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卫生检测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

2017-04-10 05:46俞辉
山东工业技术 2017年7期
关键词:职业卫生质量控制

俞辉

摘 要:采取全方位、全过程的模式来控制检测质量,是实现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的最佳途径。根据厂职工所接触有害物质以及劳动场所职业卫生的质量状况,也包括对劳动场所的现场采样、实验室的检测分析等的质量控制,为取得高精准的职业卫生检测结果,必须提高对整个检测环节的质量控制。基于此,文章以我国西南地区某天然气净化厂为对象进行研究,通过现场采样对可能造成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元素浓度及强度进行检测,分析对现场作业人员可能造成健康危害的程度,从而有效控制各类职业病的危害。

关键词:职业卫生;气体检测;现场采样;质量控制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07.241

1 研究對象

本文以我国西南地区某天然气净化厂为研究对象,该地区共有16家天然气净化厂。目前建成并投入生产的有11家,生产规模在25×104m3/d~680×104m3/d,本次研究的重点根据天然气净化厂的生产规模及作业场所有害物质的含量,选取两家具代表性的净化厂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该净化厂的生产装置属于持续运转状态,厂职工采取四班两运转制,每月一次换班,工作时间为:8:30~20:30或23:00~次日8:30。

2 现场检测

2.1 检测点的选择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取厂职工工作较长的区域或者空气中有害物质含量较高的地方作为检测点;在不影响设备运转及厂职工工作的前提下,空气收集器尽量靠近职工呼吸带;样品采集点设在工作点的下风口,尽量避开排风口。

2.2 检测时间和频次

A研究对象检测时间:2015年7月11~13日,连续检测三天;B研究对象检测时间:2016年7月11~13日,连续检测三天;根据净化厂的运转状况,对同一个检测点要在不同时间段进行检测,从而获取最大值。对每种化学物质的样品采集不得少于三个,根据国家对职业接触限值要求,对各个检测点的浓度进行计算,取最高值进行本次研究。

2.3 检测方法

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检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标准的要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工作点和时间段对空气中有害物质进行检测;厂区作业造成检测参照《作业场所噪声测量规范》(WS/T69-1996)、《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GBZ/T189.8-2007)进行检测。

2.3.1 噪声测量

净化厂区工作场所的噪声测量分为两部分进行:(1)对2015年11月以前的噪声检测根据《作业场所噪声测量规范》(WS/T69-1996)进行,结合预测数据,对作业场所按照声级幅度或者变化规律进行声级分区,对每个分区至少选取三个以上点进行测量,传声器离地1.5米,测量仪器采用Model33积分声级计,每次测量时间5~10min,按照登记表格要求着实记录。为了确保测量数据的精准率,分别于上午、下午进行测量,至少记取6个以上数据,取平均值作为最终获取的噪声值;(2)对2015年11月以后的噪声检测根据《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GBZ/T189.8-2007)标准进行测量,对于厂职工流动较大的岗位采用个体噪声剂量计,或者根据不同工作点分别测量,从而计算出等效声级。由于天然气净化厂作业岗位流动性强,需要厂职工频繁的巡检作业,可以通过为厂职工佩戴

HSS5628B型个体声级暴露计,传声器戴在耳部位置,通常单班职工 人数较少,可以对全部人员进行采样,将所获取的等效声级值记录相应的表格,根据国家对职业接触限值标准的要求,必须计算40h以上的等效声级。

2.3.2 硫化氢测量

对工作场所硫化氢的检测标准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硫化物的测定方法》(GBZ/T160.33-2004)进行检测,将两只分别装有10.0m1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管串联在一起置于采集点,结合QC-4采样器按照0.5L/min的流量,对空气样品采集15min,采样结束将吸收管的进出气口进行密封,放置清洁的容器中,送回实验室进行硫化氢含量的检测试验。

2.3.3 二氧化硫测量

对工作场所二氧化硫的检测标准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硫化物的测定方法》(GBZ/T160.33-2004)进行检测。同样,将装有10.0m1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管一支置于采集点,结合QC-4采样器按照0.5L/min的流量,对空气样品采集15min,采样结束将吸收管的进出气口进行密封,放置清洁的容器中,送回实验室利用甲醛缓冲液对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进行检测。

