年男性较为常见的疾病,且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1]。性是人们身心健康以及美好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ED则对成年男性性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2]。男性的阴茎勃起是一种正常生理反应,与性器官的正常发育、自主神经系统功能、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系统功能、血管系统以及泌尿系统、心理状态等有着密切关系,上述任何一个因素出现问题均可导致ED的发生[3]。由于我国性观念相对较为保守,ED患者对于自身的这一病情可能难以启齿,而较容易被忽视,而这一问题将导致患者自身产生较为严重的焦虑、自卑等心理,不利于身心健康,不利于家庭和社会[4]。探讨成年男性ED的相关危险因素对于降低该病发病率、提高成年男性生活质量均将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成年男性2 344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0~60岁,平均(44.3±19.6)岁。所有人员性器官发育均正常,无严重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无精神疾病病史,无性器官外伤及手术史,且均有较为规律的性生活和长期固定性伴侣。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 问卷内容:年龄、身高、体质量、教育水平、工作性质、婚姻状况、夫妻关系、家居环境、生活习惯、基础疾病、精神类药物使用史、性生活频度、勃起功能自我评价等方面。

1.2.2 ED诊断标准 采用《中国勃起功能评分问卷表》(CIEF)[5]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自我评估,CIEF评分<22分或患者主诉ED者诊断为ED。

1.3 观察项目 根据ED诊断标准将诊断为ED者作为ED组,从非ED人员中随机选取200例成年男性作为非ED组,比较两组人员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教育水平、工作性质、婚姻状况、夫妻关系、家居环境、生活习惯、基础疾病、精神类药物使用史、性生活频度的差异,并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独立危险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回归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组情况 2 344例成年男性中,诊断为ED者46例,非ED人员2 298例,ED发生率为1.96%;46例ED患者作为ED组,从2 298例非ED人员中随机选取200例成年男性作为非ED组,所选200例成年男性与另外2 098例在年龄、身高、体质量、教育水平、工作性质、婚姻状况、夫妻关系、家居环境、生活习惯、基础疾病、精神类药物使用史、性生活频度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单因素分析 ED患者与非ED组在年龄、工作性质、夫妻关系、是否合并糖尿病、精神类药物使用史、性生活频度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BMI、教育水平、婚姻状况、家居环境、心血管疾病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成年男性ED相关因素单因素分析(±s)

表1 成年男性ED相关因素单因素分析(±s)

项目年龄(岁) BMI(kg/m2)教育水平[例(%)]高中及以上高中以下工作性质[例(%)]脑力劳动体力劳动婚姻状况[例(%)]已婚未婚夫妻关系[例(%)]和睦不和睦家居环境[例(%)] ED组(n=46) 54.6±9.2 25.4±3.4非ED组(n=200) 35.4±8.8 24.7±3.2 t或χ2值13.229 8 1.322 1 0.000 5 P值0.000 0 0.187 4 0.983 0 22(47.8) 24(52.2) 96(48.0) 104(52.0) 5.081 50.024 2 28(60.9) 18(39.1) 85(42.5) 115(57.5) 0.312 90.575 9 26(56.5) 20(43.5) 122(61.0) 78(39.0) 36.358 90.000 0 15(32.6) 31(67.4) 156(78.0) 44(22.0) 2.953 40.085 7好差17(37.0) 29(63.0) 102(51.0) 98(49.0)心血管疾病[例(%)] 0.187 80.664 8有无11(23.9) 35(76.1) 42(21.0) 158(79.0)糖尿病[例(%)] 14.632 80.000 1有无15(32.6) 31(67.4) 21(10.5) 179(89.5)精神类药物使用史[例(%)] 14.084 70.000 2有无性生活频度(次/月) 9(19.6) 37(80.4) 2.2±1.4 8(4.0) 192(96.0) 5.8±1.614.067 10.000 0

2.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年龄、工作性质、夫妻关系、糖尿病、精神类药物使用史、性生活频度等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夫妻关系、糖尿病、精神类药物使用史以及性生活频度均为ED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2。

表2 ED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性是人们身心健康以及美好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现实生活中人们性生活的情况却相差较大,且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以及人们社会压力的增加,ED等性功能障碍问题频发[6]。据相关统计,在西方发达国家,老年男性多可保持相对较高的性欲,且性生活积极[7]。在美国约有48%的老年人能够维持1~5次/周的性生活频率,而71%的60岁以上、57%的70岁以上以及25%的80岁以上的老年人仍有性生活。由于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为数不少的老年人因自己年事已高但仍有性欲而倍感羞愧,从而刻意停止性生活。我国台湾地区老年人完全无性生活者高达69%,而大陆的调查资料则显示更高[8]。

