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人物性格分析

2017-04-10 08:03朱晓霞张翠萍
文学教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追风筝的人

朱晓霞+张翠萍

内容摘要:《追风筝的人》因书中角色刻画生动,故事情节震撼感人,出版后大获好评。通过梳理主人公阿米尔童年和成年后的家庭关系,分析他性格的形成和变化,进而有利于理解小说的中心思想,感受个体成长的苦痛,并领悟人性升华的魅力。

关键词:追风筝的人 主人公 怯懦 性格分析

一.绪论

《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的第一部小说,也是第一部由阿富汗裔作家创作的英文小说。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1965年生于阿富汗喀布尔市,后随父迁往美国,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系。《追风筝的人》获得各项新人奖,广受好评。

小说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身在美国的阿富汗移民阿米尔回忆童年往事和中年后对儿时过错的赎罪过程。12岁的富商少爷阿米尔和仆人阿里的儿子哈桑情同手足,经常一起玩耍。悲剧发生在一次冬季风筝巡回赛结束后:为了保住追到手的蓝风筝,哈桑被恶少阿塞夫强暴。阿米尔出于自私心理,任由悲剧发生,后来不堪忍受良心谴责,又用不光彩的手段陷害哈桑,导致阿里和哈桑流落异乡。阿富汗战争爆发后,阿米尔跟父亲逃亡美国。他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在得知哈桑其实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后,他费尽周折,伤痕累累,救出侄子,完成了自身的灵魂救赎。

自古以来,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且独具特色的性格。按照心理学的说法,性格“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的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综合”[1]。亚里士多德根据不同的人们在面对危险的事物的时候的表现,把人分为三类,即怯懦的,鲁莽的和勇敢的,三者品质各不相同[2]。除了遗传因素,外部环境对人类性格形成影响很大,例如,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大环境等。

本文试图从家庭环境附加民族关系的角度来分析阿米尔性格的形成和变化,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在危机发生时和发生后阿米尔的表现:面对小伙伴可能遭受暴行,阿米尔为何会怯懦地逃走?无法承受内心的谴责时,又自私地陷害哈桑逼他离开?出走美国后,对大学专业和妻子的选择,阿米尔为什么变得坚定而且包容?成名后的阿米尔作家为什么会重返故里勇敢地搭救哈桑的儿子?

二.阿米尔童年时的家庭

小说《追风筝的人》发生在即便今日仍战火不断的阿富汗,我们有必要先介绍一下阿富汗的民族关系。这也是影响童年的阿米尔性格形成的主要社会大环境因素。阿富汗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主要是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分为逊尼派和什叶派。普什图人是阿富汗第一大民族,在阿富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中都占据主要地位,主要信仰逊尼派。而哈扎比人是阿富汗的人口第三多的民族,信仰什叶派。但长期受到普什图等民族的歧视,其地位历来不被中央政权重视。事实上,普什图人拥有统治阿富汗的权利,对哈扎比人进行过超过200年的高压统治。由于种族歧视,哈扎比人沦为普什图人的仆人。

小说中童年的阿米尔是怯懦自私的,他的性格的形成受家庭因素的影响很大。他的母亲是大学教师,可惜在生产时失血过多而过世。阿里是家里的仆人,是爷爷四十多年前收养的哈扎比孤儿,妻子生下孩子后就跟人私奔了。童年阿米尔的家里是没有女性成员的,对其影响最大的是父亲,仆人阿里的儿子哈桑,还有父亲生意的合伙人拉辛汗。

阿米尔的父亲是“典型的普什图人,身材高大,孔武有力“每当他出席宴会,总是像太阳吸引向日葵那样,把注意力引到自己身上”[4]。父亲还体恤穷人,给予帮助不图回报,且亲力亲为建造恤孤院,赢得人们交口称赞。生活在父亲耀眼的光环下,阿米尔深感荣光,但在内心深处,对父亲却是又爱又怕:认为自己的出生杀死了父亲深爱着的妻子;他很想活成父亲希望的样子,比如父亲想把他培养成真正的男人,比如踢足球,观看比武竞赛等,可惜自己真不是那块料,让父亲倍感失望。阿米尔喜欢安静地看书,后来展露出写作才华,父亲却不屑一顾。父子之间有巨大的心理隔阂,父亲曾明确跟朋友拉辛汗评价过自己的儿子,“这孩子身上缺了某些东西”[5]“每当那些邻居的孩子欺负她,总是哈桑挺身而出,将他们挡回去”[6],甚至他质疑阿米尔是否是自己亲生的。

