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环境中的新建筑设计

2017-04-07 01:21
山西建筑 2017年9期
关键词:肌理文脉新旧

贾 建 军

(山西晋设拓凡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13)



历史环境中的新建筑设计

贾 建 军

(山西晋设拓凡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13)

针对历史环境中新建筑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历史环境中新建筑设计的理念与原则,并从城市肌理织补、借鉴历史传统、建筑形体化整为零等方面,阐述了历史建筑中新建筑的设计方法,使新建筑与历史环境相互协调、统一。

历史环境,建筑设计,城市肌理,历史文化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历史建筑已经无法满足我们的生活娱乐需求,而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新旧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我们不可忽视的。我们所研究的着重点在于如何在不破坏历史环境的前提下设计新建筑。历史环境就是指与一定范围土地上与之相关的文化遗产所组成的物质环境,它是发展变化的,是城市的自然地理、物质技术和人文精神的综合反馈,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合,是历史的载体。城市历史环境由城市布局,传统的街道构造,传统建筑组群及其周围公共设备,园林绿化,街道陈设组成。建筑的新旧是相对而言的,我们所指的旧建筑,是指处在历史环境中的有修复价值和值得保留的传统历史建筑,新建筑即是区别于旧建筑而言的存在于图纸上或刚建成一段时间的建筑。研究历史环境中的新建筑设计,就是研究新建筑在历史环境中避免与旧建筑发生冲突,与环境不协调,破坏城市风貌,产生不良的效果。

1 历史环境中新建筑设计的不足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都存在新旧建筑发生冲突的情形,城市建设中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更加明显,存在于城市的各个区域,我国的城市历史环境被破坏。历史环境中的新建筑设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 新建筑对历史环境的破坏

在中国的城市建设历史上,我们能了解到,当新旧建筑发生碰撞时,往往牺牲的是旧建筑,城墙被推倒,四合院被拆迁为高楼让路,旧城的破坏是20世纪中国城市建造最让人痛心的城市行为。紧接着而来的复古,全国大兴土木,修建“假古董”,古建筑与新建的古建筑交错而立,城市的时代性变得不再清晰,老城的风貌支离破碎,城市的文脉被割断。

1.2 传统建筑与新建筑的不协调

中国的传统建筑的特色以木构为主,体量较小,还有大屋顶,现代建筑很难与之呼应,运用类似手法会变成复制,运用对比手法往往造成反宾为主的效果,或者二者极不协调。另外木构建筑的保留和维护比较艰难,往往选择拆旧建新的方式。

1.3 新建筑设计缺乏思考与灵性

现在,我们对于新建筑在历史环境中如何定位,如何存在,如何能达到最佳结果都缺乏研究,我们只能边建造边探究,从而衍生出许多失败品。在许多大城市中,除了少数保留下来的旧建筑外,还有许多不同时期的中西建筑,新、旧、中、西拼接在一起不伦不类的新建筑,破坏了城市原来的历史环境氛围,切断了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拥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大规模减少,建筑与建筑之间各成一体,把城市分割的支离破碎且毫无特色。

2 历史环境中的新建筑设计态度

历史环境中新建筑的设计态度主要是“对比”与“协调”,这是新旧建筑的两种关系,“相似”与“对比”是事物之间最简单最明晰的两种关系。掌握好“对比”与“协调”的尺度,我们就能设计出美感强烈的新旧并存的事物或环境。对比要求我们在两种不一样的事物之间建立明确的布局关系,通过对比可以使事物的特殊性质更加突出,得到加强,创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整体氛围。“新”与“旧”本来就是作为反义词的存在,我们没有必要把它们之间的矛盾进行掩饰,符合客观规律的存在应该再将它们各自的真实属性表现出来。类似的事物往往在视觉中被联系到一起,相似导致统一这一代理常常被运用于新旧建筑的呼应协调,产生的效果取决于形式构成手法的运用熟练程度及恰当程度。

