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中药制剂乳炎清治疗临床型奶牛乳房炎临床效果观察

2017-04-10 05:42毛亚洁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血样产奶量乳糖

毛亚洁

(河南省信阳市息县畜牧局,信阳 464300)

疾病防控

复方中药制剂乳炎清治疗临床型奶牛乳房炎临床效果观察

毛亚洁

(河南省信阳市息县畜牧局,信阳 464300)

采用乳炎清治疗临床型乳房炎奶牛60头,随机分为试验Ⅰ组(乳炎清组)、试验Ⅱ组(抗生素组)和对照组,检测奶牛产奶量、乳糖含量、体细胞数和血常规指标。结果表明:在试验第1天和第5天,试验Ⅰ组、试验Ⅱ组产奶量分别比试验前提高1.30 kg、2.08 kg和0.70 kg、1.16 kg,试验Ⅰ组、试验Ⅱ组乳糖含量分别比试验前提高6%、26%和13%、32%;试验Ⅰ组、试验Ⅱ组产奶量和乳糖含量均比对照组高,而两个用药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与试验Ⅱ组间体细胞数差异不显著(P>0.05),血常规指标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结果提示,乳炎清与抗生素治疗临床乳房炎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但乳炎清属于中草药制剂,药物残留低、无毒副作用,对于提高牛奶品质意义重大,值得大力推广。

复方中药制剂;奶牛;乳房炎;乳炎清;临床疗效

奶牛乳房炎是乳房由于外伤、内源性病原微生物或者乳房湿热等诱因引起的乳腺实质和间质的炎症表现,由多种非特定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目前已发现约有150多种,其中包括细菌、真菌、支原体和病毒等。大部分奶牛乳房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棒状杆菌、大肠杆菌、梭状芽孢杆菌和假单胞菌等直接感染乳房,以及布氏杆菌、分支杆菌等全身性感染所致的乳房病变[1]。该病是奶牛的多发病之一,一般发病率在40%~60%[2],给奶牛养殖业带来很大损失。奶牛乳房炎根据临床表现程度分为临床型和隐性型两种,临床型乳房炎主要表现乳房红肿、发热,乳汁浑浊有凝块、絮片状物或脓汁等,触摸乳房奶牛疼痛,乳区坚硬;隐性乳房炎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临床多用抗生素治疗乳房炎,虽然也起到一定疗效,但细菌容易产生耐药性,引起药物残留,影响奶品质。中草药是纯天然物质,具有消炎、抗菌、毒副作用小、残留量低、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目前,使用中草药治疗奶牛乳房炎正逐步得到广泛应用,受到奶牛养殖场户的认可。本试验分别用复方中草药制剂乳炎清和抗生素治疗临床型奶牛乳房炎,并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奶牛

选择某规模奶牛场胎次、年龄相近,产后30~60 d内临床表现为乳房红肿、温热、疼痛、乳汁含有絮状物病牛60头。

1.2 试验分组与治疗方法

将60头病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头,饲养管理相同。乳炎清为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制,主要成分为鱼腥草、甘草、当归和乳香等。试验Ⅰ组,乳炎清注射液10~50 mL,用20 mL生理盐水稀释,每次挤奶后注射4个乳区,每天早晚各1次,连用7 d。试验Ⅱ组,链霉素300万IU,青霉素320万IU,0.3%普鲁卡因20 mL,生理盐水20 mL,通过乳管注射,每日1次,连用4 d。Ⅲ组为对照组,不用药。

1.3 指标测定

分别于试验前、试验后第1天及第5天测定试验奶牛平均乳糖含量、平均产奶量、体细胞数和血常规指标。

2 结果与分析

2.1 乳炎清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

从表1可看出,试验Ⅰ组、试验Ⅱ组产奶量在试验第1天和第5天分别比试验前增加1.30 kg、2.80 kg和0.70 kg、1.16 kg;试验第1天和第5天,试验Ⅰ组产奶量比试验Ⅱ组增加1.10 kg和2.14 kg,但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乳炎清对于提高奶牛产奶量效果明显。

表1 乳炎清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kg

2.2 乳炎清对奶牛乳糖含量的影响

从表2可看出,试验Ⅰ组、试验Ⅱ组乳糖含量在试验第1天和第5天均比试验前略有提高;试验第1天与第5天,试验Ⅰ组乳糖含量比试验Ⅱ组略有下降,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表2 乳炎清对奶牛乳糖含量的影响%

2.3 乳炎清对奶牛体细胞数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相对于试验前体细胞数均有下降,而对照组奶牛体细胞数升高。试验第1天与第5天,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间体细胞数差异不显著(P>0.05)。

表3 患病奶牛治疗前后体细胞数检测结果 个/mL

2.4 乳炎清对奶牛血常规指标的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治疗前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奶牛血样中LYM、MID、GRA、PLT、MPV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RBC、MCHC、HGB均低于对照组,差异也不显著(P>0.05);MCV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从表5可以看出,治疗1 d后,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奶牛血样中RBC、HGB、MCH、MCHC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MID略高于对照组,GRA、MPV略低于对照组,差异也均不显著(P>0.05);LYM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WBC则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1 d后,试验Ⅱ组奶牛血样中MCV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奶牛MCV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

从表6可以看出,治疗5 d后,试验Ⅰ组奶牛血样中HGB、MCV和 MCH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WBC、LYM、GRA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RB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MI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奶牛血样中RBC、HGB、MCV和MC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WBC、LYM、MI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GRA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5 d后,试验Ⅰ组奶牛血样中HGB、MCV和MCH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WBC、LYM显著低于试验Ⅱ组(P<0.05)。此外,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奶牛血样中MCHC均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4 患病奶牛治疗前血常规检测结果

