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30例疗效观察

2017-04-07 11:32陈武生何晓辉王锡奕许镇文
海南医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骨干髓内患肢

陈武生,何晓辉,王锡奕,许镇文

(普宁市中医医院骨一科,广东 普宁 515300)

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30例疗效观察

陈武生,何晓辉,王锡奕,许镇文

(普宁市中医医院骨一科,广东 普宁 515300)

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普宁市中医医院骨一科2013年4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2例股骨干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弹性髓内钉手术治疗)30例和对照组(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32例,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伤口感染、骨髓炎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术中出血量为(51.05±20.65)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62.57±33.2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骨折愈合时间、切口长度分别为(6.85±1.58)周、(2.41±0.50)cm,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2.85±1.56)周和(12.05±2.35)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优良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38%,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疗效确切,其具有固定牢靠、创伤小、骨折愈合快、耐受性好等优点。

股骨干骨折;儿童;弹性髓内钉;钢板内固定;疗效

股骨干骨折是儿童较常发生的一种骨折疾病,多为直接暴力损伤所致,其常见类型有斜型、横断型、粉碎型和螺旋型,多与髋关节或膝关节毗邻。既往临床对于儿童长管状骨骨折主张采用闭合复位疗法,如小夹板外固定、髋人字石膏外固定、垂直悬吊皮肤牵引固定等[1]。通常绝大多数股骨干骨折患儿经外固定治疗均可获得满意的功能复位效果,但是由于儿童好动,自制力差,而外固定治疗耗时较长,在加上患儿及家属对功能、外观有较高的要求,外固定治疗往往难以获得理想效果[2]。因此,近年来临床开始主张采用解剖复位内固定法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我院在儿童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了弹性髓内钉内固定疗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骨科2013年4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2例股骨干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股骨干骨折诊断标准,并经影像学检查确诊;年龄5~12岁;新鲜闭合性骨折;本次治疗前未接受其他治疗;患肢无重要血管神经损伤;术后能够遵医嘱进行康复治疗。排除标准:年龄<5岁或>12岁者;陈旧性骨折、开放性骨折;患肢有重要血管神经损伤;病理性骨折;合并其他骨病者。62例患儿中,30例行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者纳入观察组,其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8.32±2.36)岁;致伤原因包括压砸伤4例,坠落伤10例,交通伤16例;骨折部位包括中上段骨折4例,中段骨折16例,中下段骨折10例;骨折类型包括横断型14例,斜型9例,螺旋型5例,粉碎型2例。32例行钢板内固定治疗者纳入对照组,其中男性21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7.10±2.08)岁;致伤原因包括压砸伤6例,坠落伤10例,交通伤16例;骨折部位包括中上段骨折6例,中段骨折19例,中下段骨折7例;骨折类型包括横断型16例,斜型8例,螺旋型5例,粉碎型3例。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部位及骨折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均进行下肢皮牵引,使用消肿止痛、活血化瘀药物,在患肢肿胀消退并经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后,择期实施手术。

1.2.1 观察组 该组患儿行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方法:持续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患儿取仰卧位,消毒铺巾。术前沿钉头所指方向对弹性髓内钉进行预弯,弯曲弧度是股骨干髓腔最狭窄处直径的3倍。在股骨远端骺板上方2 cm的位置,内外侧各做一手术切口(长度2 cm左右),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直至骨膜显露。在切口近端,将开孔骨锥垂直插入骨皮质,并适度倾斜骨锥使其与股骨干呈45°角,再继续钻入髓腔。成功开孔后,改变钉头方向,经外侧切口缓慢插入第1枚髓内钉,让钉头达到骨折线水平位置,再在X线机透视下对骨折断端进行手法复位,获得满意的复位效果后,维持复位状态并打入髓内钉。透视下明确钉尾在股骨距下方。髓内钉固定完成后,剪掉过长钉尾,保留长度在1 cm左右,并使用钛合金尾帽对钉尾进行固定,最后固定埋于骨皮质旁。完成后逐层缝合手术切口,其中4例不稳定股骨干骨折术后使用髋人字石膏外固定制动。

1.2.2 对照组 该组患儿则采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麻醉及体位等同观察组,以股骨干骨折处为中心,作大腿外侧切口,将皮肤逐层切开,分离股外侧肌,将外侧骨膜切开,并将其与骨膜下方剥离开来,使骨折断端充分暴露出来。对骨折断端及髓腔进行清理,直视下对骨折端进行复位,必要时可配合使用克氏钉、复位钳临时固定复位,然后在复位满意的状态下使用螺钉及钢板固定。冲洗切口,逐层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患儿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2)对比两组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3)比较两组患儿术后的继发感染、关节僵硬、再骨折、骨折延迟愈合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疗效评价 两组患儿出院后均随访6个月以上,并在末次随访时根据《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进行手术疗效评价:患肢短缩<0.5 cm,患肢与健肢膝/髋关节屈伸角度差值<15°,骨折完全或基本达到解剖复位,成角<15°为优;患肢短缩不超过1.0 cm,患肢与健肢膝/髋关节屈伸角度差值不超过30°,骨折断端重叠<1 cm,成角不超过20°为良;患肢短缩不超过2.0 cm,患肢与健肢膝/髋关节屈伸角度差值不超过45°,骨折断端重叠<2 cm,成角不超过25°为可;未达到上述标准者为差。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线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切口长度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患儿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比较(±s)