2.3.4 粉尘测量

对工作场所的粉尘测量根据《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S748-85)标准进行,采用HFC-3BT粉尘采样器对工作场所进行采样,以40L/min的流量进行采集, 20min后可获取800L含粉尘的混合空气,根据滤膜的增量,计算出空气中的粉尘含量。同一采集点至少采集2个以上的空气样品,从而计算出TWA值。

2.3.5 一氧化碳测量

对工作场所一氧化碳含量的测量采用PGM-54型多组分气体测定仪直接进行测定,该仪器上的直接读数就是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

3 检测结果

3.1 研究对象A的检测结果

(1)噪声强度检测结果:通过对该工作场所现场的检测可知,本次共设置检测点123个,检测合格110个,合格率为89.4%;其不合格的检测点主要分布在1#和2#装置处。(2)硫化氢检测结果:本次共设置检测点84个,通过现场检测合格84个,其合格率为100%,该工作场所未发现硫化氢有害物质。(3)二氧化硫检测结果:本次共设置检测点126个,通过现场检测合格126个,其合格率为100%,该工作场所未发现二氧化硫有害物质。(4)一氧化碳检测结果:本次检测范围包括对锅炉房、2#装置处的硫磺回收焚烧炉的检测,分别对2处各设置6个检测点,共计12处检测点,通过现场实际检测合格12个,其合格率为100%,该工作场所未发现一氧化碳有害物质。

(5)粉尘检测结果:现场检测根据《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5748-85)标准进行,本次共设置检测点24个,通过现场实时检测合格24个,其合格率为100%,该工作场所未发现粉尘有害物质。

通过上述分析,对A研究对象工作场所的现场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发现,该工作场所除噪声外,其它几项检测结果均達到100%的合格率,具体见表1。

3.2 研究对象B的检测结果

(1)噪声强度检测结果:检测方式与A研究对象基本相同,由于研究对象B的生产规模较小,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本次共设置检测点87个,通过现场实际检测合格87个,其合格率为100%,该工作场所噪声未超出限值。

(2)硫化氢检测结果:由于研究对象B的生产规模较小,本次设置的检测点也相对较少,对该天然气净化厂的焚烧炉、锅炉房、液流收集器、原料总进气口、酸气分离器、原料气分离器以及液硫池等7处分别各设置3个检测点,共计21个检测点,通过现场实时检测后合格21个,其合格率100%,该工作场所内的各个检测点未发现硫化氢有害物质。

(3)二氧化硫检测结果:对该净化厂的焚烧炉、灼烧炉、液流收集器以及锅炉房等4处分别设置6个检测点,共计24个检测点,通过现场实际检测合格24个,其合格率100%,该工作场所未发现二氧化硫有害物质。

(4)一氧化碳检测结果:根据该净化厂的实际情况,分别对该厂的焚烧炉、灼烧炉以及锅炉房各设置6个检测点,共计18个检测点,通过现场的实时检测合格18个,其合格率100%,该工作场所未发现一氧化碳有害物质。

(5)粉尘检测结果:由于研究对象B的生产规模较小,硫磺的产量也相对较小。因此,对于该净化厂的工作场所而言,基本不会产生粉尘。但是,我们还是对该作业现场可能产生最大浓度的时间段进行了现场采样,分别设置3个检测点,经检测合格3个,其合格率100%,该工作场所无粉尘存在。

综上所述,基于研究对象B的实际情况,通过对本次研究的几项检测结果汇总可知,该天然气净化厂的各项检测指标合格率均达到100%,未发现有害物质存在,具体汇总结果见表2。

参考文献:

[1]魏强,郑里芳,朱国锋,于飞.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过程中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探讨[J].江西化工,2016(01):88-89.

[2]肖瑞芬.浅谈职业卫生检测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6(06):287-288.

[3]潘巧裕,戎伟丰,张子群,何嘉恒,吴川,林佐侃,丘静静,吴邦华.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工作场所空气采样和检测实验室间比对[J].中国职业医学,2015(02):167-171.

[4]李娜.张家港市电镀企业空气中铬采样检测方法及操作工人健康状况调查[D].苏州大学,2015.

[5]李凤琴.某焦炉气生产甲醇企业职业卫生学调查与评价[D].山西医科大学,2010.

猜你喜欢
职业卫生质量控制
浅谈职业卫生检测质量控制方法
对做好油田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浅谈应如何提升职业卫生管理水平
建设项目安全“三同时”工作若干问题思考与探讨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