国内的相关调查资料显示,49.0%的受访者认为ED是一种正常衰老的现象,而仅有不到30%的人认为ED是一种疾病,且临床因该病就诊的患者仅为12.1%[9]。由此可见,国人对性生活的关注度相对较低,而性生活频度也较西方国家低,说明我国人性观念相对更加保守。无论是保守还是开放,性能够给人们带来愉悦、利于身心健康是不争的事实。而ED则导致人们性生活质量的明显降低,进而对人们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10]。为了探讨ED的相关危险因素,笔者选取了2 344例成年男性进行了相关问卷调查与对比分析。笔者将46例ED患者作为ED组,并从2 298例非ED人员中随机选取200例成年男性作为非ED组,在年龄、身高、体质量、教育水平、工作性质、婚姻状况、夫妻关系、家居环境、生活习惯、基础疾病、精神类药物使用史、性生活频度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ED患者与非ED人员在年龄、工作性质、夫妻关系、是否合并糖尿病、精神类药物使用史、性生活频度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BMI、教育水平、婚姻状况、家居环境、心血管疾病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夫妻关系、糖尿病、精神类药物使用史以及性生活频度均为ED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的衰老必将导致全身各系统功能的降低,性功能的减退也难以避免;脑力劳动者多为长时间坐位工作,长时间保持坐立姿势可导致会阴部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影响阴茎血供,导致ED;夫妻关系方面,如果关系不亲密、不和睦、少交流、不忠贞,甚至相互憎恨、厌恶,则必然导致性生活的异常,双方配合差,性生活完整性明显受损[11];糖尿病可因血管并发症而导致阴茎海绵体充血障碍,从而导致勃起困难或勃起不坚,同时也可因神经、激素、内皮功能紊乱等机制导致ED[12];ED是精神类药物使用过程中的一个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性欲低下、ED性唤起障碍、性快感缺失等[13]。其发生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多认为与药物的抗胆碱作用有关。精神类药物的抗胆碱作用可导致逼尿肌松弛,导致排尿困难;另外精神类药物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NO及NOS的功能,使两者的合成受抑制,进而可诱导ED的发生。

综上所述,引起ED的因素较多,且机制较为复杂。本研究显示,年龄、夫妻关系、糖尿病、精神类药物使用史以及性生活频度均为ED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引起足够重视。

[1]郭宏波.勃起功能障碍的治疗现状和研究进展[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3):222-224.

[2]刘继红,栾阳.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中华男科学杂志,2015,21(2):99-106.

[3]苏煌.勃起功能障碍的治疗进展[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14,34 (1):89-94.

[4]张顺钰,徐建春.勃起功能障碍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2):29-30.

[5]庞昆,韩从辉.勃起功能障碍的物理诊断与治疗进展[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35(2):286-288.

[6]邓天勤,谢雨莉,阮建波,等.东莞市1812名流动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男科学杂志,2015,29(10):31-34,39.

[7]Dunn ME,Cutler N.Sexual issue in older adults[J].AIDS Patient Care STDS,2000,14(2):67-69.

[8]林贤仁,刘保兴,柯明辉,等.北京地区成年已婚男性性生活频率调查分析[J].中国男科学杂志,2011,25(4):17-19.

[9]姜辉,白泉,洪揩,等.中老年男性对性功能障碍认知和态度的相关研究[J].中华男科学杂志,2005,11(10):752-754.

[10]宝力高.早期干预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对患者病情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15,35(12):111-112.

[11]董良,陈帝昂,张培海,等.女性心理因素对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影响[J].中国性科学,2015,24(7):117-119.

[12]农君仁.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3,24(8):1130-1131.

[13]陈玉民.曲唑酮治疗抑郁症伴发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4,26(2):31-32.

Analysis of related risk factors of erectile dysfunction in adult men

LIAN Wei-dong1,ZENG Yong-wei1,LIU Wu-jun2, DENG Xue-bin1,LIN Wei-guang1,TANG Zhao-fang1,SHENG Feng-nian1.Department of Urology Surgery1,Health Examination Center2,People's Hospital of Sanshui District of Foshan,Foshan 528100,Guangdong,CHINA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related risk factors of erectile dysfunction(ED)in adult men.MethodsFrom January 2014 to December 2015,2 344 adult men treated in People's Hospital of Sanshui District of Foshan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among which,46 patients diagnosed as ED were included into the ED group,and 200 from the 2 298 non-ED adult men were included into the non-ED group.Age,body mass index(BMI),educational level,job characteristics,marital status,relationship between husband and wife,home environment,living habits,basic diseases,history of psychiatric drug use,sexual frequency were contrast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and then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performed in the factors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ResultsThe average age of ED patients was(54.6±9.2),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35.4±8.8)in non-ED patients;mental workers accounted for 60.9%of the ED patients,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42.5%of non-ED patients;family harmony rate was 32.6%in ED patients,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78.0%in non-ED patients.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incidence of diabetes mellitus was 32.6%in ED patients,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10.5%in non-ED patients;psychotropic drug utilization rate was 19.6%in ED patient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4.0%in non-ED patients;sexual frequency in patients with ED was(2.2±1.4)times per month,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5.8±1.6)times per month in non-ED patients(P<0.05).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age,relationship between husband and wife,complicated with diabetes,history of psychiatric drug use,sexual frequency were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ED(P<0.05).ConclusionAge,relationship between husband and wife,complicated with diabetes,history of psychiatric drug use,sexual frequency are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ED in adult men,which should be paid enough attention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in men.

Adult men;Erectile dysfunction;Risk factors

R698

A

1003—6350(2017)05—0731—03

2016-08-09)

练卫东。E-mail:wdongl@163.com

10.3969/j.issn.1003-6350.2017.05.015

猜你喜欢
频度夫妻关系性生活
先有夫妻关系,再有亲子关系
性爱和谐有秘诀
性生活有“ 八 忌 ”
夫妻关系和谐更适合要二胎
眨眼频度可判断烟瘾大小
懂爱的人,也懂得夫妻关系至上
铜绿假单胞菌MIC分布敏感百分数与抗菌药物使用频度相关性研究
几个月没有夫妻生活正常吗
性生活10大禁令
频度副词问与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