表5 患病奶牛治疗1 d后血常规检测结果

表6 患病奶牛治疗5 d后血常规检测结果

3 讨论

乳房炎病原微生物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和支原体等[3]。抗生素可以有效抑制、杀灭病原微生物,因此,临床上多用抗菌药物治疗,但是易反复,产生耐药性,也造成牛奶药物残留超标。中兽医认为,乳房炎即乳痈,是痰、湿、气、血郁结不散,化而为炎[4],用药以清热解毒、消痈散肿、活血化瘀为主,健脾胃为辅[5]。中药所含有效成分大多为生物碱类、苷类、有机酸类、挥发油类,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免疫力和奶牛产乳性能,改善乳汁成分,同时中药又具有解热、镇痛、抗炎等作用。根据乳房炎的发病机理和中药药理学理论,治疗乳房炎应以清热解毒、抗菌消炎、通经活血、消肿止痛、活络通乳为原则,补气升阳,扶正祛邪,从而保持机体内环境的动态平衡,达到防治目的。乳炎清主要成分为中草药,不仅具有清热解毒、疏肝清胃、通乳散结的功效,能提高奶牛产乳性能,改善乳汁质量,而且也有抑菌、抗炎症反应的作用。本次试验也表明,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对奶牛产奶量和乳糖含量无显著性影响,但是,利用乳炎清治疗乳房炎对于改善牛奶品质意义重大。

不少学者也报道了中药治疗奶牛乳房炎的病例。谢慧胜[6]应用增乳散饲喂奶牛,不仅提高了产奶量,且隐性乳房炎的检出率降低24.23%;秦俊文等[7]应用乳炎平拌料治疗急性奶牛乳房炎,治愈率85%,隐性乳房炎转阴率59.21%;丁海良等[8]自配中药方剂研末灌服治疗奶牛乳房炎有效率91%;张国士等[9]用乳炎消拌料治疗奶牛乳房炎有效率90%;莫昌兰等[10]报道,902乳炎康外用能显著降低隐性乳房炎阳性乳区白细胞数量(P<0.01)。本试验表明,使用乳炎清后第1天和第5天,试验Ⅰ组、试验Ⅱ组产奶量分别比试验前增加1.30kg、2.80kg和0.70kg、1.16kg。

此外,防治奶牛乳房炎要加强日常管理,搞好圈舍环境卫生,彻底消毒,乳头每日药浴,正确挤奶,夏季防暑降温,冬季防寒保温,减少应激,合理搭配营养,定期检测乳房炎。

[1]周广生,赵永旺,管远红,等.中药炎康注射液对奶牛隐形乳房炎的治疗试验[J].畜牧与兽医,2008,40(1):78-79.

[2]岳春旺,杜仕军,孙茂红,等.中药治疗奶牛乳房炎的观察[J].中国奶牛,2001(6):38-39.

[3]顾怀君.乳康灵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治疗与预防的效果比较[J].贵州畜牧兽医,2003,27(1):8.

[4]王忠仁,冯志丹,何艳芬,等.自拟“麻连甘草汤”治疗奶牛乳痈[J].中兽医医药杂志,1996(5):40.

[5]刘纯传.乳炎清治疗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疗效观察[J].中国兽医科技,1997,27(2):38-40.

[6]谢慧胜.奶牛增乳保健剂增乳散的研究[J].中国兽医杂志,1993,19(6):42-44.

[7]秦俊文,张强,王萍,等.“乳炎平”防治奶牛乳房炎试验[J].中国兽医杂志,1997,23(11):19-20.

[8]于海良,石玉娥,赵展农.治疗奶牛乳房炎的有效中药方剂[J].中国奶牛,1999(6):38.

[9]张国士,李长安,宋明德,等.中药乳炎消对母畜乳腺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兽医科技,2000,30(2):40.

[10]莫昌兰,罗江培,李树明,等.902乳炎康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J].中国兽医科技,1993,23(4):31-33.

doi:10.3969/j.issn.2095-3887.2017.02.013

Effects of Ruyanqing(Chinese Medicine)on Dairy Cow Mastitis

MaoYajie
(Animal HusbandryBureau ofXi County,Xinyang 464300,Henan,China)

InordertostudytheeffectsofRuyanqing(Chinese medicine)on dairycowmastitis,60 dairycows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divided intoRuyanqinggroup(group I),antibiotic group(group II)and control group,and the milk yields and lactose contents were detec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ilk yields in group I and group II increased by1.3 kg,2.8 kgand 0.7 kg,1.16 kg on the first day and the fiveth day of experiment respectively;while the lactose contents in group I and group II increased by 6%,26%and 13%,32%respectively.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milk yields and the lactose contents in the group I and group II were higher.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milk yields and the lactose contents between the group I and group II,sodid the somatic cells.It was concluded that Ruyanqing had equal effect on dairy cowmastitis as the antibiotics,but with low drugresidue and noside effects.

Ruyanqing;dairycow;mastitis;milk yield;lactose

S858.23

A

2095-3887(2017)02-0037-04

2017-01-20

平顶山市科技扶贫资助项目(KJ20162035-02)

毛亚洁(1976-),女,中级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禽疫病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血样产奶量乳糖
小儿乳糖不耐受咋回事
血常规样本采集时间、分装时间及放置时间对患儿凝血发生率的影响
枫叶
荷斯坦牛产后前7 天日产奶量影响因素分析:南京地区牧场案例分析
细菌感染血液标本对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影响
末梢血样与静脉血样行血常规检测的差异性探讨
冬季奶牛多产奶有啥法儿
荷斯坦牛各胎次产奶量规律研究及相关性分析
舒化奶能缓解乳糖不耐?
舒化奶“终结”不了乳糖不耐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