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学校中“学习困难”学生同伴接纳度调查及改善策略的研究

2017-04-08 07:29张汀成婷婷崔钟月李王乐照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接纳学习困难团体辅导

张汀+成婷婷+崔钟月+李王乐照

【摘 要】在本研究中,对苏州市两所小学的三、四、五年级进行学习困难学生筛选,对学习困难学生同伴接纳度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某具体班级实施改善措施。结果发现,非学困生和学困生在正向提名、负向提名、社会喜好和社会影响上均存在显著的差异。学习困难儿童的同伴接纳度在年级方面没有差异,即在各个年龄段的学习困难儿童的同伴接纳度都处于较低水平。在以往研究中,改善学习困难儿童同伴关系的方法,多数是在教学中通过老师对同伴关系的充分认识和教学,创设合理的交际情境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引导学生的同伴交往良性发展。在本研究中使用团体辅导的方法改善学习困难儿童同伴关系。在辅导结束后,对比前后两次班级同学同伴关系,对实验结果进行相关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方案前后,学困生同伴关系并未显著提升。正向提名、负向提名、社会选择性、社会影响力都有减小,但并不显著。本研究认为,以团队辅导为形式的干预手段,对部分学习困难儿童在同伴接纳的方面有一定改善,但要取得更明显的效果需要持续一定的时间。

【关键词】学习困难;儿童;接纳;团体辅导

学习困难(learning disabilities),又被认为是“学习迟钝”、“学习不良”、“学习失能”、“学习障碍”、“轻微脑功能失调”等,没有一个被广泛接受的统一定义,根据1994年美国“全国学习障碍联合会”对学习障碍的定义,可以了解到LD是指听、说、读、写、推理或数学等方面的获取和运用上表现出显著困难的一群不同性质的学习异常者的通称。这些异常现象是个人内在的,一般认为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所致。个体内在自控行为、社会认知与交往中的问题可能与学习无能同时存在,但这些问题不在LD范畴之中,同时,LD也可能与其他残障(如精神发育迟滞,情绪紊乱等)或外界不利条件(如文化差异,教育缺失或不良)相伴发生于同一个体,但LD并非后者的直接后果。

同伴关系是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在儿童的成长阶段中,有几种关系是对其成长发展起关键性作用: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以及同伴关系。在这几种关系中,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都是年龄相对儿童来说有着明显差距的成人与其建立的关系,而同伴关系则是由年龄等各方面都相仿的人之间所建立出来的关系,而且同伴接纳作为儿童发展过程中的缓冲器,对其适应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伴接纳是儿童满足社交需要,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感的重要源泉,良好的同伴接纳有利于缓儿童体验到的负面情绪。

在学习困难的儿童身上很容易發生关于人际交往同伴关系方面的问题,在小学阶段,儿童也很容易因为学业成绩的问题影响到同伴接纳关系。现有的关于此方面的研究是在以小学高年级40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儿童的学业成绩、亲社会行为与同伴接纳、同伴拒斥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不同学业成绩组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存在显著差异,学习优秀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水平最高,学习中等儿童居中,学习困难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水平最低。(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儿童的亲社会行为能显著地正向预测其同伴接纳、负向预测其同伴拒斥;但学业成绩只能显著地正向预测同伴接纳,而对同伴拒斥无显著的预测作用。(3)亲社会行为对男、女生的同伴接纳的预测作用大于学业成绩的预测作用。

本研究着重关注学习困难儿童的同伴关系,区别于以往相关研究中重点关注学生某一学科成绩的提高,例如运用行为主义等方法训练儿童的成绩。本研究在调查苏州部分小学的学习困难儿童的基础上,运用团体辅导的方法对某一班级的学习困难的儿童及其同伴关系进行改善研究。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对苏州市两所小学共470位学生(A:218人,46.40%;B:252人,53.60%)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470份。三年级171人,四年级172人,五年级127人。其中非学困生有426人,占人数的90.60%;学困生有44人,占人数的9.40%。将所有学生分类,受欢迎组有104人,占比为22.10%;被拒绝组有73人,占比为15.50%;被忽视组有84人,占比为17.90%;有争议组有3人,占比为0.60%;普通组206,占比为43.90%。