在母爱缺席父爱冷漠的环境下,童年阿米尔的美好时光大多是跟仆人阿里的儿子哈桑一起度过的。两个孩子情同手足,“我的整个童年,似乎就是和哈桑一起度过的某个懒洋洋的悠长夏日”[7]。哈桑无微不至地照顾阿米尔的起居,本性善良忠誠勤劳,还很机智勇敢。有一次他们出去玩的路上,被小说中的大反派身为普什图人的恶少阿塞夫拦住,眼看就要被阿塞夫带着铜手套的拳头教训了,阿米尔吓坏了,不知所措,而哈桑故作镇定地悄悄拿弹弓对准阿塞夫的左眼,要求放过他们二人,最终阿塞夫悻悻离开。此刻阿米尔的怯懦和哈桑的勇敢机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哈桑还是追风筝的能手,总是能够准确地知道被割掉的风筝落下的位置,令阿米尔相当佩服。

阿米尔的父亲对两个孩子都很疼爱,但在阿米尔看来,父亲对自己严厉,冷漠,不好沟通;因为欣赏哈桑的勇敢有担当,对其温情疼爱有加。哈桑打水漂时,石头多次跳起,父亲“伸手拍拍哈桑的后背,甚至还用手臂搂住他的肩膀”[8];带阿米尔出去玩,父亲都是想着叫哈桑一起去;父亲记得哈桑的生日,每年都精心准备礼物。甚至专门从印度请来外科整容医生,为哈桑的兔唇整形。

阿米尔嫉妒父亲对哈桑的疼爱,自私地认为父亲应该只属于他一个人。满怀普什图上等人的优越感,他认为哈桑总归是哈扎比人,是下等人,命里就该为自己甘心情愿付出。尽管他跟哈桑一起玩耍,但内心深处,并没有把哈桑当作朋友看待,就像父亲说起往事,从没有把阿里当朋友看待一样。如果父亲的朋友带孩子来拜访,他从不会喊上哈桑一起玩;阿米尔读书给哈桑听, 会故意用些难字嘲笑哈桑的无知;当哈桑指出他写的第一篇故事中明显的情节破绽时,他甚至有些恼羞成怒“他懂得什么,这个哈扎比文盲?他一辈子只配在厨房里打杂。他胆敢批评我?”[9]

阿米尔渴望得到父亲全部的爱,渴望父亲以自己为荣为傲。他下定决心一定要赢得大规模风筝巡回赛:他自己是出色的“风筝斗士”,哈桑是杰出的“风筝追逐者”。“那么也许我在家里孤魂野鬼般的日子就可以结束。”[10]父子间冷漠的关系也会极大地改善,父子间从此可以亲密无间:会亲切的沟通,会一道出去玩,父亲也会关注自己写的故事。在悲剧发生时,阿米尔心情极端复杂,没有胆量去阻止暴徒,也自私地认为为了赢得父亲,必须牺牲哈桑。

阿米尔的父亲,其实也是哈桑的父亲,身上集合了两个儿子的性格特点,性格是矛盾着的。他说盗窃是一切罪的宗源,可是他与阿里的妻子生下了哈桑,偷走了对阿里的忠诚;他隐瞒了阿米尔剥夺了阿米尔知道真相的权利;他隐瞒了哈桑,偷走了哈桑本应得到的父爱与社会的认同感。阿米尔的父亲知道自己言行不一,一生都在做善事,比如修建恤孤院,帮助别人不图回报,自立自强对生活不妥协。因为他从阿米尔身上看到了自己怯懦欺骗自私的一面,某种程度上是对人性之恶的厌恶,更喜爱哈桑身上的勇敢忠诚和正直无私,所以经常对阿米尔表现出冷漠和厌弃。阿米尔尽管衣食无忧,却得不到该有的温暖和关爱。如此说来,渴望父爱,畏惧邪恶只求自保,阿米尔的怯懦自私的表现只是人性本来面貌的表现。