同时,我们要传承文脉。作为拥有多年历史的中国,在传承文化的同时,也要着重于文脉的传承,文脉是城市的延续,我们的城市在进步的同时舍弃了许多东西,我们不能留给后代一个被切断,被抹去的历史。了解历史的最好方式是直观去感受,而不是冰冷的课本。我们要投入更多的思考,将历史文脉与新的生命融合,赋予城市新的特色内涵,让历史延续。

3 历史环境中新建筑设计原则及手法

3.1 历史环境中新建筑设计原则

历史环境下的新建筑与旧建筑是共生关系,新建筑的设计是“带着镣铐跳舞”,要按一定的原则去进行设计。

1)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整体性原则。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城市要有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在城市建筑设计这一方面,在解决建筑的功能、结构、经济等问题的同时还要它与周围城市街道、旧建筑保持整体性的统一,从历史环境的文化内涵中来找出可发展的新形式,使其具有不同的表现力且不违背整体的形象,新老建筑共同构成城市统一风貌。2)从城市的历史角度——尊重历史建筑在城市中的地位。历史建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城市的易识别性,形成明确的城市形象。新建筑不应该破坏历史建筑在城市中的地位。在我们设计新建筑时,为了保证历史建筑在城市空间中的标志性地位,我们通常把新建筑作为辅助来陪衬历史建筑,新建筑设计时在体量、高度上要有节制,同时要保证视线不会破坏历史建筑,保护历史环境的原有空间及肌理的完整性。

3.2 现代建筑在历史环境中的设计手法

城市的环境涉及到物质功能、历史、人文等方面,城市历史的环境涉及到的更多。所以,在历史环境中的新建筑设计手法是很复杂的。1)城市肌理织补。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更新,城市的空间肌理在不停的产生新的改变。我们的设计是要保证城市肌理的完整性的,所以设计时采取城市肌理织补法,城市空间深层结构的形态依据就是延续城市的空间肌理。城市肌理给建筑设计提供一个切入点,引发建筑师的创作灵感。城市肌理织补的成功案例有理查德·迈耶的西门斯办公大楼,它以一种新的姿态被纳入原有街道。2)借鉴历史传统。既然历史建筑无法移除,那么我们在进行新建筑时就要借鉴传统建筑的精髓,隐新于旧。借鉴历史传统的方法有复古、仿古、简化、变异。复古与仿古以历史建筑为底本进行新建筑的设计,这样可以使新建筑与历史建筑得到统一。简化和变异是指新建筑与传统建筑的展示形式和特性有直接的关联,达到似曾相识的效果,与历史环境协调的同时也没有破坏历史的真实性。3)化整为零解决整体冲突。解决现代建筑大体量的特征与旧建筑的矛盾的很好的一个办法就是将建筑形体化整为零,在体型和形块上对完整的大体量建筑进行改变与收放。保证整体的舒适性的同时呼应历史环境。我们可以把新建筑的里面分几个段落,也可以把建筑分为不同的体量,使建筑与周围及大环境呼应协调。

4 结语

历史环境中的新建筑设计的关键在于不破坏历史环境的整体性的同时还要保护具有历史价值的旧建筑。在新建筑设计时可采用城市肌理织补法,借鉴历史传统,化整为零解决整体冲突。

The new architectural design in historical environment

Jia Jianjun

(ShanxiJinshetuofanArchitecturalDesignConsultingLimitedCompany,Taiyuan030013,China)

According to the shortage of new buildings in historical environment, 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and principle of new architectural design in historical environment, and from the city texture darning, learning from the history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form break up the whole into parts and other aspects, elaborated the design method of new architectural in historical environment, made the new architectural and historical environment coordinate unified.

historical environment, architectural design, urban texture, history and culture

1009-6825(2017)09-0011-02

2017-01-17

贾建军(1980- ),男,工程师

TU201

A

猜你喜欢
肌理文脉新旧
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文脉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肌理的感受与表达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耕读事 新旧人
设计的文脉 第1季
渗入肌理,豁然其妙——以2019年高考全国卷为例谈古诗如何细读
新旧全球化
器之肌理,物之温度
新旧桂系决裂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