(二)研究工具

1.学习困难学生筛选

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筛选,普遍是采用智力测验加上成绩的两重标准进行筛选,本文使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来测试学生的智力是否处于正常水平,加之学业成绩。

学业成绩的标准采用被试的最近一次考试,包含语文、数学两门,计算其平均分,然后再将平均分转化为标准T分数,作为被试的学业成绩指标。

2.同伴关系调查

主要采用同伴提名法进行了解,具体方法如下:同伴提名包括正向提名和负向提名两部分,要求被试分别写出 3个最喜欢的和最不喜欢的同学名字。根据 Coie 和 Dodge 在1983 年提 出 的 分 类 标 准[11],以 班 级 为 单 位 将 正 向 提 名( ML) 、反向提名( LL) 的次数标准化,二者之差为社会喜好( SP) 分数,即受欢迎程度,二者之和为社会影响( SI) 分数。在此基础上将被试分为社交地位不同的五组: 受欢迎组( SP>1,ML>0,LL<0) ,被拒绝组( SP<-1,ML<0,LL>0) ,被忽视组( SI<-1,ML<0,LL>0) ,矛盾组( SI>1,ML>0,LL>0) 和普通组( 所有其他儿童)。

3.数据处理

问卷回收后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检验。

(三)改善方法

针对其中五年级的一个班级进行个案研究,通过团体辅导的方法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同伴关系进行改善。团体辅导方法如下:

1.团体辅导名称:“不一样的我”

2.团体辅导的目标:提高学习困难儿童的同伴接纳度

3.具体目标:(1)提高同伴间的相互理解.

(2)促进同伴间的互动状况

(3)强调同伴间的互助合作的精神。

4.活动次数:4次。每次约40分钟

5.活动项目:

(1)让我们重新认识吧 :成员之间增强相互了解

(2)信任之旅:1.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增加互动;2.尝试对同伴的信任

(3)合作愉快:1.利用团队活动增加凝聚力和互动;2.在活动中相互理解和接受

(4)一起愉快的玩耍:1.最终强化团体认同感; 2.在认同的基础上使学习困难儿童融入群体

6.活动内容:

(1)成长三部曲、心有千千结、分享困惑(选做)

(2)蜈蚣翻身、人体“拷贝”

(3)坐地起身、无敌风火轮、珠行万里(选做)

(4)无敌风火轮、集体创作——我们的班级(选做)、结业式

二、结果分析

(一)小学生同伴关系总体状况描述

在470名小学生中,有90.6%的学生属于非学困生,9.4%的学生属于学困生。非学困生组中有426人,包括受欢迎组103人,被拒绝组49人,被忽视组78人,有争议组3人,普通组193人;学困生有44人,包括受欢迎组1人,被拒绝组24人,被忽视组6人,有争议组0人,普通组13人。对人数做卡方分析59.277*(注:*p<0.05,**p<0.01,***p<0.001(下同))

(二)不同类别学生同伴关系的差异比较

对不同类别学生的同伴关系状况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非学困生和学困生在正向提名、负向提名、社会喜好和社会影响上均存在显著的差异。事后检验发现:

在正向提名上,非学困生的得分高于学困生,且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非学困生:0.0117±1.05894,学困生:-0.788±0.59657,F值:24.266***);

在负向提名上,学困生的得分高于非学困生生,且学困生与非学困生得分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非学困生:-0.1254±0.87868,学困生:1.0416±1.5724,F值:58.502***);

在社会选择性上,非学困生得分高于学困生,学困生与非学困生得分存在显著差异(非学困生:0.1371±1.59908,学困生:-1.8295±1.96634,F值:57.611***);

在社会影响力上,学困生得分高于非学困生,而且得分存在显著差异(非学困生:-0.1136±1.10898,学困生:0.2536±1.33797,F值:4.198*)。

(三)实验班级干预策略实施前后同伴关系差异

在实施了团体辅导方案后,对比前后两次班级同学同伴关系,对实验结果进行相关样本t检验:正向提名(t值为1.732,p值为0.225)负向提名(t值为2,p值为0.184)、社会选择性(t值为0.57,p值为0.626)、社会影响力(t值为4.131,p值为0.054);结果显示,方案前后,学困生同伴关系并未显著提升。正向提名、负向提名、社会选择性、社会影响力都有减小,但并不显著。