拉辛汗是阿米尔父亲的生意伙伴和知己,经常到家里来。拉辛汗的形象堪称完美:温和的智者,大家的朋友。他几乎洞察一切,看懂人心:一位耐心的倾听者,阿米尔父子及哈桑父子都曾跟他有很好的交流;他也是一位极好的引导者,对犯错的建议是“当恶行导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获救”;真诚地鼓励童年的阿米尔开启写作的梦,他送的皮面笔记本被阿米尔当作最好的生日礼物使用并珍藏着;生活中有这么一位真诚的智者,加上自己的良心未泯,阿米尔才会自责和愧疚多年,这也为他以后的赎罪奠定了基础。

三.阿米尔成年后的家庭

阿富汗战争爆发,阿米尔跟父亲辗转逃亡美国,开始了新生活。美国是个埋葬往事的好地方。阿米尔的父亲没有向生活妥协,没有像其他难民一样靠救济金过活,而是找到一份加油站工作,自强自立,甚至为儿子上大学买了一辆旧款的福特。父亲并不理解阿米尔主修英文创作专业,但阿米尔坚定了自己的立场,不再为了父亲而放弃自己的理想和梦想。他是青年人了,有了自我认知和反省。而父亲后来竟也这样说“阿米尔将会成为了不起的作家”[11]。

父子俩趁周末做倒卖旧货的生意,在旧货市场认识了索拉雅,她后来成为阿米尔的妻子。索拉雅因为年轻时的冲动和叛逆,爱上一个在美国的阿富汗人并跟他私奔同居了近一个月,后来被将军父亲拿枪硬领回家,这件丑闻导致无人向索拉雅提亲。因为爱情,阿米尔勇敢地请求父亲去提亲。索拉雅坦诚讲出往事。阿米尔包容了索拉雅,因为他也有令人不齿的过去。索拉雅做教师,源于小时教女仆认字读书的成就感,这让阿米尔惭愧:他只会愚弄哈桑。妻子很贤惠:精心照顾病重的公公,深爱阿米尔,鼓励其写作,欣喜其成就。阿米尔感受着家庭的温暖和世间的美好。索拉雅多年不孕,阿米尔内心觉得或许是上天对自己过往的惩罚。

拉辛汗留在阿富汗,在战乱不断的年代里,有能力照顾自己,照顾阿米尔父亲的房子,找回哈桑一家,也联系美国的老友。在2001年6月打给阿米尔的电话的最后一句“来吧。这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12],再次为阿米尔指引了方向:犯错后,只有勇敢地面对,进行弥补,才能心安。而且,对于阿米尔回阿富汗搭救侄子,拉辛汗提供了人力财力方面的大量支持。

四.结语

阿米尔性格中的怯懦自私的一面是有连续性的。哈桑事件后,阿米尔不敢告诉拉辛汗,即便他隐约的感到这位真诚的朋友知道這件事;后来索性眼不见心不烦,撵走哈桑;逃亡路上对父亲伸张正义胆怯不已;婚前不敢告诉索拉雅自己曾背叛朋友借此排解压力。当然,人的性格是复杂的,也不会一成不变的。阿米尔喜欢读书写作,深爱父亲,深爱妻子,敬重拉辛汗。他在得知真相后,怨怒和犹豫后,还是勇敢地救出侄子,尽管被揍得伤痕累累。童年的错误貌似回补了,但又一个错误在等着他:一个草率决定导致侄子自杀差点丢掉性命,后来得了自闭症,回国后仍需爱心和耐心来挽救。通过梳理阿米尔的家庭关系,分析阿米尔的性格形成和变化,读者也会反思到个体成长的苦痛和遗憾的一面,无论是长辈还是晚辈,只有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换位思考,关系融洽和谐,生命中才会少一些遗憾。

注 释

[1]王科.政治心理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P198

[2]亚里斯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苗力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3][4]][5][6][7][8][9][10][11][12]卡勒德·胡塞尼.追风筝的人[M].李继宏,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追风筝的人
《追风筝的人》:一本畅销书的十年
归化与异化策略在《追风筝的人》汉译本中的应用
《追风筝的人》的心灵疗治与救赎反思
《追风筝的人》主人公阿米尔情感救赎的意义分析
从巴赫金“对话理论”初探《追风筝的人》
评《追风筝的人》中哈桑的悲剧人生
《追风筝的人》主人公阿米尔情感救赎的意义分析
论《追风筝的人》中的友情与救赎
《追风筝的人》中体现出的双重背叛与救赎
命运轮回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