组别观察组(n=30)对照组(n=32)术中出血量(mL) 51.05±20.65 162.57±33.28切口长度(cm) 2.41±0.50 12.05±2.35骨折愈合时间(周) 6.85±1.58 12.85±1.56 t值P值15.729<0.05 21.996<0.05 15.041<0.05

2.2 两组患儿的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优良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05,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的疗效比较(例)

2.3 两组患儿的术后并发症比较 术后,观察组患儿共有1例发生关节僵硬,对照组共有5例发生并发症,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15,P<0.05),见表3。X线片复查显示内固定牢靠,无断裂、松动,两组患儿的骨折复位对位对线良好。

表3 两组患儿的术后并发症比较(例)

3 讨 论

儿童股骨干中所含的有机物成分较多,柔韧度较强,可承受的可塑性变形较大,所以很少发生粉碎性骨折。另一方面,儿童股骨干的骨膜覆盖较厚,血运丰富,且有大量的成骨细胞,所以骨折后愈合比成人加快。但是骨膜剥离破坏会对儿童骨骼生长产生较大影响,所以临床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应当选用损伤小,对骨骺生长及断端血运影响较小的内固定物[3]。

目前,手术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方式主要有交锁髓内钉、克氏针固定、钢板内固定、弹性髓内钉固定等。其中钢板内固定会对软组织造成较大的损伤,并且还会对严重破坏骨膜,术后更容易发生延迟愈合、骨不连等并发症[4],从而影响患儿的康复进程。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钢板内固定的对照组患儿,术后发生再骨折、关节僵硬、继发感染各1例,骨折延迟愈合2例,并发症发生率达到了15.63%。这一结果与国内多篇文献报道[5-6]相符,提示钢板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具有较高的并发症风险。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是经小切口置入髓内钉对骨折断端进行固定,具有微创性好、安全性高的优点。近年来,弹性髓内钉内固定在儿童长骨骨折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该术式是根据三点固定原理,通过针点、钉头部、弧形点三点与髓腔壁接触产生弹性来对骨折断端进行固定的,由于其采用的是弹性固定,所以不会发生应力遮挡。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操作简单,手术用时较短,再加上使用的是小切口入路,所以创伤较小,术中出血量较少[7-8]。另一方面,手术使用的弹性髓内钉不会穿透骨骺板,所以不会对骨骺造成损伤,不会对儿童术后骨骼的正常生长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弹性髓内钉固定术后取出内固定也较为方便,无需切开骨膜即可将内固定物取出,有助于断端的自然愈合[9]。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应用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切口长度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达到了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38%,并且观察组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显著,并且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骨折愈合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是对于粉碎性骨折、长螺旋骨折、长斜形骨折等不稳定股骨干骨折,在选用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时,由于弹性髓内钉固定不是坚强内固定,所以术后还需石膏外固定辅助,以减少畸形和骨折移位的发生[10]。

综上所述,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疗效确切,患肢功能恢复良好,并且还具有固定牢靠、创伤小、骨折愈合快、耐受性好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1]吴素英.髓内钉置入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来源于SCI数据库的文献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30):5670-5675.

[2]王华明,陈志龙,李卫平,等.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钢板固定失效病例[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22(26):4819-4825.

[3]吴泉州,张菁,兰树华,等.弹性髓内钉固定与外固定支架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疗效比较[J].中国骨伤,2011,24(2):146-148.

[4]郭永成,邢光卫,夏冰,等.弹性髓内钉与外固定架修复儿童股骨干骨折的Meta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8(31):5072-5078.

[5]盛晓文,陈兵乾,薛峰,等.微创弹性髓内钉技术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2013,19(4):362-364.

[6]赵丽,赵胜军,刘会玲,等.超声引导下弹性髓内钉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6,44(2):79-80.

[7]马国涛,孙晓茹,刘东海,等.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50例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5,26(17):2594-2596.

[8]梁卫良,王国寿.不同体位下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效果分析[J].海南医学,2015,26(8):1196-1198.

[9]Oêtoole RV,Dancy L,Dietz AR,et al.Diagnosis of femoral neck fracture associated with femoral shaft fracture:Blinded comparison of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plain radiography[J].Journal of Orthopaedic Trauma,2013,27(6):325-330.

[10]Lin SJ,Chen CL,Peng KT,et al.Effect of fragmentary displacement and morphology in the treatment of comminuted femoral shaft fractures with an intramedullary nail[J].Injury,2014,45(4):752-756.

R683.42

B

1003—6350(2017)05—0817—03

2016-05-31)

陈武生。E-mail:wuschen@163.com

10.3969/j.issn.1003-6350.2017.05.045

猜你喜欢
骨干髓内患肢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核心研发骨干均16年以上!创美克在产品研发上再发力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骨干风采展示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效果分析
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