(四)学习困难儿童的同伴关系在年级维度上的比较

对不同年级的学习困儿童在不同分组上进行卡方检验,各组的学习困难儿童的数量在年级维度上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受欢迎组卡方值:0.348,p值:0.814;被拒绝组卡方值:2.959,p值:0.794;被忽视组卡方值:0.532,p值:0.742;普通组卡方值:3.121,p值:0.863),说明学习困难儿童的同伴关系在年级维度上不存在差异。

三、讨论

1.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在470名参与调查的小学生中有44名学习困难儿童,其中有24名处于被拒绝组,占总人数的55%,且仅有1名处于受欢迎组,而非学习困难儿童中被拒绝组的儿童占总人数的11%,因此可以看出在同伴之间的人际接受方面,学习困难儿童更容易受到同伴的拒绝。同时在其他分类组中,非学习困难儿童和学习困难儿童也存在显著差异,这一点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

2.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将学生的类型分为正向提名、负向提名、社会喜好和社会影响四种类型,在这四种类型上,学习困难儿童与非学习困难儿童的差异都是显著的,其中正向提名,负向提名,社会喜好差异及其显著,说明在同伴关系中,学习困难儿童周围的同伴普遍将学习困难儿童与较负性的方面联系起来并且在接纳方面是处于拒绝的, 同伴接纳程度不高。

3.我們对参加调查的某一班级进行了以团体辅导为形式的干预手段(具体方案见目录),在开始团队辅导和活动结束后均进行以问卷调查为形式的同伴接纳度的情况认知,在两次的对比中可以看到在四个维度上的数据都是有所减少,进行相关样本的t检验,没有显著差异,这个原因是多样的:

(1)学习困难儿童的同伴关系是日积月累形成的,在本研究中,由于时间原因,没有进行很长一段时期的团队辅导活动,因此对学习困难儿童的人际现状的改善不够明显。

(2)在数据分析加上在活动中观察到情况而言,以包姓同学为例,该名学习在活动开始之初是处于具有攻击性,拒绝的状态,而在最后一次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积极参与并帮忙与其他同学协调,因此可以说明在一定程度上对某些学习困难儿童在人际交往方面是有部分改善的。

(3)其他数据的减少原因可能为在团体辅导的活动进行时,学习困难儿童周围的同伴对他们本身是处于拒绝和忽视的态度居多,在这种情况下,在团体活动进行中就会出现其他方面的忽视或是拒绝,而这种情况在团队辅导的时间有所加长是可能会有一定的改善。

(4)在对以年级为分组进行数据分析的结果中看到,各个不同年级中不存在显著差异,学习困难儿童的人际关系情况是日积月累形成的,形成的原因可能是是多样的,例如学习困难儿童在学习成绩方面的表现会让他们在同伴中处于拒绝的状态,同时会伴有一定程度上的社会适应方面的问题,表现为具有攻击性等方面,而且同伴的忽视和拒绝会加重他们远离和拒绝与他人的交往沟通等方面,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

结论

学习困难儿童和非学习困难儿童相比,在同伴接纳度方面存在差异,即学习困难儿童更容易被拒绝和被忽视。

学习困难儿童的同伴接纳度在年级方面没有差异,即在各个年龄段的学习困难儿童的同伴接纳度都处于较低水平。

以团队辅导为形式的干预手段,对部分学习困难儿童在同伴接纳的方面有一定改善,但要取得更明显的效果需要持续一定的时间。

基金项目:江苏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 普通学校中“学习困难”学生同伴接纳度调查及改善策略的研究。

基金项目:江苏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 普通学校中“学习困难”学生同伴接纳度调查及改善策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陈辰.儿童孤独感与同伴关系的研究综述[J].黑河学刊,2011(1):133-134

[2]刘金荣.学习障碍初中生同伴交往现状及教育建议[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8):7-10

猜你喜欢
接纳学习困难团体辅导
运用叙事疗法使问题学生在问题中成长
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的应用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对学生的爱
英语学习困难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沉淀溶解平衡”认知结构测查及其学习困难分析
让阳光照进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