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津县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探析

2017-04-07 12:02任润泽
山东水利 2017年8期
关键词:夏津县高标准农田水利

任润泽

(夏津县水务局,山东夏津 253200)

夏津县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探析

任润泽

(夏津县水务局,山东夏津 253200)

介绍了夏津县积极探索加强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各种措施和方法,深入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本县实际,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夏津县;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管理

农田水利是农业的基础和命脉,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对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持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的可行性

1.1 领导高度重视,措施得力

夏津县始终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合作的工作协调机制,按年度工作计划,逐年下达目标任务分解到乡镇、村委会及相关部门。同时,出台了《夏津县扶持农田水利建设的意见》,加大了公共财政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扶持力度,每年的投资规模、工程数量保持了持续增加的良好势头。为提高各乡镇、有关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建立健全了农田水利建设奖罚机制,对完不成建设目标,名次落后的乡镇通报批评,对工作力度大,任务完成好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在各项工作措施的推动下,夏津县连续3年超额完成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年度规划。近年来实施的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涉水涉地资金整合农田水利建设项目、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水网建设工程等,由于工程建设质量好,建后管理措施到位,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均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1.2 高标准规划,前期工作准备充分

在高标准农田水利规划工作中,夏津县坚持因地制宜、高标准、严要求切实做好水利项目前期规划工作,并成立了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由专人负责抓好督促、督办工作,保证了规划质量,结合全县实际,夏津县精心编制了《夏津县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夏津县农田水利项目县建设方案(2016-2018年)》,同时还编制完成了《夏津县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夏津县水网建设规划》、灌区末级渠系改造、城北水系建设、节水灌溉等方面的专项规划,这些规划及建设方案为夏津县实施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

1.3 技术力量较强,具有一定的管理服务能力

多年的农田水利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从事农田水利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的专业技术人才和施工队伍。同时聘请省水利科学研究院专家为水利技术顾问,对全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进行指导,帮助夏津进一步提高农田水利设计、施工、管理和服务水平,保证所实施工程不出现任何质量与安全问题。

1.4 农民积极性高,参与工程建设意愿强

县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组织健全,具有组织农民承担建后管护责任的能力。夏津县大力发展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基层水管站的作用,各项工程建成后,根据机井、泵站等不同的灌溉形式,按照“乡镇水管站+村级灌溉服务队”的组织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农民参与工程的积极性,真正让农民成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受益的主体。

1.5 有较强的资金整合能力和工作经验。

夏津县不断加强涉农资金整合力度,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形成合力”的原则,其中2016—2017年涉水涉地项目整合了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建设资金6 600多万元,集中连片建设白马湖、郑保屯、双庙3个乡镇3 000 hm2高标准农田水利项目,做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在涉农资金使用、管理上,夏津县按照上级有关文件要求,一是加强资金运行监督,简化资金拨付环节,提高资金运行效率;二是实行公示制度,在工程建设前对项目建设内容、工程量、投资、项目参与单位等在项目村、项目区进行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农业专项资金的安排使用按照“统筹规划、适当集中、突出重点、注重效益”的原则,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的效益。

2 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2.1 资金问题

根据夏津县编制的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将要把全县85%的耕地建成为高标准旱涝保收农田,规划总投资13.8亿元,资金压力较大,目前所建高标准农田仅占总耕地的30%,靠县级财政和群众投资投劳无法解决,需要上级部门给予大力支持。

2.2 占地问题

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涉及项目区每家每户,部分农户自觉性不强,短期利益较重,不愿占用自己的田地,协调难度大,占地成为主要制约因素。

2.3 水源问题

夏津县虽有潘庄引黄、引卫、位山引黄、南水北调引江水等优势,但夏津县位于引黄末梢、卫运河水量水质不稳定、南水北调行水期短,因此夏津县适时用水条件差,保证率低,调引客水无保障。

3 下一步工作的思路和打算

3.1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发展,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各级政府要将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强化工作责任,加强组织领导、规划衔接和工作协调,形成工程建设的整体合力,同时加强同引黄、引卫及上游用水县(市)的联系,大力引进外来水源,解决水源紧缺短板。

3.2 强化政策,建立标准

一是加大规模化节水建设投资力度,增加地方财政对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二是建立社会资本投入激励机制,结合土地依法有序合理流转,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工程建设;三是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制定不同区域、不同耕地类型的规模化节水建设标准和技术规程;建立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巩固和完善管理服务机构;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和耕作制度改革,积极探索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降低建设成本,提高技术水平和工程效益。

3.3 精心组织,周密实施

工程建设项目区要选择在水源有保证,防洪有保障,排水有出路,地块集中连片、开发潜力大、带动示范作用强,项目所在乡村干部和农户有建设意愿,积极配合工程建设的地方。要在统一规划基础上,根据省市审定的编制规划和年度计划,编制年度实施方案。严格按照建设标准进行项目设计、施工建设和管理,实行整体推进,综合治理,实现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达到旱能灌、涝能排的要求。

3.4 整合资金,加大投入

一是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目前夏津县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面积尚不到全县总耕地面积的30%,建议上级部门对夏津县投入予以倾斜。二是创新管理机制。涉水涉地有关部门要按照“三不变”(即管理主体不变、资金性质不变、管理渠道不变)、“六统一”(即统一规划布局、统一水源配置、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稽查验收、统一管理体制、统一调度运行)的原则,建立务实高效的部门协调推进机制,建立全县统一规划、部门分头实施的联动机制,做到高起点规划、大规模示范、高标准建设。三是创新建设机制。大力推行民办公助、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建设方式,引导和鼓励企业大户、民间资金和广大农民群众建设高标准农田水利项目。

(责任编辑 迟明春)

F323.4

B

1009-6159(2017)-08-0062-02

2017-07-04

任润泽(1972—),男,工程师

猜你喜欢
夏津县高标准农田水利
山西省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6.89万公顷(253.34万亩)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确保按时保质完工
‘无核大十’椹果在山东夏津的引种表现及高效栽培技术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农田“高标准”带来农业高效益
引黄供水工程节水改造对夏津县的影响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黄河故道区风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开发可行性分析
“两委”换届发动攻坚——确保啃掉“硬骨头”、实现“高标准”
上海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